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纤维束示踪技术定位丘脑腹中间核(Vim)的可靠性及安全性。方法对10例需行丘脑Vim核细胞刀毁损术的原发性震颤患者,术前采集60个方向的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资料,应用美敦力S7神经导航进行纤维束重建及术前计划。通过对锥体束、内侧丘系及齿状红核丘脑束(DRT)进行纤维束示踪,可视化定位Vim核靶点位置。对比其与常规方法得到的Vim核靶点坐标,通过术中宏刺激判断靶点感觉及运动阈值,验证靶点坐标。比较患者手术前后的Fahn震颤评分;术后复查毁损灶位置。结果本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4. 9岁,前后联合(AC-PC)长度为(23. 6±1. 5) mm,第三脑室半径为(2. 6±0. 8) mm。常规靶点坐标,x:(14. 1±0. 8) mm,y:(-5. 9±0. 4) mm; DTI靶点坐标,x:(14. 6±0. 8) mm,y:(-5. 7±1. 0) mm。4例患者不同方法得到靶点坐标相差≥1. 5 mm。全部患者先按常规靶点穿刺,其中2例患者因感觉阈值异常,与DTI靶点坐标完全一致,术中调整后效果良好。患者手术前后的Fahn震颤评分比较,平均改善率为80. 1%。结论基于纤维束示踪技术的可视化靶点定位方法对于Vim核位置变异较多的情况具有可行性,可增加丘脑Vim核靶点定位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2.
帕金森病手术相关靶点MRI定位解剖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目的探讨MRI定位帕金森病手术相关靶点的准确性和实用性。方法采用T1序列对76例活体人脑前后连合间径(LI)在MRI上的长度进行测量;采用自旋回波翻转恢复序列和T2序列对10名健康人以LI为扫描基线,行3mm层厚、无间距的矢状位、轴位和冠状位头部MRI扫描,分析帕金森病手术相关靶点的MRI位置、影像学特点。结果76例活体人脑MRI上的LI平均长度为22.90±1.30mm;丘脑底核(STN)和苍白球内侧部(GPi)在MRI上清晰显示,其靶点坐标STN为中线旁开12.01±1.25mm,原点后0.62±1.07mm,AC-PC平面下3mm;GPi为中线旁开19.99±1.48mm,原点前3mm,AC-PC平面下3.20±1.24mm。腹内侧中间核(Vim)为MRI不可见靶点,但可根据AC、PC、AC-PC连线和三脑室进行直观、简便的推算。结论MRI可直接、准确地显示脑内一些帕金森病手术相关靶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听眦线(OML)作为脑立体定向手术颅内靶点定位体表扫描基线的可行性。方法采用1.5T高清MRI图像测量105例接受立体定向手术的患者前后联合连线(AC-PC)与OML、大脑长轴、丘脑长轴的夹角,分析OML与AC-PC、大脑长轴、丘脑长轴的关系及其他体表参考线基线与AC-PC的关系。结果AC-PC与OML成向下(10.17±1.46)°夹角,大脑长轴与OML成向下(9.77±1.57)°夹角,丘脑长轴与OML成向下(9.84±1.64)°夹角,大脑长轴、丘脑长轴与AC-PC基本平行。结论OML为较理想的功能神经外科定位用体表参考线,具有标志明确、操作简单的优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眦耳线与前联合-后联合(AC-PC)线于矢状平面投射的夹角在神经外科立体定向手术中的意义及应用. 方法 采用3.0T多源MRI机扫描中国华南地区120例汉族成人健康志愿者的颅脑图像,计算眦耳线与AC-PC线在矢状平面投射夹角,并测量前后联合间径、外耳门中点至AC-PC平面垂直距离,分析比较3组数据在性别、年龄间的差异性,并对测得数据进行临床验证. 