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对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大鼠神经功能、脑梗死体积和血清细胞因子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的动物模型,在缺血后24h进行神经功能行为评分,采用TTC染色法测定脑梗死体积,采静脉血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血清中IL-10含量的变化。结果:脑缺血24h后大鼠神经功能行为评分、脑梗死体积和血清中IL-10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中医方剂补阳还五汤能显著降低神经功能行为评分,减少脑梗死体积,升高血清IL-10水平(P<0.01)。结论:补阳还五汤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对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是其对脑缺血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补阳还五汤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对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大鼠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的动物模型,在缺血后24h采静脉血,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血清中IL-1、IL-6和IL-10含量的变化。结果:脑缺血24h大鼠血清中IL-1、IL-6、IL-10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中医方剂补阳还五汤均能显著降低脑缺血模型大鼠血清中IL-1和IL-6水平(P〈0.01),显著升高IL-10水平(P〈0.01)。结论:补阳还五汤对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大鼠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是其对脑缺血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不同黄芪剂量的补阳还五汤对大鼠脑缺血后室下区神经干细胞增殖的影响。 方法: 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缺血24 h后分别ig黄芪剂量为120, 60, 30, 15 g的补阳还五汤(剂量分别为13.07, 7.61, 4.88, 3.55 g·kg-1),并ip 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50 mg·kg-1),1次/d,连续14 d。在缺血后第1, 7, 14天,采用改良的神经症状严重程度评分和角实验评价感觉运动功能;缺血后第14天,采用BrdU/Nestin免疫荧光双标检测室下区神经干细胞增殖情况。 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在缺血后第7, 14天,黄芪剂量为120, 60 g组的补阳还五汤显著改善神经症状评分和减少大鼠右转次数(P<0.01或P<0.05);缺血后第14天,黄芪剂量为120, 60 g组的补阳还五汤显著促进室下区神经干细胞增殖(P<0.01)。 结论: 大剂量黄芪组方的补阳还五汤能显著促进脑缺血后室下区神经干细胞增殖和神经功能恢复,以黄芪剂量为120 g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及其拆方对大鼠脑缺血后脑组织IL-6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补阳还五汤组、黄芪组、活血组,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IL-6含量的变化。结果假手术组脑组织中未检测出IL-6;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脑组织IL-6含量升高明显;补阳还五汤组、黄芪组、活血组缺血侧脑组织IL-6含量较模型组升高,与拆方组比较,总方组的作用最强。结论补阳还五汤及其拆方可增加抗炎症细胞因子IL-6的含量,从而减轻缺血后的炎症反应,这可能是补阳还五汤对脑缺血损伤起保护作用的机理之一。总方组的作用明显优于其拆方组,说明方中益气、活血中药配伍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基于氧化应激探讨补阳还五汤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机制和方中黄芪用量。方法 9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α-硫辛酸干预组、补阳还五汤高黄芪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补阳还五汤中黄芪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补阳还五汤低黄芪剂量组(中药低剂量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用高糖高脂饲料联合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糖尿病。各药物干预组分别持续给药12周。