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军队官兵睡眠问题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人的1/3时间是在睡眠中渡过的.睡眠质量好坏不仅影响夜间的睡眠状态,还影响白天的情绪、生活和工作。军人是个特殊群体,睡晖不好不仅影响个人,还会影响班排其他人员的站岗执勤、军事训练、抢险救灾、演习作战。如何做到合理睡眠、良好睡眠、健康睡眠是每个人都需要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人的一生中.睡眠占去约1/3的时间,然而在现代生活中,睡眠问题越来越被大家所忽视。殊不知.这1/3的睡眠时间正是保障那2,3的时间生活质量的法宝。回想幼年时期的我们,每晚睡得都是那样的香甜.早晨太阳暖暖地照在身上.一觉醒来感觉格外清爽自然.精神抖擞.仿佛有使不完的力气。是不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美好的状态距离我们越来越远.越来越成为心中的向往呢?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婴儿睡眠卫生教育对产妇睡眠质量、产后抑郁、睡眠认知和睡眠养育行为的影响。 方法 选择在重庆市妇幼保健院接受系统儿童保健1月龄婴儿的600名产妇作为调查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干预组从婴儿第1月龄开始接受每个月1次的婴儿睡眠卫生健康教育(共5次),包括婴儿睡眠教育宣传页、20 min小讲课、一对一睡眠咨询指导以及电话网络咨询服务。对照组每月定期接受的儿童保健指导。在婴儿1月龄和6月龄时,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抑郁自评量表(SDS)、婴儿睡眠健康知识和养育行为问卷对两组产妇进行睡眠质量、抑郁状况、睡眠认知和睡眠养育行为评价。 结果 两组产妇干预前的一般情况、PSQI分值、抑郁状况、睡眠认知和养育行为状况无明显差异(均P<0.05)。干预后:(1)干预组产妇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等评分及PSQI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2)两组产妇的抑郁评分无明显差异(t=0.851,P=0.397);(3)睡眠认知方面:干预组认为孕期情绪对儿童睡眠有影响的产妇比例(60.90% vs. 51.69%)、孕期睡眠状况对儿童的睡眠影响的比例(60.53% vs. 49.58%)、睡眠光线对儿童睡眠有影响的比例(59.77% vs. 47.03%)、认为应采取仰卧或侧卧睡眠姿势的比例(75.94% vs. 61.02%)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4)睡眠养育行为方面:干预组产妇在睡眠养育行为如孩子独睡比例(30.08% vs. 22.03%)、不喂夜奶比例(40.23% vs. 27.97%)、夜间睡眠期间安抚不抱比例(42.48% vs. 29.66%)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婴儿睡眠卫生健康教育有效促进了产妇的睡眠质量,改善了睡眠认知和部分睡眠养育行为。  相似文献   

4.
人的一生有1/3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睡眠可使全身各系统都得到恢复和休息,从而促进生长、巩固记忆、保持注意力和缓解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然而,一份来自中国某睡眠研究会关于现代人的睡眠质量状况调查显示:失眠症的发病率在30%左右,睡眠不足的人有15%。而出现大大小小睡眠问题的人超过50%。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我国中老年人高血压发病情况, 并探讨睡眠时间和睡眠质量与我国中老年人高血压发病率之间的关系。   方法   运用2011年和2015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China health and retirement longitudinal study, CHARLS), 共纳入45岁及以上中老年6 047人。睡眠时间被定义为过去1个月平均每晚的实际睡眠时间, 睡眠质量应用自编问卷进行评估。睡眠时间和睡眠质量对高血压发病率的影响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   结果   经过4年随访, 1 151人发生了高血压, 累积发病率为19.03%。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 单纯睡眠时间异常或睡眠质量不佳均对高血压发病率无影响, 在性别、年龄的亚组分析中结果保持不变。进一步研究不同组合的睡眠时间和睡眠质量与高血压的关系, 结果显示睡眠时间和睡眠质量与高血压的联合效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有P > 0.05)。   结论   无充分证据显示睡眠时间和睡眠质量与我国中老年高血压发病率有关且年龄、性别对该相关性无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海南省大学生饮食习惯与睡眠质量之间的关联,为提高该群体睡眠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于2019年9月至10月在海南省2所高校选取大学生,采用电子问卷收集一般人口学特征、饮食习惯及睡眠数据,采用单、多因素分析影响睡眠时长、睡眠质量及用药助眠的相关因素。结果 共701名大学生,平均年龄(19.72±1.72)岁,其中女生占64.6%,医学生占77%。