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BPV)的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我院就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0例。根据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患者被分为单纯高血压组(42例,Hcy15.4μmol/L)和H型高血压组(58例,Hcy≥15.4μmol/L)。所有患者均接受24h动态血压监测(24hABPM),记录比较两组的BPV指标。分析BPV指标与一般资料的相关性,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BPV指标的影响因素。结果:与单纯高血压组比较,H型高血压组24h收缩压标准差[24hSSD,(12.80±2.23)比(16.01±3.11)]、白天收缩压标准差[dSSD,(11.58±2.30)比(13.86±2.26)]和夜间收缩压标准差[nSSD,(9.41±1.64)比(11.71±2.34)]均显著增大,P0.05或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Hcy、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与24hSSD、dSSD和nSSD呈显著正相关(r=0.201~0.508,P0.05或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Hcy和TC与24hSSD、dSSD和nSSD呈显著正相关(B=0.194~0.546,P0.05或0.01)。结论: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变异性显著高于单纯高血压患者。血清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总胆固醇水平升高与老年高血压患者收缩压变异性呈显著正相关,且是这类患者血压变异性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血压变异性(BPV)的相关性。方法:选择EH患者150例,根据血浆Hcy水平分为低Hcy组(58例,Hcy10μmol/L),中Hcy组(69例,Hcy 10~20μmol/L)和高Hcy组(53例,Hcy20μmol/L);根据血浆hsCRP水平分为低hsCRP组(55例,hsCRP5mg/L),中hsCRP组(64例,hsCRP 5~10mg/L)和高hsCRP组(61例,hsCRP10mg/L)。测定比较各组的血脂、血糖、肾功能指标以及BPV,分析血浆Hcy、hsCRP水平与BPV的相关性。结果:与低Hcy组比较,中、高Hcy组24h收缩压标准差[24hSSD,(13.26±3.09)mmHg比(15.68±3.71)mmHg比(18.39±4.06)mmHg]、白昼收缩压标准差[dSSD,(13.12±3.20)mmHg比(15.09±3.73)mmHg比(17.82±3.83)mmHg]和夜间收缩压标准差[nSSD,(11.29±2.60)mmHg比(13.63±2.74)mmHg比(16.09±2.80)mmHg]均显著升高,且高Hcy组的显著高于中Hcy组的,P均0.01。与低hsCRP组比较,中、高hsCRP组24SSD[(13.35±3.12)mmHg比(16.04±3.69)mmHg比(18.55±4.17)mmHg]、dSSD[(12.96±3.14)mmHg比(15.18±3.81)mmHg比(18.05±3.90)mmHg]和nSSD[(11.08±2.53)mmHg比(13.76±2.85)mmHg比(16.18±3.05)mmHg]均显著升高,且高hsCRP组的显著高于中hsCRP组的,P均=0.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EH患者血浆Hcy、hsCRP水平与24hSSD,dSSD和nSSD呈显著正相关(r=0.294~0.419,(P均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Hcy、hsCRP水平与收缩压变异性呈显著正相关,血浆Hcy、hsCRP水平监测有助于评估这些患者的血压变异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3月至2018年8月我院15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观察对象,结合头颅MRI检查结果将上述患者分为原发性高血压缺血性脑卒中组(52例)、单纯性高血压组(10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BMI、高血压病程,并分析24h舒张压标准差(24hDSD)、24h收缩压标准差(24hSSD)、白天舒张压标准差(dDSD)、白天收缩压标准差(dSSD)、夜间舒张压标准差(nDSD)、夜间收缩压标准差(nSSD)。结果 (1)原发性高血压缺血性脑卒中组患者年龄高于单纯性高血压组,P0.05,但性别、病程、BMI和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2)原发性高血压缺血性脑卒中组患者24hSSD、d SSD、nSSD均高于单纯性高血压组,P0.05,但两组患者24hDSD、dDSD、nDSD无显著差异,P0.05;(3)24hSSD、d SSD、nSSD和缺血性脑卒中呈正相关,P0.05。