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失笑散小考     
据《中医大辞典》方剂分册载,失笑散有三方:一是《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九方,又名弓弦散;二是《洁古家珍》方,三是《疡医大全》卷十六引江度仍(《中国医学大辞典》为“江仍度”)方。本文兹就一方来源,剂量及炮制进行考证。  相似文献   

2.
《小品方》一书,在中国医学史上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內流传过,对当时和后世医家都有过一定影响。如《外台秘要》里就直接采用了《小品方》的資料111条(据《宋以前医籍考》),采自它书而同于《小品方》者計103条;其它如《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医心方》、《本草綱目》、《証类本草》等书,亦有一些資料是采用《小品方》的。可是,这部著作早在北宋时期亡佚,因而宋以后的医籍里很少有人提及,今天甚至有些医家亦不知道中国医籍里还有过这么一部著作。茲  相似文献   

3.
“方寸匕”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寸匕”是古代调剂上一个专用的量器,用来妙取做药.从现存医学义献看,其使用最早可能见于东汉早期,如武成汉代医简《治百病方》,先秦及西江医书如《五十二病方》、《黄帝内经》等,均未见使用.《伤寒杂病论》中散剂主要以方寸匕计量.其后的晋唐间医书如《肘后方》、《千金方》、《外台秘要》等,也有载其用者.陶弘景于南齐永无2年左右著《本草经集注》,在序例中说:“方寸匕者,作匕正方一寸,抄散取不落为度.”虽有陶氏之论,但现代人对方寸匕的大小、形状仍众说纷经,难以定论.吴氏认为,方寸匕即汉制一方寸平面大小,类似…  相似文献   

4.
学界一般认为,古代医方名著《小品方》在北宋时业已亡佚。但经研究发现,明清时期众多本草、医方、针灸及临床各科医籍均曾多少不一地引录过《小品方》的佚文,有的甚至将《小品方》明列为参考引用书目。尽管有的《小品方》佚文转引自《外台秘要》、《新修本草》等书,但仍有为数可观的《小品方》佚文非转引自他书,而是另有所本。据此认为,《小品方》在明清时期尚存于世。  相似文献   

5.
闲暇浏览《中医大辞典·方剂分册》(1983年版),见书中所载二母散之方源似有不妥,现商榷于下。《中医大辞典·方剂分册》将此方出处注为《证治要诀类方》卷三方。但二母散之名录早在宋代医籍中就曾见到。笔者所查《急救仙方》一书卷六即有“二母散:治喘急倒头不得,痰涎壅盛。知母、贝母各等分口右为细末,临睡白汤调,温服”的载述。说明本方是一首治疗喘嗽痰盛的方子。据考,《急救仙方》系北宋人所作,撰人撰年未详。此书原为道教徒抄录的若干种方书的汇编,但原书亡佚,其内容后被《永乐大典》所辑录。因此,该方的实际应用应早于明代之前。经查《证治要诀类方》系明戴元礼所撰,约刊于公元1443年,故成书在《急救仙方》和《永乐大典》之后。观其书中  相似文献   

6.
浅析古方3则重用防风的意义李永堂(浙江省余杭市第一人民医院余杭311100)关键词防风白术芍药散玉屏风散泻黄散1防风于白术芍药散中之意义白术芍药散(《医统》,即《医学正传》引刘草窗“痛泻要方”)所治之证,是腹痛泄泻,泻必腹痛,故又名痛泻要方。腹痛泄泻...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宋徽宗《圣济经》论述妇儿孕育胎教的原化篇、慈幼篇原文(不含注)医论来源的考证,发现《圣济经》原化篇、慈幼篇的所引医论文献主要来源于《易经》《庄子》《黄帝内经》《诸病源候论》《备急千金要方》等文献。然而《圣济经》所征引医论又绝非直接地照搬,而是对前贤理论进行整合,并引入了宋徽宗赵佶本人的理论总结与见解发挥。通过对《圣济经》原化篇、慈幼篇征引医论文献来源的考证,考察《圣济经》一书学术思想渊源,彰明其在妇儿孕育、生长、保健理论上的发挥,有利于进一步从整体上把握两宋时期医学理论的特点,深入理解两宋时期医学理论衍化的内在理路。  相似文献   