自我报告睡眠质量不良率21.8%,平均睡眠时长(6.57±1.06) h;有使用药物帮助睡眠人数69人,使用率为9.8%。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吃水果频率越高(β'=0.118)睡眠时长越长,而吃夜宵频率越高(β'=-0.098)、吃早餐天数越多(β'=-0.082)睡眠时长越短。荤素均衡(OR=0.625)和吃早餐频率越高(OR=0.754)可降低睡眠不良的风险,而嗜盐(OR=2.013)会增加睡眠不良风险。吃早餐天数越多(OR=0.701)可降低用药助眠风险,而吃油炸类食物频率越高(OR=1.334)会增加用药助眠风险。结论 大学生饮食习惯与睡眠质量显著相关,荤素均衡、吃早餐及水果频率越高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而嗜盐、吃夜宵及油炸食物频率越高则不利于睡眠。需针对大学生加强膳食指导,提高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北京市1~3月龄婴儿的睡眠现状并分析睡眠问题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2015年12月15日-2016年1月15日在北京城区、近郊、远郊各选取的两家妇幼保健机构进行健康体检的1~3月龄婴儿1 152例,对家长进行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养育及家庭环境、睡眠环境、睡眠问题等。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分析。结果 1 152名婴儿中,与大人同床睡的比例为73.8%,摇晃/拍抱哄睡和含奶头入睡的比例分别为72.9%和59.8%,晚上睡觉开小夜灯的比例为52.0%。入睡困难、睡眠节律紊乱的比例分别是50.3%和60.4%。张口呼吸、打鼾、呼吸暂停的比例分别是33.0%、26.5%、3.5%。婴儿年龄(d)增加(OR=1.013,95%CI:1.002~1.023)、剖宫产(OR=1.509,95%CI:1.101~2.068)、混合喂养(OR=1.401,95%CI:1.036~1.894)、不良睡眠环境(OR=1.602,2.587,2.278,95%CI:1.177~2.180,1.113~6.011,1.217~4.263)、缺乏睡眠仪式(OR=1.611,95%CI:1.198~2.168)、摇晃/拍抱哄睡(OR=3.397,95%CI:2.419~4.768)会增加婴儿入睡困难的风险。结论 北京地区小婴儿不良睡眠行为及睡眠问题较多,亟待改善看护人的睡眠知识。  相似文献   

8.
梦 保健新解     
贺弋 《家庭医学》2006,(11):34-35
梦是睡眠者在睡眠中的主观体验。1953年,Aserinsky和Kleitman发现睡眠分无梦睡眠和有梦睡眠。人一夜睡眠中的20%~25%的时间与作梦有关,一生中约1/12~15的时间是在作梦。睡眠学家已证实梦来自右侧大脑半球的活动,梦对脑的发育成熟、智力开发和脑的衰老程度都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重视儿童睡眠障碍的评估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充足的睡眠已成为国际公认的健康标准之一。对于儿童而言,睡眠对健康的影响较成人更为重要。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将近有1/3甚至1/2的时间都在睡眠中度过。新生儿、婴儿、儿童及少年等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均有可能发生各种睡眠障碍。系列研究结果显  相似文献   

10.
罗盛 《保健医苑》2013,(3):12-14
<正>每个人的一生有1/3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不论是男女老少,睡眠的充足都是相当重要的,对于老年人高质量的睡眠尤为重要,可以减少心脑血管等疾病的发生。如今睡眠障碍成为缠绕在老年人身边的疑难问题。那么,您了解睡眠障碍吗?您知道睡眠障碍是如何治疗的吗?下面就跟老年朋友们谈一谈睡眠障碍的防治。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调查中山市2~6岁儿童的睡眠情况,分析不同特征儿童睡眠的常见问题。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于2018年3月—2019年2月,随机抽取中山市5个区6所幼儿园的1 880名儿童进行问卷调查。问卷以悉尼儿童医院睡眠中心临床问卷为基准,结合国内实际情况自制问卷调查表,对纳入儿童家长及幼儿园负责人发放调查问卷,收回有效问卷1 799份。结果 中山市2岁组儿童平均每天睡眠时长为11.37 h, 3~6岁儿童睡眠时间为10.26~10.99 h,随年龄增长夜间、白天和全天睡眠时间逐渐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4.285、28.408、40.635,P<0.05);睡眠不足发生率为17.01%(306/1 799),就寝延迟发生率为88.2%(1 587/1 799),入睡困难为41%(738/1 799)。2~6岁儿童户外活动及屏幕时间分别为(2.27±1.11)h和(1.25±0.94)h,达国内儿童推荐标准;儿童睡眠问题较多,主要表现为害怕就寝(64.0%)、多汗(50.9%)、磨牙(44.8%)、打鼾(40.1%)、梦魇(39.4%)、夜惊(39.1%)及流口水(25....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学龄儿童睡眠周末补偿睡眠现状,探索补偿睡眠与睡眠质量及学业表现的相关性。 