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外部性脑积水的CT诊断及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目的 探讨外部性脑积水(EH)的CT特征及临床应用价值。材抖与方法 回顾分析临床资料完整的66例外部性脑积水的CT表现及测量脑室颅腔横径(VT/ST)率。结果 特发性者34例(51.52%),32例继发性主要原因为缺氧缺血性脑病,为18例(占56.25%)。EH的CT特征为:大脑半球叶间裂前部增宽(≥6mm),额顶区蛛网膜下腔对称性增宽(≥5mm),可伴顿顶区脑沟回增宽加深,严重者可伴双侧侧裂池增宽及鞍上池增大,脑室不扩大或仅轻度扩大,VT/ST率小于15%。结论 根椐患儿短期内有头围异常增大,前囱膨隆,抽搐以及特有的CT表现,对EH的诊断并不困难,CT检查对EH的临床诊断、病程观察及指导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进一步探讨外部性脑积水(EH)MRI特征及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分析33例外部性脑积水的MRI表现.结果:11例EH的病因为缺氧缺血性脑病(HIE),EH的MRI特征为大脑半球叶间裂前部增宽(≥6 mm),双侧额顶区蛛网膜下腔增宽(≥5 mm),可伴外侧裂池、鞍上池、环池增宽,侧脑室不扩大.结论:外部性脑积水有特征性的MRI表现,结合临床诊断不难,MRI检查对EH的临床诊断及指导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婴幼儿外部性脑积水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赞新 《中国医疗前沿》2009,4(16):76-76,102
目的探讨婴幼儿外部性脑积水(EH)的CT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对我院36例资料完整的婴幼儿外部性脑积水的颅脑CT表现进行分析总结,并测量蛛网膜下腔、大脑半球叶间裂、前纵裂宽度,计算脑室颅腔横径(VT/ST)率。结果56例EH的CT表现为额顶区蛛网膜下腔对称性或不称性增宽(宽度≥5mm),平均VT/ST=14.26±0.26%,34例大脑半球叶间裂前部增宽(〉6mm),52例前纵裂增宽(〉7mm)。结论CT是诊断婴幼儿外部性脑积水的重要方法,在鉴别诊断上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外部性脑积水(EH)的CT特征及随访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外部性脑积水的CT表现及随访情况。结果EH的CT特征为两侧额顶部对称性蛛网膜下腔间隙增宽≥5 mm,边缘呈"花瓣样",纵裂前部增宽≥7 mm,纵裂后部不宽;严重者可伴双侧侧裂池增宽及鞍上池增大,脑室不大或轻度增大。结论CT检查对EH的诊断及随访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进一步探讨外部性脑积水 (EH) MRI特征及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 :回顾分析 33例外部性脑积水的 MRI表现。结果 :11例 EH的病因为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 ,EH的 MRI特征为大脑半球叶间裂前部增宽 (≥ 6mm ) ,双侧额顶区蛛网膜下腔增宽 (≥ 5 m m) ,可伴外侧裂池、鞍上池、环池增宽 ,侧脑室不扩大。结论 :外部性脑积水有特征性的 MRI表现 ,结合临床诊断不难 ,MRI检查对 EH的临床诊断及指导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外部性脑积水(EH)的CT表现和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EH患者的CT及临床资料。结果双侧额或额顶部蛛网膜下腔对称或不对称增宽(≥5mm)54例,纵裂前部增宽(≥7mm)54例,双侧裂池增宽40例,基底池扩大44例,额顶叶脑沟增宽并加深49例。脑室轻度扩大11例。结论 CT检查对EH的临床诊断、病因分析、治疗及病程观察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婴幼儿外部性脑积液(external hydrocephalus,EH)的CT表现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分析临床资料完整的36例外部性脑积液的CT表现。结果EH的CT特征为大脑半球叶间裂前部增宽(>6mm),前纵裂池增宽(>7mm),后纵裂池不宽,严重者可伴双侧侧裂池增宽及鞍上池增大,脑室不扩大或轻微扩大。结论根据婴幼儿短期内头围异常增大,前囱膨隆,抽搐以及特征性CT表现,对EH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并不困难,CT检查对EH的临床诊断、病程观察及指导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韦寅  李瑞雄 《微创医学》2009,4(3):240-241
目的 探讨外部性脑积水(HE)的CT特征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临床资料完整的48例外部性脑积水的CT表现特征.结果 双侧额部及额顶部蛛网膜下腔对称性增宽(6~10 mm)48例,纵裂前部增宽(8~14 mm)48例,双侧裂池增宽36例(8~14 mm),鞍上池轻度扩大18例,脑室轻度扩大14例,额顶叶脑沟增宽,增宽不深,边缘呈"花瓣状"42例.结论 CT检查在外部性脑积水诊断及鉴别诊断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婴幼儿外部性脑积液(external hydrocephalus,EH)的CT表现及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分析临床资料完整的36例外部性脑积液的CT表现。结果 EH的CT特征为大脑半球叶间裂前部增宽(〉6mm),前纵裂池增宽(〉7mm)。后纵裂池不宽,严重者可伴双侧侧裂池增宽及鞍上池增大,脑室不扩大或轻微扩大。结论 根据婴幼儿短期内头围异常增大,前囱膨隆,抽搐以及特征性CT表现,对EH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并不困难,CT检查对EH的临床诊断、病程观察及指导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特发性外部性脑积水的CT诊断及跟踪观察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病因不明的小儿特发性外部性脑积水的CT表现跟踪变化。结果 双侧额或额顶部蛛网膜下腔对称性增宽者18例(100%),双侧裂池增宽者18例(100%),额顶区脑沟增宽加深者16例(88.89%),前纵裂池增宽者18例(100%),脑基底池扩大者14例(77.78%),脑室轻度扩大者3例(16.67%)。1岁时CT复查,18例(100%)均出现外部性脑积水战少。2岁6个月时再次复查CT平扫,18例中15例(83.33%)外部性脑积水消失,另外3例(16.66%)外部性脑积水进一步减少。结论 CT检查及跟踪观察对于特发性外部性脑积水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28例外部性脑积水(Externalhydrocephalus,简称EH)患者进行临床和CT分析。EH主要CT表现为额顶区对称性蛛网膜下腔增宽,纵裂池前部增宽。基底池,鞍上池、外侧裂池可增大。EH在临床和CT表现方面须与脑萎缩,硬膜下积液鉴别诊断。EH多数预后良好,常在2~3岁自愈。其CT表现有特征性,在诊断EH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脾结核的CT征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脾结核的CT表现在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11例脾结核的影像资料和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有关文献进行了深入讨论。结果 9例CT表现为脾内多发性大小不等的类圆形,低密度灶,8例伴有脾门,胰周及邻近大血管周围多数低密度结节影,少数有融合,增强扫描脾,胰,肝及肾等脏器内病变无强化,腹腔淋巴结表现为周边环状强化而中央无强化,仅1例表现为肝,脾,腹腔多发钙化影,1例肝,脾内多发钙化,结论 脾结核通常不是孤立性病变,是全身结核的一部分,脾脏病灶,CT表现为脾内单发或多发不被强化的低密度区,钙化,肝脾肿大等,影像学表现不具有特异性,但是淋巴结结核的CT表现具有特征性,发现脾外结核的证据常能确立诊断。  相似文献   

