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联合用药治疗200例手足口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联合用药治疗手足口病的疗效。方法2007年5月-2008年12月本院收治的200例手足口病患者,除常规对症治疗外,均采用利巴韦林(病毒唑)静滴或雾化吸入、干扰素肌注、口服热炎宁合剂(蒲公英、虎杖、北败酱、半枝莲),同时静滴核黄素磷酸钠联合用药治疗。结杲12(6%)例合并病毒性脑炎及脑膜炎,18(9%)例合并心肌损害,经采用联合用药综合治疗后痊愈出院,无后遗症及死亡发生。结论采用联合用药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确切,预后良好,无死亡病例发生。  相似文献   

2.
曾庆生 《实用预防医学》2010,17(12):2479-2480
目的比较两种方法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6-10月我院收治的小儿手足口病一般病例12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两组患儿均给予相同的对症及支持治疗,酌情使用抗生素。对照组应用病毒唑葡萄糖注射液静滴,治疗组应用莪术油注射液联合病毒唑葡萄糖注射液静滴。观察记录两组患儿退热时间、皮疹消退时间、住院时间及毒副作用发生情况,疗效结束后对两组患儿的疗效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在退热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口腔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明显缩短,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儿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2,P0.05),提示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未见明显毒副作用发生,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莪术油注射液联合病毒唑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具有显著临床疗效,优于单用病毒唑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治疗儿童手足口病的有效治疗方法. [方法] 将156例手足口病病儿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干扰素组、更昔洛韦组、病毒唑组各52例,观察临床症状和体征的变化,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更昔洛韦组、干扰素组、病毒唑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38%.78.85%、69.23%,更昔洛韦组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明显较干扰素组及病毒唑组快.[结论] 更昔洛韦治疗儿童手足口病明显优于干扰素和病毒唑.  相似文献   

4.
梁向荣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0):1570-1571
目的:观察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8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其中使用热毒宁70例,使用病毒唑68例。观察两组用药后患儿的体温变化及皮疹消退情况。结果:与病毒唑比较,热毒宁能显著改善手足口病患儿的主要症状与体征,治疗后3天体温恢复正常,总病程略显缩短,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秦勇 《工企医刊》2012,25(6):3-4
目的观察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40例手足口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70例)给予热毒宁联合病毒唑治疗;对照组(70例)给予病毒唑治疗。两组均予维生素C、维生素B族,如合并感染者给予阿莫西林舒巴坦治疗,其他对症治疗相同。结果治疗组退热效果与皮疹消退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手足口病效果确切,无明显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中药及局部注射病毒唑注射液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已取得较好的疗效。我院自2006年~2008年4月,采用中药治疗、球结膜下注射病毒唑注射液,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总有效率达95%。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郑丰强  吴翔 《医疗保健器具》2011,18(7):1024-1025
目的通过对比治疗观察喜炎平注射液对小儿手足口病治疗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09-2010年收治的儿科手足口病患儿152例随机分组为治疗组74例和对照组78例,治疗组患儿给予喜炎平注射液肌注治疗,对照组给予病毒唑治疗,6-10d后观察治疗效果;分别比较有效率和退热时间、皮疹消失时间、白细胞恢复正常时间、肝功能恢复比率、血清心肌蛋白I恢复比率、咽拭子肠道病毒DNA检测转阴率等数据。结果治疗组予以喜炎平注射液进行治疗的患儿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病毒唑治疗患儿。结论喜炎平注射液在小儿手足口病治疗上具有明显效果且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大庆市2008年至2010年3年以来的手足口病疲情特点,为帆之手足口病防治措施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依据。方法利用田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对大庆市2008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0日上报的手足口病疲情资料进行统计,回顾性分析手足口病的发病时间,地区分布,人群分布和职业分布。结果全市2008年至2010年12月份网络直报手足口病3847例,重症病倒2倒,死亡病倒1倒。多发于每年的5~8月份。5岁以下病例占总报告病倒数的73.4蛳以上。尤其4岁以下为高风险年龄组。结论大庆市2008年至2010年手足口病发病年龄段主要是1-5岁,4岁以下为高风险年龄组I病毒类型以EV7l和CoxAl6为主;散居儿童庄重点防控。  相似文献   

