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自体脂肪颗粒移植修复肢体腔隙性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 方法2017年9月至2019年6月,选择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创伤与显微骨科收治的14例腔隙性软组织缺损病例,缺损面积:1.5 cm×2.0 cm ~ 4.0 cm×6.0 cm,缺损深度:3.0~7.0 cm。彻底清创后制备自体脂肪颗粒,采用Coleman法制备脂肪颗粒,将脂肪颗粒注射到缺损周围软组织内并填充于腔隙内,表面覆盖凡士林纱布,每周打开凡士林纱布观察组织缺损部位变化,连续随访了解创面修复情况至创面愈合。 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12周随访,组织缺损部位在治疗后2周观察到大量肉芽组织生长,缺损面积缩小约(47.5±5.5)%。12例在治疗后皮肤软组织缺损面积缩小直接愈合,平均愈合时间(24.2±4.5) d;1例皮肤软组缺损伴骨质缺损在治疗后1周,部分移植脂肪坏死,行局部皮瓣移植术后愈合;1例术后5 d感染脂肪液化坏死,实施清创术控制感染后换药愈合。 结论脂肪颗粒移植对肢体腔隙性软组织具有修复作用,能够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加速软组织缺损重建。  相似文献   

2.
在头颈部肿瘤切除、上下肢损伤和先天性缺损等病例中 ,经常由于软组织 (主要是皮下脂肪组织 )丢失 ,致使病人外貌异常 ,外形缺损 ,影响美观。还可能使病人某些运动不便、功能受到影响。外科通常采用病人自身的脂肪进行塑型。但是由于成熟的脂肪不能有效地进行移植 ,所以许多天然的、人工合成、复合材料被用作脂肪替代品。这些材料仍有许多严重的局限性 ,如纤维囊性收缩 ,炎症反应 ,机械性能不佳等。组织工程技术及大量脂肪移植的临床经验使临床上应用移植策略进行脂肪修复成为可能。本文将介绍脂肪组织工程最新的发展现状及在软组织修复领域…  相似文献   

3.
自体脂肪颗粒注射移植的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焦新胜  王阳  刘志芳 《医学信息》2003,16(6):322-325
自体脂肪颗粒注射移植 ( fat particle injection auto-transplantation)是将抽吸所得的自体纯化脂肪颗粒注射到软组织缺损部位 ,从而使受区达到丰满塑形的效果方法。较传统方式 ,如整块脂肪手术移植 ,其术后存活率有了较大提高 ,该技术操作简便、组织损伤小、皮肤表面不遗留瘢痕 ,由于是自体组织不存在异物免疫反应及毒性物质吸收等问题 ,已成为矫正小范围凹陷或缺损畸形较好的方法 ,并有扩大应用范围的趋势。由于移植后颗料脂肪仍有部分吸收 ,有时需超量注射或多次注射方能奏效 ;颗粒脂肪注射移植唯一不足是移植后存活率低于 60 % ;众多学…  相似文献   

4.
背景:在体外定向诱导条件下,脂肪组织来源干细胞可分泌细胞因子促进血管形成。 目的:将脂肪组织来源干细胞和游离脂肪组织混合移植,评价脂肪组织来源干细胞对脂肪移植物存活率的影响。 方法:采用不同感染复数MOI值Ad-EGFP基因转染人脂肪组织来源干细胞,确定理想的MOI值对细胞进行标记后,与人脂肪组织混合移植于裸鼠背部(实验组),以移植单纯脂肪组织为对照组。 结果与结论:①脂肪组织来源干细胞转染24 h可见绿色荧光,5 d荧光表达强度最强,传代后仍有强荧光表达。MOI值为50时转染率95.3%较为理想。②移植后6个月实验组脂肪组织来源干细胞散在分布于部分脂肪细胞及小叶间隔中,在体内能够部分转化为血管内皮细胞,移植脂肪湿质量与存活率高于对照组(P=0.001),移植脂肪纤维化及坏死程度低于对照组(P=0.001)。说明脂肪组织来源干细胞移植在体内可促进游离移植脂肪组织的再血管化,提高移植脂肪组织存活率。   相似文献   

