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三叉神经末梢支射频温控热凝术治疗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对116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经眶上孔、眶下孔、颏孔等处的三叉神经末梢支行射频热凝治疗,统计其疗效及复发率。结果:首次术后疗效优良率为83.6%。好转和无效的患者再次手术后,出院时疗效优良率97.4%。其中的63例患者经2月到1年半的随访,复发率为25.4%。结论:经三叉神经末梢支行射频温控热凝术操作方便、安全、适应证广,止痛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2.
CT定位在射频温控热凝术治疗三叉神经痛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报道了进行射频温控治疗三叉神经痛的过程中采用CT定位的技术和方法,及其临床应用效果和体会。作者认与传统的穿过程和定位方法相比较,应用CT定位方法能使术者避免反复多次穿刺,减少盲目性,能完全客观地显示定位的正确与否,弥补了传统定位方法的缺陷,避免由此引起一系列并发症,此外,能依据CT定位图像准确穿刺针深度及其在卵圆孔内的位置,使治疗效果更确切。  相似文献   

3.
CT引导下射频温控热凝术治疗三叉神经痛102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射频温控热凝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方法及适应证。方法:CT引导下经皮穿刺达卵圆孔内三叉神经根处,连接射频温控热凝仪及相配套电极控温加热至70-75℃,损害三叉神经相关感觉支。结果:总有效率98.04%,无效率1.96%,复发率1.96%。结论:CT引导下射频温控热凝术治疗三叉神经痛安全,适应证广,效果显著,特别对伴有心血管疾病的三叉神经痛患者,该方法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4.
CT定位在射频温控热凝术治疗三叉神经痛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进行射频温控治疗三叉神经痛的过程中采用CT定位的技术和方法,及其临床应用效果和体会。作者认为与传统的穿刺过程和定位方法相比较,应用CT定位方法能使术者避免反复多次穿刺,减少盲目性,能完全客观地显示定位的正确与否,弥补了传统定位方法的缺陷,避免由此引起的一系列并发症,此外,能依据CT定位图像准确穿刺针深度及其在卵圆孔内的位置,使治疗效果更确切。鉴于该方法的客观性和实用性,我们认为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至于该方法远期临床效果有待进一步报道。  相似文献   

5.
CT定位进行射频温控热凝术治疗三叉神经痛(附63例报告)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目的对CT定位下进行射频温控热凝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疗效进行总结,进一步阐明CT定位的优点。方法采用CT定位进行射频温控热凝术治疗三叉神经痛共63例,并经3个月~2年随访。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疼痛缓解,无一例失败,至今无复发病例。有三例出现并发症,分别为颅外血肿、耳鸣及角膜麻痹,经治疗后无后遗症。结论CT定位能极大提高穿刺卵园孔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弥补了传统定位方法的缺陷,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射频温控热凝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进一步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射频温控热凝治疗术(以下简称射疗)远期止痛率很高。我科自1983年以来采用此法治疗者已逾千例,观察近、远期疗效均甚满意,现将追踪观察2~5年而有结果的640例(追踪回返率为83.7%)进一步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射频热凝治疗三叉神经痛定位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究三叉神经痛射频温控热凝术中一种简单、易行、可测量的定位方法。方法:临床回顾性资料40 例及验证性资料12例,在术中摄取的头颅侧位片上,勾画内耳门中心点到前床突尖端连线(耳-床线),并观察测 量耳-床线与射频针尖之间的关系和距离。结果:A组40例中能较清楚地显示内耳门与前床突影,便于勾画耳- 床线的19例;B组12例摄取向头侧打20°角度头颅侧位片耳一床线的勾画比较容易可行。测量耳-床线与穿刺 针尖之间距离:A组最小3mm,最大6mm,平均4.2mm;B组最小6mm,最大10mm,平均7.58mm。结论:射频温控 热凝术中,在X线图像上以耳-床线为基线,通过测量耳-床线与穿刺针针尖之间的距离,控制穿刺的深度,是一 种简便、客观、有效的定位方法。  相似文献   

