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黄芪对梗阻性黄疸大鼠肝功能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对实验性梗阻性黄疸大鼠肝功能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理.方法:SD大鼠行胆总管结扎后分别用3 mL黄芪注射液或生理盐水腹腔注射.术后测定血浆内皮素(ET-1)、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同时测定谷丙转氨酶(AST)、直接胆红素(DB)和总胆汁酸(TBA)浓度,并对肝脏行光镜下病理形态学观察.结果:血浆ET-1、血清MDA浓度在梗阻10 d即升高,随胆道梗阻时间延长进一步升高,SOD在梗阻10 d即下降,同时伴有血清AST、DB和TBA的升高和肝脏病理形态学的进行性改变.黄芪治疗组ET-1及MDA显著低于对照组,而SOD显著高于对照组,并能改善肝组织病理形态.结论:大鼠梗阻性黄疸时,血浆ET-1水平升高及氧自由基损害可能是肝损伤的原因,黄芪通过降低ET-1水平、抗氧化作用对梗阻性黄疸大鼠的肝脏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黄芪对梗阻性黄疸围手术期肝肾功能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黄芪注射液对梗阻性黄疸围手术期肝肾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以经手术证实的64例梗阻性黄疸为研究对象,34例为实验组(黄芪组),术后给予黄芪注射液30 mL加入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7~10 d.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治疗.结果:术后3 d病人肌酐(Cr)、谷草转氨酶(AST)较术前明显增高,总胆红素(TBIL)、肌酐清除率(Ccr)明显降低;术后7 d,TBIL较术前明显降低,Cr及AST与术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但对照组Ccr较术前仍明显降低,黄芪组内皮素(ET-1)较术前明显降低.两组同时段比较,黄芪组Cr、AST较对照组明显降低,Ccr较对照组明显增高.结论:黄芪注射液对梗阻性黄疸围手术期病人的肝肾功能起保护作用,可能与降低ET-1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梗阻性黄疸患者并发肾功能损害时血清一氧化氮(NO)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检测梗阻性黄疸并发肾功能损害患者25例,并选取26例健康人作对照。分别测定血清NO,一氧化氮合成酶(NOS)活性,血尿素氮(BUN),肌酐(Cr)值。结果 梗阻性黄疸组BUN和Cr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NO和NOS则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相关分析显示NO与BUN,Cr呈负相关(P均<0.01)。结论 梗阻性黄疸患者并发肾功能损害时血清NO和NOS下降,提示NO在梗阻性黄疸时对肾功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观察消炎痛对梗阻性黄疸(梗黄)肾功能的影响,采用放射免疫测定法(RIA)检测20例服用消炎痛的梗黄患者服药前后及术后第4天血浆血栓素(TXA2)、前列环素(PGI2)和肾功能,并计算TXA2/PGI2比值。结果表明:服用消炎痛后随着TXA2/PGI2的下降(P〈0.001),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亦有明显下降(P〈0.05),但不能恢复至正常水平。提示消炎痛可通过抑制TXA2生成,在一  相似文献   

5.
丹参对梗阻性黄疸患者肾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丹参对梗阻性黄疸患者围手术期肾功能的影响.方法: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40例除常规治疗外给予丹参注射液40 mL静脉给药5 d,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治疗.于术前1 d,术后第2、6 d分别抽取两组患者清晨空腹血样及采取24 h尿样,检测血样尿素氮(BUN),肌酐(Cr)及24 h尿肌酐水平,计算肌酐清除率(Ccr).结果:术后2 d,Cr较术前升高,Ccr较术前降低,BUN与术前无差异.术后第6 d,丹参组Cr、BUN、Ccr与术前无差异,而对照组Cr仍较术前增高,Ccr仍较术前降低.结论:丹参对梗阻性黄疸患者围手术期肾功能有促进恢复作用.  相似文献   

6.
