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曾海  郭道群 《中国中医急症》2009,18(7):1087-1088
目的 观察参附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6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8例,两组病例均采用西医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加用参附注射液,首次60ml静脉注射,后予5ml/h维持泵入;24h为1疗程,一般观察1-2个疗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休克症状的变化及血压、心率、尿量等指标改变情况.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在血压、心率、尿量的改善方面亦优于对照组.结论 参附注射液能明显改善休克的相关症状、指标,减少西药的不良反应,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生脉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们经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2组进行对照观察研究,人院后均要求绝对卧床休息,保持呼吸道通畅。监测呼吸、心率、血压、尿量等。应用常规的内科综合治疗,使用心血管活性药物,镇痛、抗凝、营养心肌及抗心律失常等药物,并采用尿激酶进行溶栓治疗。观察组于溶栓后即刻给予生脉注射液6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00ml。结果:观察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SAP、HR、尿量、CI、PCWP治疗前后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生脉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效果良好,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参麦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梅 《中国中医急症》2007,16(7):821-822
目的 评估参麦注射液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患者中的治疗效果、作用时间和安全性。方法 将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患者3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参麦组,均予西医常规治疗,参麦组加用参麦注射液静滴。结果 参麦组血压、心率及心功能改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参麦注射液有提高休克患者血压的作用,且升压作用缓和、持久,临床应用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探讨参附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患者4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所有入选病例予以补液扩容、机械通气等常规治疗及多巴胺注射液经静脉泵入,将平均动脉压(MAP)维持于65 mm Hg以上后,经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放置右心Swan-Ganz导管,监测观察组和对照组24 h后的血流动力学指标以及多巴胺剂量,记录抢救成功率。结果:观察组在治疗24 h后的抢救成功率以及血流动力学参数明显优于对照组,均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与多巴胺同时使用,能够显著提高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的抢救成功率,参附注射液联合多巴胺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有良好的中西医结合优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9月-2013年12月收治的62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1例),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纯使用西药进行治疗。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7%,P0.05;治疗组患者各项指标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临床效果优于单纯使用西药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心梗合并心源性休克34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观察参麦注射液治疗心源性休克的疗效 ,探讨中西医结合方法的治疗意义。选择 6 8例急性心肌梗塞合并心源性休克的病例 ,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予常规西药加用参麦注射液 ;对照组只予西药治疗。结果 ,1个疗程后 ,休克纠正程度及心功能改善程度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 ,P <0 0 5。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心源性休克临床疗效.方法 将所选患者随机分为内科常规对照组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并给予观察.结果 两组均能使血压迅速上升,2h后血压均趋平衡,治疗组心率下降,但对照组仍保持较高水平.对照组6例感心悸,2例感胸闷;治疗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参麦注射液配合西医常规治疗能迅速纠正心源性休克,其作用效果明显,且患者自觉症状更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联合磷酸肌酸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病例均采用西医综合常规治疗,治疗组另外给予5%葡萄糖250ml+参附注射液40ml静滴,1次/d,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注射用磷酸肌酸钠1.0g静滴,2次/d,观察14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休克症状的变化及血压、脉搏等指标改善情况,同时用心脏彩超监测两组治疗前后EF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在血压、脉搏、左室摄血分数(EF)改善方面亦优于对照组。结论:参附注射液联合磷酸肌酸钠能明显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相关症状、指标,减少西药的不良反应,从而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和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30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医药物治疗,实验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在尿量、脉率、血压的变化上,实验组的改善情况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的总有效率高达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病情,值得参考。  相似文献   

10.
黄芪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黄芪注射液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患者中的治疗效果、作用时间和安全性.方法:将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患者5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黄芪组,均予西医常规治疗,黄芪组加用黄芪注射液静滴.统计比较患者入科时的基本情况、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短期内(治疗前、0.5h、1h、2h、6h)心率、血压情况及2周后心率、血压、心功能、死亡率.同时采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治疗前及2周后左室收缩功能,包括收缩末期容积(ESV)、舒张末期容积(EDV)和射血分数(EF)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黄芪组血压、心率及心功能改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黄芪注射液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辅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的药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联合左西孟旦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源性休克(CS)患者组织灌注氧代谢、血流动力学、神经体液指标及心泵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30例老年AMI合并C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5例和对照组65例,对照组给予左西孟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治疗,连续治疗72 h;观察2组治疗前后组织灌注氧代谢、血流动力学及心泵功能的变化,并记录预后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24h、72 h乳酸、乳酸清除率、p H值、每小时尿量、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心率、平均动脉压(MAP)、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体循环阻力指数(SVRI)、中心静脉压(CVP)均有显著改善(P均0.05),且观察组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2组24 h、72 h血清神经体液指标去甲肾上腺素(NE)、血管紧张素Ⅱ(AngⅡ)、NT-proBNP均明显降低(P均0.05),心泵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搏量(SV)和心脏指数(CI)均明显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72 h、随访治疗后30 d的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参麦注射液联合左西孟旦治疗老年AMI合并CS患者能够显著改善组织灌注氧代谢、神经体液指标及心泵功能,稳定血流动力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荐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联合乌司他丁在感染性休克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及其对血清CRP和PCT的影响。方法:90例感染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乌司他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参麦注射液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血流动力学指标、尿量及血清CRP、PCT水平。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6%(P0.05)。治疗12、72 h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血流动力学指标HR明显降低,SBP明显升高,尿量显著增加,而血清CRP、PCT水平均显著下降,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参麦注射液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感染性休克,可以提高疗效,改善血流动力学,增加尿量,并显著抑制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3.
