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沈成 《吉林医学》2009,30(23):3017-3018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50例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在C臂X线机下行经皮椎体成形术。在术前术后应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和MiGill-Melzack疼痛分级法对患者疼痛进行评分。术后随访。结果:①每个椎体平均注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4~7ml,平均5ml,手术平均时间为55min。术后平均住院9d。术前术后VAS评分以及MiGill-Melzack疼痛分级法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随访6~24个月,平均12个月,患者均恢复正常生活状况,疼痛症状无复发,术后CT检查1例少许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渗漏,但未引起临床症状,无严重并发症。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创伤小、手术时间短,能够很快的缓解患者疼痛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报道经皮椎体成型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2例患者,术前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平均为8.5分,经X线定位后,经皮将不透x线骨水泥经椎弓根注入骨折椎体。结果随访6~18个月,3d内疼痛明显缓解51例,11例7d后疼痛消失,经x线检查骨水泥充填满意。术后3d平均VAS评分为2.6分,术后1个月平均VAS评分2.5分,均显著低于术前(P〈0.01),疼痛无复发,未见椎体高度丢失,2例出现临近椎体再骨折,再次行椎体成形术治疗后恢复了术前生活方式。结论经皮椎体成型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椎体成形术联合阿仑膦酸钠治疗对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联合阿仑膦酸钠治疗52例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观察并比较手术前、术后3d及术后3个月疼痛强度的视觉类比评分(VAS)、活动能力评分及止痛药使用评分,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并记录患者术后并发症及是否出现再发性骨折等情况。结果:患者术后3d及术后3个月的VAS、活动能力及止痛药使用评分较术前均明显降低(P均<0.05),生活质量明显改善。联合治疗后3个月,患者均恢复正常生活状况,疼痛症状无复发,未再次发生椎体骨折。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快速缓解患者疼痛症状的特点,联合阿仑膦酸钠治疗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杨文堂  折树均  贺加明 《吉林医学》2011,32(23):4835-4836
目的:通过总结分析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17例22个椎体。采用VAS评分及患者主观满意度评估疗效。结果: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前17例患者VAS评分平均为7.2分,术后24 h下降为3.0分,最后随访时间为2.6分。其中2例患者的VAS评分3例降低≥4分,4例≥3分,9例≥2分,1例≥1分。结论: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可迅速缓解疼痛,安全有效、方法简单,可迅速缓解疼痛,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经皮椎体成形术联合抗骨质疏松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50例骨质疏松引起的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进行经椎体成形术治疗,术后给予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24 h、1周、1个月、3个月及6个月进行视觉模拟评分并观察疼痛缓解优良率。结果患者治疗前与术后24 h、术后1周、1个月的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与3个月、6个月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中优29例(58.00%),良19例(38.00%),差2例(4.00%),优良率为96.00%。结论经椎体成形术联合抗骨质疏松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能够更好的缓解患者的疼痛,预防相邻椎体再骨折,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自2012年6月至2014年8月采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的32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对比分析术前和术后VAS评分、椎体高度等情况。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严重手术并发症。VAS评分由术前的8.0分下降至术后的2.7分,椎体高度由术前的1.2 cm增加到术后的2.3 cm。