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介绍肺癌影象学诊断中的五大成像技术,即:传统 X 线检查[标准胸部平片、断层片、支气管造影(支造)、支气管动脉造影或 DSA(数字减影式血管造影)等]、电子计算机体层检查(CT)、灰阶超声(B 超)、放射性核素扫描(γ闪烁扫描  相似文献   

2.
3.
Caroli氏病也称为先天性肝内胆管囊状扩张症,Caroli等曾对该病的临床特征做了详细的描述:①该病患者的肝内胆管呈节段性的囊状或柱状扩张;②对胆石病、胆  相似文献   

4.
5.
6.
7.
本文就癌肿侵犯胆管引起梗阻性黄疸的各种影象学诊断进行对比研究,着重讨论证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和经皮经肝胆管造影(PTC)的价值和其它影象学的特征。资料来源收集1988~1990年因癌肿侵犯胆管内、外引起的梗阻性黄疸患者62例,男46例,女16例。平均年龄52.6岁,所有患者均有梗阻性黄疸的临床症状,体征及化验上的改变。发现黄疸至住院平均为22.4±8.2天。全部病例均进行肝胆酶谱学(TB.ALT.ASTAKP、γ-GT)检查和超声检查,其中经CT检查者47例,ERCP者27例,PTC者37例,腹腔动脉造影(SCA)者14例。  相似文献   

8.
Ⅱ型Caroli病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例:患者男,21岁,学生,因“呕血、黑便”于2008年11月26日入院。患者11年前曾有类似发作史,无明显诱因出现恶心、呕吐。呕吐物如咖啡样,内含少量食物,量约500ml,解黑色稀便2次(量不详),伴头晕、心悸。于当地医院就诊.经B超等影像学检查诊断为“特发性门静脉高压合并上消化道出血”,行“门奇静脉断流+脾切除术”,  相似文献   

9.
李玉堂  沈祖尧 《胃肠病学》1999,4(4):199-204
光学纤维内镜技术应用以前,超声和钡剂检查是诊断消化道恶性疾病最重要的影象学方法。对胃肠道恶性肿瘤的诊断,内镜的出现事实上取代了钡剂检查。目前,胃镜和结肠镜检查日益频繁地应用于胃肠道肿瘤的首次检查。内镜不仅可以通过活检作出明确的组织学诊断,而且还能对梗阻和出血等肿瘤并发症进行治疗。然而,肿瘤的治疗更依赖于影象学检查对其准确分期。准确的分期有助于为病人选用合适的化疗、放疗、手术或姑息性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0.
Caroli病伴肝硬化、多囊肾一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Caroli病又名先天性肝内胆管囊状扩张,系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由Caroli于1958年首先报道,故称Caroli病〔1〕。现报道一例如下。患者陈某,男,24岁,北京人,住院号132509。因中上腹不适、呕血19小时于1998年4月8日入院。患者9岁时因贫血发现脾肿大而行脾切除术,术中曾发现肝纤维化及肾囊肿可能,但未进一步检查。入院后予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并予输血、抑酸等抢救,2天后出血停止。查肝功能正常,乙肝二对半、抗HAV-ⅠgM、抗HCV均阴性。肝脏CT示肝左叶增大明显,肝裂增宽,肝…  相似文献   

11.
目的提高临床医师对Caroli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总结解放军总医院2005年1月至2010年10月24例Caroli病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特点以及治疗方法。结果本组患者男女比例1∶2.4;平均发病年龄20.1岁;临床表现以上腹痛、发热、黄疸、消化道出血为主;胆管结石是最常见的合并症;影像学检查发现21例(87.5%)及胎儿1例;20例行外科手术治疗,其中肝移植2例,随访4个月至5年一般情况良好;2例行内镜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硬化剂、组织胶治疗,分别随访3个月、1年无再发出血。结论Caroli病患者起病早,临床表现多样,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外科手术及内镜下治疗是有效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2.
患者女,32岁。因右上腹痛月余,加重伴钻顶样疼痛半天,以胆道蛔虫症收入院。入院后体查:T 37.6℃,神志清,巩膜轻度黄染,右上腹压痛及反跳痛,墨菲征阴性。血WBC10.8×109/L。B超示胆总管重度扩张,直径30 mm,扩张的胆总管内有条索状强回声,迂曲,呈双轨征,无声影,肝内可见多个液性暗区,考虑胆管扩张,胆道蛔虫,肝内多发性囊肿。  相似文献   

