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例1,女,32岁。发现尿道口肿块年余,近来肿块增大明显,尿线变细,有尿频、尿痛及间隙性血尿,性生活时疼痛。检查:尿道与阴道间有一肿块将尿道粘膜顶出,突出部位的粘膜糜烂。阴道指检:远端尿道后壁钢及2XI.scm肿块,质硬、光滑、不活动、轻度触痛。于1985年6月Ic日在局麻下摘除肿块见肿块无蒂,包膜不清,剖面嫩肉色。病理报告:尿道血管平滑肌瘤。例2,女,26岁。尿道口无痛性肿块反复出血月余。无发热、无尿路刺激症状,曾用高锰酸钾液体坐浴,口服氟呗酸治疗无效来我院就诊。体检:尿道口紧贴阴道呈裂隙状,前壁有1.5×1cm卵圆…  相似文献   

2.
病例报告邓××,女性,3岁,住院号(77年=375)。会阴部有肿块脱出二月余,于1977年1月15日第一次入院,父母述诉二月前患儿小便时有肿块从阴道脱出,色稍红,小便后可回纳,当时未引起重视,近几天来,阴道脱出物不能回纳,送来我院治疗。体格检查:全身情况尚好,营养、发育一般,全身检查未发现异常,会阴道阴部检查发现阴道内有5×4×3厘米菜花状肿块,其右缘与阴道壁相连,切除时伤面渗血较多,缝合后用凡士林纱布填塞压迫止血,外尿道口正常。病理切片诊断:阴道内血管瘤。出院后一月余,患儿小便时从尿道口可见胎盘样组织脱出,时大时小,排尿不畅,伴有尿痛及间隙性血尿。于77年7月27日再次入院。检查可见尿道口有一黑枣大小紫红色可移动的肿块,导尿管不能入膀胱,尿液沿肿瘤溢出,直肠腹壁双合诊:触及盆腔内有肿块。胸透心肺正常。血:血红蛋白44%,白细胞13000,中性84%,淋巴14%,嗜酸性2%。尿蛋白( ),白细胞( ),红细胞少量。静脉肾盂造影:二侧肾盂积水,右肾功能明显减退,膀胱充盈缺损。1977年8月1日从尿道口脱出肿物一块5×5×7厘米。在全麻下剖腹探查,发现膀胱壁增厚,膀胱内满布肿瘤组织,  相似文献   

3.
例1,患者,19岁。因周期性下腹痛二年,腹部包块半年,于1973年4月3日入院。查体发现下腹正中有一包块,高达脐下4指,压痛,不活动。妇科检查:阴毛女性型分布,大小阴唇发育正常,尿道口下有处女膜痕迹,阴道口闭锁。肛诊:距肛门4cm 以上触及肿块的下界,向直肠方向突出。诊断:先天性阴道部分闭锁合并阴道子宫经血潴留。于1973年4月10日在骶麻下手术。于尿道口下方与后联合间即处女膜痕迹,横行切开4cm,钝性分离造穴,深达5~6cm处触及肿块,外被较硬组织(称血肿壁),穿刺抽出咖  相似文献   

4.
张燕  陈燕 《淮海医药》2001,19(6):505-505
由于住院分娩率提高 ,生殖器脱垂病例较为少见 ,特别是阴道前壁膨出并尿道粘膜脱垂。我院 1984年~ 1999年收治 6例 ,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 6例 ,其中 3例合并会阴陈旧性裂伤及阴道后壁膨出 ,均是绝经期妇女。年龄 46岁 1例 ;5 0~ 6 5岁 4例 ;70岁 1例。主要症状 :阴道前壁粘膜膨出最大 4.1cm×3.5 cm,最小 3.0 cm× 2 .5 cm,尿道口有可复性肿物 ,呈暗红色 ,合并有排尿不畅及尿频、尿急、尿痛。病程 2个月~ 12个月。尿道粘膜脱垂分类 :完全型 (环状 )尿道粘膜脱垂 4例 ,表现为肿块覆盖尿道口 ,尿道口位于肿块中央 ;…  相似文献   

