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评价国内慢性胃炎中医诊疗指南方法学质量与报告质量,比较不同慢性胃炎中医诊疗指南异同。方法 以“慢性胃炎”、“慢性浅表性胃炎”、“特殊类型胃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指南”等为主题词检索刊载于国内相关数据库发表慢性胃炎中医诊疗指南,以建库至2021年4月15日为检索期限;方法学质量与报告质量评价通过AGREEⅡ与RIGHT准则进行评价。结果 按照纳排标准纳入7部指南,范围和目的评价领域分数61.11%,参与人员领域评价分数44.84%,制订严谨性评价领域分数41.60%,明晰陈述与表达评价领域分数56.15%,应用性评价分数8.21%,编辑独立性分数10.71%;推荐级别B级的指南有5部,推荐级别C级的指南有2部;报告质量中等的指南有1部,报告质量低的指南有6部。结论 国内慢性胃炎中医诊疗指南规范性、严谨性有待加强,中医药指南制定过程中应遵循国际指南规范,突出中医药行业特色,以提高中医药指南质量。  相似文献   

2.
针对目前中医临床指南制定的现状与问题,提出了中医治疗指南制定的思路,即成立多学科人员组成的有效组织,遵循指南制定的程序并注重过程的质量,加强证据的收集、评价、整合和推荐意见,提高中医临床证据的级别、探索建立适宜中医特点的研究方法,加强指南的评估以提高指南的适用性等。针对中医学特点与现实,着重强调提高中医临床证据的级别、探索建立体现中医特点的证据评价与分级方法、探索建立体现中医特点的形成推荐意见方法,并对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骨关节炎病证结合诊疗指南》是在中华中医药学会的支持下,由风湿病分会牵头中西医界风湿病学及循证医学方面专家制定的诊疗指南及标准。该指南以中医病证结合为基础,参照了国际指南的制定方法和步骤,基于目前循证医学的证据,总结了名老中医的学术经验,经过中华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专家广泛论证而成。该指南从流行病学、诊断标准、辨证论证以及如何使用中成药等方面进行了阐述,能较好的为临床医师提供诊疗方面的策略和建议,有利于中医风湿病学术水平的发展和进步。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肾病病证结合诊疗指南》基于糖尿病肾脏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 DKD)症状指标、西医分期与中医病证结合思路制定了糖尿病肾脏病诊疗指南,提出了DKD病证结合的诊疗路径,突出中医特色,现对该指南的诊断、治疗和管理等更新内容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5.
当前肝郁脾虚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arrheal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BS-D)病证结合模型造模方式多样,评价标准繁多,但中医病证结合模型仍处于发展阶段,存在造模思路单一,造模方法病证堆砌缺乏中医理论指导,模型评价主观性强尚无特异性指标及评价体系不完善。虽然中医治疗肝郁脾虚型IBS-D疗效显著,但其效应机制不明确,临床也未形成规范的指南,符合临床特征的病证模型既是研究的基石更是突破口。该文旨在对现有肝郁脾虚型IBS-D中医病证模型的制备思路、方法、评价展开讨论,为后续研究者提供可行的模型制备思路方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该文评价《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的适用性和临床应用情况,为《指南》修订提供依据。由中医药标准研究推广基地完成,评价方法包括适用性评价和应用性评价。适用性评价采用调查问卷方法,评价《指南》的熟悉和使用情况、质量水平、临床适用情况等;应用性评价采用前瞻性病例调查分析方法,评价《指南》的临床应用符合度和应用效果(包括疗效、安全性、经济性)。结果显示,《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包括中医病证部分(简称中医指南)和西医疾病部分(简称西医指南)。适用性评价结果显示,中医、西医《指南》整体熟悉和使用程度相当,熟悉程度分别为85.43%,84.57%,使用程度分别为52.10%,54.47%;《指南》整体质量较好,其中适用范围和术语使用合理性评分较高,分别为91.94%,93.35%,辨证论治相关内容合理性均在75%以上;适用情况评价较好,其中安全性评分最高;综合评价显示,中医、西医《指南》的适用比例分别为77.73%,75.46%。应用性评价结果显示,《指南》与临床实际应用的符合度较高,除"其他治法"和中医《指南》的"调摄预防"以外评分均达到90%以上;应用效果评价显示,安全性经济性疗效;综合评价结果,选择较好的比例(≥7分)在75%~80%。《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在临床实践中获得了较好的普及和应用,质量水平较高,临床适用性较好,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经济性。但存在缺少循证医学方法和创新性等不足,需要在修订中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人们饮食改变以及饮食的多样化,牙周炎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严重影响了患者生活质量,牙周炎应当重点防治。为了进一步研究牙周炎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药物的研发和筛选,该文通过整理现有牙周炎动物模型造模方法、机制及模型优缺点进行总结分析,拟定中西医临床诊断标准,并对动物模型的中西医吻合度进行评价。结果显示灌注凝胶模型中西医吻合度较高,其操作简便、周期短,通过结合中西医致病因素,得到中医肾虚及肾虚胃热模型,充分体现了中西医临床病证的特点从而模拟人自然牙周炎的发病过程。其次结扎线模型为最常用且具有较高西医吻合度的牙周炎动物模型,其模型成熟、重复性高、成功率高,在各种牙周病研究中广泛使用,但其并未涉及中医致病因素。目前牙周炎动物模型以西医疾病模型为主,病证结合模型少见,难以突出中医病特点的要求,只有符合中医病证特点与临床病证特征基本一致的牙周炎中医证候动物模型才是研究中医病证本质的有效工具和研发创新中药的有效手段,因此构建准确、规范的牙周炎中西医临床病证结合动物模型仍是未来研究牙周炎发病机制的重点,该文拟为发现、筛选和评价治疗牙周炎药物提供一定的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8.