13.
14.
病例:男,41岁,以"肝功能异常1月余,腹胀、尿黄2d"为主诉入院,患者入院前1月余体检发现肝功能异常:丙氨酸转氨酶(ALT)65U/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88U/L,但自觉无不适,于外院就诊服用中药调理。2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胀、闷痛,尿色加深如浓茶样,无反酸、嗳气,无厌油,无恶心、呕吐,无腹泻,无发热、寒战,无咳嗽、胸闷、胸痛;ALT  相似文献   

15.
肝内结石病的影象学检查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超声技术与放射技术的进步,肝内结石病的诊断水平较前有了明显的提高。目前肝内结石病的影象学检查,主要包括:B型超声;CT和MRI;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PTC);逆行内镜胰胆管造影(ERCP)。而静脉胆道造影因其显影欠清晰,与其他技术相比有较大的不足,故现已少用。 1 B型超声检查 B型超声检查(简称B超)诊断胆道疾病是近年来的一项重大进展,该法简单,操作方便,结果可靠,可重复,费用低,患者易于接受,肝内胆管结石B超检查时大多数表现为强回声团伴后方声影,泥沙样结石则与肝实质回声水平相近,声影亦不明显。强回声团块在肝内既可呈散在分布,也可堆积成团,伴胆管囊样扩张,远端胆管扩张,更多时候表现为沿门静脉的  相似文献   

16.
先天性肝纤维化伴Caroli病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天性肝纤维与先天性肝内胆管护张症(又称Caroli病)是一组临床少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以儿童、青少年多发,临床常易漏诊、误诊,其病变常累及整个肝脏,且多与先天性肾囊肿等伴发.  相似文献   

17.
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18岁,回族,主因“间断呕血、黑便7年,加重3 d”于2018年10月18日收住本院。7年前患者因呕血、黑便于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上消化道出血”,予以输血、止血等内科保守治疗后好转。5年前因上腹胀痛伴黑便于宁夏某医院就诊,完善相关检查诊断为“多囊肝”,行胃镜检查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予以对症处理。期间患者间断有呕血、黑便症状,伴恶心,平均每年发作1次,多次予以输血等内科保守治疗。2年前患者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门静脉高压症”行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术后仍有反复呕血、黑便,平均每半年发作1次,均予以抑酸、止血、输血等内科保守治疗。  相似文献   

18.
19.
20.
目的 探讨Caroli病的影像表现及各种影像方法对其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MRCP、ERCP、PTC或手术病理证实的7例Caroli病患者的影像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①超声(6例)与CT(5例)平扫检查均显示肝内囊柱形或梭形病变.②超声与CT共显示特异性征象5例:超声与CT同时显示“囊尾征”2例,CT显示“中心点征”并“索条征”1例,CT分别显示“中心点征”与“索条征”各1例.“中心点征”与“索条征”均系64排CT容积平扫结合MPR薄层重建显示.③超声与CT共显示胆管结石5例、胆囊结石1例与门脉高压症2例,并显示右肾旋转不良1例、右肾多囊肾伴结石1例.④MRCP(4例)、ERCP(2例)或PTC(1例)均直观地显示扩张胆管的部位、大小、形态、范围、扩张程度及其伴发的胆管结石和胆管炎,其特征性征象系“悬挂征”,MRCP结合原始资料或常规MRI显示门脉高压性肝硬化并腹水1例、右肾旋转不良1例、右侧多囊肾伴结石1例.结论 超声与CT能部分显示本病的特异征象,而ERCP、PTC与MRCP对其有确诊价值;MRCP结合原始资料或常规MRI有利于本病的分型及合并症的检出,且简便无创,应列为首选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