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上皮细胞粘附分子E-钙粘附素(E-CD)和β-链接蛋白(β-C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对80例手术切除的新鲜胃癌组织及癌周正常组织标本进行E-CD和β-CA表达情况检测,并同时行腹腔脱落癌细胞学检查。结果:胃癌组织E-CD和β-CA的表达降低或缺失率分别为78.75%(63/80)和61.25%(49/80);在浸润型、未分化型、弥漫状生长、有淋巴结转移及Ⅲ、Ⅳ期胃癌中,E-CD和β-CA表达明显降低或缺失(P〈0.01);在浆膜分型中的腱状、多彩弥漫型和浸润深度中的se、si及腹腔脱落癌细胞阳性病例中,E-CD和β-CA表达亦明显降低或缺失(P〈0.05)。结论:E-CD和β-CA联合检测对评估胃癌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浆膜受侵及腹腔腹膜转移等情况具有较大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在正常卵巢组织、良性、交界性及恶性上皮性卵巢肿瘤组织中β-连环素及E-钙粘附素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正常卵巢,良性、交界性卵巢上皮性肿瘤、上皮性卵巢癌中β-连环素、E-钙粘附素的表达情况,并结合卵巢癌的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对其表达进行分类和统计分析。结果β-连环素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的异常表达较正常卵巢及良性、交界性卵巢上皮性肿瘤明显升高(均P〈0.05),而在交界性、良性及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有淋巴结转移者异常表达亦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E-钙粘附素在上皮性卵巢癌的异常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卵巢组织、良性、交界性卵巢上皮性肿瘤(P〈0.05),E-钙粘附素异常表达在上皮性卵巢癌的不同组织学分化、临床分期、病理学类型及有无淋巴结转移间均有差异(P〈0.05)。结论β-连环素、E-钙粘附素在上皮性卵巢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二者在上皮性卵巢癌中表达呈正相关,联合检测可更好地评价上皮性卵巢癌,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E-钙黏附素在脑膜瘤中的表达及其与脑膜瘤病理学分级的关系,了解E-钙黏附素在脑膜瘤的侵袭行为、瘤周水肿、肿瘤的复发等方面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3例脑膜瘤组织中的E-钙黏附素表达及其与脑膜瘤病理学分级、侵袭行为、瘤周水肿、肿瘤的复发的关系。结果E-钙黏附素主要表达于脑膜瘤细胞的胞膜和(或)胞浆,53例脑膜瘤组织中E-钙黏附素阴性表达12例(22.6 %),且在肿瘤向脑组织浸润最明显处表达明显减弱。在不同级别的脑膜瘤中的表达是不同的,随着级别的升高,其阴性表达率显著增加;随着瘤周水肿的程度增强,E-钙粘连素低表达率显著增加;非浸润组阴性表达率15.4%(6/36),浸润组阴性表达率57.2%(8/14),其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非复发组阴性表达率16.3%(7/43),复发组阴性表达率70%(7/10),其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E-钙黏附素在脑膜瘤的侵袭行为、瘤周水肿、复发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其表达与脑膜瘤的病理分级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检测E-钙黏附素在脑膜瘤中的的表达对进一步了解脑膜瘤的生物学行为和判断预后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上皮钙粘附素(E-cadherin,E-cad)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资料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19例胃癌组织中E-cad的表达水平.结果 本组119例胃癌中,E-cad异常表达率为51.3%(61/119),正常表达率为48.7%(58/119),异常表达表现为E-cad在细胞膜上的表达减少.E-cad的异常表达与胃癌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预后显著相关,而E-cad表达与年龄、性别和胃癌的TNM分期无相关性.结论 大多数胃癌存在的E-cad的异常表达.E-cad在胃癌的侵袭与转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检测E-cad的表达可作为判断胃癌分化、浸润、转移和预后的良好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5.
本实验以38例胃癌手术切除的标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对上皮-钙粘附素(E-Cad)在胃癌组织及正常胃组织中的表达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E-Cad在所有正常胃粘膜上皮组织中均见表达;而在胃癌组织中,E-Cad的表达则呈现不同程度的改变,包括保留表达、异质性表达,消失表达;且与胃癌的大体类型,分化程度,生长方  相似文献   

6.
王宁菊  王燕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04,26(4):239-242,F003
目的探讨E-钙粘附蛋白(E-cadherin,E-cad)与胃癌侵袭转移恶性表型形成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65例胃癌组织标本、35例癌旁组织E-cad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胃癌临床特征、预后间的关系。结果胃癌中E-cad阳性表达率为723%,阳性产物主要见于细胞膜,癌旁组织阳性表达率为943%,两者间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胃癌组织中E-cad阳性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民族、病程、病变部位、肿瘤大小、大体形态、病理分化程度、浸润深度、临床分期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但阳性表达者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率及死亡率与阴性表达者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胃癌组织中存在着E-cad蛋白低表达现象。  相似文献   

7.
