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景岳妇科学术思想特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妇人规》的研究,总结张景岳妇科学术思想特色:妇人之病病因有多种,情志之伤是妇人痰病形成之主要原因,七情之伤为甚,在治疗妇人之病时应重视调情志;经病形成有多因,但疾病进一步发展,必归脾肾,调经之要,贵在补脾胃以资血之源,养肾气以安血之室;妊娠胎气不安,证本非一,治亦不同,辨证祛病,安胎要法,祛其所病,便是安胎,因病而药之,不可拘泥芩术为安胎圣药;产后有虚证、不虚证、全实证及虚实夹杂证之别,产后应明辨虚实,因证而治病;求嗣与宜麟,需识天时、地利、人事、药食、疾病诸策,以孕子与优生。  相似文献   

2.
周福生教授倡导"三位一体",强调中医临证需证、病、症三者结合,其核心是以证为本,病为枢,症为标。广义"三位一体"辨证是指"天—地—人"的三才全息模式。狭义的"三位一体"辩证是指"辨证、辨病、辨质"相结合的临床模式。指出周福生运用"心—肝—肾"三位一体模式辨治更年期综合征,颇有特色;交通心肾,滋水清肝;久病必瘀,调畅气机;重视心情,心身同治。认为七情过度不仅是更年期综合征发生的重要原因,而且与更年期综合征的发展、转归及预后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3.
《景岳全书·妇人规》在不孕症方面理论完备,临床充实。在学术上强调肾主生殖,首创命门学说;重视七情致病;提倡饮食调摄以利孕育;治疗提出阳非有余,真阴不足理论,重视调和阴阳,尤重温补;创方灵活多变,药物配伍精专简炼。  相似文献   

4.
火分内外,有生理、病理之区别。妇女的许多生理功能与之密切相关,而许多妇科疾患也由之产生。所以傅青主在其《女科》中重视火的辨证治疗。一、清火。火为热之甚,火之产生有虚实之分,火之为病有脏腑之殊。火邪可用清法,阴虚者可滋阴清之(下文详述),有余而非炽焰者可分脏清之。 (一)清利肾火。妇人肾中有火,津液不化,湿热袭居任脉,带下色黄腥秽,治用易黄汤。方中黄柏专为清肾火设,车前子清肾热,利小溲,佐之邪有出路,火更易平。于调经,青主认为,月经先  相似文献   

5.
张景岳妇科从脾阴论治简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景岳妇科专著《妇人规》对脾阴论治的阐述,启人心思,所列方治,自成风格,于当今临床殊多参考价值。借后人囿于景岳偏温补一说,而缺乏研讨,乃致明珠陷尘。笔者参阅景岳有关论著,简要探析如下。一、重视脾阴虚损景岳认为,女子经、带、胎、产等生理机能,首先与先天之肾,其次与后天之脾有着密切关系,同时在病理上又认为疾病多由浅入深,“及其甚也,则四脏相移,必归脾肾”(《妇人规》,以下引文无另注者,皆出此书)。所以论治妇科常偏重于脾肾,在治疗中又多取健脾补肾的方法。“调经之要,贵在补脾胃以资血之源;养肾气以安血之室”,此“即治疗之要着”。由于女子以阴血为用事,张氏指出“凡阴气本无有余,阴病唯皆不足”(《求正录·真阴论》),  相似文献   

6.
浅谈七情对妇科疾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七情是指人的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人有五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适当的七情能舒发情感,有益健康。而当七情太过,超过人体本身的自我调节范围,就会导致脏腑、气血、经络功能失常,称之为七情内伤。《素问·举痛论》指出:“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也。”由于七情内伤可使人致病,或使病情反复甚至恶化,尤其是妇人“善怀而多郁,又性喜褊隘”,易为情所伤,故《景岳全书·妇人规》云:“妇人之病不易治也……此其情之使然也。”此外女性特殊的生…  相似文献   