疼痛缓解和功能改善显著。结论经皮后凸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能迅速缓解疼痛,恢复椎体高度,改善后凸畸形,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20例(145个椎体)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观察术后疼痛缓解情况,术前和术后3 d、1个月、3个月应用10分制视觉模拟评分(VAS)对患者疼痛进行评价.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3个月随访,100例患者疼痛完全缓解(CR),15例患者部分缓解(PR),5例无缓解,有效率为95.83%(CR+PR/总例数).术前与术后各时间段比较,视觉模拟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各时间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椎体成形术具有显著的临床止痛效果和创伤小的优点,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涂宏亮  唐旭东  汪卫  张锡光  余涛 《西部医学》2012,24(8):1511-1512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体新鲜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6个椎体行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术前及术后3d进行疼痛视觉评分(VAS)和活动能力评分;随访期间观察患者疼痛缓解及生活能力状况,并分析骨水泥渗漏等并发症。结果手术全部成功,术后早期疼痛明显缓解,VAS评分:术后3d[(2.2±0.3)分]较术前[(6.2±0.3)分]明显下降(P〈0.05);活动能力评分:术后3d[(1.2±0.5)分]较术前[(3.0±0.6)分]明显改善(P〈0.05)。平均随访12个月,1例患者出院后半年因并发内科疾病死亡,其余患者治疗效果满意。结论掌握好手术适应证,术中精心操作,经皮椎体成形术是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新鲜压缩性骨折治疗的主要选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并口服金天格胶囊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所致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PVP配合金天格胶囊治疗OVCF患者42例(63个椎体),根据VAS和ODI评分评估患者治疗效果,手术前后骨密度测定、血钙、血磷测定评价骨质疏松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个月~8个月(平均4.6个月)。VAS评分:术后3 d与术前比较差异显著(P<0.01);术后3个月与术后3 d比较差异显著(P<0.05);ODI评分:术后3 d与术前比较差异显著(P<0.01);术后3个月与术后3 d比较差别不明显(P>0.05)。结论椎体成形术联合金天格胶囊治疗OVCF能够很好地改善患者功能及生活质量,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0.
唐良华  程志刚  钟凯  易洪城  熊屹  吕英  彭长英 《重庆医学》2013,(24):2837-2838,2841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采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的早期临床效果和并发症情况,比较术前、术后伤椎高度平均恢复率、Cobb角、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法(ADL)评分。结果 5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47例获得6~24个月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13.5个月。31患者术后疼痛即刻明显缓解,12例患者术后1周内腰背部棘旁两侧的肌肉仍有酸胀痛,予非甾体抗炎药处理症状逐步缓解,8周后症状均明显缓解或消失。4例患者在末次随访时仍有腰背痛,需口服镇痛药。术前与术后伤椎高度平均恢复率、Cobb角、VAS评分及ADL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具有微创、明显缓解或解除腰背痛、早期离床等特点。严格掌握适应证和手术技巧可获得有效而安全的临床结果。  相似文献   

11.
闭合复位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闭合复位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新鲜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51例,术前VAS疼痛评分(7.60±1.12)分,椎体前壁高度(61.6±22.4)%,椎体后凸角(24.1±10.8)°。先采用闭合复位,然后在C形臂监视下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术后观察症状改善情况、椎体高度恢复率、后凸矫正率、骨水泥渗漏情况。结果51例手术顺利完成。49例术后72h内腰背疼痛缓解或显著缓解,2例无效,总有效率96%,VAS评分(1.8±0.91)分(P〈0.05)。椎体前壁高度平均恢复20.9%(P〈0.05)。椎体后凸角平均矫正12.6°(P〈0.05)。椎旁骨水泥渗漏7例。结论闭合复位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不仅能迅速缓解疼痛,也可恢复椎体高度,改善后凸畸形。  相似文献   

12.