胃癌组织中E-钙粘附素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E-钙粘附素(E-cadherin)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与胃癌发生、发展的关系,评价E-cadherin和VEGF在胃癌浸润转移及预后判断中的作用。方法:采用SABC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20例正常胃粘膜和60例胃癌手术切除标本的E-cadherin和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正常胃粘膜中E-cadherin全部表达,胃癌组织中阳性率为25%,E-cadherin与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正常胃粘膜中VEGF均无表达,胃癌组织阳性率为61.7%,VEGF的表达与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1);E-cadherin表达和VEGF表达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E-cadherin和VEGF表达与胃癌的浸润转移密切相关,检测E-cadherin和VEGD表达有助于胃癌转移及 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8.
E-钙黏附素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结肠癌中钙黏附素的表达与癌分级、分期及肿瘤大小的关系,以及E-钙黏附素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预后的影响,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0例结肠腺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结肠组织E-钙黏附素的表达。结果E-钙黏附素在50例结肠癌中的阳性率为52.00%,在癌旁正常结肠组织中的表达率为80.0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734,P〈0.05)。E-钙黏附素在结肠癌中的表达与患者性别、肿瘤部位、大小、分化程度无统计学意义,与Dukes分期有关。结论结肠腺癌组织中E-钙黏附素呈低表达,与癌旁正常结肠组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肿瘤Dukes分期有关(P〈0.05),钙黏附素与结肠癌的发生、发展明显相关,可以作为判断结肠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陈忠  叶智勇  丁斌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7,20(11):1246-1249
目的:探讨上皮钙粘附蛋白(E-cadherin,E-cad)与胃癌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80例胃癌及其转移淋巴结组织进行E-cad蛋白检测。结果:80例胃癌组织标本中E-cad表达率为55.00%。E-cad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胃癌Lauren分型、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显著相关(P<0.05),而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等参数无相关性。E-cad在有淋巴结转移的胃癌中原发灶和转移淋巴结中的表达率分别为35.48%和32.26%。E-cad的表达与有淋巴结转移的胃癌中的原发灶和转移淋巴结呈显著相关(列联系数R=0.4978,P<0.05)。结论:E-cad的表达与胃癌分化、侵袭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黏蛋白2(MUC2)和E-钙黏附素(E—cadherin)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58例胃癌黏膜组织作为实验组,另取20例正常黏膜组织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组织中MUC2和E—cadherin的表达情况及二者相关性。结果:根据Laur6n分型,肠型胃癌中MUC:阳性表达率为57.9%,弥漫型胃癌中阳性表达率为30.0%:E—cadherin在肠型胃癌中阳性表达率为65.8%,在弥漫型胃癌中阳性表达率为35.0%,二者两型阳性表达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UC2和E—cadherin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MUC2和E—cadherin的异常表达在胃癌,特别是肠型胃癌的发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转录因子Ets-1在人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胃癌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运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86例胃癌及癌旁组织中Ets-1的表达.结果 Ets-1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4.4%,显著高于癌旁组织(40.7%,<0.05);Ets-1阳性表达率在乳头状腺癌、管状腺癌及低分化腺癌与印戒细胞癌/黏液腺癌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Ets-1的表达与胃癌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有关,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远处转移均无关.结论 Ets-1在胃癌组织中具有高表达率,其阳性表达与肿瘤的浸润、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粘蛋白MUC2在胃癌发生过程中的作用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正常胃粘膜、肠化生胃粘膜以及胃癌组织中MUC2蛋白的表达。结果 正常胃粘膜中粘蛋白MUC2无阳性表达 ,而肠化生胃粘膜和癌组织MUC2阳性率分别为 2 9.7%和 5 1.4% ,癌组织MUC2阳性率显著高于癌旁粘膜和正常粘膜 (P <0 .0 1)。胃癌组织中MUC2蛋白的表达与胃癌的组织学类型、淋巴结转移和病理分期无关 (P >0 .0 5 ) ,但和Lauren分型密切相关 (P <0 .0 5 )。结论 MUC2基因上调表达参与了胃粘膜的癌变过程 ,胃癌中MUC2的表达与Lauren分型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bcl-2和p53在胃癌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检测78例胃癌中bcl-2、p53的表达情况.结果:bcl-2和p53在胃癌中的表达率分别为42.3%和52.4%,bcl-2和p53蛋白表达与胃癌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均无明显关系,bcl-2和p53表达之间存在相关性(P<0.01).