8.
射频温控热凝术治疗三叉神经痛428例的体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阐述射频温控热凝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方法及适应证。方法 用穿刺针经皮穿刺达卵圆孔内三叉神经根处 ,连接射频温控热凝仪及相配套电极作控温加热至 80~ 85°C,损害三叉神经相关感觉支。结果 总有效率 98.5 9% ,无效 1.40 % ,复发率 12 .0 7%。结论 射频温控热凝术治疗三叉神经痛安全 ,适应证广 ,效果显著 ,特别对伴有心血管疾病的三叉神经痛患者 ,该方法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9.
射频温控热凝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护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10.
CT定位用于确定射频温控热凝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穿刺深度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 探讨应用CT分层扫描测量射频温控热凝术治疗三叉神经痛时穿刺针进入卵圆孔的深度。方法 统计121例三叉神经痛患者行射频温控热凝术时的CT分层扫描图,并计算穿刺深度。结果 121例CT分层扫描统计结果,穿刺深度最浅为0.4cm,最深为1.6cm,平均进针深度为0.8cm。结论 CT定位下能正确掌握穿刺深度,穿刺深度为0.8cm以内时可避免对三叉神经第一、二支损伤;穿刺深度为1.2—1.5cm可避免对三叉神经第一支的损伤。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三维CT引导下经卵圆孔穿刺射频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2015年收治的三叉神经痛患者38例,行三维CT引导卵圆孔穿刺射频术治疗,对其临床疗效和术后并发症进行分析,并进行6个月的随访。结果:38例患者行三维CT引导卵圆孔穿刺射频治疗三叉神经痛手术均成功。术后第1天有效率达78.95%,12例患者完全缓解,有1例未缓解。术后1个月与术后6个月的有效率分别为94.74%和97.37%,二者之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显著高于术后第1天和第7天,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维CT引导下经卵圆孔穿刺射频治疗三叉神经痛可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并发症,选择性毁损痛觉纤维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3种径路射频温控热凝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近、远期疗效。方法:对32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采用前侧路、侧路和颧下喙突前路3种术式进行射频温控热凝术治疗,随访1~6年,统计其疗效和复发率的关系。结果:320例三叉神经痛患者射频温控热凝术的首次止痛有效率前侧路为9513%,侧路及颧下喙突前路为 7313%,两相比较差异显著(P<0101)。远期效果中,3种术式的优良率以前侧路为最高9813%,L路9517%,Z路 9215%。第1次射频热凝术后有2911%病例复发,其中大多数经2、3、4次再治疗又获得完全止痛。手术径路与复发有明显关系,前侧路的复发率远低于其它两种径路(P<0101)。全组发生1例严重并发症(眶尖综合征)。结论: 前侧路法的首次止痛有效率高,止痛时间长,复发率低。颧下喙突前路法可作为三叉神经Ⅱ支痛的一种替代和补充。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3D打印模板引导射频热凝术联合注射阿霉素治疗三叉神经下颌支痛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2019年1月—2020年9月在郑州市口腔医院接受射频热凝治疗的5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下颌支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以3D打印模板引导射频热凝术联合注射阿霉素为研究组(n=25),以3D打印模板单纯辅助射频热凝术为对照组(n=25),对比分析2组患者术前,术后即刻及术后1、3、6、12个月时的疼痛情况,即视觉模拟评分(VAS)。采用Brisman三叉神经疼痛疗效评定标准对术后各随访时间段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估,并记录术后并发症的情况。结果 2组患者术后即刻VAS及术后1、3、6、12个月时的VAS与术前比较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Brisman三叉神经痛疗效评定标准,2组患者在术后1和3个月时的有效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和12个月时,研究组的有效性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在随访期间无复发病例,对照组患者在术后3个月时复发1例,术后6个月时复发2例,术后12个月时复发4例;2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并发症。结论 3...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3D打印导板辅助射频温控热凝术治疗原发性第2支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52例采用射频温控热凝治疗的原发性第2支三叉神经痛患者进行临床随访研究,其中32例采用3D打印导板辅助穿刺(导板组),20例采用常规经翼腭窝穿刺(常规组),记录两组患者的术中穿刺操作时间、手术时间、穿刺成功率、术后即刻疼痛程度(VAS),采用巴曼神经学研究所分级标准对术后疗效进行评估,并记录术后并发症的情况。随访时间为1年,观察疗效。结果 与术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即刻疼痛均明显缓解,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导板组患者的穿刺操作时间、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穿刺成功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BNI分级标准,两组患者术后治疗效果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D打印导板辅助射频温控热凝术治疗原发性第2支三叉神经痛,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手术并发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3D—cT引导下经眶一圆孔入路行射频温控热凝治疗三叉神经痛第Ⅱ支病变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30例三又神经痛第Ⅱ支病变患者,采用经眶-圆孔入路,在三维CT引导下穿刺圆孔,定位成功后,神经电生理测试再次确认,行温控射频热凝治疗,观察术后临床疗效和并发症。结果:术后患者痛苦立即缓解,未见严重的并发症和其他神经损伤,术后第1年随访27例,有效率92.59%,1例复发,占3.70%。除面部麻木外,无严重并发症。结论:3D—CT引导下经眶一圆孔入路射频热凝治疗三叉神经痛第Ⅱ支病变可提高穿刺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和周围神经损伤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下颌神经多分支切除治疗三叉神经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提高三叉神经痛手术治愈率,减少术后复发,采用口腔内手术径路,实施下颌神经切断及多分支切除后,进行术后观察及疗效评估。方法:对16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第Ⅲ支痛患者切断下颌神经及对其各分支(包括舌、颊、下牙槽、颏神经)进行切除。结果:术后观察3~5年未见复发,舌、颊、下牙槽、颏等神经分支区域仍有麻木感。结论: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第Ⅲ支痛采取下颌神经切断及各分支切除术,可以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