结论年龄是导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且血压变异性(尤其是24hSSD、dSSD、nSSD)与缺血性脑卒中存在较强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同型半胱氨酸(Hcy)与血压变异性(BPV)的关系。方法:选取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60例,根据Hcy水平分为3组:A组75例(血Hcy15.0μmol/L),B组52例(15μmol/L≤Hcy20.0μmol/L),C组33例(≥20μmol/L)。分别测定24h动态血压,计算24h收缩压及舒张压标准差。同时根据hs-CRP水平分为3组:A'组65例(hs-CRP5mg/l),B'组55例(5mg/l≤hsCRP10mg/l),C'组40例(hs-CRP≥10mg/l)。测定24h动态血压,并计算24h时收缩压及舒张压标准差。结果:以HCY分组,患者24hBPV随血Hcy水平增高而增高(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血Hcy水平与24hBPV(收缩压、舒张压)存在正相关性(r=0.652、0.595,均P0.01);以hs-CRP分组,患者24hBPV亦随血hs-CRP水平增高而增高(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hs-CRP水平与24hBPV(收缩压、舒张压)存在正相关性(r=0.623、0.483,均P0.01)。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hs-CRP和Hcy与BPV呈正相关关系,在关注血压变异的同时还应关注Hcy与hs-CRP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原发性高血压病人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与血压波动性和血管内皮功能损伤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19年4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病人200例,根据血清25(OH)D水平分为缺乏组110例[25(OH)D<50.0 nmol/L]和非缺乏组90例[25(OH)D≥50.0 nmol/L]。两组均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比较两组24 h收缩压标准差(24 hSSD)、24 h舒张压标准差(24 hDSD)、日间收缩压标准差(dSSD)、日间舒张压标准差(dDSD)、夜间收缩压标准差(nSSD)、夜间舒张压标准差(nDSD)、血管反应性充血指数(RHI)。分析25(OH)D水平与各项血压波动性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缺乏组24 hSSD、24 hDSD、dSSD、dDSD、nSSD、nDSD均高于非缺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缺乏组RHI、25(OH)D均低于非缺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原发性高血压病人25(OH)D与24 hSSD、24 hDSD、dSSD、dDSD、nSSD、nDSD呈负相关(P&l...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压变异性与基质金属蛋白酶28(MMP-28)、白细胞介素18(IL-18)/白细胞介素10(IL-10)的相关性。方法入选入院确诊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74例,按照是否合并糖尿病分为单纯高血压组87例,合并糖尿病组87例。所有病例均进行24h无创性动态血压监测,记录24h平均收缩压、舒张压,以各时间段(24h、白天和夜间)血压的标准差作为血压变异性的指标。检测血清MMP-28、IL-10、IL-18水平并计算IL-18/IL-10。结果合并糖尿病组患者各动态血压变异性指标均高于单纯高血压组(均P0.05);合并糖尿病组患者血清MMP-28、ln(IL-18/IL-10)水平高于单纯高血压组[分别为(2358.7±1150.4)比(1971.3±945.6)ng/L,0.5±0.8比0.2±0.7;均P0.05]。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显示,MMP28、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是老年高血压患者24h收缩压标准差(24hSSD)、夜间收缩压标准差(nSSD)的危险因素;ln(IL-18/IL-10)是老年高血压患者白天收缩压标准差(dSSD)、白天舒张压标准差(dDSD)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2型糖尿病可加重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变异性,MMP-28及IL-18/IL-10增高可影响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变异性。  相似文献   

7.