13.
本文克汀病病人组颅脑CT表现特征:1.部分患者大脑皮质和髓质发育不良,表现为额叶、枕叶和顶叶的脑沟增宽(35%),脑外侧裂增宽(28%)。大脑皮质除额叶外各叶CT值均减低,侧脑室有前角扩大和体部相对性扩大。2.丘脑受到侵犯,表现为CT值减低和第三脑室扩大。3.脑干发育不良。4.部分(32%)患者小脑发育不良。本组患者BAEPs全部异常,其它检查的异常率SSEPs为27.2%,VEPs为25.5%,CET为81.8%,EEG为75.8%。  相似文献   

14.
脾脏肿瘤的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T对脾脏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32例脾脏肿瘤的CT资料,分析脾脏大小,病灶数目,密度。边界以及强化程度等表现。结果:脾脏恶性肿瘤多表现为单发或多发低密度灶。边界不清,增强后多无强化或轻度不均匀强化,脾脏肿大显著,常伴淋巴结肿大,良性肿瘤多表现为边界清,密度均匀的低密度灶,脾脏不大或轻度肿大;血管瘤,错构瘤强化显著,淋巴管瘤强化不明显。结论:CT可较好地显示脾脏大小,病灶密度,边界及CT强化程度,对大多数脾脏肿瘤CT可作出正确的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15.
胸部结节病的CT诊断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结节病的CT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活检证实52例胸部结节病的CT表现。【结果】52例结节病中,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46例(88.5%),其中仅见肺门或/和纵隔淋巴结肿大16例(30.7%),肺门或/和纵隔淋巴结肿大伴有肺内改变30例(57.5%),仅见肺部侵润性改变而无淋巴结肿大2例(3.8%),肺纤维性改变4例(7.7%)。肺内主要表现为结节影(30例),支气管血管束增粗(14例),小叶间隔增厚(8例),实变影(2例),磨玻璃影(2例)。【结论】双侧肺门对称性淋巴结肿大和/或纵隔淋巴结肿大以及沿支气管血管束分布的结节影是胸部结节病的特征性表现;不典型者需密切结合临床检查及治疗后随访。  相似文献   

16.
韦永南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7):2980-2982
目的:探讨高热惊厥(FC)患儿颅脑CT检查的临床价值及其合理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97例FC患儿的CT检查结果,并与102例外伤患儿对比。结果:197例FC患儿,单纯型142例,复杂型55例;CT异常14例(单纯型3例,复杂型11例),占7.11%,外部性脑积水9例(单纯型2例,复杂型7例),占4.57%。102例外伤患儿,外部性脑积水7例,占6.86%。FC组与外伤组外部性脑积水的差异比较无显著性意义,χ2=0.698,P>0.05;单纯型与复杂型CT异常和外部性脑积水的差异比较有显著性意义,χ2=16.600和9.198,P<0.01。结论:外部性脑积水并非FC患儿特有;FC患儿颅脑CT检查阳性率比较低,特别是单纯性FC,不应作为常规检查,复杂型FC,根据患者症状、体征及时进行颅脑CT检查评估有无大脑损伤或发育的情况。  相似文献   

17.
进展型脑出血的影像学和临床预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Lu JJ  Ji N  Zhao YL  Wang S  Zhao JZ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7):438-441
目的分析进展型脑出血的影像学和临床预测指标。方法98例患者均由发病后4h内计算机断层扫描(CT)诊断为自发性脑内出血(ICH),24h后复查CT了解血肿进展的发生。先将可能的危险因素与早期血肿进展之间进行显著性检验,再用多元逐步回归加以明确,得到回归方程。结果进展型脑出血发生率为26.5%。有效预测指标分别是:CT上血肿密度不均、就诊时患者意识障碍程度、首诊CT距发病时间和既往脑梗死病史。同时,CT上特征性的“血肿生长线”对进展型脑出血具有重要预测价值。结论进展型脑出血存在明确的预测指标。血肿密度不均对进展性脑出血的预测具有重要意义,发现和命名了“血肿生长线”这一进展型脑出血的影像学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