结果 华南地区正常汉族成人眦耳线与AC-PC线平均投射夹角为12.03°±1.11°,其中男性12.17°±1.06°,女性11.89°±1.14°;前后联合间径平均为23.74mm±0.95mm,其中男性24.35mm±0.64 mm,女性23.14 mm±0.95 mm;垂直距离平均为48.69 mm±4.03 mm,其中男性49.57 mm±3.10 mm,女性47.82mm±4.61mm.经临床验证,所得AC-PC平面与实际AC-PC平面偏差角度为1.56°±0.63°. 结论 在不同年龄、性别人群中眦耳线与AC-PC线在矢状平面投射夹角相对稳定,以眦耳线作为基线,结合所测夹角与垂直距离,可在体表勾画出AC-PC投影线,以此调整定向头架安装获得AC-PC平面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与可重复性,亦可以作为华南地区汉族成人脑结构重要的参考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健康中国人腩立体定向标志前连合(AC)、后连合(PC),为立体定向功能神经外科捉供基础数据.方法 采集健康中国成人自愿者脑MRJ图像120例,男女各60例.在正中矢状面上分别测量AC、PC的宽度和AC-PC的长度(LI),采用统计学方法 分析LI与年龄的相关性及性别差异,并将颅长纳入比较.结果 LI的长度在19.70~25.65 mm之间,平均为(22.92±1.13)mm;AC、PC平均宽度分别为(2.30±0.37)mm、(1.60±0.31)mm;本组中国成人各年龄段组人脑LI长度与年龄无相关性,男性LI长度大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颅长纳入比较后,这种差异性消欠了:AC、PC的宽度与年龄无相关性,AC的宽度女性大于男性,PC的宽度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立体定向功能神经外科中AC-PC线是稳定的脑内结构测量参考线.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Patil方法,经改进直接定位Vim核治疗帕金森病。现介绍如下:1 材料和方法 从2000年3月至2001年3月,利用改进的直接定位Vim核方法治疗帕金森病19例,男10例,女9例;年龄45~76岁,平均(61.84±8.8)岁。均以震颤为主,伴有不同程度的僵直和运动缓慢。Hoehn和yahr分级:Ⅰ级:1例,Ⅱ级7例,Ⅲ级5例,Ⅳ级6例。其中有6例曾在我院行一侧丘脑Vim核毁损术,再次行对侧Vim核毁损术。2 手术方法及过程 根据Patil方法,我们用螺旋CT进行基底节扫描(层厚2mm,层间距0mm),尽量与AC-PC平面平行。在丘脑的下部几个平面,调整CT影像的窗宽和窗位后,丘脑内可见很多的低密度区,未见齿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在功能性立体定向靶点定位中的精确性及可靠性。方法:对100例帕金森病患者,进行MRI导向,选择靶点:左侧丘脑Vim核、苍白球腹后部(PVP)各15例,丘脑Vim核 PVP24例;右侧丘脑Vim核12例,PVP10例,丘脑Vim核 PVP24例,定位方法采用CRW立体定向仪,采用Philps GyroscanNT1,0tesla磁共振成像诊断仪扫描,在轴位影像上依据苍白球内侧部与内囊明确的分界,确定PVP的靶点,在冠状位上可直接观察到PVP、视束、内囊及丘脑腹外侧与比邻结构的关系。如果选择丘脑Vim核或PVP靶点,则在冠状位上和轴位上可直接选定该靶点。结果:采用本方法实施100帕金森病患者立体定向手术,测量AC-PC线长为22.0-32.3mm。平均25.3mm,确定PVP与视束间距1.0-2.0mm,至内囊距离2.0-3.0mm,手术后复查MR、CT,结果显示靶点定位准确,结论:(1)MR成像不仅组织分辨率高、多功能,多层面扫描,能清晰显示丘脑,PVP、视束,内囊等重要结构,达到直接解剖定位。(2)MR成像严格按照正中矢状位以及平行于AC-PC线的轴位影像,并在冠状位,矢状位、轴位验证靶点,(3)MR确定Vim、PVP与视束间距后,在直视解剖靶点下直接测出数据,而不是采用传统的靶点坐标,手术中通过微电极纪录细胞外电活动也证实了MR解剖定位精确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保证立体定向仪在头部固定牢靠、减少头部移动、缩短手术时间、减少脑脊液外流的措施,保证靶点精确定位都同样重要。