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2.
杨永荣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16):2057-2058
<正>弥漫性轴索损伤(DAI)是由于外伤使颅脑产生旋转加速度和/或角加速度,使脑组织内部易发生剪应力作用,导致神经轴索和小血管不同程度损伤[1-2],临床上常表现为较长时间的昏迷,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我院神经外科2002年2 相似文献
3.
目的:是探讨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临床特点及治疗体会以提高治愈率,降低致残、致死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0年1月间30例临床诊断为DAl患者的受伤机制、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治疗及预后。结果:DAI最常见原因为交通事故伤(80%),其次为坠落伤(12呦,其他(8嘲。治愈17例,轻残5例,中残3例,重残或植物生存2例,死亡3例。结论:DAI具有诊断、治疗困难,预后差等特点;交通事故是导致DAI的主要原因,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早期气管切开、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机辅助呼吸、促醒、防治并发症等治疗可提高治愈率,降低致残、致死率。 相似文献
4.
弥漫性轴索损伤(DAI)是重型原发性脑损伤的一种特殊类型,是颅脑损伤死亡与致残的重要原因.随着CT、MRI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对DAI的诊治有了新的认识,但其预后仍欠佳.我院近5 a以来共收治DAI患者34例,现就其临床特点与诊治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临床表现及诊断与处理方法,以提高治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DAI患者的救治措施和GCS评分与预后关系。结果良好4例(5%),中残7例(9%),重残11例(14%),植物生存25例(32%),死亡31例(40%,含家属放弃治疗自动出院的患者)。结论DAI的病死率和致残率高。GCS评分对判断DAI患者的预后有指导意义。早期正确诊断治疗DAI是降低颅脑损伤病死率、致残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弥漫性轴索损伤系头部遭受加速性旋转暴力,剪力而造成的神经轴索肿胀、断裂而引起的位于脑的中轴部分即胼体、大脑脚、脑干及小脑上脚等处的损伤,多属挫伤、出血及水肿。镜下可见轴索断裂轴浆溢出稍久可见圆形回缩球及血细胞溶解。典型表现为伤后立即出现持续性昏迷,且程度较浅,持续时间较长,轻者对痛刺激可有反应,但严重时生命体征多有早期紊乱。可出现呼吸节律紊乱、 相似文献
8.
针刺治疗弥漫性轴索损伤案例讨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为颅脑损伤中较为特殊的疾病,其致伤机制为回旋性外力,使脑各结构间产生剪力,造成白质本身损伤。临床表现以原发性昏迷时间长、程度深为特点。近20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其死亡率明显下降,但治疗方法还未取得突破性进展,致残率仍居高不下。笔者临症中应用针刺治疗3例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竟获良效,痊愈1例,显效2例。现将痊愈病案作为重点,报道如下,与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9.
10.
弥漫性轴索损伤临床诊治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伟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12(16):1806-1807
弥漫性轴索损伤 (diffuseaxonalinjury,DAI)由Adams等[1]1982年正式命名以来 ,作为一个独立的疾病类型 ,已被神经外科界所接受。DAI是由于外伤使颅脑产生旋转加速度和 /或角加速度 ,使脑组织内部发生剪力作用 ,导致神经轴索和小血管损伤[1-2 ] ,意识障碍是其典型临床表现。本病诊断和治疗困难 ,预后差。笔者现将DAI的临床诊治现状综述如下。1 DAI的诊断1 1 临床特点1 1 1 发病率 DAI占重型颅脑损伤的 2 0 % ,在死亡患者中占 2 9%~ 4 3% ,仅次于硬膜下血肿 ,居致死性颅脑损伤的第 2位。DAI可以单独发生 ,也可以和其他颅脑损伤并… 相似文献
11.
《陕西中医》2015,(7):920-921
目的:观察针灸结合临床康复综合性治疗弥漫性脑轴索损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120例弥漫性脑轴索损伤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临床康复训练,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针灸治疗。其中1个疗程为7d,患者治疗2个疗程后对比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0.0%,显著性高于对照组的71.6%(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不良反应。治疗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水平显著性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结合临床康复综合性治疗弥漫性脑轴索损伤患者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可改善患者脑干功能,降低细胞代谢率,减少患者机体炎症,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12.
邬燕红 《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5,18(19):1176-1176
弥漫性轴索损伤是头部遭受加速性旋转外力作用,因剪应力而造成的以脑内神经轴索肿胀断裂为主要特征的损伤。最常见于车祸颅脑伤的病人,也可见于坠落伤病人。在重型颅脑损伤中占2805~50%,损伤后通常处于昏迷状态,多无“中间清醒期”,预后差。2002年3月~2004年3月本院神经外科共收治176例,现就具体护理要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14.
靳清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33):4172-4174
弥漫性轴索损伤(DAI)是由于头部在成角或旋转加/减速运动中,周围脑组织与中央脑组织之间由于质量不同而产生相对运动, 在脑组织内产生剪切力和牵张力,作用于神经纤维造成轴索的剪切伤或牵拉伤.损伤以轴索断裂、回缩和最后的神经纤维分解为特征.典型的DAI易发生在胼胝体、皮髓质交界区、上部脑干及基底节等部位[1-2].DAI在颅脑损伤死亡患者中占29%~43%,占重型颅脑损伤的20%,其临床特点为病情危重、昏迷时间长、伤残率和病死率高[3].临床上迄今对于DAI诊断困难且无切实有效的治疗措施,笔者对DAI近年来的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属于弥漫性脑损伤,是头部在特殊外力作用下,脑内发生的以神经轴索断裂为特征的一系列病理变化.其发病率、病死率、致残率均较高[1].早期行高压氧治疗是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促进患者早醒,提高生存质量的重要手段.2006年1月以来,笔者对26例弥漫性轴索损伤行高压氧治疗的患者进行护理,在确保疗效、减少不良反应方面取得了一定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探讨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发病机制,原因,临床特点,诊断标准、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脑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的f临床资料。结果46例DAI患者根据GCS标准,恢复良好6例(13.0%),轻残12例(26%),重残8例(17.4%),植物生存3例(6.5%),死亡17例(37%)。结论DAI的致死率和致残率高。意识障碍是其典型临床表现。格拉斯哥昏迷评分越低,患者昏迷持续时间越长,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18.
胡丽果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14(15):2052-2052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由Adams等[1]正式命名,用于描述颅脑损伤后以脑深部神经轴索肿胀、断裂为特征的脑损伤类型。尤其多见于重型颅脑损伤,是颅脑损伤致死和致残的主要原因。我院2002年5月—2004年12月共收治脑弥漫性损伤患者46例。按照国内统一脑损伤分型[2]和格拉斯哥评分(GCS)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病因,探讨诊断和治疗方法以及预后效果。方法:回顾并分析36例DAI病人的临床诊治资料。结果:该组36例DAI病人因交通事故致伤占32例(88.9%),本组36例经治疗:良好12例,中残6例,重残6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10例。结论:DAI死残率高,临床主要依靠CT、MRI和临床表现相结合的方法予以治疗,通过营养神经并配合高压氧可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弥漫性轴索损伤的损伤机制和病理,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和鉴别诊断以及治疗,以提高临床治愈率、减少致残、致死率。方法回顾总结65例弥漫性轴索损伤的损伤机制和病理,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以及预后情况。结果65例弥漫性轴索损伤的患者多为交通事故伤以及坠落、钝器伤等;临床治愈16例,中度残废23例,重度残废11例,植物生存状态2例,死亡13例。结论时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早期诊断、综合治疗、必要时给予手术治疗可以明显提高患者愈后生存质量以及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