5.
患儿,女,8岁.因乳房增大8个多月,阴道流血6d于2011年12月27日入院,8个多月前患儿母亲无意发现患儿乳房增大突出.入院前2个多月无任何诱因阴道流血1次,量中等,鲜红色,持续1天自行干净.入院前6d复又阴道流血,性状同前,无凝块,无腹痛,持续到入院当天流血量才明显减少,起病以来食欲、性格无变化.睡眠及二便正常.既往体健,无家族史.体查:双侧乳房增大,乳头内陷.下腹正中可扪及一肿块如成人拳头大小,活动,表面光滑.  相似文献   

6.
患者,30岁,农民。第二胎停经37周,阴道内脱出一肿块伴阴道流血水、下腹坠胀2h,于2002-03-25-11急诊入院。患者以往月经规律,本次月经2001-07-11,停经6周后有轻微恶心欲吐,5个月有胎动感。以往身体健康。2002-03-25入院前2h在农田干活突觉阴道流水伴下坠感及腰痛,用手触摸外阴时有一肿块脱出。患者第一胎顺产活婴,产时会阴二度裂伤。检查:发育正常,营养中等,心肺正常、肝脏无异常,宫高28cm,腹围98cm,胎心144次/min。阴道内脱出物6cm×5cm×5cm,呈紫蓝色,阴道部分与子宫相连,肿块后下方可触及子宫颈口,胎膜未破。诊断:G2P1,孕34周,晚期妊娠并…  相似文献   

7.
1病例报告 患者,男,67岁.因左耳前肿块伴疼痛7个月于2007年4月来我院就诊.患者既往体健,患者7个月前发现左耳前有一肿块,初起肿块无疼痛,但肿块呈渐进性增大,后稍感疼痛,肿块无溃破,5个月前在当地卫生院予以切除术(未行病理学检查).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23岁,农民,住院号119969,于1982年5月13日住院。患者因停经2个月于入院前4天到当地医院检查,发现尿道口有一肿物。平时无尿频、尿急、血尿及排尿困难。停经后一周曾有恶心、呕吐反应。入院前1天到本院妇科检查拟诊“早孕”,“尿道息肉”,经外科会诊以尿道口乳头状瘤收入院。  相似文献   