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30例正常脑标本,利用笛卡尔坐标方法,以大脑原点为起始点,每隔2.5mm作一冠状面、矢状面、水平面三个切片,分别对脑深部的灰质结构,按数学方法测量他们的空间位置、范围大小、核团长径与宽径的垂直交点中央区位置以及至脑表面距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在双源CT辅助下测量听眦线及鼻翼耳郭软骨下缘线对AC-PC平面的定位情况,达到更加准确的在成人体表勾绘出AC-PC平面。方法通过测量我院326例接受立体定向手术的成人头颅的256层高分辨率双源CT扫描仪数据,输入手术计划系统,以获得听眦线及鼻翼耳郭软骨下缘线与AC-PC线在矢状平面投射夹角、前后联合间径长度、外耳道中点至平面垂直距离等常用参考值,以便获得扫描时精准的AC-PC平面。结果采用平行于听眦线进行的CT 2 mm层厚的扫描中,AC-PC点全都存在同一层面中;在以平行于鼻翼耳郭软骨下缘线进行的CT 4mm层厚的扫描中,AC-PC点全都存在同一层面中。听眦线与AC-PC的夹角为(1.6±0.7)°,相距(48.4±4.2)mm;鼻翼耳郭软骨下缘线与AC-PC的夹角(2.3±0.3)°,相距(15.8±2.8)mm,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听眦线及鼻翼耳郭软骨下缘线在现有的CT扫描基线中与AC-PC连线平行度均较高,临床上实用性均较强;二者相比较,鼻翼耳郭软骨下缘线可作为更理想的立体定向功能神经外科的CT扫描基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大脑内静脉(VCI)至前、后连合(AC-PC)连线的垂直距离(H)与年龄的相关性及性别差异,探讨H做为人脑立体定向解剖学新的参考线的可行性.方法 采集健康中国成人自愿者脑MR图像120例,男、女各60例.在正中矢状面T2加权像上测量大脑内静脉(VCI)至前、后连合(AC-PC)连线的垂直距离(H).性别间差异采用t检验,与年龄的相关性采用相关性分析.结果 VCI至AC-PC连线垂直距离H的范围在10.4~17.6mm之间,平均为12.85±1.47mm,男性为12.80±1.63mm,女性为12.91±1.23mm.H值在性别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年龄没有相关性.结论 VCI到AC-PC的垂直距离相对稳定,不受年龄、性别的影响,符合脑内结构做为影像学参考基线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利用组织学和计算机技术构建MRI不可见靶点-丘脑腹内侧中间核(Vim)数字化图谱,以便为功能神经外科制定手术计划提供直观的参考依据.方法 对9例成年男性尸脑按标准立体定向系统行50μm冰冻切割,尼氏染色.在切片上对Vim进行识别、分割、提取、三维重建.结果 立体定向空间内Vim核团矢状面大致为楔形,长轴向外侧偏离Z轴约20°.核团的坐标三维范围:X轴方向为18.4~9.2mm;Y轴方向为-8~-2mm;z轴方向0~8mm.左、右侧Vim核团体积分别为(229.65±15.93)mm3和(233.34±15.16)mm3.结论 三维重建的Vim表面光滑、形态逼真,清晰地显示了Vim核团在标准立体定向空间中的位置和大小,并能任意角度浏览,使实现Vim可视化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苍白球腹后部毁损术中靶点定位方法.方法我科对241例PVP解剖定位和电生理定位方法进行MRI扫描,前50例采用坐标定位法计算靶点坐标,记录微电极2-4个针道,平均2.6个针道;后191例采用坐标定位和图像定位相结合方法计算靶点坐标,每例记录1~2个针道,平均1.3个针道.该轴位像上框架前后正中线与脑矢状线基本平行,夹角≤2.