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肛裂是一种常见病,因肛管皮肤被撑裂、反复感染、形成经久不愈的溃疡,引起排便时和排便后肛门剧痛及便血。肛门内括约肌痉挛是引起排便后肛门剧痛的主要原因,同时也造成了局部血运障碍,影响裂口愈合,从而形成慢性(或称陈旧性)肛裂。我们自1999年1月~2003年6月采用侧方内括约肌切断加肛裂切除  相似文献   

3.
高兰华 《当代医学》2014,(32):72-73
目的:对陈旧性肛裂改良后方外括约肌皮下部切断加内括约肌松解术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江苏省东海县中医院收治的陈旧性肛裂患者80例,随机均分为2组(n=40),单纯组进行原位内括约肌松解术治疗;联合组进行改良后方外括约肌皮下部切断联合内括约肌松解术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联合组患者的治愈率、术后重度疼痛发生率、手术切口愈合时间、患者满意度均明显优越于单纯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未发生因手术治疗导致严重后果发生。结论针对于陈旧性肛裂患者应用改良后方外括约肌皮下部切断联合内括约肌松解术治疗,可有效的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缩短手术切口愈合时间、减低术后重度疼痛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精神上和身体上的痛苦,安全性较高,为陈旧性肛裂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陈永伟  陈达恭 《浙江医学》1999,21(7):436-437
1985~1998年,我们采用侧方皮下内括约肌切开术(即皮下法)治疗肛裂181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本组男75例,女106例;年龄17~70岁;病程6个月~9年。肛裂位置以后位最为多见(65.7%),其次是前后位2处裂开(17.7%),前位占7.7%,其他占8.9%。伴哨痔64例,混合痔62例,肛门瘙痒症6例,直肠息肉2例,肛乳头肥大21例。  相似文献   

5.
贾莉  朱庚秀 《四川医学》2006,27(5):514-515
目的为了克服侧位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慢性肛裂后发生不同程度肛门失禁的缺点,阐明肛窦炎是肛裂的主要因素,治疗肛裂不必切断内括约肌的手术治疗效果,强调保留内括约肌的重要性。方法治疗组用0.1%亚甲蓝作肛门浸润注射加肛窦切开引流术治疗肛裂,对照组用侧方切断肛门内括约肌法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100%,术后治疗组肛管静息压为(7.7061±0.7226),对照组肛管静息压为(5.7205±0.4215),两组比较P<0.05,该方法可避免切断肛门内括约肌并治愈肛裂;治疗组平均治愈时间为20.2d,对照组平均治愈时间为24.5d。结论手术治疗肛裂没有必要切断肛门内括约肌,保留内括约肌能避免肛门失禁。  相似文献   

6.
目前治疗陈旧性肛裂手术目的在于松解痉挛肌组织,恢复局部血液循环,减少术后并发症。内括约肌切断术仍是肛裂手术的金标准,目前,对于手术中切口位置的争议仍多集中在后位与侧位,内括约肌切断范围及长度与术后风险相关,术后创面开放还是闭合直接影响手术疗效。内括约肌切除术治疗肛裂仍存在一定风险,需要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及长期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7.
李林芳  李建业 《当代医学》2009,15(31):72-72
目的评价内括约肌部分切断加复方亚甲蓝注射治疗肛裂的效果。方法采用内括约肌部分切断加复方亚甲蓝创面注射治疗肛裂126例。结果126例患者随诊平均11个月,对便血及排便痛的有效率98.1%,无一例复发或伴有感染等并发症。结论内括约肌部分切断加复方亚甲蓝注射治疗方法简便,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采用内括约肌下缘切断肛管皮肤纵切横缝术治疗肛裂1268例,全部治愈,疗程10~18天,随访0.5~5年,无复发和后遗症。该术式能术后立即消除肛门剧痛等肛裂主要症状,并且有较好的远期临床疗效。结果表明:该术式是治疗肛裂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从 1 998年 1 1月~ 2 0 0 1年 5月我们应用自行设计的“烟斗钩”对 ~ 度肛裂患者 396例行内括约肌切断术 ,效果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396例 ,男 1 2 2例 ,女 2 74例 ,年龄 1 3~ 77岁 ,平均年龄 2 8岁。病程 6个月~ 1 5年 ,平均 3.5年。 度肛裂 2 89例 , 度肛裂 1 0 7例 ;1个裂口 35 2例 ,2个或 2个以上裂口 44例。其中合并痔疮 346例 ,合并肛瘘的 2 1例 ,单纯性肛裂 2 9例。2 手术方法患者取俯卧位 ,牵开两臀部暴露肛门 ,用 0 .2 %碘伏消毒 ,局部麻醉 ,于左侧距肛缘约 2 cm处作一长约 4~ 5 mm纵形切口 ,左手食指伸入肛…  相似文献   

