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过敏性紫癜(HSP)患儿急性期血浆白细胞介素-15(IL-15)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以25例健康儿童为正常对照组,对61例HSP患儿急性期和缓解期血浆IL-15水平进行检测,并对不同临床类型间急性期血浆IL-15水平进行比较.血浆IL-15水平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结果 ①HSP组急性期血浆IL-15水平为(17.5±10.2)ng/L,显著高于HSP组缓解期[(5.7±4.3)ng/L]和正常对照组[(4.2±3.5)ng/L],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而HSP缓解期与正常对照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急性期有、无肾损害者血浆IL-15水平分别为(29.1±16.5)ng/L和(10.5±7.4)ng/L,均极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急性期有肾损害组血浆IL-15水平极显著高于无肾损害组(P<0.01).结论 IL-15在HSP的发病机制特别是紫癜性肾炎的发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过敏性紫癜(HSP)患儿急性期血清白细胞介素(IL)-10、IL-13、IL-15的水平变化及其与部分免疫学指标的关系,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取40例已确诊的HSP患儿血清,其中19例为有肾损害组,21例为无肾损害组;同时取20例健康儿童的血清。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分别检测3组血清IL-10、IL-13、IL-15的含量。结果 HSP患儿血清IL-10、IL-13、IL-15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肾损害组血清IL-10、IL-13、IL-15水平均明显高于无肾损害组(P<0.05);HSP组Ig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且肾损害组IgA含量明显高于无肾损害组(P<0.05)。经相关性分析IL-10、IL-13、IL-15与IgA明显相关。结论 HSP存在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功能紊乱,血清IL-10、IL-13、IL-15及IgA与HSP、紫癜性肾炎(HSPN)的发病过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患有过敏性紫癜(HSP)儿童急性期体内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3(IL-13)、白细胞介素-15(IL-15)水平变化的分析,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取50例已确诊的HSP患儿的血清,其中有24例来自肾损害组,26例来自非肾损害组;取25例健康儿童的血清为对照组;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分别检测3组血清样本中IL-10、IL-13、IL-15的含量。〔结果〕HSP患儿血清中IL-10、IL-13、IL-15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肾损害组血清样本中IL-10、IL-13、IL-15水平均显著高于非肾损害组(P<0.01)。〔结论〕HSP患儿体内存在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功能紊乱,血清IL-10、IL-13、IL-15的含量与紫癜性肾炎(HSPN)、HSP的发病过程有紧密的联系。  相似文献   

4.
小剂量肝素钠对过敏性紫癜患儿血浆IL-6、IL-8的动态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献文  林希平 《广西医学》2007,29(11):1691-1693
目的 观察过敏性紫癜(HSP)患儿血浆IL-6、IL-8的改变以及应用小剂量肝素钠后的动态变化.方法 HSP患儿56例,其中肝素治疗组(肝素组)30例,基础治疗组(基础组)26例,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3、7 d、停药后3 d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浆IL-6、IL-8水平.结果 HSP组血浆IL-6、IL-8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HSP基础组治疗前、后血浆IL-6、IL-8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HSP肝素组治疗3 d后血浆IL-6、IL-8开始下降,但与基础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及停药后3 d下降明显,与基础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细胞因子异常可能参与HSP及紫癜性肾炎的发病过程,早期予小剂量肝素钠治疗可以影响患儿血清中IL-6、IL-8的水平,肝素可能能减轻过敏性紫癜患儿的肾损伤.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期过敏性紫癜患儿血浆IL-13、IL—15水平与过敏性紫癜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过敏性紫癜患儿共50例为观察组,另选择我院同期健康体检儿童5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IL-13、IL-15水平。