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 毫秒
1.
目的:探讨垂体腺瘤X-刀治疗的应用技术,以提高治疗质量。方法:总结并剖析48例垂体腺瘤X-刀治疗中头环安置、CT定位、图像识别和结构勾画、治疗计划制作及治疗后处理等各个环节的技术应用情况。结果:CT2mm层厚扫描对结构的识别和勾画优于4mm层厚者,个别低密度微腺瘤者仍需参考冠/矢状位片;治疗床角度和机架转角的调整甚为重要,关系到剂量递减梯度和治疗体积的质量;靶点越少,越容易避免“热点”效应,结论:应坚持薄层CT扫描和图像定位技术的不断改进,尽各种可能增加腺瘤和视路的分辨率;深入了解照射原雕和技术,反复调试治疗计划和校验摆位准确性亦很重要。  相似文献   

2.
陈加源  付凯  谢坪 《四川医学》2000,21(3):201-202
目的观察颅内病变X-刀治疗后的CT表现,评价疗效.方法51例55个颅内病变X-刀治疗后,直接增强CT扫描.结果病灶消失11例(15个病灶),病灶缩小29例,病灶失增强6例,病灶无变化5例.结论颅内病变X-刀治疗后CT表现能直接反映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X-刀治疗颅内肿瘤中CT定位的方法。方法:采用薄层扫描方法对颅内肿瘤进行CT定位。结果:64例颅内肿瘤患者X-刀治疗均行增强扫描CT定位,靶点准确一次成功。结论:CT定位行X-刀治疗颅内肿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X-刀治疗鼻咽癌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以X-刀治疗鼻咽癌的报道甚少,我院自引起Brain sacnⅡ型X-刀以来,已治疗鼻咽癌74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X-刀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院在引进X-刀以来,在应用X-刀治疗癌症疼痛的基础上,也将X-刀用于治疗帕金森病(Parkinsm disease,PD)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邹颖  彭勇  顾松  陈洪雷 《微创医学》2002,21(2):135-136
目的探讨X-刀对体部恶性肿瘤的治疗价值.方法选择78例体部恶性肿瘤(原发癌61例,转移癌17例),先给予常规外照射DT40~50Gy/20~25F/4~5W,体息7~10天后行体部X-刀补量治疗,分次治疗方法为DT4~8Gy/F,隔日1次,4~6次为1个疗程,平均治疗剂量为DT30Gy(24~40Gy).结果治疗后3~6个月,CT及MRI复查示61例原发癌中,53例肿瘤缩小或消失,8例无明显变化;17例转移癌中有14例肿块明显缩小.全部病例中治疗后12个月死亡14例.71例病人KPS评分有提高,全部病例均未出现明显放疗并发症.结论 X-刀治疗体部恶性肿瘤疗效肯定,X-刀结合常规放疗对于改善病人预后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用等中心直线加速器放射外科(以下简称X-刀)治疗胰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深圳威达公司808型X-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系统。CT扫描定位治疗胰腺癌。结果 随访3-20个月,全部病例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瘤体缩小50%-90%,有1例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结论 X-刀治疗胰腺癌是一种创伤小、副作用少、手术安全、疗效显著的新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X—刀治疗体部恶性肿瘤78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邹颖  彭勇 《医学文选》2002,21(2):135-136
目的 探讨X-刀对体部恶性肿瘤的治疗价值。方法 选择78例体部恶性肿瘤(原发癌61例,转移癌17例),先给予常规外照射DT40-50Gy/20-25f/4-5w,休息7-10天后行体部X-刀补量治疗,分次治疗方法为DT4-8Gy/F,隔日1次,4-6次为1个疗程,平均治疗剂量为DT30Gy(24-40Gy)。结果 治疗后3-6个月,CT及MRI复查示:61例原发癌中,53例肿瘤缩小或消失,8例无明显变化;17例转移癌中有14例肿块明显缩小。全部病例中治疗后12个月死亡14例。71例病人KPS评分有提高,全部病例均未出现明显放疗并发症。结论 X-刀治疗体部恶性肿瘤疗效肯定,X-刀结合常规放疗对于改善病人预后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索X-刀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对脑膜瘤和星形细胞瘤的疗效和影响。方法 结合临床资料观察和比较20例经X-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后的脑膜瘤和星形细胞瘤的病理组织学变化特点。结果 大多数经治疗后的脑肿瘤组织发生了程度不等的凝固性坏死和血管的病变。结论 X-刀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可使星形细胞瘤和大部分脑膜瘤发生变性坏死,变性坏死与肿瘤的分化程度和血管数量,病变程度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脑肿瘤患者行X-刀治疗后脑水肿的相关因素。方法:用X-刀治疗脑肿瘤患者133例,平均剂量20Gy,剂量不均一性13Gy,处方等剂量线80%,适形指数均值2.20,TVR2.16。结果:治疗后发生脑水肿者83例,其中54例脑水肿比治疗前加重;治疗后脑水肿与肿瘤的病理性质无关;脑水肿与治疗前脑水肿范围、水肿指数、全脑受量、病变体积显著相关;等中心数量、剂量不均一性和最高剂量对治疗后脑水肿范围有显著影响。结论:X-刀治疗后脑水肿加重的相关因素为治疗前脑水肿、全脑受量高和病变体积大。  相似文献   

11.
X-刀治疗是通过三维空间,用一次大剂量放射线(高能X-线)聚集照射于病变区域,使病灶组织细胞内DNA破坏而引起癌细胞死亡的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方法。X-刀治疗颅脑疾患可避免因开颅手术对脑组织的创伤,适用于脑深部病变,年老体弱者,脑肿瘤手术后复发需要进一步治疗不再做二次开颅手术等患者。由于X-刀治疗具有不开颅、  相似文献   