8.
高等医药院校《中医各家学说》教材1980、1986年版中,总论部分所引谢利恒《中国医学源流论·医学变迁》的原文,均将“三世医学”中的《素女脉诀》一书,写作《天子脉诀》。现仅摘录1986年版教材总论第一节“祖国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有关引文:“《曲礼》;‘医不三世,不服其药。’孔疏引旧说云:‘三世者,一曰《黄帝  相似文献   

9.
<正> 雄黄首载《神农本草经》,历代医家都很重视它的临床作用。李时珍说:“雄黄乃治疮杀毒要药也,而入肝经气分,致肝风肝气惊痫痰涎、头痛眩晕、暑疟泄痢、积聚诸病用之有殊功。”不少中医古籍中,均有以雄黄为主组成内服、外用之方剂,如《重楼玉钥》以雄黄解毒丸治缠喉风痹,《六必方》的一字散,《验方新编》的玉枢丹,《沈氏尊生书》的青黛散,《雷氏方》的六神丸,《温病条辨》的霹雳散等,这些方药至今仍沿用不衰。但近年来对雄黄的研究和应用却很少。其原因大概是有的宣传部门,过分夸大了雄黄的毒副作用,有些单位或医生一听雄黄为三硫化二砷,是毒品,为不担风险,便弃之不用。殊不知三硫化二砷水溶性很低,与砒石不同。据药理动物实验,“服倍量雄黄,肝、肾未见异常,无中毒现象”(《天津医  相似文献   

10.
《斗门方》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斗门方》一书今无传本,佚文散见于《证类本草》以降的各种医方本草。通过《斗门方》与《证类本草》、《备急总效方》、《古今医论大全》、《本草纲目》、《备救广义集》等书相关条目的比较研究,可以初步认为,《斗门方》成书于五代宋初之际,亡佚于两宋之间。  相似文献   

11.
以若干亡佚医籍在《本草纲目》中的引用作为例证,探讨其引用文献的错综复杂情况。《陈氏经验方》《小儿宫气集》《张焕小儿方》、姚和众《童子秘诀》均为《本草纲目》引用书目,今皆亡佚。经考证研究,有些今亡佚医籍当时为李时珍亲眼所见,如《陈氏经验方》;也有可能转引自其他古籍,如《小儿宫气集》《张焕小儿方》和姚和众医方书。《本草纲目》引录前人文献,一般医理内容与之相同,但李时珍有意简略处理文字。推测其或许出于压缩版面,降低出版费用,以益于促使《本草纲目》出版之考虑。《本草纲目》"序例"提及引用书目数量统计与正文所载不完全吻合,不能依照"序例"确定其具体引用文献的数量。《本草纲目》保存了诸多亡佚古医籍之佚文与相关线索,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2.
白术芍药散又名痛泻要方。由炒白术三两、炒白芍三两、炒陈皮两半、防风二两组成。关于本方之出处,历来均言出自《景岳全书》引刘草窗方,但实际出于《丹溪心法·卷二·泄泻》。书中引述的药味与本方一致,虽无方名,但指明“治痛泻”。书言“治痛泻用炒白术三两、炒白芍二两、防风一两、炒陈皮两半,久泻加升麻六钱。”可见《丹溪心法》所载与刘草窗方之药味相同,剂量除防风一味外亦均相等。白术芍药散主治肝郁脾虚,肝木乘脾土,脾失健运所致肠鸣腹泻,即“士虎木贼”之证。  相似文献   

13.
升降散一方为清代杨栗山所制,载于其所著之《伤寒温疫条辨》一书中。多年来笔者运用此方治疗外邪郁闭、痰火内阻所致的耳鼻喉诸疾随证化裁,颇为应手。爰引验案数则如下:  相似文献   