10.
<正> 我们对1991年—1993年216例肛裂病人采用后正中位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肛裂,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中,男62例、女154例。年龄最小者19岁,最大68岁。病程最短者12天,最长25年。裂口位于后正中位169例,前后正中位47例。伴有皮赘外痔136例,伴有肛乳头肥大9例,伴有内痔12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药治疗直肠脱垂疗效。方法:80例直肠脱垂患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疗效观察及统计处理。结果:治疗组(内服外用法)有效率为90%,对照组(内服法)有效率为66.67%;两组疗效比较有显必差异(P〈0.01)。结论:中药内服外用治疗直肠脱垂疗效确实、使用安全、便于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了克服传统手术治疗陈旧性肛裂的不足,探索新的方法,以提高疗效。方法采用侧位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扩肛的办法。结果治疗陈旧性肛裂120例,全部1次治愈。结论该术式具有疗效好、疼痛轻、愈合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而且能够显著改善内括约肌痉挛,而不影响肛门功能,有效地治疗肛裂。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高位挂线对口引流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30例,采用低位切开高位挂线术;治疗组60例,采用高位挂线对口引流术。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创面愈合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方面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高位挂线对口引流术能明显缩短疗程,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改良纵切横缝术治疗肛裂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伟  王友良 《医学综述》2014,(9):1676-1678
目的探讨改良纵切横缝术治疗肛裂的效果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湖北大冶有色金属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总医院治疗的肛裂患者132例,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66例)采用常规纵切横缝手术治疗,观察组(66例)采用改良纵切横缝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伤口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疼痛、水肿、切口感染、排尿困难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改良纵切横缝术治疗肛裂疗效可靠,能够缩短伤口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切开扩创术联合藻酸钙伤口敷料换药治疗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患者取双膝前屈侧卧位,病侧在下,局部浸润麻醉或骶管阻滞麻醉,用探针从瘘道外口轻轻向内口方向逐步探查,至肛内最薄弱处(内口处)穿出,如果内口位置较低,则直接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及瘘管和内口;如果内口位置较高,则必须加用挂线方法。术后用藻酸钙及麝香痔疮栓换药直至创面愈合。结果治愈率达99.2%,术后6个月~1年随访仅有3例高位复杂性肛瘘症状复发。结论切开扩创术联合藻酸钙伤口敷料麝香痔疮栓换药治疗肛瘘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齐刺滞针经筋疗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齐刺滞针经筋疗法治疗,对照组给予针刺治疗.治疗10次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的变化情况,比较颈椎功能障碍指数调...  相似文献   

17.
正骨推拿治疗腰肌劳损7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正骨推拿手法对腰肌劳损的治疗效果。[方法]143例腰肌劳损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78例,对照组65例;治疗组采用正骨推拿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中频加拔火罐等物理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8.71%,对照组有效率为84.62%。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结论]正骨推拿治疗腰肌劳损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刘欣 《中外医疗》2009,28(19):8-8
目的分析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环形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内括约肌切断术)与对照组(手法扩肛),各60倒。结果治疗纽与对照组在止痛药次数,尿潴留.肛缘水肿等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内括约肌切断术能够有效缓解术后疼痛,降低尿潴留与肛缘水肿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益胃生新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4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用益胃生新法,采用中药汤剂配合艾灸足三里穴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获效满意,有效率95.7%,显效率89.2%。  相似文献   

20.
中医学脏腑理论、经络理论为从内脏、经络、气血调理、治疗腰痛(椎间盘突出症)提供了理论依据。腰椎间盘突出症与五脏功能密切相关,但和经络循行、经筋解利有更直接的关系。在腰痛病的诊断中,经络理论接近局部的定位,脏腑理论是总体的定性。因此治疗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应在脏腑理论的指导下,结合经络辨证,或以经络经筋为辨证基础,参考脏腑辨证,使之更接近临床实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