含量依次为α-硫辛酸60 mg·kg-1·d-1、中药高剂量组15 g·kg-1·d-1、中药中剂量组8.75 g·kg-1·d-1、中药低剂量组5.625 g·kg-1·d-1。给药结束后检测机械性痛阈(PWT)和神经传导速度(SNCV);检测谷胱甘肽(GSH)和丙二醛(MDA)。取L4-5背根神经节(DRG),电镜观察各组神经元线粒体形态结构;检测呼吸链复合物Ⅰ、Ⅱ、Ⅲ、Ⅳ活性,和线粒体膜电位,免疫组化和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通路中主要蛋白:磷酸化单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p-AMPK)、磷酸化核因子E2相关因子2(p-Nrf2)、血红素氧合酶-1(HO-1)、醌NADH脱氢酶1(NQO1)的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空腹血糖升高(P<0.01),SNCV、PWT、GSH含量均降低(P<0.01),MDA含量升高(P<0.01);线粒体损伤明显,多数呈空泡样改变;呼吸链复合物Ⅰ、Ⅱ、Ⅲ、Ⅳ活性和线粒体膜电位均显著降低(P<0.01);p-AMPK、p-Nrf2、HO-1、NQO1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α-硫辛酸组及中药高剂量组SNCV、PWT、GSH上升,MDA降低(P<0.05,P<0.01),线粒体结构损伤减轻;呼吸链复合物Ⅰ、Ⅱ、Ⅲ、Ⅳ活性和线粒体膜电位均显著升高(P<0.01),p-AMPK、p-Nrf2、HO-1、NQO1明显升高(P<0.05,P<0.01)。结论 补阳还五汤通过AMPK/Nrf2通路调节氧化应激,治疗DPN。其治疗作用与黄芪的用量有一定联系,其中补阳还五汤高黄芪剂量组抑制氧化应激的作用较补阳还五汤中黄芪剂量组和补阳还五汤低黄芪剂量组更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补阳还五汤对急性血瘀证模型大鼠的血小板功能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运用冰水浴复合注射肾上腺素的方法建立SD大鼠急性血瘀证模型,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补阳还五汤组(3.2 g·kg-1)、阿司匹林组(60 mg·kg-1)。造模同时持续给药7 d,第8天皮下注射盐酸肾上腺素。观察中医证候宏观评价指标舌象、脉象,检测血液流变学、大鼠凝血功能、血小板聚集率等西医凝血系统评价指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血清炎性及黏附因子相关指标[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脉搏幅度显著降低(P<0.01),补阳还五汤较模型组可显著改善血瘀证大鼠脉象(P<0.01),模型组舌象呈现紫暗的血瘀证特点,舌底脉络瘀紫,舌面红(R)、绿(G)、蓝(B)值较正常组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补阳还五汤可显著改善血瘀证大鼠舌象R、G、B值(P<0.0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血液黏度在高、中、低切剪应力下及血浆黏度检测值均明显升高(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补阳还五汤可以明显改善高、中、低切剪应力下的全血黏度及血浆黏度(P<0.05,P<0.01);凝血四项结果显示,模型组较正常组凝血酶原时间(PT)和凝血酶时间(TT)明显缩短(P<0.05,P<0.01),纤维蛋白原(FIB)含量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补阳还五汤可显著改善血瘀证大鼠TT、FIB指标(P<0.01);模型组大鼠血小板聚集率(花生四烯酸、二磷酸腺苷诱导)也显著高于正常组大鼠(P<0.01),与模型组比较,补阳还五汤可显著降低血瘀证大鼠血小板聚集率(P<0.01);扫描电镜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血小板过度活化,伪足伸出明显,血小板之间聚集现象增多;与模型组比较,补阳还五汤组少见血小板活化和聚集现象。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中炎性因子MMP-9和黏附因子ICAM-1含量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补阳还五汤可明显降低血瘀证大鼠血清中MMP-9、ICAM-1含量(P<0.05,P<0.01)。结论 冰水浴复合盐酸肾上腺素诱导的SD大鼠急性血瘀证血小板功能及形态存在明显改变,并存在炎症及细胞黏附功能异常,补阳还五汤治疗大鼠急性血瘀证的机制可能是通过减少炎性及细胞黏附因子过表达,改善血小板形态及功能,进而减少血栓形成,改善血液浓黏凝聚状态。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麝香配伍冰片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脑保护作用。方法:用颈内动脉线栓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检测脑梗死体积,并比较其神经功能行为积分;干湿重法观察脑含水量的变化,通过收集透出脑血管外的伊文思蓝(EB)来示踪血脑屏障(BBB)的变化。