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变异性及其与左室肥厚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压变异性(L-BPV)与高血压性左室肥厚(LVH)的关系.方法选择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93例(男47例,女46例,年龄24~59岁,平均47.37±8.03岁),分为LVH组与无LVH组,并与年龄相近的正常血压者46例作对照.采用无袖带式BP50仪作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以各时间段血压的标准差(SD)作为血压变异的指标24小时收缩压变异(24 hSSD)和舒张压变异(24 hDSD)、白昼收缩压变异(dSSD)和舒张压变异(dDSD)、夜间收缩压变异(nSSD)和舒张压变异(nDSD).组间使用t分布的不相等方差检验.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重量指数(LVMI).结果 (1)三组均显示收缩压变异度(SSD)明显大于舒张压变异度(DSD).(2)与正常对照组比较,LVH组与无LVH组患者的24hSSD、dSSD、nSSD均显著增大(P<0.05),尤其24hSSD与dSSD.(3)LVH组较无LVH组的 24hSSD、dSSD、dDSD、nSSD、nDSD显著增大.结论 EH患者心血管交感、迷走神经功能失衡,伴LVH时这种改变更明显.故用动态血压监测EH患者的BPV,可能与靶器官损害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短时血压变异性(BPV)、血压昼夜节律与颈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cfPWV)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1年4月至2013年3月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住院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05例,根据cfPWV测定值分为cfPWV正常组(cfPWV9 m/s,n=126)和cfPWV升高组(cfPWV≥9 m/s,n=79)。根据24 h动态血压监测(ABPM)获得短时BPV、血压昼夜节律指标,分析BPV、血压昼夜节律与cfPWV的关系。结果与cfPWV正常组相比,cfPWV升高组24 h收缩压标准差(24hSSD)、白天收缩压标准差(dSSD)、夜间收缩压标准差(nSSD)较大(均P0.05)。cfPWV升高组非杓型血压检出率高于cfPWV正常组(75.9%比57.9%,χ~2=6.91,P0.05)。cfPWV升高组夜间收缩压下降率(nSBPF)、夜间舒张压下降率(nDBPF)较cfPWV正常组降低(均P0.05)。简单线性相关分析提示,cfPWV与24hSSD、dSSD、nSSD呈正相关(分别β=0.217、0.181、0.234,均P0.05);与nSBPF、nDBPF呈负相关(分别β=-0.345、-0.332,均P0.05)。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提示,24hSSD、nSBPF是cfPWV的影响因素(分别β=0.358、-0.429,均P0.01)。分层分析结果显示,无论年龄大小,nSBPF都是cfPWV的影响因素(P0.01)。在年龄≤65岁的高血压患者中,24hSSD是cfPWV的影响因素(P0.01)。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反映短时收缩压变异性(SBPV)的指标24hSSD、dSSD、nSSD与cfPWV呈正相关,其中24hSSD是cfPWV的影响因素。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反映血压昼夜节律的指标nSBPF、nDBPF与cfPWV呈负相关,其中nSBPF是cfPWV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与血压变异性(BPV)及昼夜节律的相关性。方法检测389例未经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清25(OH)D浓度,按血清25(OH)D水平将患者分为25(OH)D正常组(30nmol/L,89例)、25(OH)D轻度缺乏组(16~30nmol/L,120例)、25(OH)D重度缺乏组(16nmol/L,180例),对所有患者行24h动态血压监测,记录24h、白天、夜间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值,比较25(OH)D水平与BPV及昼夜节律的关系。以标准差作为BPV指标。结果高血压患者中25(OH)D正常者占22.9%,轻度缺乏者占30.8%,重度缺乏者占46.3%;女性25(OH)D水平低于男性[(15.20±8.23)比(19.47±7.02)nmol/L,P0.05]。3组间24h平均收缩压(24hSBP)、白天平均收缩压(dSBP)、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24h收缩压标准差(24hSSD)、24h舒张压标准差(24hDSD)、白天收缩压标准差(dSSD)、白天舒张压标准差(dDSD)、夜间收缩压标准差(nSSD)、夜间舒张压标准差(nDSD)、夜间收缩压和舒张压下降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重度缺乏组24h平均舒张压(24hDBP)、白天平均舒张压(dDBP)、夜间平均舒张压(nDBP)较25(OH)D正常组及轻度缺乏组高(均P0.05),后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25(OH)D与24hSSD、24hDSD、dSSD、dDSD、nSSD、nDSD呈负相关(分别r=-0.583、-0.530、-0.520、-0.389、-0.463、-0.377),与夜间收缩压和舒张压下降率呈正相关(r=0.308、r=0.336),均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25(OH)D是24hSSD(B=-0.227)、24hDSD(B=-0.193)、dSSD(B=-0.211)、dDSD(B=-0.119)、nSSD(B=-0.193)、nDSD(B=-0.136)及夜间收缩压和舒张压下降率(B=0.273、0.329)的影响因素(均P0.01)。