冠状位像上框架左右基线也基本上与脑矢状线垂直,夹角90±1.5.正中矢状位像都能清楚显示AC点和PC点,所以大脑原点定位非常准确.我们把矢状位像上确定的大脑原点通过MRI扫描定位线反映到AC-PC平面的轴位像和原点前3mm的冠状位像,从而避免了MRI断位像AC点和PC点显示不清、原点定位不准确和冠状位无法确定大脑原点的缺陷.在冠状位像除了显示内囊、苍白球各部分和髓板外,还能显示视束.结果MRI图像能清晰显示苍白球各部分、髓板、内囊及视束等结构.微电极记录可确认苍白球内侧部上、下界、视束等结构.结论MRI定位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安装立体定向框架尽可能平行AC-PC线,框架左右高低一致,前后不能扭转.2、如患者震颤严重,可适当服用抗PD药物或应用镇静剂.3、选择合适的扫描参数.4、矢状、轴位和冠状图像对定位意义侧重点不一样.如矢状位能清晰显示AC点和PC点,轴位像对GPe、GPi的外侧部分和GPi的内侧部分分界显示比较清楚,冠状位还能显示视束及三脑室底部.5、坐标定位和图像定位相结合,减少了个体差异引起的误差,使MRI定位更加准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丘脑腹中间核(Vim)毁损术治疗帕金森病(PD)的临床疗效及手术并发症。方法PD患者151例在采用MRI丘脑长度比例法定位Vim后行射频热凝毁损Vim治疗。术前、术后1周、1年、3年、6年在未服药状态下行统一PD评定量表Ⅲ(UPDRSⅢ)评分评估疗效。结果不同Hoehn-Yahr分级患者术后1周UPDRSⅢ评分较术前均明显下降(P〈0.05)。术后1周不同级别Hoehn-Yahr分级UPDRSⅢ评分改善率均差异显著术后6年,震颤型和震颤僵直型PD患者UPDRAS评分分别为(35.75±2.30)%和(27.27+2.02)%;震颤型近期及远期疗效较震颤僵直型好(P〈0.05)。随着Hoehn-Yahr分级的增加和术后时间的延长UPDRSⅢ评分改善率下降。术后并发症包括术后毁损灶少量出血6例,构音功能障碍8例,手术同侧口周及对侧肢体麻木7例。结论经MRI丘脑长度比例法定位后行丘脑Vim毁损术治疗PD近期疗效显著,有较好的远期疗效,并发症较低。  相似文献   

14.
帕金森病立体定向手术靶点定位软件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帕金森病进行立体定向手术时,其靶点的术前确定主要依据立体定向脑解剖图谱和经验,由所选靶点在大脑原点(AC-PC线中点)坐标系中的坐标(简称解剖坐标),表推算出靶点在立体定向架坐标系中的坐标(简称实际坐标).  相似文献   

15.
丘脑腹中间核(ventral intermediate nucleus,Vim)是治疗帕会森病患者震颤症状最有效的靶点[1-5].然而在影像学定位时,Vim因无明显影像特征而不能直接测量[6].  相似文献   

16.
丘脑射频毁损术后早期MRI表现(附39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丘脑Vim核射频毁损术后早期MRI表现及分析.方法随机对39例以震颤为主要症状的帕金森病(PD)的42次丘脑Vim核进行立体定向射频毁损术治疗,术后早期进行MRI检查,观察毁损灶,同时进行早期临床评价.结果术后平均103.7小时进行MRI检查,所有病例T1、T2相均能精确分辨出毁损灶位置、形态及大小.典型表现T2加权相呈三层不同密度椭圆形球体,水平面呈三层同心圆结构.灶中心点与AC-PC相对位置X±15.4mm,Y-5.4mm,Z-3.7mm.22(52.4%)例内囊出现不同程度水肿,其中6例毁损灶波及内囊,病人有对侧肢体肌力下降,行走不稳,与其他病例比较毁损灶最外侧缘与中线之间距有显著性差异(P<0.001).所有病人MR未见毁损区出血,创道仅见轻微水肿.8例术后出现对侧口角、唇、手指麻木,所有并发症出院时均有改善.结论早期MRI是一种无创性检查手段,对立体定向丘脑Vim核射频毁损灶形态、位置、大小及外周水肿程度和周围结构改变进行精确观察,判断是否有早期严重的并发症有帮助.  相似文献   

17.