再将观察组患儿按照有无肾脏受累症状分为肾损害组和无肾损害组两组,比较两组的IL—13、IL-15水平。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儿血浆IL-13、IL-15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肾损害组与肾损害组的IL-13、IL-15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13、IL—15可能促进了过敏性紫癜的病程发展及肾损害的发展过程,在疾病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感染性肺炎病儿血清白细胞介素17(IL-17)和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2011年10月—2012年9月,选择我院儿科住院感染性肺炎病儿70例(重症肺炎组30例,轻症肺炎组40例)为研究对象,同期选择健康体检儿童2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ELISA法检测两组血清IL-17、IL-10水平的变化。结果重症肺炎组血清IL-17、IL-10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F=11.02、10.20,q=5.96、5.74,P<0.01);重症肺炎组血清IL-17、IL-10水平明显高于轻症肺炎组,差异有显著性(q=4.86、5.67,P<0.01)。肺炎恢复期病儿血清IL-17水平较急性期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t=4.537,P<0.01);而肺炎病儿急性期血清IL-10水平与恢复期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重症肺炎急性期病儿血清IL-17升高幅度明显大于血清IL-10升高幅度,差异有显著性(t=3.890,P<0.01)。结论感染性肺炎病儿急性期存在免疫功能紊乱,血清IL-17水平显著增高且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而血清IL-10水平虽呈保护性升高但重症病儿反应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过敏性紫癜病儿血清LXA4、LTB4、IL-5与CRP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定过敏性紫癜病儿在不同发病阶段的血清脂氧素A4(LXA4)、白三烯B4(LTB4)、白介素-5(IL-5)以及C反应蛋白(CRP)变化,以探讨LXA4、LTB4、IL-5和CRP在儿童过敏性紫癜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集31例过敏性紫癜病儿急性期和恢复早期血清,以及27例正常儿童(正常组)血清,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中LXA4、LTB4、IL-5和CRP含量。结果过敏性紫癜病儿急性期和恢复早期血清LXA4、LTB4、IL-5和CRP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组(F=85.15~345.81,q=7.60~36.98,P〈0.01)。过敏性紫癜病儿急性期血清LTB4、IL-5和CRP水平均显著高于恢复早期(q=10.68~20.82,P〈0.01);而急性期血清LXA4水平显著低于恢复早期(q=14.72,P〈0.01)。结论LTB4和IL-5可能参与过敏性紫癜的病变过程,而LXA4具有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患喘息性疾病的婴幼儿血清白介素-4(IL-4)、干扰素-γ(IFN-γ)及尿白三烯E4(LTE4)浓度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竞争性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检测22例急性期、恢复期喘息性疾病患儿(喘息组),20例急性期非喘息的下呼吸道感染患儿(非喘息组),20例健康体检儿(正常对照组)血清IL-4、IFN-γ及尿LTE4水平,分析IL-4与IFN-γ的比值,分析IL-4、IFN-γ与尿LTE4的相关性.结果 喘息组急性期血清IL-4水平较非喘息组急性期及正常对照组均明显升高(P <0.05,0.01);血清IFN-γ水平明显降低(P<0.01);尿LTE4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但与非喘息组急性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喘息组恢复期血清IL-4水平较急性期明显下降(P<0.01),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血清IFN-γ水平明显升高(P<0.01),但仍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尿LTE4水平明显降低(P<0.01),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喘息组急性期血清IL-4/IFN-γ比值较非喘息组急性期及正常对照组均明显升高(F=15.86,P<0.01);恢复期血清IL4/IFN-γ比值较急性期明显下降(t=4.14,P<0.01),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且有统计学差异(t =5.94,P<0.01).喘息组急性期尿LTE4水平与血清IL-4水平呈正相关(r=0.82,P<0.01),与血清IFN-γ水平呈负相关(r=-0.81,P<0.01).结论 IL-4、IFN-γ及LTE4可能共同参与婴幼儿喘息性疾病的气道炎症反应,喘息患儿存在Th1/Th2免疫失衡.  相似文献   

9.
