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听神经瘤的理想手术不仅是全切除肿瘤,无损于脑干和保全面神经,而且要对术前听力完好者使有用的听力得以保存。本文综述国外对小听神经瘤采用乳突后入路,应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听力监测、面神经肌电图、显微手术技术行小听神经瘤切除保留听神经的手术经验。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大型听神经瘤术中面神经监测对面神经保护及评估术后面神经功能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7年6月至2010年3月术中行面神经监测的42例大型听神经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面神经解剖保留37例(88%),面神经功能保留30例(71%)。术末刺激强度1~3V即引起肌电反应者预后良好;而术末面神经近端与远端波幅之比<0.3者预后差。结论 大型听神经瘤术中面神经监测可显著降低术后面神经瘫痪的发生率,术末面神经脑干端的刺激强度与面神经功能呈负相关,而面神经近端与远端波幅之比与面神经功能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术前弥散张量成像(DTI)在听神经瘤手术面神经定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19年10月德阳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17例听神经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采用DTI重建追踪面神经的位置,以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结果作为金标准,计算DTI定位面神经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及曲线下面积(AUC);采用Kappa一致性检验评价术前DTI重建面神经的结果与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面神经定位的一致性。结果17例患者术前行DTI重建均成功追踪面神经,术中采用神经电生理监测均成功定位面神经的实际位置,其中15例与术前DTI重建面神经的位置相符合,2例与DTI不相符合,包括1例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显示面神经位于肿瘤腹侧前上部,而术前DTI显示面神经位于肿瘤上级,1例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显示面神经位于肿瘤腹侧前下部,而术前DTI显示面神经位于肿瘤下级术前DTI定位面神经的灵敏度为83.3%,特异度为80.0%,准确率为76.5%,AUC=0.900(P=0.011),与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定位面神经具有一定的一致性(Kappa=0.734,P<0.01)。结论术前011对听神经瘤手术中面神经的定位具有较高的特异性,有助于术中保护面神经,从而减少面神经的损伤。  相似文献   

4.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又简称面神经炎或Bell麻痹,在脑神经疾患中较为多见,这与面神经管是狭长的骨性管道的解剖结构有关。一般在临床上多见为单侧面神经麻痹,而双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则非常少见,占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的0.3%~2%[1]。年发病率约为五百万分之一。本文报道2  相似文献   

5.
后颅窝手术中颅神经监测始于 Krause(1 898年 )为耳鸣患者施行耳蜗神经切断术中 ,以弱电流刺激面神经干导致右面局部收缩 ,监测面神经功能。类似的方法后来分别被 Frazier、Olivecrona、Hullary、Tomits、 Rand、 Kurze、 Pool和 Albin等所采用。Givre和 Olivecrona、Hullary和 Tomits甚至在局麻下行听神经瘤切除 ,以便评估面神经功能。这些早期的技术是在电刺激时观察面部收缩运动进行监测 ,因而其应用受到限制[1] 。直到 1 979年 Delgado等将面神经肌电图引入神经外科 ,术中面神经功能监测才用于临床 [2 ]。而耳蜗神经功能监测则到…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大中型听神经瘤乙状窦后入路切除术面神经功能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2019年10月经乙状窦后入路手术切除的108例大中型听神经瘤的临床资料。术后1年根据House-Brackmann(H-B)分级评估面神经功能,其中Ⅰ~Ⅱ为正常,Ⅲ~Ⅵ级为异常。结果 108例中,术后1年面神经功能正常74例,异常34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直径≥5 cm、肿瘤囊性变、面神经与肿瘤重度黏连是术后面神经功能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大中型听神经瘤,乙状窦后入路切除术后面神经功能恢复主要和肿瘤大小、肿瘤囊性变、面神经与肿瘤黏连程度有关,临床需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多模态影像三维重建结合面神经追踪技术在听神经瘤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宜宾医院神经外科自2018年11月至2022年6月初次手术治疗的45例单发听神经瘤患者为研究对象, 术前利用多模态影像三维重建结合面神经追踪技术, 重建头皮、颅骨、脑组织、动静脉系统、肿瘤及面神经, 根据肿瘤与周围结构的关系进行术前规划。通过术中显微镜下所见和神经电生理监测结果共同评价面神经追踪的准确性。术后2周按House-Brackmann(H-B)标准评估患者面神经功能分级。术后3个月全部患者行MRI增强扫描, 结合术中所见, 判断肿瘤的切除程度。结果 45例患者均成功追踪出面神经走行, 经过术中显微镜下观察及神经电生理监测显示, 走行相符42例, 不相符3例。以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结果作为金标准, 多模态影像三维重建面神经的准确率为93.3%。术前多模态影像三维重建结合面神经追踪与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结果的一致性较高(Kappa=0.903, P<0.001)。术中面神经解剖保留率为91.1%(41/45), 术后2周面神经功能良好率为86.7%(39/45)。肿瘤全切除/近全切...  相似文献   