梗阻性黄疸患者微循环与肾功能改变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组检测47例梗阻性黄疸患者的甲皱微循环、血液流变学及肾功能系列,显示其微循环变化特性为血容量不足、血流阻力增大、全身渗出、出血倾向及血液高凝状态;肾功能全面受损,且术后不易完全恢复。提出早期诊断、早期解除胆道梗阻、通畅引流,术前减黄及改善微循环对预防DIC,保护肾功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血浆,肾组织内皮素(ET)在梗阻性黄疸(OJ)大鼠模型上不同梗阻时间的变化情况,探讨循环ET和肾内ET与梗阻性黄疸时肾功能损害的关系。方法:胆总管结扎及假手术组各32只Wistar大鼠分别于术后5,10,15,20d(每小时n=8)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和肾皮质,髓质细胞匀浆ET含量,同时测定血清肌酐(Cr),尿素氮(BUN)和直接胆红素(DB)浓度,并对肾脏行光镜下病理形态学观察。结果;血浆ET浓度及肾皮质,髓质ET含量在梗阻5d即升高,且随OJ时间延长进一步升高,伴有血清Cr,BUN,DB的升高和肾脏病毒形态的进行性改变。血浆ET,肾皮质ET在大部分或部分时相与Cr,BUN呈明显正相关,血浆ET在大部分时相与DB呈明显正相关。结论:梗阻性黄疸时循环和肾内ET水平持续性升高;血浆和肾皮质ET的升高可能参与了肾脏滤过功能的损害;肾髓质ET的升高可能是导致OJ早期尿浓缩功能异常的介质之一;高胆红素血症可能是血浆ET升高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梗阻性黄疸对肾脏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9.
梗阻性黄疸及术后并发肾功能衰竭时血浆内皮素的变化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目的 了解血浆内皮素(ET)在梗阻性黄疸患者(OJ)及其术后并发肾功能衰竭时(RF)的变化情况,探讨ET与OJ及RF的关系。方法 用特异性放射免疫法检测45例不同程度OJ患者术前及术后1天、5天血中ET含量,18例非黄疸患者作对照。结果 ET随OJ程度加重是而升高,术后1天各组均比术前升高,非RF组术后5天ET量基本恢复术前水平,而RF组仍持续升高。结论 ET升高与OJ,RF有关。  相似文献   

10.
L-精氨酸对梗阻性黄疸大鼠肠道屏障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 L-精氨酸 (L- Arg)对梗阻性黄疸 (简称梗黄 )大鼠肠道的影响及相应的机制。方法 采用雄性 S- D大鼠 ,随机分为 5组 ,双重结扎胆总管造成梗黄模型 ,7天后 ,分别给予不同组大鼠 L- Arg和 (或 ) L-精氨酸甲酯 (L- NAME) ,剂量分别为 3 0 0 m g· Kg- 1 d- 1、10 m g· Kg- 1 d- 1 ,腹腔注射。于术后第 2 1天测定肠组织匀浆中的一氧化氮 (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 (MDA)的含量 ,观察肠道组织形态学改变 ,并测量肠绒毛高度、粘膜厚度。结果 与 1组相比 ,2组肠组织中MDA含量增高 (P<0 .0 1) ,而 NO及 SOD水平下降 (P<0 .0 1) ,肠绒毛高度、粘膜厚度均明显降低 (P<0 .0 1) ,肠道组织结构出现损害 ;3组大鼠肠组织中 NO水平及 SOD活性较 2组明显增高 (P<0 .0 5 ) ,而 MDA水平降低 (P<0 .0 5 ) ,肠绒毛高度、粘膜厚度增高 (P<0 .0 1) ,肠道组织结构损害减轻 ;相反 ,5组与 2组比 ,NO及 SOD水平降低 (P<0 .0 5 ) ,而 MDA水平增高 (P<0 .0 5 ) ,肠绒毛高度、粘膜厚度降低更趋严重 (P<0 .0 5 )。肠道组织结构损害更为明显。结论  NO水平低下很可能是梗黄大鼠肠道屏障破坏的一个重要因素 ;外源性 L- Arg可能对梗黄大鼠肠道屏障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 (NO)在大鼠梗阻性黄疸肾功能损害发生中的作用 ,以及褪黑素 (melatonin ,Mel)的保护作用。