立体定向神经外科手术治疗帕金森病(PD)历史悠久,即通过在丘脑或丘脑下核制造损害灶以控制震颤、强直和运动不能。此术的靶点主要是丘脑腹前核、腹后核、中腹核(Vim)或未定区。其中Vim被证明对治疗震颤更为有效,在此核内制造小的毁损灶亦能获得满意疗效。目前多数作者均喜欢以Vim作为PD治疗的靶点,并倾向于用Vim刺激术替代Vim——丘脑切开术治疗此类疾病,本文作者报道33例次成功的经验。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微刺激在选择性丘脑腹中间核毁损术中的定位作用.方法在对23例震颤型帕金森病患者进行的微电极引导选择性丘脑腹中间核毁损术中,比较丘脑腹中间核(Vim)及其周围结构在微刺激时,对侧肢体震颤变化情况及异常感觉情况.结果靶点上方2-5mm不仅震颤遏止机率最大,为靶点上方7~10mm的3倍以上,而且阈值小于10mA,比靶点上方7~10mm的阈值小1倍以上.不同亚核刺激时感觉异常的发生机率不同.刺激腹尾侧核(VC)时患者感觉确切,部位局限,阈值较小,常常小于10μA.结论微刺激可以确定VC与Vim的边界、手术靶点的内外侧界和手术毁损区域,在选择性丘脑毁损术靶点定位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应用微电极记录技术、立体定向核团毁损治疗帕金森病.方法患者20例.男11例,女9例.采用CRW立体定向架、螺旋CT扫描,层厚1mm,连续扫描.在计算机工作站上重建三维图像,找出标准AC-PC平面,以AC-PC中点为大脑原点,求出Vim或Gpi核团X、Y、Z坐标值,然后导人微电极,根据微电极提供的靶点的预毁损和永久性毁损.术前及术后评估采用UPDRS积分和Hoeh和Yahr分期.结果患者术前震颤、僵直和运动减少症状均得到改善.UPDRS积分下降.患者术后有2例发生轻微精神障碍,1例口唇麻木,1例肢体轻度无力,无永久性并发症.结论微电极电生理记录技术,通过对帕金森患者脑内核团细胞特异性放电的识别,克服了个体在解剖和功能上的变异,从而提高了手术效果,减少了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前交通动脉复合体的3D-DSA的特点,为前交通动脉瘤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全脑3D-DSA检查阴性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测量大脑前动脉A1和A2段、回返动脉直径,以及大脑前动脉A1段与颈内动脉、大脑前动脉A1段与A2段夹角。结果左、右侧大脑前动脉A1段直径分别为(1.91±0.36)mm和(1.81±0.36)mm,长度分别为(13.0±1.60)mm和(14.0±2.28)mm;左、右侧大脑前动脉A2段直径分别为(1.88±0.38)mm和(1.69±0.36)mm;左侧和右侧回返动脉直径分别为(0.50±0.15)mm和(0.42±0.13)mm;右侧大脑前动脉A1段与A2段夹角为(94.13±23.59)度,左侧大脑前动脉A1段与A2段夹角为(97.74±25.19)度,右侧大脑前动脉A1段与右侧颈内动脉夹角为(89.14±16.61)度,左侧大脑前动脉A1与左侧颈内动脉夹角为(82.30±21.06)度。结论前交通动脉复合体存在较多的变异,充分了解其解剖学3D-DSA的特点对处理前交通动脉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