结论:凋亡相关基因bcl-2和p53的异常表达在胃癌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 探讨Fascin、上皮钙黏附素(E-cadherin)在肝内胆管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2例肝内胆管细胞癌及20例正常肝内胆管组织中以上两种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肝内胆管细胞癌中Fascin阳性率显著高于正常胆管组织,差异有显著性(P<0.05).肝内胆管癌组织中E-cadherin膜表达缺失率显著高于正常胆管上皮(P <0.05),E-cadherin与胆管癌组织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肝内胆管癌组织中,Fascin阳性表达与E-cadherin膜表达呈负相关(r=-0.451,P<0.01).结论 两者可能共同参与了肝内胆管癌的发生发展.两者的异常表达使胆管癌在发生发展过程中更具侵袭性,促进了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两者联合应用是预测胆管癌生物学行为的有效的分子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利用胃癌组织芯片研究Ezrin蛋白的表达及其在胃癌的发展及转移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ABC法)检测121例胃癌和39例正常胃组织标本中Ezrin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Ezrin蛋白在胃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82.6%,而在正常胃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38.5%,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病理学分级中Ⅱ级和Ⅲ级与Ⅰ级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有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的胃癌组织中Ezrin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2.4%,97.7%,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51.7%与无远处转移组74.0%(P<0.001).[结论]Ezrin蛋白的高表达在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并与胃癌的病理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密切相关,可做为胃癌的诊断及预后判定指标.  相似文献   

17.
胃癌组织中PCNA和细胞色素C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胃癌组织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细胞色素C(CytC)蛋白的表达、相互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9例胃癌组织及1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PCNA和Cyt C蛋白的表达。 结果:1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PCNA和Cyt C蛋白表达率分别为20.0%(2/10)和10.0%(1/9),胃癌组织中PCNA和CytC蛋白的表达率分别为86.4%和78.0%,胃癌组织表达率高于正常胃黏膜组织(P<0.05 或P<0.01)。在不同年龄、不同肿瘤大小的胃癌患者中PCNA和CytC的表达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低分化患者PCNA的表达率高于高分化患者(P<0.05),低分化和中分化患者CytC蛋白表达率均低于高分化患者(P<0.01),胃癌组织中PCNA蛋白与Cyt C蛋白的表达频数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PCNA蛋白的高表达及Cyt C的低表达与胃癌的发生发展有关,提示二者在胃癌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分别通过不同途径来发挥生物学作用。  相似文献   

18.
Bcl-2和nm23蛋白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对 45例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bcl 2和nm2 3蛋白的表达状况进行研究。结果示 ,Bcl 2 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 60 % ,其表达与组织学分级有关 ;nm2 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 40 % ,其表达与临床分期有关。提示 ,对这两个指标的检测有利于估计卵巢癌病人的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在宫颈癌发生,发展及转移过程中E-cd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1995年2月-1999年4月从未接受过放射治疗,化学治疗及其他特殊治疗的宫颈癌患者标本60例,其中经手术切除的I-II期宫颈癌标本37例,Ⅲ-Ⅳ期宫颈癌活检标本23例,同期选取正常宫颈上皮组织标本10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标本14例,要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观察各组织标本E-cd的表达,结果随着由正常宫颈组织向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乃至宫颈癌的逐步发展,E-cd的阳性表达逐渐减弱,各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其在宫颈癌病理学分级中的阳性表达率亦有显著差异(P<0.05),癌细胞分化越差,E-cd的阳性表达率越低,E-cd在有淋巴结转移中的阳性表达率无淋巴结转移者明显降低(P<0.05),此外E-cd的阳性表达率与宫颈癌的临床分期 有关,I-II期宫颈癌中E-cd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Ⅲ-Ⅳ期者(P<0.05),结论:E-cd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检测抗癌1基因(Kang Ai 1,KAI1)和上皮性钙粘蛋白(E-cadherin,E-cad)在乳腺浸润性小叶癌(ILC)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PV-9000法检测66例乳腺浸润性小叶癌及30例良性病变组织中KAI1和E-cadherin的表达情况.结果 KAI1、E-cadherin在乳腺浸润性小叶癌与良性病变中的表达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ILC中KAI1的表达与患者年龄及组织学分级有关(P<0.05),E-cadherin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有关(P<0.05),而与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等其他临床病理因素无关(P>0.05).结论 KAI1和E-cadherin在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低于良性乳腺组织.KAI1和E-cadherin在乳腺浸润性小叶癌中的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