结果:脑缺血2h再灌注24h,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脑梗死体积显著增大(P<0.01),神经功能行为积分显著升高(P<0.01);麝香冰片组脑梗死体积较模型组缩小(P<0.05),同时,麝香冰片组、麝香组可使大鼠神经功能行为积分下降(P<0.05~0.01),其中以麝香冰片组作用最明显;模型组较假手术组脑含水量及EB含量明显增加(P<0.01),血脑屏障遭到破坏;麝香冰片组脑含水量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麝香冰片组及冰片组EB含量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麝香配伍冰片可减少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梗死体积、改善脑缺血后神经行为症状,有效降低脑缺血再灌注后脑含水量及血脑屏障的通透性,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有一定的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青礞石对戊四氮(pentylenetetrazol,PTZ)点燃癫痫大鼠血清中炎症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利用PTZ腹腔注射制备慢性癫痫大鼠模型,实验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卡马西平组、青礞石低剂量组和青礞石高剂量组。大鼠腹主动脉取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2、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干扰素(IFN-γ)、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并对各细胞因子之间及其与PTZ点燃癫痫大鼠结肠肠道微生物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利用SPSS 18.0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中IL-1β、IL-2、IL-6、TNF-α及hs-CRP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青礞石高、低剂量给药组大鼠血清中各细胞因子水平显著下降(P<0.05,P<0.01)。细胞因子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IL-2与IL-6呈显著正相关(P<0.05),IL-6与TNF-α、hs-CRP呈显著正相关(P<0.05,P<0.01),TNF-α与hs-CRP呈显著正相关(P<0.01),IFN-γ与HMGB-1呈显著正相关(P<0.05)。细胞因子与肠道菌群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疣微菌门、Akkermansia菌属与炎症因子IL-6、TNF-α、hs-CRP间呈显著相关性(P<0.05)。青礞石可通过影响细胞因子(IL-6、TNF-α、hs-CRP)、Akkermansia菌属对PTZ点燃癫痫大鼠起到干预作用。结论 青礞石干预PTZ点燃癫痫可能与影响IL-1β、IL-2等细胞因子,从而降低体内炎性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风康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线栓法复制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模型,以步长脑心通为对照,于脑缺血6,12,24,48 h动态观察中风康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梗死体积和脑组织IGF-1含量的影响。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局灶性脑缺血6 h,模型组脑组织IGF-1含量开始增加,至24 h达到高峰(P<0.01);与同时点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脑组织IGF-1含量均有不同程度升高,以高剂量组升高最为显著(P<0.05或P<0.01);与同时点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梗死灶体积亦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0.05或P<0.01)。结论:中风康可升高脑梗死大鼠脑组织IGF-1含量,减少脑梗死体积,有效减轻局灶性脑梗死引起的缺血性损伤。  相似文献   

10.
评价补阳还五汤及其精简方(脑健片)对脑缺血体内模型大鼠海马组织周期蛋白CDK4/Cyclin D1的调控。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补阳还五汤干预组(灌胃3.15 g·kg-1)及补阳精简方干预组(灌胃2.41 g·kg-1),每组按给药后1,3,7,14,28 d再各分5组。采用免疫组化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考察不同时间点各组大鼠海马组织中CDK4/Cyclin D1的表达。结果发现脑缺血模型大鼠海马组织中,CDK4/Cyclin D1的表达上调,与假手术组比P<0.01,提示脑缺血损伤将激活细胞周期信号通路;补阳还五汤及其精简方干预后的3,7,14,28 d均能显著降低周期蛋白的表达,与模型组比P<0.05,提示补阳还五汤及其精简方均可通过细胞周期信号通路对神经细胞发挥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基于线粒体转运、糖代谢、氧化应激及炎性介质探讨补阳还五汤防治2型糖尿病骨骼肌病变的作用。