5.
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是整形和重建外科手术的重要部分,这些缺损可能来自创伤、肿瘤切除、先天缺陷等,然而,至今没有一种理想的填充物能完美地适用于各种缺损.自体脂肪组织移植修复软组织缺损已有上百年的历史,由于其来源丰富、取材简单、无排斥反应等优点,备受整形外科医生的重视,然而,自体脂肪移植因其成活率不理想、脂肪吸收等问题而一直困扰着整形外科医生[1].其主要原因是移植的脂肪组织耐缺血能力差,血液循环建立慢,  相似文献   

6.
背景:以少量、反复、多次脂肪注射,是目前提高脂肪移植成活率的理想方法。 目的:总结自体纯化冷冻微粒脂肪注射移植在面部年轻化的应用效果。 方法:对64例面部皮肤软组织老化萎缩凹陷患者,在其腹部或大腿用肿胀吸脂术抽吸微粒脂肪,经过低速低压离心纯化微粒脂肪,并在-20 ℃下低温冷冻,37 ℃下复温培养1 h后,检测脂肪组织活力,注射移植填充面部老化凹陷区域。 结果与结论:64例(186个部位)中21例接受1次微粒脂肪注射移植,35例接受2次微粒脂肪注射移植,8例接受3次微粒脂肪注射移植。患者脂肪移植后均随访6个月以上,面部老化症状明显改善,效果满意、持久,吸收率低,无感染、脂肪液化等并发症发生。提示自体纯化冷冻脂肪微粒注射移植效果明显、吸收率低、可重复注射、易于患者接受。  相似文献   

7.
背景:自体脂肪是修复软组织缺损的理想填充材料,然而移植后脂肪组织的长期存活率具有不确定性,探索脂肪组织结构完整性对脂肪移植后存活的影响,可以为提高脂肪移植临床效果提供理论依据。目的:探讨不同脂肪衍生物离体后的活力差异及移植后的转归情况。方法:将吸脂术后获取的脂肪组织制备成4种脂肪衍生物:大颗粒脂肪、中颗粒脂肪、小颗粒脂肪和脂肪胶,比较脂肪获取率及组织学结构完整性,分离获取的脂肪干细胞含量、活力及迁移能力。将4组脂肪衍生物分别随机注射到裸鼠背部,移植后1,12周进行移植物存活率分析、组织结构观察、CD3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与结论:(1)大、中、小颗粒脂肪和脂肪胶体积获取率依次为(71.43±2.87)%,(57.14±3.11)%,(45.72±3.97)%,(11.30±2.33)%,大颗粒脂肪组织学结构最完整,其次为中、小颗粒组,脂肪胶组织结构基本被完全破坏;(2)大、中、小颗粒脂肪和脂肪胶获取脂肪干细胞的含量依次为(5.03±0.56)×107 L-1,(3.77±0.46)×107 L-1...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体外分离扩增脂肪组织源性间质干细胞方法,并探讨同种异体脂肪干细胞移植治疗大鼠心肌梗死的效果及可行性。方法: 1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急性心肌梗死对照组(AMI组)及AMI+细胞移植组。分离大鼠腹部脂肪组织干细胞,体外扩增,BrdU标记后于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后1h移植入梗死心肌,移植后4周进行血流动力学检测心功能并取出心脏进行病理切片观察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移植细胞在梗死心脏中的定居、存活情况。结果: 大鼠腹部脂肪组织可分离培养出大量间质干细胞。细胞移植治疗组左心室收缩压高于AMI对照组(P<0.01),舒张末压显著降低(P<0.01),左心室内压最大上升、下降速率明显加快(P<0.05);病理组织切片显示梗死边缘区心肌面毛细血管计数明显增加,梗死区心肌组织内及毛细血管壁中均可见移植标记细胞。结论: 脂肪组织可作为干细胞又一新的来源,同种异体脂肪干细胞移植治疗AMI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9.
研究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是否能够有效辅助游离脂肪移植。应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与自体脂肪组织颗粒混合后,移植到裸鼠皮下,与单纯脂肪组织移植作对照,不同的时间观察其各组移植重量,取下后立即固定,包埋、切片,HE染色,观察组织内细胞成活及血管生成情况,通过real-time PCR技术进行检测移植物中的VEGF、PPAR-γ基因表达水平。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可以提高移植物重量及VEGF基因表达水平,但在术后一周、一月、两月观测点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不能有效提高移植物重量、成脂以及血管生成的修复效应,不能有效减少术后移植脂肪的吸收,目前应用于游离脂肪移植尚不成熟。  相似文献   