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节奏加快,“低头族”人数不断增加,颈椎退行性疾病的发病率亦逐年增加,神经根型颈椎病作为颈椎退变诱发的疾病之一,已严重危害人们的生活质量与身心健康。中医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确有疗效,但理论及基础实验依据尚不充分,且当前动物模型制定标准未统一。因此,笔者基于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中西医临床指南及病证特点,对其现有动物模型进行系统归纳与分析,结果发现现有模型中微血管钳神经根压迫法的中西医指南吻合度较差,而椎管插线法、自体骨置入压迫法、不锈钢柱压迫法、固定架颈椎退变法等造模方法虽在西医指南体现出了较高的吻合度,但中医诊断标准吻合度较差。表明该疾病现有动物模型体现出的中医证候要素较少,且在动物行为学评价等方面缺乏类似中医四诊方面的信息采集与评估。总之,笔者旨在基于病证结合理念系统评价当前神经根型颈椎病动物模型建立现状,以期为更加符合临床发病特点、中西医病证特点模型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病证结合疗效评价研究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病证结合是目前中医临床主要的诊疗模式。基于病证结合诊疗模式的特点,首先对病证结合的辨证论治疗效评价研究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进行介绍,围绕科学假说提出和有关验证假说的思路阐述病证结合中医疗效评价研究的设想,并对疗效评价体系与方法研究中亟待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进行讨论,如建立什么样的评价指标体系、如何筛选和测量评价指标、采用怎样的评价方法、采用怎样的评价标准、如何构建反映中医证候变化的疗效指标等。  相似文献   

10.
方证辨证即有是证用是方。本研究围绕方证辨证的基本思想,结合临床实际,认为方证辨证在基础层面可以为研究方的适用指征和作用机制、病证发生发展的规律及证的本质提供思路,在应用层面可以为传承中医医家经验、探索符合中医药领域特点的临床疗效评价方法、诊疗指南和临床路径以及中医学教育改革的新模式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1.
中医临床实践指南的制定-应用-评价本为一体,目前由于指南信息不通畅,执行情况的反馈信息后滞和不足,严重影响了中医临床实践指南的制修订工作。据此,笔者在《中医药标准化网站》建设中,研究中医临床实践指南推广模式,构建良好的指南发布平台和执行情况反馈平台,以期为指南的制修订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德尔菲法和共识会议法在中医临床实践指南中的应用规范.方法:检索1978年1月~2010年8月发表的采用德尔菲法、共识会议法制订的中医临床实践指南,建立指南评价数据库,提取指南的基本信息、专家基本情况、进行的轮次数、用于解决的问题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167个指南,其中德尔菲法制订12个,共识会议法制订155个.德尔菲法组的专家数为39.889±17.36,主要来源于全国,平均工龄在20年以上;轮次数为2.538±0.877;用于指南制订.共识会议法组的专家数为11.137±2.753,主要来源于省市级,平均工龄在10年以上;轮次数为3.721±0.691;用于指南制订.结论:在中医临床实践指南制订中德尔菲法和共识会议法的专家遴选有待进一步规范,建议在指南制订中综合使用这两种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中医临床实践指南制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国际循证性临床实践指南制定程序与方法的研究,结合中医临床实践指南制定的现状,指出作为指南制定基础的相关临床研究匮乏以及指南制定的程序与方法欠规范是目前中医临床实践指南制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指南制定的程序与方法欠规范的具体情况提出建议,以期为中医相关临床实践指南的制定提供方法学参考,并为建立符合中医特点的、具有示范意义的指南/专家共识制定模式进行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4.