【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于2009年11-12月抽取上海市10所小学的2 249名五年级学生。采用学业成绩表现教师评估问卷了解儿童学业表现(各维度得分越低,学业表现越好),采用中文版儿童睡眠习惯问卷(Children Sleep Habits Questionnaire,CSHQ)评估儿童的睡眠时间和质量(总分≥41分为睡眠质量不良),采用儿童个人及家庭社会环境问卷用于收集基本情况。使用t检验、协方差分析等对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 调查对象年龄为(10.81±0.38)岁,男生占49.3%。儿童周末较平时晚睡(37±40)min,晚起(86±54)min。补偿睡眠时间平均(48±58)min,波动范围为3~5.5 h。睡眠质量不良儿童的补偿睡眠多于睡眠质量良好的儿童(t=3.82,P<0.001)。校正学龄儿童年龄、性别及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后,协方差分析显示:睡眠不足(平时与周末睡眠时间均≤9 h)儿童和补偿睡眠(补偿睡眠时间≥1 h)的儿童的学业成绩总分分别高于睡眠充足(平时与周末睡眠时间均≥10 h)组的儿童(F=10.99,P<0.001),即学业表现较差。 【结论】 周末补偿睡眠与睡眠不足一样,对儿童的睡眠质量和学业表现都有不良影响,并不能改善儿童睡眠质量或提高学业表现。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究学龄前儿童睡眠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 在上海市虹口区随机抽取11所幼儿园, 对其5~7岁儿童进行调查。采用个人及家庭社会环境问卷, 中文版儿童睡眠习惯问卷(Children' Sleep Habits Questionnaire, CSHQ)、儿童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系列中普适性核心量表(4.0)( The Pediatric Quality of Life Inventory Measurement Models, PedsQL)评估儿童个人基本信息、睡眠情况及儿童生活质量。结果 入组儿童共836名, 男生占49.9%。相比睡眠时间短(<-1s)的儿童, 睡眠时间长(>+1s)的儿童有较高的总体生活质量、生理功能及情感功能。而睡眠节律模式较早(<-1s)的儿童也比睡眠节律较晚(>+1s)的儿童有较好的总体生活质量、生理功能、情感功能及在幼儿园的表现。结论 学龄前儿童睡眠时间及睡眠节律模式与生活质量均显著相关。家长及教师应更加关注儿童的睡眠健康。  相似文献   

14.
张揆一 《医药与保健》2007,15(11):51-52
人的一生中,约有1/3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睡眠是人体体力和脑力恢复的最佳方式,老百姓怎样才能睡个好觉,这是个人人关心的大问题。1.教您自测睡眠质量的方法下面10个问题,请您做出回答:(1)我需要闹钟才能准时起床。(2)我每天早上都得经过一番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对海淀区儿童睡眠状况的分析,找出该地区儿童睡眠方面的问题,并为儿童睡眠的改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被调查儿童看护人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其睡眠模式、睡眠问题以及睡眠模式对睡眠问题的影响。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891名儿童,平均月龄为(35.38±2.77)个月。被调查儿童就寝时间、晨醒时间、入睡潜伏期和夜晚睡眠时长性别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时就寝时间和晨醒时间均早于周末。总体睡眠问题的发生率为82.0%(731/891),各维度睡眠问题发生率在2.4%~66.4%之间,女童的异态睡眠发生率高于男童。将被调查儿童按照夜晚睡眠时长分组,各维度睡眠问题的发生率均存在组间差异,时长<9 h或≥11 h组的儿童总体及多数维度睡眠问题的发生率均高于9~<10 h和10~<11 h组(P<0.05)。结论 海淀区儿童睡眠状况不佳,需加以改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陕西省成年人睡眠时间和睡眠质量与高血压之间的关联。方法 运用2018年陕西省成人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数据,纳入18岁及以上常住居民6 202人,通过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方式收集信息。采用SPSS 25.0软件对高血压患病指标进行加权调整。睡眠时间、睡眠质量及二者组合对高血压患病的影响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 陕西省成年人高血压患病率为31.9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睡眠时间6~8 h/d组相比,睡眠时间<6 h/d组高血压患病OR(95%CI)为1.23(1.02~1.49)。与睡眠质量良好组相比,睡眠质量较差组高血压患病OR(95%CI)为1.20(1.05~1.38)。亚组分析显示,与睡眠时间6~8 h/d组相比,女性睡眠时间<6 h/d组高血压患病OR(95%CI)为1.33(1.04~1.71)。与睡眠质量良好组相比,男性睡眠质量较差组高血压患病OR(95%CI)为1.25(1.03~1.52)。将睡眠时间和睡眠质量组合后,与睡眠时间6~8 h/d且睡眠质量良好组相比,睡眠时间<6 h/d且睡眠质量较差组和...  相似文献   

17.
