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总结了导联错接对心电图的影响,对其理论进一步做了讨论,从中找出其规律性,用以指导纠正导联错接的图形,并对导联错接容易引起的心电图错误诊断及其鉴别等问题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2.
国际快讯     
研究显示儿童心电图导联错接率达3% 新奥尔良Ochsner医学中心的一项蚓顾性研究显示,在1470例小儿心电图检查中,导联错接比例为3%。研究者指出,导联错接通常并不会造成过多损害,但的确可导致无渭的超声、Holter检查和随访,如果最初心电描记术检查操作正确,这些检查本可以避免。  相似文献   

3.
食管肢体双极导联心电图诊断心律失常37例李天敏南阳市第二胶片厂职工医院南阳473000关键词心电图;诊断;心律失常用食管心房调搏法诊断心律失常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但传统的单极食管导联心电图,因导联与食管接触不良或受呼吸、精神紧张等因素干扰,波形因基...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用常规心电图肢体导联STⅢ↑/STⅡ↑>1诊断下壁心肌梗死合并右心室心肌梗死.方法 对28例下壁心肌梗死患者抬高的肢体导联STⅢ与STⅡ比值进行观察,同时对比临床表现.结果 4例心电图肢体导联STⅢ↑/STⅡ↑>1,其中3例右胸导联V4R~V5R的ST抬高﹥0.1 mV,1例ST抬高<0.1 mV的病人,临床上除有右心室衰竭的症状外,还有典型的心肌梗死表现,符合下壁合并右心室梗死的诊断.结论 用常规心电图肢体导联STⅢ↑/STⅡ↑的比值>1,和有典型的右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是诊断下壁心肌梗死合并右心室梗死简单而又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手腕前区解剖结构复杂 ,神经和肌腱常同时损伤 ,在修复神经肌腱时必须仔细辨别 ,否则可导致神经肌腱错接。而坐骨神经粗大 ,毗邻肌腱少 ,错接机会少。1986年 10月至 1997年 3月 ,我院收治正中神经错接11例 ,尺神经错接 3例 ,坐骨神经错接 2例。现结合临床资料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16例 ,男 12例 ,女 4例。年龄 16~ 4 1岁 ,平均 2 9.6岁。病程 2~ 7个月 ,平均 4 .2个月。就诊原因 :神经功能未恢复 11例 ,肌腱粘连致功能障碍 3例 ,怀疑神经未接 2例。致伤原因 :刀伤 9例 ,电锯伤 6例。传送带绞伤 2例。神经肌腱错…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在对急性正后壁心肌梗死心电图定位诊断方面,头胸导联是否具有与常规导联一样的价值.方法 对于健康人和经冠状动脉造影和超声心动图确诊的急性正后壁心肌梗死患者,同步记录常规导联心电图和头胸导联心电图各一份,由两位不知情的资深电生理医生进行分析诊断.而后由观察者将两种体表心电图的诊断结果与冠脉造影的结果、以及健康人的结果相对照,分别汁箅出两种导联系统对急性正后壁心肌梗死心电图诊断的符合率和假阳性率,并作x2检验进行比较.结果 本实验包括山全国12家大医院提供的急性正后壁心肌梗死患者32例,和健康人68例.常规导联心电图对急性正后壁心肌梗死的诊断符合率为93.8%(30/32)、假阳性率13.2%(9/68):而头胸导联心电图的诊断符合率为100%(32/32)、假阳性率0%(0/32).头胸导联诊断急性正后壁心肌梗死的符合率高于常规导联.但无统计学上的显著性差异(P>0.05);假阳性率低于常规导联,且有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P<0.05).结论 在对急性正后壁心肌梗死的定位诊断方面,头胸导联以其较低的假阳性率而优于常规导联.  相似文献   