朱华 《微创医学》2012,7(3):229-231
目的观察单侧穿刺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新鲜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8例(96个椎体)新鲜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进行单侧穿刺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观察术前、术后72 h、6周、1年疼痛VAS评分、Oswstry功能障碍指数、椎体后凸Cobb’s角变化,以及术后1年内再次骨折情况。结果随访1年,所有患者术后疼痛均缓解,术前、术后72 h、6周、1年VAS评分分别为7.53±1.21、3.21±1.30、3.01±1.06、2.54±1.10;ODI值分别为81±9.31、32.9±7.3、32.5±8.31、31.0±6.9,两项指标手术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后X线片测量椎后突Cobb’s角略有变化,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内有11例相邻椎体发生骨折。结论单侧穿刺椎体成形术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的优点,术后即可有效缓解疼痛,恢复患者正常生活功能,是治疗新鲜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5例(91椎)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PKP治疗,对照组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椎体前中柱平均高度、Oswestry功能评分、后凸畸形矫正情况及骨水泥渗漏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后VAS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而术后两组VAS、椎体前中柱平均高度及Cobb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水泥渗漏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Oswestry功能评分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但术后两组患者Oswestry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KP能显著减少骨水泥渗漏的发生,但费用较高;PVP费用低,操作简单,但骨水泥渗漏率较高。两种方法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疗效相当,均能有效缓解椎体压缩性骨折引起的疼痛,改善患者脊柱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在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中,骨水泥注射量与疗效的关系。方法 应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75例,共82个椎体。患者在C型臂X线机监测或者CT定位下行PVP治疗,术后行X线片及CT检查并分析骨水泥在椎体的分布,将骨水泥的注射量与椎体病变体积的比例分为4级并以此作为注射量多少的指标。用疼痛视觉类比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测量术前、术后VAS值进行评估。疼痛缓解采用WHO标准进行评估。结果 术后随访6~12个月,平均8.6个月,患者背部疼痛均明显缓解或者消失。术前VAS为(7.3±1.6)分,术后3d VAS为(2.9±1.5)分,术后3个月VAS为(2.6±1.3)分,手术前后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填充比例为1级、2级、3级各组之间的疼痛缓解在统计学上差异无显著性(P>0.05)。未发现压缩椎体进一步压缩征象。结论 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疗效好, 未见术后治疗椎体进一步压缩,骨水泥注射量与疼痛缓解无联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估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应用及疗效。方法本组22例(48个椎体)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脊椎骨折部位为Tq~L5)在单C臂DSA机透视引导下于俯卧位行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注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在术前、术后3d、随访期进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和活动能力评分。随访时间3~20个月。结果22例48个椎体手术操作全部成功。骨水泥注射量1.5~4.0mL/椎体。患者术后4~24h开始疼痛症状明显减轻。VAS术前(7.2±1.1),术后3d(2.5±1.0)较术前显著下降(P〈0.001);随访时为(2.2±1.0),比术后3d又略有下降。活动能力评分术后3d(1.5±0.4)较术前(2.5±0.7)明显改善(P〈0.001);随访时为(1.4±0.5),行动能力较术后3d无明显变化。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是治疗症状性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的一项安全、有效、微创的医学技术。  相似文献   

16.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15例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患者在C型臂X线机引导下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观察术前、术后3天疼痛缓解情况和椎体高度恢复程度。结果所有手术顺利完成,术后疼痛明显缓解,VAS评分术后3天(2.6±0.3)较术前(7.8±0.1)明显下降(P〈0.05),椎体前缘高度由术前的18.8±2.3 mm增加到术后的22.7±1.5 mm(P〈0.05),未发生骨水泥渗漏、邻椎骨折等并发症。结论只要严格掌握适应症,手术精心操作,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2月~2012年1月行PVP手术的18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作为观察PVP疗效的对象,观察术前术后VAS评分、椎体压缩率及椎体高度恢复率的变化。结果 18例患者术后症状均明显缓解,腰背部疼痛部位术后前壁、中间椎体压缩率较术前明显降低,椎体高度恢复率明显高于后壁(P<0.05),无一例并发症发生。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疗效确切,并发症少,能明显缓解患者的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压缩骨折的疗效、术中策略及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回顾性研究2004年6月—2010年6月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压缩骨折350例,术后并发骨水泥渗漏2例术中骨水泥渗漏到椎管内,压迫脊髓神经产生腰背痛及下肢放射性疼痛,于术后12 d及23 d行椎管探查渗漏骨水泥清除术。结果随访12~22个月。VAS评分从术前(9.2±0.6)分到术后(2.3±1.5)分和最终随访(2.6±1.2)分(P〈0.05)。Oswestry功能评分由术前(64±8.1)分到术后(25±4.4)分和最终随访(27±3.7)分(P〈0.05)。结论椎体成形术(PVP)是微创治疗椎体骨质疏松压缩骨折的有效方法。通过充分的术前准备及术中策略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