10.
文题释义: 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是由动物细胞合成并分泌到胞外、分布在细胞表面或细胞之间的大分子,主要是一些多糖和蛋白,或蛋白聚糖。这些物质构成复杂的网架结构,支持并连接组织结构、调节组织的发生和细胞的生理活动。细胞外基质是动物组织的一部分,不属于任何细胞,它决定结缔组织的特性,对于一些动物组织的细胞具有重要作用。 脱细胞脂肪组织:脂肪组织移植已成为整形外科及修复重建领域重要的手段,广泛用于软组织缺损的修复和以美容为目的的软组织填充。来源于脂肪组织由细胞外基质组成的脱细胞基质已成为脂肪医学一个新的发展方向,展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脂肪组织脱细胞基质的产生原因可以分为物理性、化学性、酶学以及多种方法的联合,不同的方法对脂肪组织清除细胞的效果不同,对细胞外基质的影响也不同,最终会使宿主对移植的脱细胞材料产生的反应不同,进而影响脱细胞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背景:通过脱细胞脂肪组织构建无种子细胞的组织工程脂肪为当前软组织填充的研究热点。 目的:探讨近年来脱细胞脂肪组织的制备方法对其移植后诱导脂肪再生效果的影响,并展望其临床应用前景。 方法:检索1971年1月至2018年12月 PubMed数据、Elsevier数据库相关文献,英文检索词为“adipose tissue engineering;adipose tissue extracellular matrix;soft tissue repair;angiogenesis;adipogenic induction”。阅读近年国内外与脱细胞脂肪组织制备和移植相关的文献,从脱细胞脂肪组织制备方法的改良,交联细胞因子和生物材料等方面进行总结归纳。 结果与结论:当前研究表明,脂肪组织细胞外基质可作为软组织填充的理想支架材料,植入皮下可募集宿主干细胞并诱导期增殖和成脂分化。但现有的脱细胞方案会导致细胞外基质蛋白和结构的损失,这极大的影响了脱细胞脂肪组织植入体内的脂肪再生能力,但通过超临界二氧化碳设备脱油、机械力预处理、交联细胞因子或生物材料等手段可以减少脱细胞脂肪组织制备过程中细胞外基质蛋白的损失和或补充具有促进组织再生功能的蛋白,最终提高脱细胞脂肪组织移植后的血管和脂肪新生能力。脱细胞脂肪组织由于其天然的成脂诱导能力,在脂肪组织工程中具有强大的应用前景,若能克服其制备流程中细胞外基质蛋白损耗或在安全可控的前提下,有望成为可异体注射并原位成脂的理想软组织填充物。 ORCID: 0000-0002-9784-2874(聂佳莹)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11.
小腿下段及足踝部周围软组织的严重缺损修复常涉及局部皮下组织、神经、血管、肌腱和骨骼损伤和外露,应用游离植皮方法无论在外形和功能上都不能达到效果,常需要应用局部或远部位的皮瓣、肌皮瓣的带蒂或游离移植进行修复,有时也应用交腿皮瓣将对侧的组织移植修复创面,以达到好的修复效果。目前有许多的基础和临床报道证明,  相似文献   