方法  6 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 4组 :正常对照组 (CN组 )、假手术组 (SO组 )、胆总管结扎组(BLD组 )和褪黑素治疗组 (BDL +Mel组 )。应用胆总管结扎法建立梗阻性黄疸模型 ,分别于手术后第 4天和第 8天两个时间点检测 4组中血浆NO、TB、DB、ALT、AST、BUN、Cr水平以及肾组织中NO水平和iNOS活性 ;光镜下观察肾组织病理形态改变。结果 BDL组大鼠血浆NO、TB、DB、ALT、AST、BUN、Cr水平和肾组织NO水平及iNOS活性明显升高 (P<0 .0 1) ,褪黑素治疗可使血浆NO、ALT、AST、BUN及Cr水平和肾组织中NO水平及iNOS活性显著降低 ,与BDL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 .0 1)。结论 梗阻性黄疸时 ,肾组织iNOS活性增强 ,NO大量产生参与了肾功能损害的发生、发展 ;褪黑素对大鼠梗阻性黄疸肾损害的保护作用至少部分是通过干扰NO通路实现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恶性梗阻性黄疸根治性切除术围手术期肾功能的保护及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预防。方法为降低ARF的发生率,从2004年起本治疗小组在ARF的预防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预防内毒素血症,术前减黄,充分扩容,营养支持,甘露醇、速尿的使用,预防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分2个阶段回顾性分析从2000~2007年8年间(第1阶段:2000年1月至2003年12月;第2阶段:2004年1月至2007年12月)本治疗小组行根治性切除术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206例围手术期ARF的发生率,并引入了最新的ARF分级标准(RIFLE标准)对ARF进行分级。结果第2阶段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根治性切除率从第1阶段的44.8%提高到57.1%(P〈0.05),围手术期ARF的发生率从15.1%下降至6.7%(P〈0.05),其中ARF危险及损害阶段的发生率在第1阶段与第2阶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ARF衰竭阶段发生率则由10.5%降至2.5%(P〈0.05),因此ARF发生率的降低主要是通过将急性肾功能损害控制在早期阶段而避免其向衰竭阶段发展,从而使围手术期的死亡率从16.3%降至5.8%(P〈0.05)。结论通过最新的RIFLE标准对ARF进行分级统计,说明我们在围手术期所采取的预防措施有效地控制了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围手术期ARF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黄芪对梗阻性黄疸大鼠心肌TNFα及SOD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黄芪对梗黄心肌组织中TNFα、SOD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及分子生物学作用机制。方法:RT—PCR法扩增cDNA,电泳扫描后半定量分析TNFα、SOD基因mRNA表达,组间比较。结果:黄芪可明显降低梗黄大鼠心肌组织中TNFα、mDNA基因表达,上调SOD mRNA表达,降低血浆中TNFα水平,并使SOD合成增多,对梗黄心肌损害起到保护作用。结论:黄芪通过下调TNFα mRNA基因表达、上调SOD mRNA表达、降低血清中TNFα水平,并使SOD合成增多,在多层次、多靶点通过双相调节作用,保护梗黄对心肌的损害。  相似文献   

14.