孙爱玲 《中原医刊》2011,(15):26-27
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及肿瘤坏死因子-a(TNF—a)在过敏性紫癜(HSP)患儿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方法检测60例过敏性紫癜患儿以及25例健康儿童的血清IL-6、IL-8及TNF-a水平。结果过敏性紫癜患儿急性期和恢复早期血清IL-6、IL-8及TNF—a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过敏性紫癜患儿急性期血清IL-6、IL-8与TNF-a水平均显著高于恢复早期(P〈0.05)。紫癜性肾炎(HSPN)组TNF—a水平高于无肾损害HSP组,HSP与HSPN组血清IL-6、IL-8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细胞因子IL-6、IL-8与TNF-a可能在HSP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对IL-13浓度的检测在过敏性紫癜患儿急性期的具体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观察组对象为2010年3月~2011年5月我院收治的过敏性紫癜患儿75例,对照组为同期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儿童38例。将观察组再次分组,有肾损害组38例,无肾损害组37例。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血浆IL-13浓度并将检测的结果在各组间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及其对照组的不同性别间的IL-13浓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肾损害组及其无肾损害组不同性别间的血浆IL-13浓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总体水平高于无肾损害组(P<0.05)。结论血浆IL-13水平在过敏性紫癜患儿急性期较高的水平,有肾损害组明显较高,以上均说明在过敏性紫癜患者疾病的发生过程中IL-13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高浓度IL-5可以从T细胞杂交瘤培养的上清液中获得。本文介绍分泌IL-5的T细胞杂交瘤的培养及其上清液中分高纯化IL-5的方法,提纯了高浓度的IL-5。  相似文献   

12.
高浓度IL-5可以从T细胞杂交瘤培养的上清液中获得。本文介绍分泌IL-5的T细胞杂交瘤的培养及其上清液中分高纯化IL-5的方法,提纯了高浓度的IL-5。  相似文献   

13.
支气管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呼吸道最常见的两大疾患,多种细胞因子(如:IL-1,2,4,5,8,9,10,13,17,25等)参与支气管哮喘和或COPD发病机制的调节,其中白细胞介素-4、8等在炎症中扮演重要的促炎和抗炎角色。文章从细胞因子发现背景、生物学特性、生物学功能及与支气管哮喘、COPD的关系等方面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4.
脑出血患者急性期血清IL-1β、IL-6的动态监测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脑出血患者急性期血清IL-1β、IL-6的动态监测,了解其在脑出血急性期病理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对30例脑出血患者,分别于发病后4h、24h、3d、5d时测定血清IL-1β、IL-6的浓度,将每组每项的各个时相值之间,及各时相值同对照组之间进行比较。结果:同对照组比较,脑出血患者急性期血清IL-1β浓度无显著性差异,血清IL-6的浓度先升高再逐渐下降。结论:脑出血急性期的病理生理过程与脑缺血性疾病及脑外伤不同。IL-6与脑出血急性期的病理生理过程密切相关,IL-6的表达可能诱导脑出血后最初的炎性免疫损伤。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慢性鼻-鼻窦炎(CRS)病人局部组织中Th9细胞效应因子白细胞介素-9(IL-9)、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含量,探讨Th9细胞在CRS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集45例CRS病人鼻内镜手术后筛窦病变黏膜组织,其中Ⅰ型(慢性鼻窦炎)25例、Ⅱ型(鼻窦炎伴鼻息肉)20例,另选正常筛窦黏膜12例作为对照。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黏膜形态,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组织中IL-9、IL-10的含量。结果Ⅰ型鼻窦炎组IL-9、IL-10的含量最多,Ⅱ型鼻窦炎组次之,正常对照组最少,差异有显著性(F=200.44、154.17,q=12.17~27.64,P<0.01)。结论 Th9细胞在CRS的发生发展中担负着重要的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新生儿高间接胆红素血症 (高间胆 )血清中白细胞介素 6 (IL- 6 )及白细胞介素 8(IL- 8)水平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 EL ISA法对住院的高间胆病婴的感染组 (A组 )和非感染组 (B组 )以及对照组进行血清 IL- 6、 IL- 8及胆红素的检测 ,比较各组的胆红素、IL- 6、IL- 8水平 ,黄疸消退前后 IL- 6、IL- 8水平 ,并进行相关因素的分析。结果 :A组总胆红素 (344 .0 3± 74.5 ) μmol/ L,较 B组高 [(2 77.83± 45 .12 ) μm ol/ L],间接胆红素 (间胆 ) (32 2 .9± 72 .12 ) μm ol/ L,较B组高 [(2 5 4.2 9± 44 .8) μmol/ L],A、 B两组 IL- 6分别为 (10 1.6 2± 38.77) ng/ L、 (75 .13± 13.77) ng/ 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30 .6 6± 3.17) ng/ L],A、B两组 IL- 8分别为 (190 .0 2± 5 9.0 3) ng/ L 及 (15 0 .5 4± 2 5 .6 2 ) ng/ 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10 8.30± 7.37) ng/ L];两组黄疸消退前后的 IL- 6及 IL- 8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0 1) ,多因素相关分析 ,IL- 6与感染因素密切相关 (P <0 .0 1) ,IL- 8与间胆呈正相关 (P <0 .0 0 1)。