7.
<正> 少数健康人的心电图,可因早期复极(ear-ly repolarization)使肢体导联和/或心前导联上出现ST段抬高。正常心电图的ST段,在肢体导联上除aVR可抬高0.05毫伏外,其他5个导联抬高限度均为0.1—0.15毫伏;在心前导联上ST段V_1至V_3可能正常地高出等电线达0.2—0.35毫伏,在V_4、V_5导联上可抬高0.1—0.2毫伏。ST段升高超出上述范围便应视为不正常。此外,抬高的形态也很重要。正  相似文献   

8.
18导联心电图对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亚宏 《实用医技杂志》2009,16(10):830-830
<正>多年的临床观察和研究显示常规12导联心电图通过对ST段的改变来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并不是最适宜的,右侧胸壁和左后胸壁的部位在常规12导联心电图上很少反映心肌梗死的ST段改变。目前临床在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中,除做常规12导联心电图外,必须加做右室导联V3R,V4R,V5R,正后壁V7,V8,V9导联,共计18导联心电图。这样才能比较全面客观的反应心电图在体表的部位。  相似文献   

9.
目前国内外人群中各种疾病的发病率,都以心血管疾病占首位,心血管生理及治疗心血管疾病药物的研究日显重要。犬是常用的实验动物。心电图是反映心脏活动的重要指标。对犬正常心电图的研究虽有很长历史,但国内缺乏这方面的系统研究。本工作记录了犬的标准导联、加压肢体导联及胸前导联的心电图的统计比较,为有关科研工作提供参考数据。方法体重11~13公斤健康草种犬40条,性别不拘,每天上午8~9时空腹,经训练后,在立位清醒下描记:标准肢体导联Ⅰ、Ⅱ、Ⅲ,单极加压肢体导联aVR、aVL、aVF及单极胸前导联V_5等7个导联的心电图。用针电极插入皮下进行引导。用上海医  相似文献   

10.
第二节常用的心电图导联将两个电极放在人体表面的任何两点,并分别同心电图机的正极端与负极端相连,便可描记出这两点间的电位差(即电压)。这种放置电极板的方法及其与心电图机的连接方式称为导联。根据电极板放置的部位不同,可组成各种导联。每种导联的心电图波形各有其特点。一、常用的心电图导联 (一)标准导联(双极肢体导联)反映两个肢体之间的电位差(图1-11)。导联Ⅰ将左上肢电极板同心电图机的正极端相  相似文献   

11.
高岩萍 《当代医学》2010,16(1):80-81
目的通过对肺心病急发期和缓解期心电图变化的比较分析,探讨心电图对肺心病急发期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12例肺心病急发期和95例缓解期病人分别描记12导联心电图,对心电图各项指标综合分析。结果两组病例心电图各单项指标显示,肺心病急发组的窦性心动过速、肺型P波、ST段改变、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明显大于缓解组(P&lt;0.05),而心电轴右偏或顺钟转向、肢体导联低电压的出现率两组无明显差异(P&gt;0.05)。结论心电图检查对肺心病急发具有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2.
自1903年使用临床心电图以来,开始几十年一直使用双极肢体导联标准导联.到20世纪40年代创建单极导联即wilson's导联后,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就是常规12导联系统.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至20世纪80年代,不断有新的导联提出并应用于临床,使得临床心电图诊断可以提供更多更可靠的信息.同时将部分导联应用能在基层医院开展使用作一个汇总.  相似文献   

