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神经电生理检测技术在臂丛神经损伤定位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299例单肢体、闭合性臂丛神经损伤的病人根据病情需要分别进行肌电图、神经电图以及体感诱发电位( SEP)检查,并与术中所见对比.结果:全臂丛神经C5 - TI根性完全性损伤63人.其中,根性节前完全性损伤26人,根性节后完全性损伤21人,根性节前节后联合性损伤16人;最高受损部位在臂丛神经干及其以下的115人;最高受损部位在束支部及其以下的121人.通过手术证实诊断符合率在90%以上.结论:对于臂丛神经损伤,应用神经电生理检测技术可以作出较明确的定位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新生儿期电生理检测在评价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中的价值。方法:应用肌电一诱发电位仪对39例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新生儿进行检测。测试项目包括:①患侧臂丛神经五大分支腋神经、肌皮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及桡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测定;患侧正中神经、尺神经及桡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测定;②采用同芯针电极检测臂丛神经支配远端肌肉(三角肌、肱二头肌、4伸指总肌、外展拇短肌、外展小指肌或骨问肌)肌电图。结果:39例新生儿中全臂丛神经损伤11例(28%);上干损伤18例(46%);下干损伤3例(8%);后束损伤7例(18%)。节前损伤11例(28%)。结论:新生儿期神经电生理检测对早期评价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的范围、性质、部位及程度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臂丛神经损伤是临床比较常见的神经损伤,其中又以外伤性损伤最为常见.由于臂丛神经解剖结构的复杂性及其致伤外力类型的多样性,使得外伤性臂丛神经损伤的诊断具有相当的难度.随着神经电生理技术的提高与发展,近年来神经电生理检查已成为臂丛神经损伤定性、定位诊断的一种重要手段.现将我院41例外伤性臂丛神经损伤的神经电生理检查结果结合临床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50例臂丛神经损伤的肌电图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臂丛神经损伤是一种常见损伤,多因外伤所致。臂丛神经的解剖结构复杂,损伤的类型比较复杂,肌电图(EMG)检测在臂丛神经损伤的诊断中非常重要,可从电生理角度为临床提供臂丛神经几个主要分支功能状态,明确损害类型及严重程度的客观资料。我科对2000年1月至2003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臂丛神经损伤的50例患者进行常规(EMG)检测,并对部分手术的患者进行随访。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的神经电生理特征与临床表现的相关性。方法:对139例臂丛神经损伤患儿进行肌电图及神经传导检查,测定臂丛五大神经主要支配肌肉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并对损伤部位和程度进行分类,结合临床表现进行分析。结果:神经电生理检查发现全臂丛神经损伤52例(37.4%),临床表现为上肢不能动,肩关节不能外展和上举,肘关节不能屈曲、垂腕;上中干型损伤81例(58.3%),临床表现为上肢不能抬起,肩关节不能外展和上举,前臂内旋,手能抓物;上千型损伤4例(2.9%),中下干损伤1例(0.7%),单纯下干损伤1例(0.7%)。结论:肌电图检测对判断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的部位、性质及程度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冲经电生理检测对外伤性臂从神经损伤的诊断作用。方法:对40例外伤性臂扶冲经损伤患者进行神经传导检测和对该神经所支配的肌肉进行针极肌电图检查并结合分析。结果:全臂丛伸经损伤13例(其中10例完全损伤);臂丛上干损伤21(其中完全损伤6例);臂丛下干损伤3例(其中完全损伤1例);束支平面损伤3例;合并神经根撕脱伤15例。结论:神经电生理检查对臂丛神经损伤有指导治疗和评价预后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神经电生理检查在臂丛神经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84例臂丛神经损伤患者患肢分别进行MCV、末端潜伏期、CMAP、SCV及F波检测,观察神经损伤情况。同时用同心针电极对受损神经所支配的肌肉进行肌电图检查。必要时与健侧手进行对比。结果:本组患者84例,多见于男性青壮年患者。其中全臂丛损伤25例,臂丛神经上中干损伤37例,臂丛神经下干损伤22例,臂丛神经节前损伤22例,臂丛神经节后损伤28例。结论:神经电生理检查可以提供臂丛神经五大分支的功能状态、受损程度及损伤部位,对临床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桡神经损伤的神经电生理检测方法及其医源性桡神经损伤的预防。方法:测定40例桡神经损伤病人的桡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根据桡神经损伤定位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需要,按不同阶段分布选择肌肉进行肌电图(EMG)检查。结果:40例患者桡神经肘以上完全性(或严重)损伤20例,不全性损伤9例;桡神经肘以下完全性(或严重)损伤7例,不全性损伤3例;桡神经腋部严重损伤1例。医源性桡神经损伤11例,占总病例的28%。结论:桡神经损伤诊断应用神经电生理检查很重要,EMG在桡神经损伤的定位诊断与鉴别诊断中有着重要价值,其中肱桡肌、肱三头肌、三角肌是重要的鉴别诊断及定位肌肉。