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人为本体"的用药策略是方药剂量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文献挖掘的方药用量策略构建研究分为3大部分4个层次,应用多种数据挖掘方法,通过对经方原文、国医大师、现代名老中医和现代医生应用经方医案的研究,总结出若干条用量策略,最终建立方药用量策略池,指导临床医生处方用量,为进一步凝炼"以人为本体"的方药剂量理论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2.
超剂量使用中药饮片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饮片超剂量使用在临床上较为常见。这种使用会为患者带来一定的用药隐患,对有限的中药资源也是一种浪费。这种现象的产生与中药饮片质量、医师用药习惯、教材用量与药典用量不完全统一等因素有关,应引起有关人士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方药功效发挥方向不仅受组成药物的影响,还受到配伍环境、用量多少、炮制方法等因素的影响。所以在临床工作中,一定要全面掌握影响药物功效发挥的因素,以更好地发挥方药功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现就影响方药功效发挥的因素略谈体会如下。1配伍环境配伍环境就是通过药物配伍,控制其功效往某个方面去发挥。多功效的单味中药在复方中功效发挥方向往往是由配伍环境决定的,略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4.
方药的剂量泛指方药的用量,其本义是指一剂药物的用量。方药的服量是指服用的药量,包括每服量、日服量及总服量等具体内容。方药的剂量与方药的服量不同。一首方剂的剂量是重要的,而它的服量更为重要。服量是影响疗效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作用于人体的药量并不取决于方药的剂量,而是取决于方药的服量。一首方剂对量的规定给出了药物间的用量比,而服量则控制着该用量比的方药对人体的作用强度和作用时间。古代医家在服量控制方面有许多特色性的认识和方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服量控制的总原则是随证施量,即以知为度、中病即止、逐渐增量、逐渐减量、累积获效。方药服量控制是保证临床疗效和安全用药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5.
用量策略是医生对病人、疾病及病情进行精确判断后,给出的用量对策,是处方用药的关键环节之一,可概括为因病施量、因症施量、因势施量、因人施量、因药施量、因剂型施量、因服药反应施量、因配伍施量几方面内容,直接关系到临床疗效.本文以具体病案为例,诠释了因病施量、因症施量、因势施量、因药施量、因配伍施量等方药用量策略内涵,以助于对用量策略的理解.  相似文献   

6.
方药用量问题一直以来受到各界的广泛重视,从历代名医著作中探寻其用方用药用量规律将是有效方法之一。金元四大家在他们各自的医学著作中散落着众多有关方药用量问题的论述,本文从季节、病位、脉象、症状、病因、正气等六个影响用药用量的方面对其规律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7.
《伤寒论》《金匮要略》皆从《伤寒杂病论》分化而来,故二书所用之剂量具有一致性。从宋代林亿等校订之后,原书记载之方药剂量一直流传至今。医家们在临床运用时应如何考量原书所定方药之剂量,则一直有广泛争议。但是,近年来却兴起一种趋势,主张运用仲景方应该依据原书所定之剂量。若如此,在当今临床上就会出现运用大剂量,甚至超大剂量的现象。本文从历代有关剂量折算的不同认识,及方药剂量与临床疗效关系等方面,对有关方药剂量展开一些讨论。提出了中医临床疗效之关键并非只在方药剂量上,运用仲景方用量宜多宜少之关键在于"善测病情"。须知"毒药治病",用之得宜则为治病之药,用之失宜则为害人之毒。若不在识病断证上下功夫以明方药治病之理,而独以剂量之大者为要,病者可能反受其害。  相似文献   

8.
冯世纶教授认为男科病可从六经论治。经方治疗的特点是先辨六经,继辨方证,以求方证对应。方证对应不仅指方药与证的对应,还体现在方药用量、煎服法等多方面的对应。六经辨治还要结合气血、瘀血、痰饮、水湿等致病因素的辨治。  相似文献   

9.
高血压病属中医学"眩晕"之范畴,临床多认为与髓海不足、血虚、邪中等因素有关。痰浊亦为眩晕论治之重要方面,故从痰浊角度探讨高血压病的中医病因病机及治疗,通过验案介绍临证方药运用经验。  相似文献   

10.
经方作为中医传承的精华一直被人们所沿用,但要提高临床疗效,药物用量亦是重中之重.历来有"中医不传之秘在于药量""药味要紧,分量更要紧"的说法.历代医家关于量效关系都有其认识,仝小林院士在继承经典的同时发展了独特的方药用量策略,系统的阐明了量与效的关系及临床实际应用的问题.同时,仝小林院士以经典名方为基础,采用现代科学技...  相似文献   

