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温邪及其病理产物、药用寒凉等因素极易导致人体出现气郁,而气郁又可产生相应病理变化,在温病的治疗过程中容易被忽略。文章通过阐述温病存在气郁的原因及表现,提出治疗温病在清热与养阴时还需谨记调畅气机的治疗思路,并详细阐述了治疗温病调畅气机的重要意义。务在使温病的治疗达到:清热用寒不凝滞、不伤正,扶正养阴不壅滞、不敛邪,以期对梳理温病的治疗思路有所启示和裨益。  相似文献   

2.
温病是因感受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出现人体阴液耗伤的一类疾病。阴伤是温病发展过程中必然出现的病理结果,它的出现直接影响了疾病的发展、转归、预后。通过临床表现应对阴伤详加辨析,将护阴、顾阴贯穿治疗始终。  相似文献   

3.
阴伤是温病发展过程中必然出现的病理结果,温邪伤人每易伤津耗液。化燥伤津贯穿温病发展终始,它的出现直接影响了疾病的发展、转归、预后。因此,保阴护津是温病治疗之关键,津液固存对温热病的治疗和预后有决定性作用。温病的发展阶段不同,养阴的方法也不同。本文对养阴法在温病中的运用规律进行浅要的提出,邪在卫分或乍入气分宜护阴,热结阳明宜存阴,邪陷营血宜救阴,温病须时时顾护阴液。  相似文献   

4.
浅谈保津养阴法在温病治疗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浪琪 《西部中医药》2003,16(11):26-27
保津养阴即保存津液,滋补阴津之意。温病由温邪引起,温邪为阳邪,其性上炎,易伤津耗气。故温病的各个阶段,除有明显的热象外,往往伴有渴喜冷饮,咽干舌燥,小便短赤,大便秘结等津伤液耗之症。吴鞠通曰:“温热阳邪也,阳盛则伤人之阴也。”津伤液耗是温病的基本病机之一,因此,保津养阴在温病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1保津养阴的重要性津液是人体不可缺少的物质,它具有润泽机体各个组织器官和调节阴阳动态平衡的作用,《内经》有:“藏于精者,春不病温”,说明阴精是人体防御温邪入侵的重要物质基础。在温病过程中,常因出汗、呕吐、泄泻,或误汗、误吐、…  相似文献   

5.
温病六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邪致病,多伤津耗液,故许多医家在治疗温病时多强调“袪温邪、保阴液”。然而在温病中,郁证亦不少。因此在处理温病时,也应该注意温邪致郁的一面。文章以朱丹溪的六郁理论为基础,对温病郁证的理、证、治三大方面作一阐释。认为温邪可导致六郁的形成,在治疗温病郁证时,必须同时兼顾温邪及郁证两大方面。另“温病六郁”也揭示了温病中的正邪消长实离不开气、血、津液等三大方面,对温病辨证体系的发展亦有启示。  相似文献   

6.
<正> 吴塘所著《温病条辨》对温病清热、滋阴两法的运用颇多发挥,尤其是擅长于清、滋法的配合。本文拟从清、滋法配合的角度总结一下《温病条辨》的有关理论和临床运用。清、滋法配合的根据——温邪与阴伤的内在联系吴氏阐发《内经》“藏于精者,春不病温”之旨,提出阴精为人身抵御温邪入侵的重要基础,说“能藏精者,一切病患皆可却”,并进而指出:“冬伤寒则春病温,惟藏精者足以避之”。因此,感受温邪的体内因素是阴精不足,如吴氏说:“病温者,精气先虚”。这样就说明了阴精不足与温病发生的关系,阐发了温病发病中“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思想。同时,吴氏又提出温病过程中,温邪的特征是易耗伤阴液:“温热阳邪也,阳盛伤人之阴也。”。而其它病邪也可化热伤阴,如“湿久生热,热必伤阴”。温邪与阴伤有因果关系:温邪为阴伤之因,阴伤为温热之果。同时由于阴伤后体内阴阳平衡失调,阳热易亢,更可助邪热之势,故温热与阴伤又可互相影响,形成恶性循环.此外,在温病的治疗中,为了祛除热邪而常误用汗、下、苦燥等法而耗伤阴液,如吴氏  相似文献   

7.
《温病条辨》保阴护津思想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温邪伤人每易伤津耗液,化燥伤津贯穿温病发展终始,因此保阴护津是温病治疗之关键。吴瑭之《温病条辨》一书,处处以固护阴津为要。因而从其温病的不同时期、不同的选方用药角度,浅析其保阴护津的思想。  相似文献   

8.
浅析温病养阴法在卫气营血辨证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阴伤是温病发展过程中必然出现的病理结果,温邪伤人每易伤津耗液.化燥伤津贯穿温病发展终始,它的出现直接影响了疾病的发展、转归、预后.因此,保阴护津是温病治疗之关键,津液固存对温热病的治疗和预后有决定性作用.温病的发展阶段不同,养阴的方法也不同.本文对养阴法在卫气营血辨证中的运用规律进行浅要的分析,提出邪在卫表,辛凉甘润,禁汗护阴;邪入气分,清气逐郁;泄热保津;邪热入营,清营透热,滋阴生津;邪入血分,凉血散血,救阴增液.  相似文献   

9.
温病是感受温邪引起的外感热病。温邪最易伤及阴液,阴液耗损的程度,常关系着温病的预后。因此,祛邪与养阴是温病的两大基本治则,两者关系密切,处理不当,会影响温病的治疗,贻误病情。笔者试就温病中祛邪与养阴的关系,谈谈个人体会。—、祛邪与养阴的意义温邪是温病的外在致病因素,多在人体防御功能低下或邪气过盛超越人体正常防御能力时侵入人体而致病。由于温邪具有性质属热、易伤阴液、致病迅速等特点,因此温病起病急骤、病情较重,临床多见高热、口渴、溲短赤,甚则神昏、痉厥、出血、大汗津脱,或阴  相似文献   

10.
扶正祛邪法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小儿病毒性肺炎发病率高,对小儿健康威胁大,目前尚无满意的有效药物。病毒性肺炎多以高热为突出症状,属中医温病范畴。温邪上受,首先犯肺,最易耗伤气血阴液,治疗上宜选用养阴益气、清热解毒的方药。自1980~1990年间,我们以扶正驱邪法治疗小儿病毒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