9.
恶性外阴黑色素瘤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女,64岁,自1994年12月中旬发现少量阴道流血,并能摸到外阴部有约蚕豆大小肿块,无疼痛,偶有针刺感,触之易出血。曾予坐浴、口服抗生素治疗,效果不明显,于1995年1月23日入院。入院时妇科检查发现:外阴左侧小阴唇内侧粘膜可们及2枚分别为zxzxz。m和IXIXIcm肿块,表面破溃,触之易出血,质硬,距尿道口仅1.scm,向阴道延伸,超越处女膜约Zcm。右侧阴唇无病变,阴道畅,宫颈光滑,宫体已萎缩,双侧附件无异常。肿块活检报告为:外阴恶性黑色素瘤。因患者曾做过胃大部切除术和左心房粘液瘤摘除术,体质较差。心电图示:频发房性早搏及室性早搏,不完全右束技传导阻滞,不能耐受彻底手术治疗。给予顺铂十氮烯咪胺十局部榄香烯封闭注射,同时予免疫治疗。化疗后效果良好,肿瘤明显缩小,于同年6月20日在局麻下行外阴肿块切除。继续化疗十免疫治疗,术后1年,病人情况良好,未发现转移病灶。讨论恶性黑色素瘤来源于表皮基底细胞层的黑色素细胞,发生于粘膜者比较少见,女性多于男性。此病恶性程度高,极易转移或复发。国内外学者多主张彻底手术治疗。但是,此例病人自身条件不能耐受彻底手术治疗,通过恰当的保守治疗,同样也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顺铂...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B超引导下射频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价值.方法 2006年10月至2009年10月选择自愿接受射频治疗子宫肌瘤的患者160例,在B超引导下将自凝刀经阴道、宫颈、宫腔介入到子宫肌瘤内进行射频治疗,并经超声随访观察疗效.结果 160例177个肌瘤经射频治疗,以带蒂黏膜下肌瘤效果最佳,治愈率100%;肌壁间肌瘤治疗效果亦佳,治愈率64.44%,二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直径<3 cm的肌壁间肌瘤效果亦佳,治愈率88.89%;直径3~5 cm的肌壁间肌瘤,治愈率27.78%,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射频治疗子宫肌瘤是一种操作简单、疗效肯定的微创技术,以带蒂黏膜下肌瘤及直径<3 cm的肌壁间肌瘤治疗效果最佳. 经阴道、宫颈、宫腔介入到子宫肌瘤内进行射频治疗,并经超声随访观察疗效.结果 160例177个肌瘤经射频治疗,以带蒂黏膜下肌瘤效果最佳,治愈率100%;肌壁间肌瘤治疗效果亦佳,治愈率64.44%,二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直径<3 cm的肌壁间肌瘤效果亦佳,治愈率88.89%;直 3~5 cm的肌壁间肌瘤,治愈率27.78%,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 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射频治疗子宫肌瘤是一种操作简单、疗效肯定的微创技术,以带蒂黏膜下肌瘤及直径<3 cm的肌壁间肌瘤治疗效果最佳. 经阴道、宫颈、宫腔介入到子宫肌瘤内进行射频治疗,并经超声随访观察疗效.结果 160例177个肌瘤经射频治疗  相似文献   

11.
患者女性,11岁,因日漸消瘦,肤部触及肿块10余天而于1964年6月入院。患者于入院前10余天,无意中发現腹部有一肿块,有輕压疼,可推动。食量减少,大小便正常,无冷烧及其他不适。  相似文献   

12.
廖文莲  孙东毅 《江西医药》2005,40(9):513-513
患者,50岁,已婚。因子宫次全切除术后4年,排尿不畅1个月.发现盆腔肿块1周.于2003年7月4日拟以“盆腔肿块性质待查”收人住院。患者4年前因子宫肌瘤于外院行子宫次全切除术.术后恢复好。一直未复查。1个月前出现排尿不畅,1周前因症状加重.且感下腹隐胀不适,于外院就诊发现盆腔肿块。转入我院治疗。既往月经规律,5/30d,量中,无痛经。末次月经1999年。孕4产1,1983年顺产。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好,心肺未见异常。下腹正中可见长约10cm纵行手术切口瘢痕,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肋下未及。妇科检查:外阴无异常,阴道上端右外侧被一肿块占位。  相似文献   

13.
手术方法病人取膀胱截石位,常规消毒铺敷,二把Allis钳夹住阴道残端疤痕,向下,外牵引。于阴道前壁、阴道膀胱间隙注入0.5%奴佛卡因约60毫升,内加0.1%盐酸肾上腺索数滴,(有心血管病者改加催产素),使阴道壁隆起,但前壁正中原手术疤痕处隆起不显。将金属导尿管插入膀胱内,探出膀胱之最低部,于尿道口下2厘米处阴道前壁作∩形切口,深达阴道膀胱间隙,切口下端在二侧侧穹隆处超过膀胱之最下部。钳夹阴道粘膜瓣,向下牵引,同时至上而下作锐性分离阴道粘膜与膀胱,因其间隙已入麻药,层次清楚,分离容易,出血很少。而正中原手术疤痕处因粘连,界线可不清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颌颈部肿块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筛选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颌颈部肿块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对本组实验完全知情同意,首先应用常规二维超声检查颌颈部肿块形态、结构、回声、血管以及累及范围,后采用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查,根据二维超声及多普勒超声影像进行诊断,并与手术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确诊为涎腺囊肿27例(27/28),涎腺混合瘤23例(23/25),涎腺慢性炎症12例(12/14),恶性肿瘤4例(4/5),确诊率为91.67%,与手术证实结果比较无显著差异,但确诊率明显高于常规二维超声(P<0.05)。结论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显著提高颌颈部肿块的临床确诊率,检查简单、快速、无创,与常规二维超声比较具有显著的应用优势,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患者女,30岁,因右眉弓无痛性肿块1月,进行性长大1周入院.一月前,患者无意中发现右眉弓一肿块约黄豆大、活动.近一周来,肿块增大明显.查体:右眉弓中份皮下扪及1.5×1.5×1.0cm之肿块,质中、活动,表面光滑、界清,与皮肤无粘连,无压痛.耳前及颈部淋巴结未扪及.于1993年8月4日在局麻下行右眉弓包块切除术.术中见肿块位于皮下,有包  相似文献   