12.
0 引言 目前 ,继 γ-刀之后 ,用现有加速器开展 X-刀治疗颅内病变 ,以其投资少 ,应用范围广的优势 ,已在国内迅速兴起 .本文介绍我院用现有加速器开展 X-刀治疗的有关剂量测量 .1 材料和方法1.1 放射源 英国飞利浦公司生产的 SL 75 - 14型直线加速器 ,该机 X线能量为 8Me V(Dmax=2 cm) ,具有等中心旋转照射功能 .1.2  X-刀治疗系统 美国 Radionies公司生产的立体定向治疗系统及其辅助设备 .RSA- 3,X-刀治疗计划系统 ,即多功能的计算机工作站和系列软件组成 .1.3 加速器等中心的调整 X-刀是以直线加速器为基础的 ,保证加速器…  相似文献   

13.
闫凤  王军丽 《新疆医学》2000,30(3):175-176
1997年9月至1999年5月,我科对48例脑瘤行X-刀治疗,现将治疗护理体会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 1.本组48例,男性27例,女性21例。年龄9~71岁,平均年龄41.91岁。脑胶质瘤13例,垂体瘤4例,癫痫3例,肺癌脑转移9例,脑膜瘤5例,动静脉畸形3例,松果体瘤2例,听神经瘤2例,脉络丛乳头状瘤2例,颅咽管瘤5便,鼻咽癌1例。 2.方法:X-刀通过三维立体定向方法用CT、MRI来确定脑内靶点位置,使用计算机工作站,优化病灶的大小部位、轮廓,设计X-刀中心剂量、角度、  相似文献   

14.
胰腺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近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价立体定向适形放疗在胰腺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胰腺癌患者45例.1.25MV的γ射线立体定向照射治疗(γ-刀)18例;6MV高能X射线立体定向照射(X-刀)27例.γ-刀选择50~60%剂量曲线,DT 2.8~4Gy,3~4f/W,8~10f.X-刀选择90%剂量曲线,DT 3.0~4.5Gy,3f/W,8~10g.结果治疗后3个月,X-刀治疗后瘤体缩小率为62.9%,瘤体消失率为22.2%;γ-刀瘤体缩小为61.1%,瘤体消失率为16.7%.治疗后总的瘤体缩小率为62.2%,瘤体消失率为20.0%;瘤体无明显变化占17.8%.比较X-刀和γ-刀两组治疗疗效无差异;治疗3个月后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示散在血供为47.4%,无血供为28.9%;疼痛明显缓解为46.2%,疼痛完全缓解为33.3%;放疗副反应轻微.结论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胰腺癌疗效好,副作用小,是无创治疗胰腺癌的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前 ,肝癌的治疗手段趋于多样化 ,除了外科手术、化疗外 ,X-刀适形放疗的应用逐渐被人们重视 ,治疗效果亦得到肯定。其疗效的好坏与定位有密切的联系 ,CT是目前最准确和常用的肝癌 X-刀适形放疗定位手段。CT定位的准确性与 CT扫描技术、图像的窗技术等均有密切的关系。现将我院 6 0例肝癌患者 X-刀适形放疗的 CT定位技术作一总结 ,对采用各种不同 CT扫描参数和图像技术获得的定位图像进行分析比较 ,旨在总结出最佳的 CT扫描和图像技术参数 ,提高肝癌 X-刀治疗的定位准确性和疗效。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收集 2 0 0 0年 10月…  相似文献   

16.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原发性肝癌21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以下简称X-刀)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深圳威达公司808型X-刀立体定向放射系统,CT扫描定位治疗原发性肝癌。结果所有病例随访3—36个月.全部病例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病体缩小5%~100%。结论X-刀治疗原发性肝癌是1种创伤小、副作用少、手术安全、病人痛苦较轻、疗效显著的新疗法。  相似文献   

17.
我院自1993年5月至2000年2月用X-刀治疗脑膜瘤共45例。其中资料完整并有影像学随访者38例,本文就其治疗的结果及预后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X-刀治疗原发或复发性胶质瘤的疗效.方法脑深部胶质瘤24例,肿瘤平均体积11.47cm3,19例单次治疗肿瘤周边放射剂量15~22Gy,5例分次治疗放射剂量24~36Gy/6次.结果肿瘤6个月控制率91.7%,中位复发时间9个月,中位生存期12个月,生存率6个月95.83%,1年69.44%,2年37.03%.结论X-刀治疗脑深部胶质瘤可提高肿瘤局部控制率,延长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19.
X-刀是一种高新技术设备,它应用立体定向原理和先进的电脑程序与传统放射治疗的直线加速器结合,将放射线聚焦于颅内的病灶,具有治疗时间短、精确度高、副作用少、治疗中病人清醒不需麻醉、无出血、无感染等优点。我们自1996年引进美国第三代X-刀,至今治疗各种颅内病变412例,现将其手术中护理配合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一般认为,颅内恶性肿瘤不宜行X-刀治疗,其原因是由于肿瘤中心的“乏氧细胞”及瘤周的“亚临床病灶”存在,影响X-刀治疗的临床生物学效应。自92年3月以来,我们对部分手术后残留或复发的胶质瘤及脑深部无法手术切除的恶性肿瘤进行X-刀探索性治疗,采取追加分割照射、全脑或/及全脊髓放疗,同时配台全身化疗等综合性治疗手段,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