医源性桡神经损伤难以回避且发生率较高,应用术中持续肌电监测可以提高手术的准确性与操作的精确性,减少神经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神经电生理在诊断产伤中的作用。方法:对28例产瘫患儿进行SEP、NAP及EMG测定。并根据电生理结果做出损伤位置,程度及预后判断,结果:28例产瘫电生理结果经长期观察和手术证实与临床符合率89.3%(25/28),结论:神经电生理是判断产瘫所致神经损伤位置,程度的可靠方法,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案选择提供十分有利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估膈神经功能测定在臂丛神经损伤神经移植前的应用价值,术后电生理观察神经移植恢复状况。方法:对50例臂丛神经损伤患者术前进行了膈神经功能测定,对其中10例膈神经功能正常者,行同侧膈神经移植肌皮神经手术,术后神经电生理随访观察肱二头肌肌电图及肌皮神经运动传导功能状况。结果:臂丛神经损伤患者约28%伴膈神经损伤,损伤的膈神经不能选择为移植动力神经。隔神经移植肌皮神经后,最早3个月出现再生电位,6个月后出现运动单位电位,12个月后运动单位电位明显增多。术后肱二头肌肌力18个月后恢复优良占80%。7例术后12个月肌皮神经引出运动神经传导电位。结论:膈神经功能测定在臂丛神经损伤患者术前可评估选择移植神经,术后电生理可随访观察神经功能恢复状况,对臂丛神经损伤患者的手术治疗有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报道膈神经移位至臂丛上干前股的临床应用,分析疗效欠佳的原因并探讨应对措施。方法:回顾白1999年3月-2005年2月行膈神经移位至臂丛上干前股术式的38例患者手术情况,对肌皮神经恢复情况进行随访并功能评定,并对影响疗效的各因素进行分析以探讨相应的防治措施。结果:获15个月以上随访患者共29例,优良率为62.1%,功能恢复优良组与非优良组患者的病程及牵拉伤比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再手术探查发现手术失败的原因有:神经吻接口张力大、存在臂丛的组成变异及多段损伤等。基于神经解剖特点,作者针对减低膈神经吻接口张力提出了手术改良措施并取得满意的疗效。结论:影响该术式疗效的因素有多种,严格把握手术适应症及术中仔细探查是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通过术式改良可有效降低神经吻接口张力,有助于神经恢复。  相似文献   

12.
One of the most devastating injuries to the upper limb is trauma caused by the avulsion. The anatomical structure of the rabbit's brachial plexus is similar to the human brachial plexus. The aim of our study was to analyze the microanatomy and provide a detailed investigation of the rabbit's brachial plexus. The purpose of our research project was to evaluate the possibility of utilizing rabbit's plexus as a research model in studying brachial plexus injury. Studies included histomorphometric analysis of sampled ventral branches of spinal nerves C5, C6, C7, C8, and Th1, the cranial trunk, the medial part of the caudal trunk, the lateral part of the caudal trunk and peripheral nerve.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analysis was done considering following features: the axon diameter, fiber diameter and myelin sheath. The number of axons, nerve area, myelin fiber density and minimal diameter of myelin fiber, minimal axon diameter and myelin area was marked for each element. The changes between ventral branches of spinal nerves C5–Th1, trunks and peripheral nerve in which the myelin sheath, axon diameter and fiber diameter was assessed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It was found that the g‐ratio has close value in the brachial plexus as in the peripheral nerve. The peak of these parameters was found in nerve trunks, and then decreased coherently with the nerves travelling peripherally. Anat Rec, 298:444–454, 2015. © 2014 Wiley Periodicals, Inc.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分娩所致的臂丛神经损伤的肌电图地诊断及预后的意义。方法:对17例分娩导致的臂丛神经损伤进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及肌电图的测定。结果:结合运动神经传导速度、CMAP波幅及肌电图的改变为臂丛上干损害、下中干损害及全臂丛完全性损害的治疗及预后评估提供了依据。结论:臂丛产伤患儿运动神经的CMAP波幅降低比MCV的减慢更为显。  相似文献   

14.
