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自2001年以来,作者采用透视下整复夹板、石膏绷带双重外固定的方法治疗尺桡骨干双骨折28例,疗效较为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3.
张涛   《中国医学工程》2014,(11):43-43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联合夹板外固定治疗儿童尺桡骨双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筛选2011年1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儿童尺桡骨双骨折8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儿43例。对照组患儿行临床常规骨折治疗手术,观察组行手法复位联合夹板外固定进行骨折治疗。于治疗后6个月进行随访复查,比较两组患儿骨折愈合、功能性恢复及畸形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显效19例(44.17%),有效22例(51.16%),总有效率为95.3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09%,二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手法复位联合夹板外固定治疗儿童尺桡骨双骨折临床效果显著,对患儿无医源性损伤,治疗费用较低,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5.
《中医学报》2013,(9):1295-1296
目的:观察手法整复结合夹板外固定治疗小儿尺桡骨下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克氏针交叉固定治疗,治疗组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在临床症状、体征平均缓解时间及骨折平均愈合时间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小儿尺桡骨下段骨折应争取尽早一次正确整复及小夹板外固定,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方法简单,复位后稳定性好,愈合快,可有效恢复患儿肢体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手法整复外固定手术与内固定治疗尺桡骨远段骨折的疗效。方法:本组120例,男46例,女74例;年龄18-74岁,平均42岁。随机分为外固定组(A组)和内固定组(B组),每组60例,分别采用手法整复外固定(A组)和切开复位内固定(B组)治疗,比较两组疗法的疗效。结果:120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4个月,平均11.4个月,按临床功能评定标准:A组优15例,良40例,可4例,差1例,优良率90.17%;B组优13例,良43例,可4例,差0例,优良率90.33%。两组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手法整复与外固定是治疗尺桡骨远段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具有损伤小、痛苦少、费用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90例小儿尺桡骨骨折行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术患儿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对90例小儿尺桡骨完全骨折的患儿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术治疗.结果:90例患儿4~8周后拆除小夹板,6~13周骨折愈合,无骨折不愈合病例,肢体功能恢复优64例(71%),良20例(22%),一般5例(6%),差1例(1%).结论:对小儿尺桡骨骨折应争取尽早1次正确整复及小夹板外固定,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术治疗效果好,可有效恢复患儿肢体功能.  相似文献   

8.
<正> 笔者对尺桡骨双骨折采用X光下闭合尺骨穿针夹板外固定,治愈18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18例中男11例,女7例;最大年龄32岁,最小年龄12岁。左臂10例,右臂8例;扭转暴力8例,传达暴力7例,直接暴力3例;8小时之内穿针者7例,3到10天之内穿针者11例;除3例有被骨折端刺破的小口外(伤口约在1公分以内),其余15例皮肤完好。10例住院治疗,8例实行闭合穿针夹板固定后,观察血运无障碍门诊复查治疗。  相似文献   

9.
2003-2006年本院应用自制杉树皮小夹板固定治疗尺桡骨远端骨折280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手法复位石膏夹板外固定治疗儿童尺桡骨远端双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尺桡骨双骨折多发生于儿童,约占全身骨折的6%左右,绝大多数位于尺桡骨远端1/3。由于解剖功能的复杂关系,骨折后易发生侧方、成角、重叠以及旋转移位,若治疗不当会发生缺血性肌痉挛、骨不连以及前臂旋转功能障碍等并发症,因此对治疗有较高的要求。2006年5月-2008年9月我科对45例儿童尺桡骨远端双骨折采用闭合复位前臂中立位石膏夹板外固定方法进行治疗,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应用外固定架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4年4月~2007年6月收治的30例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应用外固定架治疗行回顾性分析。本组均为C2、C3型骨折,在C臂下复位,外固定架固定。必要时切开复位,辅助克氏针固定碎骨块。结果本组所有患者骨折愈合,腕关节功能按TAM标准:优18例,良9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87%。结论外固定架治疗桡骨远端严重粉碎性骨折仍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张克飞 《中外医疗》2016,(22):97-98
目的:研究分析锁定钢板外置与外固定支架固定骨折的生物力学特性。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1月该院实验室100根不同长度的牛腿骨,随机分为两组。50例为对照组,应用外固定支架方式固定;50例为观察组,应用锁定钢板外置方式固定。对比两组标本在不同外力负载下轴向扭转角度与压缩位移。结果两组在施加100N、200 N、300 N、400 N、500 N及600 N外力载荷下的压缩值差异明显,且所施加载荷越大,压缩值差异越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施加4 N.cm、6 N.cm、8 N.cm、10 N.cm、12 N.cm及14 N.cm载荷下的轴向扭转差异明显,且载荷越大,扭转角度差异越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外固定支架固定相比,锁定钢板外置方式固定骨折的生物力学性能更好,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3.