12.
背景:唇裂畸形二期修复时应用自体真皮脂肪瓣移植报道较少,但其选材及修复后效果均有明显优势。 目的:探讨自体真皮脂肪瓣移植在唇裂继发上唇凹陷畸形修复中的应用,并对修复效果进行评估分析。 方法:回顾性分析91例自体不同部位来源的真皮脂肪瓣移植修复唇裂后继发上唇不同程度凹陷的患者资料,观察上唇部红唇的外翻程度和自体真皮脂肪瓣的成活及吸收情况,查看修复后上唇部前凸效果。 结果与结论:修复后6个月随访查看真皮瓣吸收状况及前唇外翻程度,91例患者中随访76例,其中61例成活良好,效果满意,4例吸收严重,2例真皮瓣填充较多,9例上唇外翻不足,均于6个月时再次修复后取得满意效果。说明采用自体真皮脂肪瓣移植行唇裂凹陷畸形修复对于局部缺损凹陷具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3.
背景:自体颗粒脂肪组织作为理想的填充材料用于美容与重建修复领域,但因其移植后组织大量被吸收,严重影响了远期效果。 目的:观察缺氧诱导因子1α基因转染脂肪干细胞对自体移植脂肪组织存活率的影响。 方法:取健康成年人吸脂术后的脂肪组织分离脂肪干细胞并行原代及传代培养,传至第3代,调整细胞浓度为1×109 L-1,经缺氧诱导因子1α基因转染后调整细胞浓度为1×1011 L-1备移植时使用;同时选用同一抽脂术后的脂肪组织颗粒并进行纯化,利用纤维蛋白胶的物理特性制备不同成分脂肪组织复合移植物,在20只裸鼠背部皮下随机分离3个腔隙,实验分为3组:基因修饰组移植经缺氧诱导因子1α基因修饰的脂肪干细胞+脂肪组织+纤维蛋白胶;基因未修饰组移植单纯脂肪干细胞+脂肪组织+纤维蛋白;生理盐水组移植生理盐水+脂肪组织+纤维蛋白。 结果与结论:移植后3个月和6个月,各组移植物血管密度比较,基因修饰组>基因未修饰组>生理盐水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各组移植物脂肪细胞纤维坏死率比较,基因修饰组<基因未修饰组<生理盐水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 0.05);各组移植物脂肪质量保持率比较,基因修饰组>基因未修饰组>生理盐水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结果证实,缺氧诱导因子1α基因转染脂肪干细胞可促进移植脂肪组织局部的血管再生,促进脂肪细胞的成活,增加脂肪组织的质量保持率,减少脂肪移植术后的纤维坏死程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并评估体外扩增的自体脂肪干细胞介导自体脂肪移植的治疗效果。
  方法实验组50例患者经过自体脂肪干细胞分离、培养、体外扩增后,介导自体脂肪颗粒注射移植,充填面部塑形、隆胸,随访6~24个月。手术分为两期,第一期:取患者自体脂肪颗粒细胞15~20 ml,进行体外分离、培养、扩增,扩增至第3代,进行细胞免疫表型、分化潜能、遗传稳定性鉴定。第二期:20~25 d 后,抽取一定量的患者自体脂肪颗粒混合第5~6代自体脂肪干细胞移植,用于鼻部、颏部、额部及颞部等面部充填塑形和隆胸。对照组10例患者,单纯自体脂肪移植。
  结果第3~6代自体脂肪干细胞具有典型的间充质干细胞特征,并保持了遗传稳定性。脂肪移植6~24个月后,回访无明显脂肪吸收现象,塑形效果良好。
  结论自体脂肪干细胞介导的自体脂肪移植术具有微创、移植脂肪成活率高、成形效果好等优点,是具有发展前途的、值得推荐的再生医学技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介绍一例双下肢火车辗压伤患儿的治疗。方法:利用一侧无再植条件的废弃足,将其作足皮瓣,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加以解剖游离,形成一个带血管神经蒂的全足游离皮瓣,然后将皮瓣异位移植到另一侧足部皮肤缺损区。结果:皮瓣成活,保留一侧下肢的完整。结论:解剖废弃肢体,游离出血管神经蒂的皮瓣来修复自体其它部位的皮肤缺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应用游离腹壁下动脉肌瓣加中厚游离植皮修复小腿和足部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和疗效。方法:2001年5月~2006年1月,采用一侧腹壁下动脉肌瓣游离移植加中厚植皮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伴有骨、肌腱外露及骨髓炎患者,部位分别为:小腿4例、足踝、足背、足跟部8例。结果:术后12例移植肌瓣及植皮区全部成活,术后随访6个月~1年,外形及功能良好。结论:游离腹壁下动脉肌瓣加中厚游离植皮修复小腿与足踝部软组织缺损具有血供丰富、抗感染力强和顺应性好,术后外形美观等优点,是修复下肢软组织缺损,尤其是并伴感染创面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7.