9.
晨检查出手足口病91例流行病学特征及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祥杰 《上海预防医学》2008,20(12):630-631
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之一。自2008年5月2日卫生部将其纳入法定传染病管理以来,全国手足口病病例上报数量增加,尤以浙江、广东等地为多。为了更好地了解手足口病,并为其防治提供科学依据,现将余杭区疾控中心收集晨检查出的手足口病病例流行特征及临床特点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中国保健营养》2008,(7):16-16
今年3月份以来,安徽省阜阳市发生了较大规模的手足口病疫情,全国其他一些地区也出现了手足口病发病病例增加的趋势。通过卫生部和有关部门组织实施有效的防治措施,自5月14日起,全国手足口病疫情出现稳中有降趋势.每日报告病例数从高峰时的11501人下降为6月5日的3922人。2008年5月(2008年5月1日零时至5月31日24时),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炎琥宁和康复新液联合治疗手足口病的效果,为手足口病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将本溪钢铁(集团)歪头山医院2014年全年的手足口病住院病例随机分组,实验组给予炎琥宁静滴和康复新液外用,对照组给予病毒唑静滴,观察比较其临床疗效。结果两组在退热时间和口腔疱疹消退时间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炎琥宁和康复新液联合治疗手足口病效果良好,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2.
袁斐 《工企医刊》2009,22(5):21-23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发病的临床特点,总结治疗经验,从中获得手足口病的临床治疗方法,为今后手足口病的及早诊断及治疗提供经验。方法:对2008年我院诊治的112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对其临床特点、治疗转归加以总结。结果:所有病例经及时治疗均痊愈,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小儿手足口病只要及时、早期诊断治疗,给予重视,及时采取对策,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探讨利巴韦林气雾剂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总结其临床治疗经验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8月至2011年8月患手足口病的患儿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联合病毒唑静脉滴注,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取利巴韦林气雾剂治疗,观察对比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1%(39/4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3%(28/41),两组患者疗效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儿临床症状消退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利巴韦林气雾剂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明显,明显优于单纯使用静脉滴注病毒唑治疗,可以加快消退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手足口病(HFMD)是由多种人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是我国法定报告管理的丙类传染病。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和疱疹为主要症状。少数患者可出现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神经源性肺水肿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可导致死亡。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二十几种,其中能够引起比较严重后果的主要有两种,分别是EV71型和CA16型。2008年手足口病在全国爆发性流行,导致众多的重症患儿病情严重,甚至发生了死亡病例,经过实验室检测发现,2008年的主要流行型别就是EV71型,该型别也是肠道病毒中能够导致重症患儿的头号病毒。从2008年以来,国家对手足口病越加重视,坚持不懈开展监测工作。经过这几年的连续监测,我中心对本溪市手足口病的流行情况有了大概的了解,为医院的治疗工作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今年3月份以来,安徽省卓阳市发生了较大规模的手足口病疫情。截至5月1日24时,安徽阜阳累计报告手足口病3321例,其中趁例死亡;有978例正在住院治疗,其中重症病例48人,病危10例;正在接受门诊治疗的1209人,已治愈1112人。2008年5月2日卫生部将其纳入丙类传染病管理。卫生部预告即将到来的6月-7月是本病的高发期,因此,我们没有理由拒绝关于手足口病的常识,最重要的是它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6.
1981年,上海首次报道手足口病,至今已有28年的历史;2008年春季,安徽省阜阳地区出现手足口病暴发流行,少数患者表现为重症,并有部分重症患儿死亡,引起我国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及卫生工作者对手足口病的高度重视;2008年5月2日,我国将手足口病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丙类传染病管理。2008年5月起,我科在一般综合治疗及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注射用炎琥宁治疗手足口病,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正>自2008年3月安徽阜阳爆发手足口病疫情以来,手足口病受到了高度重视,2008年5月2日起手足口病纳入丙类传染病管理。为进一步了解湖州市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为今后的防控工作提供依据,现对2009—2012年手足口病疫情资料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疫情资料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报告的湖州市手足口病资料,人口资料来源于湖州市  相似文献   

18.
《社区卫生保健》2009,8(3):196-196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是由多种人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是我国法定报告管理的丙类传染病。在系统总结2008年以来全国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卫生部制定了《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09版)》,并于6月4日正式公布。  相似文献   

19.
许昌市2010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手足口病自2008年5月被列入我国法定报告管理的丙类传染病以来,全国疫情呈高发态势。本研究分析2010年许昌市手足口病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病例诊断按卫生部《手足口病诊疗技术指南(2010年版)》要求,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数据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检索条件为“按发病日期”,人口资料来自许昌市统计局统计年鉴。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本院2008年6月至2010年10月收治的小儿手足口病一般病例15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80例,对照组78组.对照组给予病毒唑抗病毒及对症支持治疗,合并感染使用抗生素;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热毒宁注射液静滴.观察记录两组患儿退热时间,皮疹消退时间,住院时间,疗效及副作用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在退热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97.5%(78/80)优于对照组80.8%(63/78),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20,P<0.05).治疗中两组均未发生明显的副作用.结论 热毒宁注射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有显著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