8.
目的 筛查前庭神经鞘瘤术后面神经功能损伤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共纳入2018年12月至2020年1月95例前庭神经鞘瘤患者,均行经乙状窦后入路手术,术前MRI记录肿瘤直径和分类、肿瘤体积和体表面积、肿瘤性质,术中观察面神经走行、肿瘤与面神经粘连程度、肿瘤切除程度和面神经功能情况,术后8d评价面神经功能.单因素和多因素L...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肌电图监测在听神经瘤手术中的应用。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听神经瘤患者术中记录的口轮匝肌和眼轮匝肌的针状电极肌电图(electromyography,EMG)资料,分析术中A trains等自发肌电反应(spontaneous muscle activity,SMA)对术后面神经功能状态的预测作用。结果 61例患者进行了面神经SMA监测,面神经均得到解剖保留。其中53例监测到SMA,33例患者的SMA中出现了A trains,20例患者出现其他形式的SMA。两组患者术后1周面神经功能损伤分别为21例和7例,短期面神经功能损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43 0. 05),术后1年面神经功能损伤患者分别为16例和5例,长期面神经功能损伤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 090 0. 05)。结论术中SMA能够帮助术者定位面神经及减少其医源性损伤; A trains较其他SMA类型在评估术后短期(1周)面神经功能损伤方面具有意义,评估术后长期(1年)面神经功能损伤无意义。  相似文献   

10.
听神经瘤术中面神经监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听神经瘤术中面神经监测对面神经保护的临床意义.方法 24例患者分为术中面神经监测组(12例)和术中无面神经监测组(12例),通过House-Brackmann评分标准评价两组患者术前、术后2周的面神经功能状态;同时比较两组面神经解剖保留率情况.结果 对两组患者术前、术后2周的面神经功能状态数据进行分析,两组术前面神经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2周面神经功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无监测组面神经解剖保留率为67%,监测组为92%.结论 面神经监测有助于听神经瘤术中面神经的保护,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翼点入路筋膜间分离操作方法、优点和临床应用。方法选取151例患有颅内动脉瘤、鞍区及鞍区周围病变的患者,采用翼点入路筋膜间分离开颅,观察和记录病变显露情况,面神经颞支和颞肌的功能、伤口愈合及术后颞肌萎缩情况。结果 151例均获得良好的病变显露空间并能方便手术操作,均保全了面神经颞支的功能,所有病例颞肌功能完好,伤口愈合良好,5例出现轻微颞肌萎缩。结论翼点入路筋膜间分离具有很好地显露病变,创伤较小,颞肌及筋膜术后完全复位,并可最大化保留颞肌功能及避免颞肌萎缩影响美观的优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小型听神经瘤保存面、听神经功能的显微手术方法。方法采用标准的病侧枕下经乙状窦入路开颅。病人头偏一侧卧位、显微手术,高速电钻磨除内听道后壁。术中照相/磁带记录,术后分析所见。结果术后13例保全了面神经及听神经,2例无改善,其中1例且伴有耳鸣。肿瘤与Ⅶ及Ⅷ神经的关系分为5型,其中Ⅰ、Ⅱ、Ⅳ、Ⅴ型效果良好,手术困难的是Ⅲ型。结论肿瘤大小及术前听力水平应作企图保存听神经和面神经功能的主要决策。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肌电图监测在听神经瘤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听神经瘤患者术中记录的口轮匝肌和眼轮匝肌的针状电极肌电图(electromyography,EMG)资料,分析术中A trains等自发肌电反应(spontaneous muscle activity,SMA)对术后面神经功能状态的预测作用。结果 61例患者进行了面神经SMA监测,面神经均得到解剖保留。其中53例监测到SMA,33例患者的SMA中出现了A trains,20例患者出现其他形式的SMA。两组患者术后1周面神经功能损伤分别为21例和7例,短期面神经功能损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3<0.05),术后1年面神经功能损伤患者分别为16例和5例,长期面神经功能损伤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90>0.05)。结论 术中SMA能够帮助术者定位面神经及减少其医源性损伤;A trains较其他SMA类型在评估术后短期(1周)面神经功能损伤方面具有意义,评估术后长期(1年)面神经功能损伤无意义。  相似文献   