背景:目前人们把目光多集中在干细胞修复脊髓损伤方面,而对于干细胞移植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研究却不多,尤其人羊膜上皮细胞修复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研究和报道更少。 目的:探讨人羊膜上皮细胞对臂丛神经的修复作用。 方法:应用测力神经根拉钩水平牵拉臂丛神经根的方法制备大白兔臂丛损伤模型,提取人羊膜上皮细胞并扩增培养,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人羊膜组织及羊膜上皮细胞的超微结构,人羊膜上皮细胞转染绿色荧光蛋白标记并注射入臂丛神经损伤区,苏木精-伊红染色及荧光显微镜观察羊膜上皮细胞对兔臂丛神经损伤的修复作用。 结果与结论:①分离得到的人羊膜上皮细胞表达上皮细胞标志物角蛋白CK19,不表达间充质细胞标志物波形蛋白,不同程度表达CD29,CD73。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到人羊膜上皮细胞胞体饱满,连接紧密,细胞状态良好。②人羊膜上皮细胞移植到新西兰大白兔臂丛神经损伤模型后18周,免疫荧光检测到神经损伤区可见有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羊膜上皮细胞。③术后6周实验组大白兔前爪功能开始恢复,术后12,18周实验组大白兔前爪功能得到明显改善,功能评分明显提高,对照组几乎没有恢复。以上结果可见人羊膜上皮细胞参与了臂丛神经损伤的修复。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肾移植;肝移植;移植;心脏移植;组织移植;皮肤移植;皮瓣移植;血管移植;器官移植;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探讨颈椎线圈联合体部阵列线圈使用SPACE-STIR序列对臂丛神经显示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30例颈椎MRI检查的患者,其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25-54岁,平均年龄33岁;无臂丛神经病史和相关临床症状。5例外伤后临床怀疑臂丛神经受累的患者.其中男性3例.女性2例:年龄17-54岁,中位年龄41岁。使用3.0TMRI对患者行MRI检查。采用横断位快速自旋回波T1WI、T2WI及冠状位SPACE-STIR序列,观察各序列中臂丛神经图像显示的情况及其病变的MRI影像学特征。检查中对同一被检者仅使用颈椎线圈和使用颈椎线圈联合体部相控阵线圈各检查1次,检验两种方法臂丛神经远端清晰显示率。结果30例颈椎检查者共60侧臂丛神经.使用颈椎线圈T1WI上臂丛神经显示优良率为50%,T2WI为52%,SPACE-STIR为70%;颈椎联合体部阵列线圈T1WI上臂丛神经显示优良率为67%,T2WI为77%,SPACE-STIR为97%。SPACE~STIR序列优于快速自旋回波T1WI、T2WI。使用颈椎线圈联合体部阵列线圈臂丛神经远端清晰显示率为93%,而单独使用颈椎线圈清晰显示率为52%;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6.12,P〈0.05)。5例臂丛神经损伤诊断结果MRI示神经连续性中断。结论联合线圈成像结果对臂丛神经显示较单个线圈全面、清晰,且对准确判断病变累及范围特别是远端更有优势。联合常规T1WI、T2WI序列更能有效、全面地显示臂丛神经。  相似文献   

17.
背景:神经损伤后可引起细胞膜上Ca2+通道的开放,使细胞外Ca2+内流,造成细胞内的钙超载。 目的:观察臂丛神经根切断伤后相应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内游离Ca2+浓度的变化。 方法:健康成年雄性Wistar大鼠84只,分为3组:假手术组暴露臂丛神经不切断;对照组臂丛神经切断伤后不做其他处理;实验组臂丛神经切断伤后,给予腹腔注射Ca2+阻带剂维拉帕米4 mg/(kg•d)。于切断伤后12 h,24 h,48 h,72 h,1周,2周,4周每组随机以4只取材。 结果与结论:周围神经损伤开始,对照组及实验组大鼠损伤侧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细胞内Ca2+浓度开始升高,至伤后48 h达高峰,此后逐渐下降,伤后1周,实验组已基本回至正常水平,但仍较假手术组高。说明神经损伤后相应神经元细胞膜上L型Ca2+通道开放,Ca2+内流进入细胞内,导致神经细胞内游离Ca2+浓度增加,L型Ca2+通道可以被维拉帕米阻断,减少神经损伤后的Ca2+内流,减少神经细胞凋亡的数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