16.
女性病人正常尿道口短而直,在阴道口前阴蒂之后2~2.5 cm处,为矢状裂,周围隆起成乳头样,妇女进入老年期由于雌激素水平降低会使肌肉结缔组织趋向萎缩,并引导牵拉回缩尿道口,使尿道口陷于阴道前壁中,所以老年女性患者导尿时常会遇到寻找尿道口困难及留置导尿管后渗漏问题,  相似文献   

17.
病历摘要患者,女性,23岁,未婚,因青春期无初潮入院。检查见女性体态,乳房发育良好,腹无包块,阴毛女性分布,阴蒂、阴唇发育正常,尿道口偏低,无阴道开口,局部仅见一凹陷,肛诊可扪及小结状始基子宫。在持续硬膜外麻醉下行阴道再造术:1.设计皮瓣范围:于左侧卵圆窝上方触摸旋髂浅动脉与腹壁浅动脉搏动点作皮瓣之血管蒂。取左下腹旋髂浅动脉及腹壁浅动脉供血区,于股动脉搏动点内侧方,内至耻联上腹中线左3~4cm,下至腹股沟  相似文献   

18.
王某,女,28岁,已婚,孕0产0。因白带增多,外阴疼痛,尿频、尿痛2天就诊。平素健康,月经正常,有青霉素过敏史,一周来与一商人同居。妇科检查;阴道前庭充血,阴道内有绿色脓性分泌物,挤压阴道前壁尿道口有脓性分泌物溢出,宫颈充血水肿,子宫前位,大小正常,活动好,附件阴性。实验室检查;尿道口、宫颈口分泌物涂片及培养,淋病双球菌均呈阳性。临床诊断:急性淋病。治疗经过:患者青霉素试敏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30岁。无明显诱因,尿道口外侧会阴处出现一肿物,并逐渐增大,于2009年2月3日入院。肿物处无疼痛,阴道分泌物稍增多,无排尿不适,曾口服抗生素、阴道塞药、肿物处外用药(具体用药不详),治疗无效,否认有冶游史。查体:心肺(-),腹平软,腹股沟处未触及增大的淋巴结,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 ,54岁 ,因“腹部肿块10+年”于2001年10月15日住入我院。患者入院前10 +年无意间扪及腹部有一拳头大小的包块 ,无腹痛、无恶心、呕吐。当时我院B超显示腹腔囊性肿块 ,在外院CT检查提示 :大网膜囊肿 ,因经济困难未作任何治疗 ,肿块进行性肿大 ,但仍无腹痛等任何症状 ,近两年患者觉肿块增大明显且渐感腹胀及气促 ,故来院要求手术治疗。查体 :腹部明显膨隆 ,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 ,无腹壁静脉怒张 ,整个腹部可扪及一囊、实性肿块 ,大小约40cm×30cm×30cm ,肿块下端靠近下腹部可推动 ,边缘清楚 ,上端较为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