阻塞性黄疸时L-精氨酸对肾功能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阻塞性黄疸(OJ)时,L-精氨酸(L-Arg)对肾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胆总管结扎大鼠30只,随机分成生理盐水对照(NS)组、L-精氨酸(L-Arg)组和L-硝基精氨酸(L-NNA)组,每组10只。胆总管结扎后第2天起分别腹腔注射1ml NS、1ml L-Arg(500mg/kg)、1ml L-NNA(10mg/kg),连用9d;假手术(SO)组用1ml NS腹腔注射。观察各组肾功能的变化,同时测定血和肾组织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水平、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和丙二醛(MDA)的含量。并用图像分析检测ET1 mRNA和NOS mRNA表达的部位及量的变化。结果:用L-Arg后,血和肾组织NOS活性增加,肾组织ET1 mRNA表达减少,血和肾组织ET下降,NO升高;同时伴有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肾皮质平均血流(RCBF)的升高,肾组织MDA含量降低。结论:L-Arg通过增强血和肾组织NOS活性来增加体内NO水平、抑制ET1 mRNA表达、降低体内ET水平,从而提高Ccr与RCBF,减轻阻塞性黄疸时的肾功能损伤。  相似文献   

15.
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对梗阻性黄疸患者手术时肝功能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剂对梗阻性黄疸患者行胆管探查术时肝功能影响。方法:择期行开腹胆管探查术患者40例,ASAII~III,随机分为A、B两组。A组采用1%丙泊酚长链脂肪乳注射液行麻醉维持,B组采用1%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行麻醉维持。连续监测心电图、血压、血氧饱和度,于术前和术毕测定肝功能各项指标。结果:两组术毕肝功能血清ALT、AST、TBIL和DBIL均升高;但B组与A组相比,其上述4项指标上升幅度明显低于A组(P〈0.05)。结论: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剂对梗阻性黄疸患者行胆管探查术时肝功能影响小。  相似文献   

16.
黄芪注射液对大鼠扭转复位后睾丸组织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对雄性Wistar大鼠扭转复位后睾丸的保护作用。方法:3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睾丸扭转复位组(B组)、黄芪注射液治疗组(C组),每组10只,Turner法建立单侧睾丸扭转复位模型,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检测各组睾丸组织中生殖细胞凋亡,化学比色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黄芪注射液治疗组与睾丸扭转复位组比较,SOD含量明显升高,MDA含量明显降低,生精细胞凋亡指数明显降低。睾丸扭转复位组、黄芪注射液治疗组与假手术对照组比较,SOD含量明显降低,MDA含量明显升高,生精细胞凋亡指数明显升高。结论:黄芪注射液可减少大鼠睾丸扭转复位后睾丸组织的双侧睾丸生殖细胞凋亡,对扭转复位后睾丸生殖细胞有保护作用。其机理可能与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及减少氧自由基的产生从而减轻大鼠睾丸扭转复位后的缺血再灌注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检测梗阻性黄疸(OJ)时大鼠肾脏水通道蛋白-3(AQP-3)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变化,探讨其在早期肾功能损害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将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n=20,建立OJ动物模型)和对照组(n=20,假手术组)。于术后7d和14d,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各组大鼠血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肌酐(Cr)和尿素氮(BUN)水平,并用Western blotting法和RT-PCR法分别检测各组大鼠肾脏AQP-3蛋白和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实验组大鼠术后14d血清TBIL和DBIL水平明显高于术后7d(P=0.000),且均高于相应时相假手术组(P=0.000),而假手术组内两时相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4),证实OJ模型建立成功。血Cr水平在2组内不同时相间和相同时相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大鼠术后14d的血BUN水平明显高于术后7d以及假手术组术后14d的水平(P=0.001),而假手术组术后两时相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88)。实验组大鼠术后7d及14d的AQP-3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相应时相的假手术组(P=0.033,P=0.000),且术后14d的水平又明显低于同组术后7d水平(P=0.000);假手术组大鼠术后两时相的AQP-3蛋白表达水平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实验组大鼠术后7和14d的AQP-3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相应时相的假手术组(P=0.000),而两组内不同时相间比较,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139,P=0.059)。结论 OJ合并肾功能损害时大鼠肾脏AQP-3mRNA及蛋白表达的变化早于血肌酐及尿素氮的变化,其变化的应用有望提高OJ时肾功能损害的早期诊断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