《中药药理与临床》2014,(6):168-169
目的:评价参附注射液配合西医常规治疗感染性休克的临床疗效。方法:72例感染性休克患者,分为两组,参附注射液组36例,多巴胺组36例。参附注射液组联合西药常规治疗,每天两次静滴,每次100ml;多巴胺组在西药常规治疗上加入多巴胺液持续泵入(520ug/kg.min)维持血压。观察两组的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心率变化、有效率和死亡率。结果:两组患者MAP、r MAP变化、CVP、乳酸、心指数、白细胞总数、有效率及死亡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6h后,参附组与多巴胺组比较两组的心率改善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参附注射液配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感染性休克有肯定的疗效,可以提高感染性休克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心指数、增加有效率及降低血乳酸、死亡率,心率升高等副作用较多巴胺注射液组明显减轻。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联合西医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单纯采用西医治疗,研究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医辩证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脉率和尿量等均明显优于治疗前,而研究组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心肌梗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联合去甲肾上腺素治疗心源性休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心源性休克患者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各30例,均给予持续静脉泵入去甲肾上腺素注射液治疗,而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滴注治疗。观察治疗前后2组心率、平均动脉压、射血分数及尿量的变化情况,统计并比较2组住院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病死率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心率、MAP、尿量、乳酸水平及心脏指数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均0.05),但试验组改善效果更加明显(P均0.05)。试验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心律失常发生率和病死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参附注射液联合去甲肾上腺素治疗心源性休克疗效显著,能显著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病死率,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应用。  相似文献   

16.
米志勇  李永新  张代碧 《中国中医急症》2009,18(10):1621-1621,1647
目的 观察黄芪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患者的疗效、作用时间及安全性.方法 将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患者5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均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黄芪注射液静滴;比较患者入科时的基本情况、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及两组患者短期内(治疗前、治疗0.5、1、2、6h)心率、血压情况及治疗2周后心率、血压、心功能、死亡率,采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左室收缩功能,包括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血压、心率及心功能改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黄芪注射液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辅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的药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了进一步确定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手段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临床有效性。方法:对在我院治疗的49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的治疗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按照患者自主选择的治疗方法分为两组:治疗组27例,用中西医结合法治疗,对照组22例,单用西医治疗方法。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压,尿量和脉率的变化,根据文中诊断标准,分别计算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统计学方法检验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是否具有显著性差异。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平均血压(57.33 mmHg±9.13 mmHg)-(91.16 mmHg±11.65 mmHg),平均尿量756.12 ml±71.88ml,平均脉率95.45次/min±18.78次/min,有效率为85.19%,与对照组(有效率为63.64%)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具有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实验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法。观察两组在治疗前后的尿量、血压、脉率以及厥脱症状的变化。结果:实验组总有效为9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0%,实验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中药注射液对胸腹联合伤所致创伤性休克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106例胸腹联合伤所致创伤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联合应用参麦注射液、醒脑静注射液和血必净注射液静滴.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结果 治疗24h后观察组患者心率低于对照组,而平均动脉压、动脉血氧饱和度、尿量高于对照组;治疗3d后观察组C反应蛋白和血浆乳酸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中药注射液辅助治疗,可有效提高胸腹联合伤所致创伤性休克患者治疗效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20.
《中成药》2019,(4)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联合常规治疗对脓毒性休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10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7 d为1个疗程。然后,检测临床疗效指标[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全身感染相关器官功能衰竭评分(SOFA)、乳酸(LA)]、心功能评价指标[平均动脉压(MAP)、心排血量(CO)、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脏指数(CI)、每搏输出量(SV)、心率(HR)]、肾功能评价指标[24 h尿量、尿素氮(BUN)、肌酐(Cr)、尿酸(UA)]、血清炎性反应因子[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临床疗效指标、HR、BUN、Cr、UA、血清炎性反应因子显著降低(P0.01),MAP、CO、LVEF、CI、SV、24 h尿量显著升高(P0.01),以观察组(24 h尿量除外)更明显(P0.01)。结论参麦注射液联合常规治疗可改善脓毒性休克患者临床症状及心肾功能,降低血清炎性反应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