方法 选用60只SPF级雄性C57BL/6J小鼠,高脂饲料联合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构建2型糖尿病小鼠模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组,其中正常组、补阳还五汤高、中、低剂量组、二甲双胍组、模型组各10只。补阳还五汤各剂量组及二甲双胍组灌喂剂量分别为86.5、43.2、21.6 g·kg-1、150 mg·kg-1;实验期间定期检测小鼠血糖等指标,实验结束后取骨骼肌,分别置于4%多聚甲醛-80 ℃冰箱冻存。进行血液样本送检,骨骼肌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炎症指标及活性氧(ROS),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免疫组化检测线粒体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空腹血糖、饮水量、进食量显著升高(P<0.01),体质量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补阳还五汤组及二甲双胍组小鼠空腹血糖、进水量、进食量明显降低(P<0.05,P<0.01),体质量上升(P<0.0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TNF-α、IL-6、ROS显著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二甲双胍组与补阳还五汤各组TNF-α、IL-6、ROS均明显下降(P<0.05,P<0.01)。模型组骨骼肌肌纤维普遍萎缩性变细,提示骨骼肌萎缩,形态结构改变,而二甲双胍组及补阳还五汤各组小鼠骨骼肌病理状态有所减轻,纤维束形态部分恢复正常;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线粒体融合蛋2(Mfn2)显著减少(P<0.01),与模型组比较,二甲双胍组与补阳还五汤各剂量组Mfn2明显增多(P<0.05,P<0.0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分裂蛋白Drp1显著增多(P<0.01),与模型组比较,二甲双胍组与补阳还五汤各剂量组分裂蛋白1(Drp1)显著减少(P<0.01)。结论 补阳还五汤可以改善2型糖尿病骨骼肌病变小鼠的体质量及骨骼肌病理形态,降低空腹血糖、进食量、进水量、TNF-α、IL-6、ROS值及分裂蛋白Drp1,升高体质量及线粒体融合蛋白Mfn2。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补阳还五汤通过甲酰肽受体2(FPR2)对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氧化应激反应的抑制作用及神经保护作用。方法 将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补阳还五汤组和补阳还五汤联合FPR2抑制剂(Boc-2)组,假手术组仅游离血管,不做插线处理。其他各组运用改良Longa法构建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缺血2 h后再灌注;再灌注后补阳还五汤组和补阳还五汤联合Boc-2组给予补阳还五汤(16 g·kg-1)灌胃,每日2次;补阳还五汤联合Boc-2组术前30 min腹腔注射Boc-2 (0.4 mg·kg-1);假手术组与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再灌注24 h后,退化神经元染色(FJC)观察FJC阳性细胞数目的变化;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缺血侧脑组织凋亡相关蛋白B细胞淋巴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和活化型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生化试剂盒检测缺血侧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一氧化氮(NO)水平;免疫荧光检测还原型辅酶Ⅱ(NADPH)氧化酶2(NOX2)平均荧光强度。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的FJC阳性细胞数目增加(P<0.01),Bcl-2表达减少(P<0.01),Bax和cleaved Caspase-3表达增加(P<0.01),NO和MDA含量增加(P<0.05,P<0.01),GSH和SOD活性下降(P<0.05,P<0.01),NOX2表达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补阳还五汤组FJC阳性细胞数目减少(P<0.01),Bcl-2表达增加(P<0.01),cleaved Caspase-3和Bax明显减少(P<0.05,P<0.01),NO和MDA减少(P<0.05,P<0.01),GSH和SOD增加(P<0.01),NOX2表达减少(P<0.01)。给予Boc-2后,补阳还五汤的作用部分被抑制。结论 补阳还五汤可以减轻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氧化应激损伤,抑制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FPR2调控NOX2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补阳还五汤诱导脑缺血后血管生成对侧脑室下区神经母细胞迁移的影响及机制. 方法: 采用线栓法诱导小鼠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缺血30 min,分假手术组、模型组、补阳还五汤组和内皮抑素组.补阳还五汤组缺血后24 h开始灌胃补阳还五汤(20 g·kg-1),内皮抑素组在灌胃补阳还五汤同时皮下注射内皮抑素(10 μg/只),每天1次,连续14 d.