7.
全国名老中医胡焕章教授多年研究中医经典古籍,结合临床实践几十载,对气血病机有深刻的领悟和体会。他认为临床上疑难杂症用气血病机辨证审症求因甚有收效。根据胡老临床经验与理论指导,本文归纳总结了气血失调常见的几类病理状态,外感六淫与七情内伤是导致气血不和的主要因素。气血之病以通为顺,以滞为逆,以虚为多,在治疗上指出理气是关键,同时配合"和"血,气血调和则百病自消。  相似文献   

8.
孙一奎,字文垣,别号生生子,安徽休宁人,为明代著名新安医家,也是命门学说的倡导医家之一。其一生潜心医学,医术精湛,著述颇丰。《孙文垣医案》记载诸多妇科病案,诊治妇人之疾特色分析归纳为温补培元,尤重脾肾阳气;调气养血,立足妇人之本;循经论治,擅长经络辨证;妇科杂病,善调情志之因等。  相似文献   

9.
秦永河 《中医杂志》2011,(Z1):42-43
梅核气是以咽喉之中异物堵塞感,如有梅核阻塞于咽喉,咯之不出,咽之不下为主要症状的咽喉疾病。其病机为七情郁结,气机不利,以妇人为多见。西医学  相似文献   

10.
明·张景岳的妇科专注《妇人规》以其颇具特色的学术思想以及丰富的方药,完备的内容,详明的理论引起诸家的争论,具独家之理,其重要的学术思想影响至今。《妇人规·胎孕类》中认为辨证治疗,总以调阴阳、固冲任、安胎元为其大法,重视调补脾肾气血,滋肾培源,平衡阴阳。此滋肾培源法至今在妇科特色疾病的临床治疗中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陈士铎,清代名医,浙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一生著作甚丰,今存《石室秘录》、《辨证奇闻》、《辨证录》、《辨证玉函》、《脉诀阐微》、《本草新编》、《洞天奥旨》、《外经微言》、《辨证冰鉴》九种。其迹近怪异,其文有奇论。"胃为肾之关"多次在其著作中提到,并指出"胃为肾之关,非肾为胃之关,《内经》年久讹写误传,世人错认肾为胃之关门"(《辨证录·卷十·种嗣门》)。有别于《内经·水热穴论》"肾为胃之关"的观点。且不论年久讹写误传与否,笔者通过复习文献,试分析陈公"胃为肾之关"的内涵及运用。  相似文献   

12.
浅述《妇人规》安胎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时《妇人规·胎孕类》胎气不安、胎漏内容归纳浅析,认为临证当审其寒热虚实之不同,不可固守成方。血热则滋阴凉血,清热安胎,方用保阴煎;气血虚弱则补气益血,固肾安胎,方用胎元饮;跌打损伤,宜行气活血,止血安胎,方甩益母草地黄汤、安胎散;脾肾两虚则滋肾培源,健脾益气,方用五阴煎。而辨证治疗,总以调阴阳、固冲任、安胎元为其大法,重视调补脾肾气血,平衡阴阳。  相似文献   

13.
<正>曹玉凤是沂蒙名老中医,从医近50年,有坚实的中医理论基础及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妇科病的诊治,疗效卓著,现将其临床经验总结如下。1重视气血突出脾肾妇女有经、孕、产、乳的生理特征,且经、孕、产、乳均以血为用,气血失调是妇科疾病的重要病机。气血和调,经候如常。曹老师辨证尤其重视气血,特别赞赏《景岳全书.妇人规》所云:"经血为水谷之精气,  相似文献   

14.
黄褐斑是临床常见的皮肤病,属中医学的"面尘""黧黑斑""肝斑"等疾病的范畴,传统多认为与七情内伤、饮食劳倦、肝郁气滞、妇人经血不调等有关。随着中医基础理论的不断发展,医家对黄褐斑的有了更加全面与深刻地认识,现普遍将黄褐斑的病机责之于肝、脾、肾和心、肺功能失调以及气滞血瘀痰湿等有关,亦可见肝肾阴虚、脾虚肝郁、心脾血虚等脏腑兼见证。现通过概述黄褐斑的脏腑辨证治疗,分析其病因病机及相应的治疗方法,为中医辨证治疗黄褐斑提供更清晰的临床思路,为黄褐斑的治疗提供更好的治疗办法。  相似文献   