中药质量的评控问题是制约中药现代化发展的瓶颈,因此有必要在现有检测方法的基础上结合生物评价,继而更为全面地保证中药质量。生物评价是完善中药质量标准、保证临床功效和安全性评价的重要方法,已成为中药质量标准化发展趋势之一。在此处主要论述了近年来基于生物活性与效应基准的中药质量评价技术和已取得的部分研究进展,同时对目前中药质量生物评价研究与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探讨,进一步对其未来应用做出展望,从而更好的对中药质量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采用AGREE工具评价国内第一批中医循证临床实践指南的质量。方法:采用手工检索的方法,检索2007年~2011年间,由WHO西太区资助、中国中医科学院组织编写的中医循证临床实践指南,纳入采用AGREE工具进行评价的指南。分别分析每个指南的范围与目的、参与人员、制定的严谨性、清晰性与可读性、应用性、编辑独立性,最后进行全面评估。结果:共检索到28个指南,其中26个指南符合纳入标准。研究结果表明,中医循证临床实践指南的编辑独立性质量最高,平均得分81.46%;其次为制定的严谨性,平均得分80.95%;范围与目的平均得分79.96%;清晰性与可读性平均得分70.88%;参与人员平均得分61.28%;应用性质量最低,平均得分27.09%。全面评估显示,强烈推荐使用的指南有9个,推荐(补充或改进)的指南有5个,11个指南不能确定是否推荐使用。结论:中医循证临床实践指南的应用性质量很低,在以后的指南研制中,要注重该方面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中药质量控制及作用机制阐明是中药现代化面临的关键科学问题。代谢组学具有整体性、系统性的特点,与中药多靶点、整体协调机制具有一致性,已成为系统论指导下研究中药质量及作用机制的有效平台,其应用有利于提高中药质量,推动中药新药研发。本文对基于代谢组学的中药质量及机制研究进行了综述,介绍了代谢组学研究进展及其在中药整体性评价、中药质量标志物、中药药效/毒性作用机制研究中的应 用,并对代谢组学在中药相关领域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慢性胃炎中医临床实践指南》是我国第一部按照循证医学方法编制的临床实践指南,该指南与现有的其他现有行业共识比较,具有其自身的特色,本文对该指南的要点进行解读,为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中药固体制剂是临床广泛运用的剂型,由于其制剂原料的特殊性而具有易吸潮的问题,导致制剂性状改变,甚或霉变和有效成分损失,进而影响产品质量和疗效,水分超标是制约中药现代化的关键因素之一,水分控制对于中药固体制剂的安全有效至关重要。对历版《中国药典》收录的不同类型中药固体制剂水分控制的标准变迁进行分析,基于质量源于设计的制剂理论,围绕水分控制策略、分析检测技术、制剂工艺环节等影响中药固体制剂含水量的关键问题,研究及探析中药固体制剂现代化进程中水分控制的现状及存在问题,以期为中药固体制剂的开发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指南的制定不仅要满足严谨的方法学要求,还要确保指南推荐意见应用于临床时的可信性或可实施性。基于建立一个完善的适用于中医药领域的指南评价体系的构想,笔者认为一个完整的中医药领域临床实践指南评价体系分为质量评价、适用性评价及临床应用性调查3部分。其中,适用性评价指的是评价指南与临床的贴合程度,即指南是否具有良好的可读性和临床适用性,以促进临床的应用。评价人员是中医药相关专业领域的临床专家。一个逻辑清晰、详细全面的指南适用性评价清单将为中医药指南制订小组人员提供好的评价工具,对于指南的质量以及推广应用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笔者主要参考国际上适用性评价工具的制订流程及方法,以及通过权威的中医药临床专家及方法学家的论证,制订出适用于中医药领域的临床实践指南适用性评价建议清单。该文介绍了整个适用性评价建议清单的条目,并对每个条目给予详细解读,希望为将来中医药临床实践指南制订过程的规范化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0.
古代经典名方是基于疗效优、毒副作用小、临床上广泛应用的特点进行研发,其发展将切实推动中医药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中药及中药复方是多成分体系,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和多途径作用于人体,其疗效是多成分协同作用的结果,如何在中药多成分的生物学性质基础上,阐述药材-饮片-制剂制备过程及质量属性显得非常关键。中药和人体均是巨复超分子体,其成分是反映原生物体"印迹模板"特征聚集客体,具有遗传多态性。中药质量属性、炮制、制剂制备与质量属性评价都受到超分子化学的影响,最终反映到"印迹模板"的制备及其质量属性的传递规律上。因此,经典名方研发时运用超分子"印迹模板"理论来研究中药生物遗传多态性,以及药材炮制、制剂制备与质量属性评价,可提高研发成功的可获得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