缺血后第14天,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缺血周边区微血管密度和神经母细胞数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tromal cell-derived factor-1,SDF-1)、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mRNA和蛋白表达. 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补阳还五汤组缺血周边区微血管密度和神经母细胞数量显著增多(P<0.01),SDF-1和BDNF mRNA和蛋白表达增加(P<0.01);与补阳还五汤组比较,内皮抑素组小鼠缺血周边区微血管密度和神经母细胞数量显著减少(P<0.01),SDF-1和BDNF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0.01). 结论: 补阳还五汤促进脑缺血后血管生成有助于侧脑室下区神经母细胞向缺血周边区迁移,机制可能与上调SDF-1和BDNF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及其拆方对脑缺血后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及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补阳还五汤组、黄芪组、活血组,分光光度法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MPO活性,TUNEL法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神经细胞凋亡。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缺血侧脑组织MPO活性及TUNEL阳性神经细胞数目显著升高;与模型组相比,补阳还五汤组、黄芪组、活血组缺血侧脑组织MPO活性降低,TUNEL阳性神经细胞数目减少;与拆方组(黄芪组、活血组)比较,补阳还五汤组作用最强。结论补阳还五汤及其拆方可降低脑组织MPO活性,减轻脑缺血后的炎症反应,并可抑制神经细胞凋亡,这可能是补阳还五汤对脑缺血损伤起保护作用的机理之一。补阳还五汤的作用明显优于其拆方,说明方中益气、活血中药配伍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本研究主要观察肌瘤清胶囊对子宫肌瘤大鼠血清NOS活性及TNF-α、IL-2水平的影响,探讨肌瘤清胶囊治疗子宫肌瘤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雌激素、孕激素共同肌注的方法建立大鼠子宫肌瘤模型,灌胃给予肌瘤清胶囊11周,检测血清NOS活性和IL-2、TNF-α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NOS活性和TNF-α水平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0.01),IL-2水平显著降低(P<0.01);而肌瘤清胶囊能明显降低血清NOS活性和TNF-α水平(P<0.05或P<0.01),升高血清IL-2水平(P<0.05或P<0.01)。结论:肌瘤清胶囊能明显降低血清NOS活性和TNF-α水平,升高IL-2水平,提示肌瘤清胶囊抑制子宫肌瘤作用可能与调节内分泌、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补阳还五汤对特发性肺纤维化(IPF)大鼠Kelch样ECH相关蛋白1(Keap1)/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氧合酶-1(HO-1)抗氧化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该方干预IPF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40只SPF级雄性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补阳还五汤组、尼达尼布组,每组10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气管内滴注博来霉素(0.005 g·kg-1)制备IPF大鼠模型。补阳还五汤组灌服补阳还五汤煎液(14.84 g·kg-1),尼达尼布组灌服尼达尼布混悬液(0.1 g·kg-1),假手术组、模型组灌服等容积生理盐水,共28 d。肺功能检测后,取血清及肺组织。苏木素-伊红(HE)染色和马松(Masson)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并行半定量分析;检测肺组织羟脯氨酸(HYP)含量;测定血清和肺组织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免疫组化和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分别检测Keap1、Nrf2、HO-1 mRNA与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呼吸系统阻力和弹力增高,顺应性显著降低(P<0.01);肺指数和病理评分、HYP含量显著升高(P<0.01);血清和肺组织MDA含量增加,SOD、GSH-Px、CAT活性显著降低(P<0.01);肺组织Keap1 mRNA与蛋白表达降低,Nrf2、HO-1 mRNA与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补阳还五汤组大鼠呼吸系统阻力和弹力下降,顺应性显著升高(P<0.01);肺指数、病理评分、肺组织HYP含量显著降低(P<0.01);血清和肺组织MDA含量下降、SOD、GSH-Px、CAT活性显著升高(P<0.01);肺组织Keap1表达降低,Nrf2、HO-1表达升高(P<0.05,P<0.01)。