15.
陈腾  刘维 《山西中医》2014,(2):45-45
<正>产后痹之为病,系妇人产后气血亏虚,复感风寒湿邪所致。在治疗时,应重视病之虚实,辨证施治,方能收到良好的效果。现选取导师刘维教授应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治疗产后痹之验案1例报道如下。张某,女,36岁,2013年3月2日初诊。周身关节疼痛1年余。1年前,患者剖腹产后1月受风寒出现肩背疼痛,头部恶风甚,足跟及膝关节疼痛,臀部  相似文献   

16.
男性不育症在中医学属"精冷""精少""虚劳无子"等范畴,病位在肾所主之精窍,其病机根本在于肾虚血瘀。陈其华教授认为,先天肾精亏虚,加之饮食劳倦、七情内伤等因素导致的精道瘀滞为本病主要病机,在治疗上应以"以通为用",辅以补益脾肾,使精道得通,肾精通畅条达,参以引经药物直达病所,注重整体与局部辨证,权衡疾病虚实主次,身心同治,每获良效,另举验案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17.
《景岳全书·妇人规》论述了九类妇科疾病,每类先说理,后辨证立方,内容全面系统,切合临床,重视辨证论治。《妇人规》中胎孕、产育和子嗣3类中论述了张景岳的孕育观,在子嗣篇中,论治疗不孕之法,独具己见,孕育之基责之于父精母血、冲任不充,与情志因素有关,提出了求嗣之术,惟以填补命门,调理气血,平和阴阳,立于古方,自创新方,临证用药,辨证为要,夫妇应戒酒,提出"妊娠药禁"。  相似文献   

18.
治疗慢性盆腔炎除以肝、脾、肾论治外,还应重视六腑的调治,才能收到更好的疗效。盆腔炎属中医“带下病”、“症瘕”等范畴。朱南孙认为妇人以血为用,外感六淫致病以寒、热、湿为主,内伤则常以七情、房事、饮食不节者居多。动态病机一为热迫而动,湿热内蕴,热追冲任。二为脾肾素虚,过劳所伤,封藏失职,带脉不约,冲任失固,发为带下。  相似文献   

19.
慢性肾炎是最常见的肾系疾病,最终可导致慢性肾功能衰竭而危害生命。慢性肾炎的发病之本在于肾气不足,脾肾气虚为病机之要,风水湿瘀诸邪为病变之标。慢性肾炎的辨证,需抓主症以辨本证之病位病性,识病邪以别兼夹之标证,并重视咽喉的诊查及舌脉辨证。治疗上以益肾健脾补气为治本之大法;脾肾为主,多脏同治;扶正渗利,轻药重投以消水肿;清热利湿贯穿于病程始终;活血化瘀分层次运用;祛除风邪,以增疗效;护咽固卫,重视外邪。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20.
带下论治一得带下,指妇女阴中流出之粘液,因其绵绵如带,故名。《素问·骨空论》曰:“任脉为病,女子带下瘕聚。”带下之成因,薛立斋在《女科撮要》中指出“或因六淫七情;或因醉饱房劳、或因膏粱厚味;或服燥剂所伤;或亏损阳气下陷;或湿痰下注蕴积而成,故言带也。”对于带下的治疗,《金匮·妇人杂病脉证并治》“带下,经水不利,少腹满痛,经一月再见者,土瓜根散主之”,带下病之要责之于脾肾,邪气主要责之湿邪,以脾气主升,肾气闭藏,脾阳虚则不能运化水湿,以水湿内留而下注;肾气虚则不能固摄精气而下泄,故脾肾气虚下陷,其带下必清稀,然而由于湿郁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