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4.
乙型肝炎是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它对人体危害严重而且是多方面和极其复杂的,属中医黄疽、胁痛、症积等病证范畴。我市地处乙型肝炎高发病区,放对乙型肝炎的防治效果尤显重要。笔者近年来潜心研究乙型肝炎的中医治疗,在辨证基础上运用祛湿泻毒法主治乙型肝炎67例,疗效较为满意。兹作介绍:[临床资料]本组67例按lop年5月上海第6届全国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制订的标准确诊为乙型肝炎,于lop年4月一ITh年3月住院者,其中男48例,女19例;成年巧例,少年儿童22例;病程最短1周,最长4年,平均10.5月。临床分型为急性黄疽型18例,急性无黄疽… 相似文献
5.
祛湿饮治疗亚健康5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观察中药祛湿饮对“亚健康”的临床疗效。方法:祛湿饮治疗“亚健康”患者50例,同期设西药对照组50例,观察治疗前后的疗效、健康指数变化和舌苔改善情况。结果:治疗10天后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44%,经Ridit检验,两组疗效比较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祛湿饮治疗“恶健康”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流行性出血热(以下简称出血热)属中医外感热病范畴,其病因大多认为是温热疫毒,但亦有人认为是湿热疫毒。笔者等通过对江西地区出血热的临床观察和治疗,认为出血热的病因比较复杂,不仅有温热疫毒,也有湿热疫毒,还有寒湿疫毒。而其中湿邪为患在该病的发病和发展中占有主导地位。因此,正确认识湿邪对该病的致病特点,灵活运用祛湿诸法,对指导出血热的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8.
9.
目的:观察中医温阳利水法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心力衰竭患者9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50例与对照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结合温阳利水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4.0%,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7.5%,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过程中无患者出现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治疗后所有患者的肝肾功能检查均正常。结论:中医温阳利水方能够有效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情,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以益气活血法治疗慢性心衰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92例慢性心衰患者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再加予益气活血法(强心通脉颗粒组成:人参、黄芪、红花、益母草、丹参、茯苓、葶苈子)。口服,每天3次,每次10g。1月后进行疗效统计。结果:心功能总有效率88.5%,慢性心衰总有效率82.3%,中医证候总有效率93.8%。呼吸困难、肺部啰音、浮肿、肝大、颈静脉充盈积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心功能分级均有明显好转。结论:慢性心衰患者予以益气活血法进行治疗,安全有效,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11.
祛湿活血法治疗淤积性皮炎6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淤积性皮炎也称静脉曲张性湿疹,是静脉曲张综合征中常见的皮肤表现之一。临床中运用中医祛湿活血法治疗本病,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所选病例均为我院门诊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8例,男38例,女30例;年龄35~73岁;病程半年~3年;单侧下肢皮损者60例,占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祛湿保肝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及对照组30例,两组均用肌苷、维生素C治疗组加用祛湿保肝汤,对照组加用甘利欣,治疗2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41.18%,对照组10.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祛湿保肝汤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有效方剂。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观察清热祛湿解毒法治疗手足口病的疗效。方法:治疗组32例以自拟败毒汤治疗;对照组31例以阿昔洛韦片治疗。两组均以5天为1疗程。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75%,对照组为74.19%,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热退、口腔溃疡愈合、手足疱疹消退等主要症状、体征改善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分别<0.05、<0.05、<0.01)。结论:清热祛湿解毒法治疗手足口病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正> 充血性心力衰竭属于中医学的惊悸,怔忡、喘证、水肿、瘀证、脱证、心痹等范畴。现将近年来中医治疗本病的文献资料,综述如下。一、病因病机心衰的发生,主要由于素体元阳不足,而致五脏阳气虚衰,水湿痰瘀滋生互结而成,常以感受外邪或劳累过度而诱发加重。外感 相似文献
19.
祛湿清热法治疗心悸二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治疗心悸多用养血安神、镇惊定志、滋阴温阳、活血化瘀等法,笔者用祛湿清热法治疗心悸,基本方为藿香正气散、调胃承气汤加减,取得较好疗效,现举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心力衰竭属祖国医学的心悸、胸痹范畴。其病位在心 ,发病与心气虚、心阳虚的病理密切相关 ,临床可见心悸怔忡、短气喘促、动则悸发、胸闷不舒、心痛时作等症状。心力衰竭的发生多在心气虚与心阳虚的基础上 ,兼有血瘀、气滞、寒凝 ,总属本虚标实之病症 ,所以对表现为心气虚 ,心阳虚之心衰病人的治疗 ,除益气、温阳法之外 ,须同时配伍活血化瘀法 ,方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亦肯定了活血化瘀及其配伍治疗的临床价值。1 益气活血法心力衰竭均有心气虚表现。如心悸气短 ,动则悸发。临床上 ,心气虚一方面出现心功能不全 ;另一方面因气虚不能行血而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