14.
《针灸资生经》①(下简称《资生经》)为南宋王执中编著。书中博采群书,资料丰富,对于研究古代针灸文献是一部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著作。本文特就该书中所收录的有关针灸文献资料作一初步探讨,不当之处,恳望指教。《资生经》所引针灸文献主要有以下七种,即《难经疏》、《明堂经》、《针经》、《铜人经》(即《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许希《针经》、《甲乙经》、《外台》(即《外台秘要方》)等,其中前五种系直接引自原书,后二种则转引自他书,现分别说明如下。一、引自《难经疏》《崇文总目》已收有《难经疏》十三卷,侯自然撰,则此书当为北宋初之作。又据丹波元胤《医籍考》,宋代尚有高承德《难经疏》一书.《资生经》引有《难经疏》(或作“难疏”)共22  相似文献   

15.
《秘传眼科龙木论》外用方药探讨黄剑虹《秘传眼科龙木论》一书是我国著名的古代眼科专书,约成书于宋元时代,原作未署撰写人。全书共分10卷,列方180余首。该书所列外用方见书于卷三至卷七,共33首。其中有散剂11首,如止泪散、清凉散、烂翳散等,膏剂16首,...  相似文献   

16.
升降散新用     
<正> 升降散一方,出自清·杨栗山所著《伤寒温病条辨》一书,由僵蚕、蝉蜕、姜黄、大黄、黄酒、蜂蜜组成,本为治温病而设。笔者20余年运用该方加减化裁,用治多种病症,颇感得心应手。爰引验案数则如下。 1 风火牙痛邵某,女,65岁。1984年12月10日初诊。  相似文献   

17.
黛蛤散考证     
黛蛤散为临床治疗肝肺经郁热,痰火上炎所致的眩晕、耳鸣、口渴、咳痰带血等症。关于本方的出处及其名称等问题,历代文献记载不一。经考证,本方最早出处应为宋·张果《医说》一书,但有方无名。至于黛蛤散这一名称始见于1935年郑显庭编撰《丸散膏丹集成》一书。组成药仅二味,一为青黛,一为蛤壳,其用量之配伍比例,历代多有变化,究竟什么样的配伍比例为合适,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南京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外科主任许履和,年近七旬,行医四十余年,有比较丰富的临床经验.《许履和外科医案医话集》(以下简称《医集》),是他经验的总结.此书按传统的部位分类法,分头面、颈项、胸、腹等九部,包括病症225种;介绍了许老常用的汤、丸、丹、散及敷贴熏熨,刀针洗浸等法,并有附方260余种.书中涉及感染、结核、出血、外伤,以及肿瘤、皮肤、乳房、男性泌尿生殖系统等方面的疾患.今试就笔者读后浅见,略谈《医集》较有特色的几个方面,以展示其一斑.一、外症疮疡,分上风下温中气火清·高锦庭《疡科心得集》说:"盖以疡科之证在上部者俱属风温、风热,风性上行故也;在下部者俱属湿火湿热,水性下趋故也;在中部者多属气郁火郁,以气火俱发于中也."《医  相似文献   

19.
《山东中医杂志》2014,(2):85-85
<正>2013年年末,成都老官山汉墓考古有重大发现,出土一批珍贵文物,发现920余支竹简和50枚木牍,作为西汉时期简牍是四川地区首次发现。竹简的内容有9部医书和1部兽医书《医马书》。9部医书除《五色诊脉》外都没有书名,其余初步命名为《敝昔医论》《脉死候》《六十病方》《尺简》《病源》《经脉书》《诸病症候》《脉数》,涉及内科、外科、妇科等。以  相似文献   

20.
过去,马王堆帛书《五十二病方》曾被认为是我国现已发现的最古医药方书.在里耶医简、《五十二病方》、北大医简三批简帛医书中,它们部分内容相似.由于里耶医简的成书时间早于《五十二病方》,前者可以视作后者的源头;而北大医简的成书时间晚于《五十二病方》,前者可以看作后者的传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