11.
通过文献整理的方法对古代医籍文献进行研究,总结出若干因素与方药的临床剂量变化密切相关,包括患者的体质强弱及医者的用药风格,疾病的证候类型,方药的品种、产地、炮制、剂型等,以及发病的时令季节等四类因素。与此相应的,古代医家临床用药控制剂量则一般遵循"四因制宜"原则,即因人(患者、医者)施量、因时施量、因证施量和因药施量。临床中这"四因"互相牵制,互相影响,共同决定着方药的临床剂量。  相似文献   

12.
《中医杂志》2012,(14):1261
经方与传统经典名方是千百年来历代医家流传下来的宝贵遗产,是最能体现中医药学实用价值的精华,至今仍为广大临床医生所运用。能否用好经方与传统经典名方,能否正确处理好方药剂量与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关系,如何选择合理用量,更能体现一个中医的临床水平。为了进一步研究方药剂量与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关系,让更多有经方、经典名方临床应用经验的  相似文献   

13.
《中医杂志》2012,(15):1260
经方与传统经典名方是千百年来历代医家流传下来的宝贵遗产,是最能体现中医药学实用价值的精华,至今仍为广大临床医生所运用。能否用好经方与传统经典名方,能否正确处理好方药剂量与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关系,如何选择合理用量,更能体现一个中医的临床水平。为了进一步研究方药剂量与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关系,让更多有经方、经典名方临床应用经验的  相似文献   

14.
《中医杂志》2012,(13):1080
经方与传统经典名方是千百年来历代医家流传下来的宝贵遗产,是最能体现中医药学实用价值的精华,至今仍为广大临床医生所运用。能否用好经方与传统经典名方,能否正确处理好方药剂量与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关系,如何选择合理用量,更能体现一个中医的临床水平。为了进一步研究方药剂量  相似文献   

15.
《中医杂志》2012,(11):900
经方与传统经典名方是千百年来历代医家流传下来的宝贵遗产,是最能体现中医药学实用价值的精华,至今仍为广大临床医生所运用。能否用好经方与传统经典名方,能否正确处理好方药剂量与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关系,如何选择合理用量,更能体现一个中医的临床水平。为了进一步研究方药剂量  相似文献   

16.
方药量效关系研究的关键问题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不传之秘在药量",方药剂量直接影响中医药临床疗效。开展方药量效关系的研究的重要目标在于指导临床合理用量,提高中医药临床疗效。本文就方药量效关系研究的核心概念:"随证施量"及"剂量阈"进行初步阐释,并对方药量效关系研究方法学研究体系的构建及方药剂量理论基本框架等相关问题进行探讨。由于中医方药本身的复杂性,方药量效关系研究中也存在诸多难点和谜团,亟待学者们深入研究,共同探索。  相似文献   

17.
试论妇产科血瘀证形成特点及与雌激素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妇产科疾病血瘀证的形成和发展与女性特殊的解剖、生理以及内分泌激素有关,其病机实质、临床表现以及活血化瘀方药的治疗效应等方面,与其他学科血瘀证显著不同。笔者从妇产科疾病血瘀证的特点、临床特征和形成机制,以及与脏腑之间的关系,着重综合分析现代研究中有关雌激素与血管活性物质、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血小板、内分泌等因素的内在关系,以期深化对妇产科血瘀证的认识。笔者认为正确认识妇产科疾病血瘀证的独特性、形成过程及活血化瘀方药治疗的特殊效应,对妇产科疾病证候的客观化、规范化和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1 血瘀证是妇产科疾病…  相似文献   

18.
方药是治疗疾病的物质基础,运用调配得当与否直接影响临床效果。笔者从事临床工作20多年,从临床实践中深刻体会到,运用中医的辨证施治、理法方药。然后在对药物的配方选药、方剂的组成,药物的炮制、配伍、用量、煎法、服法等。下面略陈管见,浅谈中医临床配方与用药的认识体会。1方药组成与用量方剂的组成有一定原则,它不是药物的简单堆砌.更不是单纯的药效相加,而是根据辨证立法及药物特性,有主次地组合而成的有机整体。如仲景方就有严谨的组方法度,其中有不少方剂药味虽同,而药量有异,则另有其效。例如小承气汤、厚朴三物汤、…  相似文献   

19.
中药注射剂澄明度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晔  阎占社 《陕西中医》1999,20(9):422-423
中药注射剂的澄明度与质量的相关性十分密切。中药复方注射剂成份较复杂,影响因素较多,本文从原料药材、方药配伍、工艺、除杂、pH、浓度等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不良反应发生原因及临床表现等,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全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中黄芪注射液不良反应报表46例,对患者年龄、性别、用法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时间、分类、临床表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黄芪注射液不良反应与超剂量不合理用药、溶媒用量等因素有关,发生时间集中于用药30min内,涉及多个器官,主要表现为呼吸系统损害、药物热、皮肤及其附件损害等。结论:黄芪注射液不良反应的发生与超剂量不合理用药等因素有关,发病急,涉及多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