结论 补阳还五汤可启动Keap1/Nrf2/HO-1介导的抗氧化效应,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延缓IPF大鼠病理进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对复方香鱼口服液、鱼腥草提取液、三叶香茶菜提取液抗炎作用的药效学比较,探求二药配伍作用依据。方法 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脂多糖诱导产生小鼠急性炎症三种炎症模型,以肿胀抑制率、肿胀度、细胞因子IL-17F、IL-1β、TNF-α、IL-6、SOD、MDA含量和脏器指数为指标,评估其抗炎活性。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中小鼠耳肿胀度、大鼠足肿胀度明显增加(P<0.01);脂多糖所致急性炎症小鼠的脾脏指数显著增加(P<0.05),血清中的IL-1β、IL-17F含量显著升高(P<0.01),肝脏中的TNF-α、IL-6含量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复方香鱼口服液高低剂量组、鱼腥草高剂量组、三叶香茶菜高低剂量组均可明显抑制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肿胀(P<0.01或P<0.05),能显著降低IL-1β和TNF-α、IL-6含量(P<0.01或P<0.05);造模后2~6 h,复方香鱼口服液高低剂量组、鱼腥草高剂量组、三叶香茶菜高剂量组均可明显抑制角叉菜胶引起的大鼠足肿胀(P<0.01或P<0.05);复方香鱼口服液高剂量组、三叶香茶菜高剂量组能显著降低血清中MDA和IL-17F含量(P<0.01或P<0.05)。同剂量组间比较,复方香鱼口服液高低剂量组与鱼腥草高低剂量组、三叶香茶菜高低剂量组小鼠耳肿胀抑制作用与小鼠足肿胀度抑制作用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结论 性效相似的鱼腥草和三叶香茶菜配伍,使得复方香鱼口服液抗炎作用显著增强,降低MDA、IL-17F、IL-1β、TNF-α、IL-6水平可能是其抗炎药效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对肺不藏魄型不寐大鼠相关脏器中白细胞介素(IL)-10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表达差异的影响,研究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改善不寐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西药组、中药组,每组10只。造模方法选用长平台浅水环境法剥夺大鼠睡眠,造模共计42 d。空白组和模型组给予0.05 mL·kg-1生理盐水灌胃,将西药组、中药组大鼠在继续造模的同时给予干预,西药组给予右佐匹克隆片0.105 mg·kg-1灌胃,中药组给予桂枝加龙骨牡蛎汤7 600 mg·kg-1灌胃,共干预28 d。造模成功后,第42天开始进行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鼠的运动及空间记忆能力;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大鼠血清中IL-10及TNF-α的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肺组织和脑组织的IL-10及TNF-α蛋白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肺组织和脑组织的IL-10及TNF-α的水平。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睡眠分期非快速眼球运动(NREM)期和快速眼球运动(REM)期时间明显缩短(P<0.05,P<0.01),觉醒期时间显著增加(P<0.01),平台探索总时间及总距离显著增加(P<0.01),目标象限(第三象限)探索时间百分比及穿越平台次数显著降低(P<0.01),ELISA结果显示血清中IL-10水平显著降低(P<0.01),TNF-α水平显著升高(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大鼠脑、肺组织IL-10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TNF-α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免疫组化法检测结果显示大鼠脑、肺组织IL-10表达显著降低(P<0.01),TNF-α表达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西药组及中药组大鼠睡眠分期NREM期和REM期时间明显增加(P<0.05,P<0.01),觉醒期时间缩短(P<0.05),平台探索总时间及总距离显著降低(P<0.01),目标象限(第三象限)探索时间百分比及穿越平台次数明显增加(P<0.05,P<0.01),ELISA结果显示血清中IL-10水平显著升高(P<0.01),血清中TNF-α水平显著降低(P<0.01),Western blot结果示脑、肺组织IL-10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TNF-α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免疫组化法检测结果示脑、肺组织IL-10表达明显升高(P<0.05,P<0.01),TNF-α表达明显降低(P<0.05,P<0.01)。