宋朝建 《长寿》2005,(2):6-6
人的一生有1/3或1/4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人们对它实在是太熟悉不过了。睡眠可以消除疲劳,恢复体力;保护大脑,促进思维能力;养颜护肤,延缓衰老,增强免疫力。这些我们都知道。而医学专家更进一步指出,睡得好是身心健康的标志,而睡不好则是苦恼和疾病的征兆;睡眠质量与衣、食、住、行质量同等重要,就像空气、阳光、水分一样,是人体必不可缺的“营养”成分。睡眠的重要性可谓大矣!虽然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健康“四大基石”没提到睡眠,但谁都知道睡眠与人的健康息息相关。现实中我们许多老年人都程度不同地存在着睡眠障碍,使健康或多或少地受到一定的影响。为了让老年人睡得更香甜,从而保证白天精力充沛,情绪饱满,本刊特地组织了这样一组文章,专门来谈一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2017年北京市18~79岁非糖尿病患者睡眠状况,及其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关联。方法 数据来源于2017年北京市成年人慢性病与危险因素监测,在北京市16个区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18~79岁常住居民,收集人口学信息、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睡眠时长及问题、血清学指标,构建复杂抽样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非糖尿病患者睡眠状况与血清HbA1c的关联。结果 纳入11 608名非糖尿病患者,年龄(43.36±15.27)岁,睡眠时长为(7.49±1.29)h/d,30 d内存在睡眠问题(每周≥3 d存在打鼾/窒息、入睡困难、觉醒≥2次、早醒或服用安眠药)比例为47.38%,血清HbA1c中位数为5.30%。血清HbA1c水平随着睡眠时长出现显著波动(F=413.06,P<0.01);不同年龄组间是否存在睡眠问题,血清HbA1c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8.3,P<0.01)。单因素分析发现,存在≥1种睡眠问题的人群血清HbA1c水平高于无睡眠问题者(U=15.11,P<0.01)。控制人口学变量、慢性病及危险因素后,无论性别,存在≥1种睡眠问题(OR=1.21,95% CI:1.03~1.41)和打鼾/窒息与HbA1c≥5.7%有关(OR=1.37,95% CI:1.16~1.61),<60岁人群睡眠问题与HbA1c水平较高有关。结论 成年人睡眠过长、过短及打鼾/窒息影响血清HbA1c水平,<60岁对象作为高危人群应采取改善睡眠的措施以降低糖尿病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9.
<正>当前流行一句话谈到老化的四个征兆,"坐着一直睡,躺着睡不着,新的记不住,旧的一直提",前两句贴切地道出老年人的睡眠形态,甚是有趣。其实人的一生中,有1/3的时间花在睡眠上,睡眠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基本条件。很多人都以为,老年人需要的睡眠比较少,这是错误的观念,应该说他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脑卒中合并睡眠障碍患者睡眠质量与负性情绪、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 以2019年1—7月脑卒中合并睡眠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从患者病历资料中收集年龄、性别、病程等信息,分别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抑郁-焦虑-压力中文精简版(DASS-C21)及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评估患者睡眠质量、负性情况及应对方式,采用Pearson法对患者睡眠质量与负性情绪、应对方式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脑卒中合并睡眠障碍患者共100例。男性57例,女性43例,年龄41~63岁,平均(51.6 ± 4.7)岁。脑卒中确诊1~16个月,平均(5.9 ± 1.2)个月。脑卒中睡眠障碍患者的PSQI总分为(11.93 ± 2.70)分,其睡眠障碍以主观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障碍维度尤为显著,患者的负性情绪以抑郁、焦虑为主,应对方式倾向于消极应对。脑卒中睡眠障碍患者PSQI主观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各维度评分与患者DASS-C21抑郁、焦虑、压力各维度评分均呈正相关(均P<0.01),与患者SCSQ积极应对呈负相关、与消极应对呈正相关(均P<0.01)。结论 脑卒中患者睡眠障碍与患者负性情绪、应对方式均显著相关,应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积极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应对方式,降低脑卒中患者睡眠障碍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