结论血清25(OH)D可能是原发性高血压患者BPV及昼夜节律改变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血压变异性与血清瘦素、脂联素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306例,根据是否合并T2DM分为单纯T2DM组100例、单纯高血压组(高血压组)108例和高血压+T2DM组98例。同期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100人为对照组。比较各组间基本资料、血压变异性指标,并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四组间瘦素、脂联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间24 h平均收缩压(24hSBP)、24 h平均舒张压(24hDBP)、24 h收缩压标准差(24hSSD)、白天收缩压标准差(dSSD)、夜间收缩压标准差(nSSD)、24 h舒张压变异系数(24hdC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血压+T2DM组与高血压组24hSSD、dSSD高于对照组,高血压+T2DM组24hSSD、dSSD高于高血压组,高血压+T2DM组24hSSD、dSSD高于T2DM组(均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瘦素是24hSBP(B=0.378)、24hDBP(B=0.461)、24hSSD(B=0.083)、dSSD(B=0.061)、nSSD(B=0.093)、24 h收缩压变异系数(24hsCV,B=0.027)的危险因素,脂联素是24hSBP(B=-1.070)、24hDBP(B=-0.655)、nSSD(B=-0.185)的保护因素。结论血清高瘦素、低脂联素水平可导致高血压合并T2DM患者的血压变异性更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病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与血压变异性(BPV)及血尿酸(SUA)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160例病人,剔除脱落病人5例,其余155例病人为研究对象。完善一般资料收集、动态血压监测获得BPV参数,按Hcy浓度分为两组:Hcy15μmol/L组127例;Hcy≥15μmol/L组28例。分析Hcy与BPV、SUA的相关性。结果①研究对象年龄(63.3±11.7)岁,Hcy(11.46±4.20)μmol/L,Hcy≥15μmol/L者占18.1%。Hcy≥15μmol/L组全天舒张压标准差(24 hSBPSD)、全天舒张压标准差(24 hDBPSD)、全天舒张压变异系数(24 hDBPCV)、夜间收缩压标准差(nSBPSD)、夜间舒张压标准差(nDBPSD)、夜间收缩压变异系数(nSBPCV)、夜间舒张压变异系数(nDBPCV)明显高于Hcy15μmol/L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②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高血压病人Hcy与24 hSBPSD、24 hDBPSD、24 hSBPCV、全天舒张压变异系数(24 hDBPCV)、白昼收缩压标准差(dSBPSD)、nSBPSD、nDBPSD、nSBPCV、nDBPCV及SUA均呈正相关;③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随着Hcy水平增高,nSBPSD、nDBPSD、nSBPCV、SUA水平更高,回归系数分别为0.340、0.194、0.002、6.625。结论高血压病人Hcy与BPV和SUA呈正相关,控制H型高血压人群的高Hcy、BPV及SUA可能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H型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变异性及动脉硬化特点,为H型高血压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于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心内科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测定,根据血浆Hcy水平分为H型高血压组(Hcy≥10μmol/L,n=68),非H型高血压组(Hcy10μmol/L,n=52)例。分别检测两组患者的各项动态血压变异性情况以及动脉硬化指标,应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与心-踝血管指数(CAVI)的相关性。结果 H型高血压患者血浆Hcy水平为显著高于非H型高血压(P0.05)。H型高血压组患者的24 h平均收缩压标准差(24h SSD)、日间收缩压标准差(d SSD)、夜间收缩压标准差(n SSD)、夜间舒张压标准差(n DSD)、24h收缩压加权标准差(24h SwSD)以及24 h舒张压加权标准差(24h DwSD)水平均显著高于非H型高血压组(P0.05)。H型高血压组患者的L-CAVI、R-CAVI水平均显著高于非H型高血压组(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H型高血压患者24h SSD、d SSD、n SSD、n DSD、24h SwSD以及24h DwSD均与CAVI水平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 H型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变异性增高,且动脉硬化程度增大。  相似文献   

13.