背景:修复皮肤软组织缺损自体或异体植皮治疗,往往需要多次植皮。而国内临床上应用人工真皮较少,应用经验亦不足。 目的:评价人工真皮治疗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疗效。 方法:收集因皮肤软组织缺损,行人工真皮结合自体薄皮移植修复创面的22例患者,其中骨外露6例,肌腱外露2例,表皮肿瘤切除3例,其他11例。一期清创移植人工真皮,2~4周后局部肉芽组织生长良好,外露肌腱、骨组织被类真皮组织覆盖,二期移植自体薄层皮片。观察取皮部位、损伤部位、操作性能、密封性、不良反应情况,结合评价临床效果及综合评价。 结果与结论:20例患者人工真皮结合二期自体薄皮移植全部存活,至二期植皮所需时间(18.50±4.27) d,其中1例患者因感染再次手术,2例患者行人工真皮后未行二期植皮,而自动上皮化;随访至3个月,21例损伤部位表皮生长性、外观性均良好、无瘢痕增生,1例因感染而致瘢痕增生严重、外观不良,但生长性良好;20例患者取皮部位无明显的色素沉着及色素脱出,无严重增生性瘢痕,上皮形成时间为(15.35±4.67) d。说明人工真皮结合自体薄皮移植修复皮肤软组织缺损,操作简便,创面愈合质量高,供皮区损伤轻微,至二期植皮时间较长,总体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背景:自体颗粒脂肪组织填充广泛用于修复重建领域,移植后组织大量被吸收可严重影响远期效果。 目的:观察早期应用富血小板血浆对自体移植脂肪组织存活率的影响。 方法:取健康成年人腹部脂肪组织颗粒进行纯化,同时抽取少量静脉血,采用离心法提取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利用纤维蛋白胶的物理特性制备含有富血小板血浆的脂肪组织复合移植物,在裸鼠背部中线两侧各分离一个腔隙,富血小板血浆组将脂肪组织颗粒-富血小板血浆凝胶随机注射入一侧腔隙深筋膜下,对侧仅注入脂肪组织颗粒作为对照组。 结果与结论:移植后1个月和3个月,与对照组比较,富血小板血浆组移植脂肪局部的血管增生均较明显(P < 0. 05),脂肪质量保持率均较高(P< 0. 05);移植物脂肪细胞纤维坏死率均较低(P < 0. 05)。提示早期应用富血小板血浆凝胶可促进移植脂肪组织局部的血管再生,增加脂肪组织的质量保持率,减少脂肪移植后的纤维坏死程度。  相似文献   

19.
周围神经断裂缺损过大时,不宜直接拉拢缝合,否则,由于增加神经干张力,将导致神经干内的血液循环障碍而不利于神经再生。神经缺损超过10mm时,尽管远段神经的趋向性导引,但神经再生失败;这时需用移植物来桥接、促进和引导神经再生。桥接物大体分为抻经组织和非神经组织,后包括问皮管、硅胶管、自体静脉、变性骨骼肌…等。自体抻经移植修复神经缺损,神经再生效果和机能恢复相对而言较为理想,但自体神经来源有限,且引起供区感觉、运动的障碍,限制了临床应用自体抻经移植物来桥接神经缺损。因免疫排斥反应之故,异体神经移植必须借助于免疫抑制剂方能应用于临床。根据近年来有关献报道神经移植后神经再生机制,本就异体神经移植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带血管蒂游离腓骨复合组织瓣移植一期修复小腿下段骨与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5年2月至2019年6月宝鸡市中医医院采用带血管蒂游离腓骨复合组织瓣移植一期修复小腿下段骨与组织缺损患者9例.所有患者均为外伤后小腿下段皮肤软组织缺损合并胫骨大段缺损(其中1例合并有胫前肌腱缺损).皮肤软组织缺损面积4 c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