结论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能够通过改善肺不藏魄型不寐大鼠脑、肺组织IL-10及TNF-α的表达,延长睡眠时间,进而达到改善失眠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改善炎症因子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实验性变应性鼻炎(llergic rhinitis,AR)发病机制中白介素(IL)-6、IL-17和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分析消风宣窍汤对这3种细胞因子的调节作用。方法:用卵蛋白(OVA)通过腹腔注射结合滴鼻的方式建立AR豚鼠模型,造模周期共21 d,将60只Hartley豚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消风宣窍汤高、中、低剂量组(42,21,10.5 g·kg-1)、氯雷他定组(1.34 mg·kg-1)。用被动皮肤过敏试验(PCA)检验豚鼠模型制备情况,ig治疗1周,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中免疫球蛋白(IgE)和IL-6,IL-17的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IgE和IL-6,IL-17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消风宣窍汤高、中剂量组IgE水平显著降低(P<0.01),IL-6,IL-17水平降低(P<0.05或P<0.01);低剂量组IgE水平降低(P<0.05);氯雷他定组IgE水平降低(P<0.05),IL-6,IL-17水平显著降低(P<0.01)。结论:消风宣窍汤降低AR的IgE水平的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IgE和IL-6,IL-17水平实现的,并且两者呈正相关关系,提示IL-6和IL-17在AR发病机制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基于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APK)信号通路探讨庞氏安胎止血汤的保胎作用及对蜕膜组织辅助性T细胞(Th)1/Th2平衡的影响机制研究。方法 采用灌胃附子、干姜、肉桂水煎剂方式制备热证自然流产大鼠模型。将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阿司匹林组(5.25 mg·kg-1)、地屈孕酮组(3.02 mg·kg-1)和庞氏安胎止血汤低、中、高剂量组(11、22、44 g·kg-1),每组10只,另取10只作为正常组。各组大鼠依据组别给予相应药物干预,1次/d,连续干预12 d,末次给药24 h后,腹主动脉取血,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孕激素(P)、雌二醇(E2)、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取大鼠子宫及蜕膜组织,测定流产数和流产率;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蜕膜组织中GATA3、T-bet、p38 MAPK及其磷酸化水平。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活胎数和血清β-HCG、P、E2、IL-4及蜕膜组织GATA3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1),流产数、流产率、血清IFN-γ及脱模组织p-p38 MAPK、T-bet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庞氏安胎止血汤中剂量组大鼠活胎数和血清β-HCG、P、E2、IL-4及蜕膜组织GATA3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1),流产数、流产率、血清IFN-γ及脱模组织p-p38 MAPK、T-bet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1);与阿司匹林组比较,地屈孕酮组和庞氏安胎止血汤中、高剂量组大鼠血清P、E2、IL-4水平显著上高(P<0.01),庞氏安胎止血汤中剂量组大鼠活胎数显著升高(P<0.01),地屈孕酮组大鼠血清β-HCG、IFN-γ水平显著降低(P<0.01),庞氏安胎止血汤中剂量组大鼠流产数、流产率、血清IFN-γ及蜕膜组织T-bet、GATA3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庞氏安胎止血汤中剂量组比较,庞氏安胎止血汤低、高剂量组和地屈孕酮组大鼠流产数及流产率明显升高(P<0.05),庞氏安胎止血汤高剂量组和地屈孕酮大鼠活胎数显著降低(P<0.01),庞氏安胎止血汤低剂量组大鼠血清IFN-γ、蜕膜组织p-p38 MAPK、T-bet蛋白水平明显升高(P<0.05),庞氏安胎止血汤高剂量组大鼠蜕膜组织p-p38 MAPK、T-bet蛋白水平明显升高(P<0.05),庞氏安胎止血汤低剂量组、地屈孕酮组和阿司匹林组大鼠血清β-HCG、P、E2水平显著降低(P<0.01),庞氏安胎止血汤低、高剂量组和地屈孕酮组大鼠血清IL-4和蜕膜组织GATA3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1)。结论 庞氏安胎止血汤通过调控p38 MAPK信号通路,调节Th1/Th2平衡,从而实现保胎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