王薇  李勇 《山东医药》2015,(8):50-51
目的观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BPV)对冠状动脉病变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选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86例,根据24 h收缩压标准差(SSD)第50百分位数分为高BPV组和低BPV组各93例。采用冠状动脉CT测算冠状动脉钙化积分,并检测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结果高BPV组冠状动脉钙化积分及血浆hs-CRP、Hcy均较低BPV组升高,P均<0.05。冠状动脉钙化积分及血浆hs-CRP、Hcy与24 h SSD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553、0.617、0.408,P均<0.05),血浆hs-CRP、Hcy与冠状动脉钙化积分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711、0.578,P均<0.05)。结论高BPV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冠状动脉病变加重,与血浆hs-CRP及Hcy水平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压变异性及血压昼夜节律对老年冠心病并发慢性心力衰竭伴高血压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重庆市长寿区人民医院2013—2014年收治的老年冠心病并发慢性心力衰竭伴高血压患者188例,根据临床治疗结果分为治疗有效组136例和治疗无效组52例,并根据治疗后心功能好转情况分为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10%者111例、LVEF≤10%者77例,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改善者103例、NYHA分级未改善者85例。对所有患者进行24 h血压动态监测,比较治疗有效组和治疗无效组以及不同心功能好转情况患者血压变异性〔24 h收缩压标准差(24 h SSD)、24 h舒张压标准差(24 hDSD)、日间收缩压标准差(dSSD)、日间舒张压标准差(d DSD)、夜间收缩压标准差(nSSD)及夜间舒张压标准差(n DSD)〕、血压昼夜节律(超杓型、杓型、非杓型、反杓型)。结果治疗有效组患者24 hSSD、24 hDSD、dSSD、dDSD、nSSD及nDSD低于治疗无效组(P0.05)。治疗有效组患者血压昼夜节律优于治疗无效组(P0.01)。LVEF10%、NYHA分级改善者24 hSSD、24 hDSD、dSSD、dDSD、nSSD及nDSD低于LVEF≤10%、NYHA分级未改善者,血压昼夜节律优于LVEF≤10%、NYHA分级未改善者(P0.05)。结论血压变异性越大、血压昼夜节律异常(非杓型)对老年冠心病并发慢性心力衰竭伴高血压患者的影响较大,其治疗效果相对不佳,提示控制血压变异性、恢复血压昼夜节律与控制患者的平均血压同等重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自动调节持续气道正压通气(AUTO-CPAP)治疗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EH)合并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血压变异性(BPV)的影响。方法临床确诊60例EH合并OSAHS老年患者,根据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及夜间最低氧饱和度(SaO2min),分为EH合并轻度OSAHS组(520,SaO2min〈85%)43例,在给予原有的抗高血压药物治疗同时,行AUTO-CPAP治疗20 d,治疗前后分别进行动态血压测定,比较患者BPV的变化。以各时间段血压的标准差(SD)作为血压变异的指标:24 h收缩压变异(24hSSD)和舒张压变异(24hDSD)、白昼收缩压变异(dSSD)和白昼舒张压变异(dDSD)、夜间收缩压变异(nSSD)和夜间舒张压变异(nDSD)。结果EH合并轻度OSAHS患者,行AUTO-CPAP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患者的24hSSD、24hDSD、dSSD、dDSD、nDSD无显著差异(P〉0.05),nSSD有显著差异(P〈0.05)。EH合并中重度OSAHS组,行AUTO-CPAP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24hDSD、dDSD无显著差异(P〉0.05),24hSSD、dSSD、nDSD、nSSD有显著差异(P〈0.05或P〈0.01)。结论在原有高血压药物治疗同时,AUTO-CPAP治疗可显著改善EH合并OSAHS患者的BPV,较EH合并轻度OSAHS患者而言,EH合并中重度OSAHS患者的BPV的改善可能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控制血糖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EH)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压变异性(BPV)的影响。方法临床确诊60例EH合并T2DM老年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含量检测均〉8.0 mmol/L,在给予原有抗高血压药物治疗同时,行控制血糖治疗3月后复查HbA1c,根据检测指标分为2组:A组为HbA1c达标组(HbA1c〈7.0 mmol/L),B组为HbA1c未达标组(HbA1c〉7.0 mmol/L)。