14.
听神经瘤手术中面神经保留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听神经瘤是颅内常见肿瘤之一,听神经瘤手术中有很多因素影响面神经的保留。随着肿瘤体积的增长,面神经保留率逐渐降低;手术入路的选择(经迷路入路、经中颅窝入路、经乙状窦后入路)和患者年龄对术后面神经功能的保留没有明显影响;随着术者经验的增加面神经保留率提高;术中面神经监测可使面神经保留率提高,同时可判断面神经预后。另外,术前的放疗等使面神经保留难度加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术中面神经监测在听神经瘤术中对面神经的保护意义,并对解剖保留的面神经的功能进行评价。方法 53例听神经瘤患者在手术时均采用英国Oxford-instrumen公司生产的神经电生理监测仪进行术中面神经监测。全部采用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镜下手术切除肿瘤,肿瘤切除后对面神经进行功能评价。结果面神经解剖保留率90.5%,6个月后功能保留率为84.9%。结论术中面神经监测在听神经瘤术中有助于确定面神经的位置,提高面神经的解剖及功能保留率。  相似文献   

16.
听神经瘤的显微手术及面神经保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听神经瘤的显微手术及保留面神经的技术。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近6年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切除的23例听神经瘤病人。结果肿瘤全切18例,次全切3例,部分切除2例;面神经解剖保留15例。随访6月 ̄4年,全切18例中复发1例,面神经功能恢复12例。结论利用显微外科技术,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能全切听神经瘤,解剖保留面神经,有利于面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根据面神经的解剖特点探讨面中下部除皱术中面神经的保护。方法对16例行面中下部除皱患者,采用合适的分离平面及范围,且在术中对面神经进行主动保护。结果2例出现一过性面瘫后逐渐恢复,其余恢复顺利,随访6个月~2年效果满意。结论了解面神经各分支的分布及走行,同时在术中进行主动保护,这是除皱手术成功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3DSlicer软件进行弥散张量成像纤维束追踪在听神经瘤术中的应用价值,探索一种有效的辅助听神经瘤术中保护面神经功能的方法。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3月至2020年8月河北医科大学神经外科收治的听神经瘤患者43例按患者志愿分为观察组(21例)与对照组(22例),观察组患者术前完善FIESTA、DTI等影像学检查,并利用3DSlicer软件重建肿瘤与面神经纤维并预判肿瘤与面神经的位置关系,术中联合神经电生理检测辅助听神经瘤手术切除,并记录术中面神经的实际位置;对照组仅利用神经电生理检测辅助定位面神经走行来指导手术完成。计算术前重建面神经位置与术中实际情况的符合率;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 w面神经功能(House-Brackmann标准)与听力保留率的差异。结果利用3DSlicer软件弥散张量成像纤维束追踪技术为观察组21例听神经患者重建面神经成功20例,重建失败1例;20例患者中17例术前重建的面神经位置与其术中实际位置一致,符合率为85%;观察组患者术后1 w面神经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听力保留率也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3DSlicer软件弥散张量成像纤维束追踪技术可有效辅助听神经瘤术中面神经的精准定位,有利于术中寻找与保护面神经,提高听神经瘤患者术后面神经的功能保留率和听力保留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显微外科治疗巨大听神经瘤的临床研究及面神经保护。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87例巨大听神经瘤患者资料,均采取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镜下切除肿瘤,其中64例患者术中采取面神经刺激仪监测,而23例患者未监测,术后随访6~38个月,记录术后疗效及对患者面神经的影响。结果 87例患者中,70例(80.46%)全切除,9例(10.34%)次全切除,其余8例(9.20%)由于肿瘤与脑干粘连紧密而广泛,仅行部分切除术;采取术中监测患者面神经保留率为95.31%,未监测患者面神经保留率为69.57%,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d患者面神经优秀率为70.11%,术后7d为26.44%,术后3个月为32.18%,术后半年为39.08%,术后1a为75.86%,与术后3d比较,术后7d、3个月及半年患者面神经优秀率显著低于术后3d;术后1a患者面神经功能与术后3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显微镜下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是治疗巨大听神经瘤有效的手术方式,能够获得较良的全切除率,术中采取面神经刺激仪监测,有利于对患者面神经的保护。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认识双侧面神经瘫痪的临床特征,探讨双侧面神经瘫痪的病因、治疗及预后.方法 1998年至2010年在神经内科住院患者中确诊的双侧面神经瘫痪8例患者,治疗上均予地塞米松、β-七叶皂甙钠、甲钴胺胶囊、维生素B1注射液、大功率超短波治疗、针灸等治疗.结果 治疗后2周时有效5例,8周时痊愈4例,6个月时随访痊愈6例,12个月时随访痊愈7例.结论 同时发生双侧面神经瘫痪临床发病率极低,其病因复杂,恢复时间相对较长,双侧面神经瘫痪预后与病因相关,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