袁峰  袁荣霞  刘枝成 《河北医学》2013,19(2):193-197
目的:观察外固定支架术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移位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法分为外固定支架术(治疗组)和手法整复石膏外固定术(对照组),对术后骨折愈合时间、愈合质量评分、两组腕关节功能及术后并发症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骨折愈合质量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16.608,P〈0.01);但两组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83,P〉0.05)。治疗组腕关节功能评估优良率为90.0%,显著高于对照组(52.5%),两相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13.730,P〈O.01)。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2.5%,对照组为75.0%,两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31.746,P〈0.01)。结论:对于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特别是移位明显且不稳定骨折,提倡选择外固定支架固定术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有限内固定加外固定支架治疗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患者42例,将42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1例,实验组采用有限内固定加外固定支架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内固定治疗。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并以MAZUR标准评分。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骨折愈合时间和评分优良率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的愈合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实验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限内固定加外固定支架具有创伤小、愈合时间短以及恢复情况好的特点,明显优于传统内固定,建议大范围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外固定支架治疗C型桡骨远端骨折45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外固定支架治疗C型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临床运用外固定支架治疗C型桡骨远端骨折45例,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2d、4周、8周测量桡骨远端掌倾角、尺偏角及桡骨短缩情况。结果:术后8周X线片影像学评价结果显示优33例,良7例,中5例,优良率为88.89%。术后12周腕部功能评定结果显示优35例,良6例,可4例,优良率为91.11%。结论:外固定支架能较好地恢复桡骨远端掌倾角、尺偏角及桡骨短缩,有利于C型桡骨远端骨折的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6.
外固定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宋琦 《实用全科医学》2004,2(6):532-533
目的 研究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 采用单边外固定支架加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 1 2例。结果  1 2例骨折均骨性愈合 ,未发生再移位 ,按Jakim评分标准优良率 83 %。结论 该方法可以有效地防止骨折再移位 ,方法简单实用 ,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应用stryker生产的HoffmannⅡ型组合式外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胫腓骨远端1/3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2例胫腓骨远端1/3粉碎性骨折采用微创小切口有限内固定结合HoffmannⅡ型外支架治疗,其中单臂外支架固定8例,多平面外支架固定14例.结果:全部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 -36)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与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尺桡骨远端双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9月期间我院治疗的闭合性无神经损伤的尺桡骨远端双骨折80例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观察组给予改良成角折顶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对照组给予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治疗1年后采用VAS疼痛评分、掌倾角、尺偏角、Gartland-Werley功能评分、Anderson功能评定标准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结果:患儿均达骨性愈合。治疗后1年两组患者VAS评分[(1.18±0.71)分,(1.02±0.66)分,t=0.977,P=0.331],掌倾角(6.18°±1.82°,6.63°±1.85°,t=1.096,P=0.277),尺偏角(17.65°±2.80°,18.23°±2.51°,t=0.968,P=0.336)、Gartland-Werley功能评分[(2.25±0.63)分,(2.40±0.74)分,t=0.973,P=0.334)],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照Anderson功能评定标准评价疗效,观察组组优28例、良5例、可5例,差2例;对照组优30例、良5例、可4例,差1例;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出现3例并发症,对照组出现6例并发症;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与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尺桡骨远端双骨折,均能缓解疼痛、恢复腕关节功能,改善腕关节活动度,然而手法治疗,创伤小,操作简便,治疗费用低,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9.
21例尺桡骨骨折手术治疗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尺桡骨骨折手术治疗中内固定物及术后功能锻炼对骨折愈合及前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1例尺桡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桡骨采用加压钢板内固定,尺骨采用髓内钉固定,术后2~3d开始功能锻炼;对照组桡骨采用加压钢板内固定,尺骨采用克氏针固定,术后石膏托固定3~6周后积极功能锻炼。[结果]桡骨愈合为术后1~6个月,尺骨愈合为术后2~8个月,3例尺骨克氏针松动,1例尺骨迟缓愈合。[结论]骨折愈合与内固定物及术后功能锻炼关系紧密。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杉树皮夹板和石膏托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的疗效。方法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患者96例,随机分为夹板固定组和石膏固定组,其中夹板固定组48例,骨折手法复位后全部予以杉树皮夹板外固定。石膏固定组48例,手法复位后全部予以石膏托外固定。两组观察时间均为6~8周。结果夹板固定组的优良率高于石膏固定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杉树皮夹板外固定在提高患者骨折愈合的优良率及促进骨折愈合和功能恢复方面比石膏托外固定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