控制血糖治疗前后分别进行动态血压测定,比较患者BPV的变化。以各时间段血压的标准差(SD)作为血压变异的指标:24 h收缩压变异(24hSSD)和24 h舒张压变异(24hDSD)、白昼收缩压变异(dSSD)和舒张压变异(dDSD)、夜间收缩压变异(nSSD)和舒张压变异(nDSD)。结果 (1)EH合并T2DM患者,行控制血糖治疗HbA1c达标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24hDSD、dDSD、nDSD无显著差异(P〉0.05),24hSSD、dSSD、nSSD有显著差异(P〈0.05)。(2)EH合并T2DM患者,行控制血糖治疗HbA1c未达标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患者的24hSSD、24hDSD、dSSD、dDSD、nDSD均无显著差异(P〉0.05),nSSD有显著差异(P〈0.05)。(3)EH合并T2DM患者24hSSD、24hDSD变化与HbA1c含量呈正相关(r=0.531、0.667,P〈0.05)。结论在原有抗高血压药物治疗同时,控制血糖治疗可显著改善EH合并T2DM患者的BPV,改善其心血管系统血流动力学,从而减少心血管病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病人血压变异性(BPV)与左心室肥厚及左室舒张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老年高血压病人62例,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得出BPV各项指标,并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左心室各径线大小及左心室舒张功能指标,按Devereux校正公式计算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根据LVMI将病人分为左室肥厚组(LVH组,32例)和非左室肥厚组(NLVH组,30例),比较两组BPV及左室舒张功能;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对LVMI、BPV、左室舒张功能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在动态血压参数方面,LVH组24 h平均收缩压(24 hSBP)、白天平均收缩压(dSBP)、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均高于NLVH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24 h平均舒张压(24 hDBP)、24 h平均脉压(24 hPP)、白天平均舒张压(dDBP)、白天平均脉压(dPP)、夜间平均舒张压(nDBP)、夜间平均脉压(nP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BPV方面,LVH组24 h收缩压标准差(24 hSSD)、白天收缩压标准差(dSSD)、夜间收缩压标准差(nSSD)均高于NLVH组(P0.05);两组24 h舒张压标准差(24 hDSD)、白天舒张压标准差(dDSD)、夜间舒张压标准差(nDS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左室舒张功能方面,与NLVH组比较,LVH组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峰值流速/舒张晚期血流峰值流速(E/A)、舒张早期运动峰值速度(Em)减小,E/Em、Tei指数显著增高(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LVMI与dSSD、E/Em、Tei指数呈正相关(P0.05);dSSD与E/Em、Tei指数呈正相关(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病人BPV对左心室肥厚、左室舒张功能均有一定的影响,降低BPV对老年高血压的治疗及早期预防靶器官损害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血同型半胱氨酸(Hcy)、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4 小时血压变异性(BPV) (收缩压、舒张压)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我科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0例,根据血 Hcy 水平的不同,分为 3 组:A 组 36例(Hcy<15.0μmol/L),B组 62 例(15 μmol/L≤ Hcy<20. 0 μmol/L) ,C 组 22 例(≥20 μmol/L) 分别测定其颈动脉厚度(IMT)及 24小时收缩压及舒张压、脉压标准差(SD) 。 结果:三组中血压变异性随着HCY的增高,变异性增大,IMT厚度也随之增加,组间比较P<0.05 ,有统计学意义,相关性分析提示血 Hcy 水平与 24 小时 BPV(收缩压、舒张压)之间存在相关性( r =0. 570,0. 512 , P <0. 01 )。IMT与24 小时 BPV呈直线相关(r=0.653,0.635 P <0. 01 )IMT与Hcy 水平也呈直线相关( r =0. 1252 , P <0. 01)。