结论 :IL- 6及 IL- 8水平高低可作为高间胆病因及免疫自损程度诊断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牙周炎病人牙周基础治疗前及治疗后6wk、8wk、10wk龈沟液(gingival crevicular fluid,GCF)中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 -6)、白细胞介素- 10(interleukin - 10,IL - 10)含量及相关临床指标的变化,为牙周炎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集40例健康人的40个健康牙位及轻度与重度牙周炎组各40个炎症牙位的GCF,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检测治疗前及治疗后6wk、8wk、10wkGCF中IL-6及IL - 10的含量并分别记录治疗前、后的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附着丧失(attachment loss,AL)、菌斑指数( plaque index,PLI)和龈沟出血指数(sulcus bleeding index,SBI),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1)牙周炎组病人治疗前、后GCF中IL -6含量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重度牙周炎组病人治疗前、后GCF中IL -6含量均高于轻度牙周炎组(P<0.01),且牙周治疗后牙周炎组GCF中IL -6含量明显降低,并且牙周炎病人GCF 中IL -6含量与PD、AL、PLI和SBI分别呈正相关关系(P<0.05).(2)牙周炎组病人GCF中IL - 10含量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重度牙周炎组病人GCF中IL - 10含量低于轻度牙周炎病人(P<0.01),且牙周治疗后牙周炎组GCF中IL - 10含量明显升高,牙周炎病人GCF中IL - 10含量与PD、AL、PLI和SBI呈负相关关系(P<0.05).(3)IL-6与IL - 10在相应时间点呈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IL -6含量在牙周炎基础治疗后10wk内是逐渐降低的,而IL - 10含量在治疗后10wk内是逐渐升高的,两因子在相应的时间点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8.
人IL-21cDNA的克隆及重组腺病毒表达载体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构建含人IL-21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表达载体,为IL-21基因治疗肿瘤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从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提取总RNA,经RT-PCR扩增IL-21基因片段,将其连接到进入载体pENTR1A,然后经LR重组转入到腺病毒表达载体pAd/CMV/V5-DEST中,构建含IL-21基因的腺病毒载体(Ad-IL-21),并进行测序鉴定和PCR鉴定。结果:Ad-IL-21表达载体测序结果与GenBank中IL-21基因序列一致,Ad-IL-21经PCR扩增出IL-21基因片段。结论:成功构建携带人IL-21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表达载体。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糖皮质激素对哮喘患儿IL-12、IL-4 和IL-13的影响.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的方法分别检测60 例哮喘急性发作期儿童(哮喘组)吸入丙酸倍氯米松2周前后血清中IL-12、IL-4 和IL-13水平,并与50例健康儿童(对照组)进行对照.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哮喘组患儿治疗前IL-12 值明显下降,IL- 4、IL-13明显升高;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IL-12水平明显升高、IL-4和IL-13水平明显下降(P<0.01).结论 吸入糖皮质激素能影响哮喘患儿血中IL-12、IL-4和IL-13的水平.  相似文献   

20.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hanges of the concentration of interkeukine β 1(IL-1β) and Interleukine 6(IL-6) in the serum of the people who live in the different altitude, and try to find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cytokines (CK) and the hypoxia adaptation and some diseases caused by hypoxia. Methods Using enzyme linked immunoabsorbent assay (ELISA) to detect the level of the concentration of IL-1β and IL-6 in the serum. Results The concentration of IL-1β showed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values (P<0.05) at 4050m. IL-6 in same altitude showed obvious changes as well (P<0.05). Conclus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ncentration of IL-1β and IL-6 have significant changes in the serum. This means that they may be involved in the process of the adaptation and some sickness because of hypoxi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