结论:血压变异性增高可能与高Hcy相关及IMT相关,Hcy增高可能造成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老年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自主神经功能与早期肾损害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01-2016-09在民航总医院心内科门诊就诊的老年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23例。测定尿微量白蛋白(UAE)和尿肌酐(Cr),根据早期肾损害指标ACR(ACR=尿UAE/尿Cr×0.113)分为两组:ACR正常组109例,ACR升高组114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同步动态心电图及动态血压监测,记录心率变异性(HRV)及血压变异性(BPV)指标,比较两组患者HRV和BPV的差异。分别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与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HRV和BPV指标与早期肾损害的相关性。结果:HRV指标:ACR升高组患者相邻RR间期大于50ms所占总心动次数的百分比(PNN50)、所有心搏RR间期均值的标准差(SDNN)和每5 min心搏RR间期均值的标准差(SDANN)均明显低于ACR正常组(均P0.05);BPV指标:ACR升高组24h收缩压标准差(24hSSD)、白天收缩压标准差(dSSD)和夜间收缩压标准差(nSSD)均明显高于ACR正常组(均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24h平均脉压(24hPP)、24hSSD、SDNN和SDANN与ACR均呈显著相关(均P0.05)。结论:老年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部分HRV指标和部分BPV指标与ACR独立相关,提示交感神经兴奋与老年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早期肾损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背景研究表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CIS)的发生与血压变异性(BPV)关系密切,BPV增加可使脑卒中发生风险升高,同时急性CIS发病后血压波动增大,进而加剧脑组织的缺血缺氧,加速病情进展和预后不良,BPV成为临床研究新热点。目的研究老年急性CIS患者BPV与颈动脉病变的关系,并分析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以期为老年急性CIS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9年8月就诊于安徽中医药大学附属滁州中西医结合医院脑病科的老年急性CIS患者108例为试验组,选取同期本院体检健康者70例为对照组。收集受试者一般资料及试验组尿酸(UA)、空腹血糖(FBG)。检测受试者BPV,包括24 h收缩压标准差(SSD)、24 h舒张压标准差(DSD)、白天收缩压标准差(dSSD)、白天舒张压标准差(dDSD)、夜间收缩压标准差(nSSD)、夜间舒张压标准差(nDSD)。受试者均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根据颈动脉狭窄情况将试验组患者进一步分为颈动脉狭窄亚组75例和无颈动脉狭窄亚组33例;根据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将试验组患者进一步分为正常亚组、增厚亚组、斑块亚组,分别为24、38、46例。根据改良Ranking量表(mRS)评分将试验组患者进一步分为预后良好亚组(mRS评分≤2分,72例)和预后不良亚组(mRS评分2分,36例)。老年急性CIS患者预后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试验组24 h SSD、24 h DSD、dSSD、dDSD、nSSD、nDSD大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颈动脉狭窄程度重于对照组(P0.05)。颈动脉狭窄亚组24 h SSD、24 h DSD、dSSD、dDSD、nSSD大于无颈动脉狭窄亚组(P0.05)。试验组CIMT大于对照组(P0.05)。增厚亚组、斑块亚组24 h SSD、24 h DSD、dSSD、dDSD、nDSD大于正常亚组(P0.05);斑块亚组24 h SSD大于增厚亚组(P0.05)。预后良好亚组年龄、糖尿病发生率、FBG、24 h SSD、24 h DSD、dSSD、dDSD小于预后不良亚组,高血压发生率大于预后不良亚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24 h SSD[OR=1.192,95%CI(1.038,1.369)]、dDSD[OR=1.252,95%CI=(1.026,1.528)]是老年急性CIS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老年急性CIS患者的BPV与颈动脉狭窄程度、CIMT增加有关,24 h SSD、dDSD是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因此临床应关注BPV,并根据BPV来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这样可以有效防治CIS,积极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