13.
目的定量比较正常中国人中标准导联和Mason-Likar导联所记录肢体导联心电图的波段。方法冠脉造影和心脏超声检查结果均正常者共84例,定义为正常人。结果二类导联系统所记录的心电图存在良好的相关性,但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与标准肢体导联相比, Mason-Likar肢体导联心电图的差异包括:①电轴右偏,平均增加(23.3±26.7)度;②Ⅱ、Ⅲ和aVF导联中R波和QRS波振幅显著增加,ST段显著下移,Ⅲ和aVF导联伴T波振幅降低或T波转为倒置,其中Ⅲ导联变化最大;③Ⅰ和aVL导联QRS波振幅显著增加,ST段显著上移伴T波振幅增加。与心电图改变有关的相关性包括:①R波振幅改变与QRS波电轴偏移存在相关性;②ST 80 ms和T波振幅与T波电轴偏移存在相关性,与QRS波振幅改变也存在相关性。结论应充分认识二类导联系统所记录心电图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4.
钟丽珍 《广东医学》1999,20(10):797-798
目的 探讨右胸导联心电图对急性右室梗死诊断的价值。方法 132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采用常规12导联心电图检查,对合并下壁或正后壁心肌梗死的63例加做V3R-V5R导联,分析急性右室梗死的心电图表现,探索其心电图诊断依据。结果 63例下壁或正后壁心肌梗死病人中有16例合并有右室心肌梗死。结论 右胸导联心电图是诊断右室梗死的重要方法,在右室梗死诊断中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在对急性高侧壁心肌梗死心电图诊断方面,头胸导联是否具有与常规导联一样的价值.方法 对于60例健康人和40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急性高侧壁心肌梗死患者,同步记录并分析常规导联心电图和头胸导联心电图.将两种体表心电图的诊断结果与冠脉造影的结果相对照,并计算两种导联系统对急性高侧壁心肌梗死心电图诊断的符合率和假阳性率.结果 常规导联心电图对急性高侧壁心肌梗死的诊断符合率为90.0%(36/40)、假阳性率11.6%(7/60);而头胸导联心电图的诊断符合率为95.0%(38/40)、假阳性率0%(0/60).头胸导联诊断急性高侧壁心肌梗死的符合率高于常规导联,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假阳性率低于常规导联,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头胸导联对急性高侧壁心肌梗死诊断的准确率与常规导联相仿,而较低的假阳性率优于常规导联.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腹臂导联对于房室传导阻滞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180例既往心电图疑似房室传导阻滞的患者同步行常规导联和采用胎儿心电图机腹臂导联描记心电图,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腹臂导联心电图P波振幅(6.96±1.31)mm,显著高于常规导联(1.12±0.28)mm;(2)腹臂导联心电图对房室传导阻滞的检出率(70.6%)高于常规导联(51.1%),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臂导联对房室传导阻滞的诊断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在对预激综合征患者显性旁路定位诊断方面,头胸导联心电图是否具有与常规导联心电图一样的价值.方法 对于按标准预先筛选的预激综合征患者,同时记录常规心电图及头胸导联心电图各1份,由两位资深的电生理医生进行分析,对旁路作出定位诊断,而后由观察者将两种导联心电图的诊断结果与心内电生理检查的结果相对照,计算出两种导联心电图对旁路定位的准确率,并作X2检验,同时对两种导联心电图△波的大小进行比较.结果 本实验包括由全国12家大医院提供的符合入选标准的预激综合征患者58例.常规导联心电图的诊断准确率是86.2%(50/58),头胸导联心电图的准确率是84.4%(49/58),两者无统计学上的差异(P>0.05);头胸导联记录的△波都比对应常规导联的更为明显.结论 在对预激综合征患者显性旁路定位诊断方面,头胸导联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一样都具有较高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8.
王燕  陈金红 《吉林医学》1993,14(5):287-288
<正> 我们对30例小心脏综合征进行了临床研究,并对诊断依据、治疗方法、如何提高其检出率、鉴别诊断和二级预防等问题进行了讨论,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小心脏综合征(SHS)是以心脏X线片,心胸比(CTR)成人<0.40、儿童<0.42及心电图肢体导联QRS电压Ⅰ低,Ⅱ及Ⅲ相对或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12导联心电图对冠心病心肌缺血的监测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4月我院接诊的老年冠心病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均行12导联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冠心病检出率、检出部位及对心肌缺血检出率,分析两种方法对冠心病心肌缺血的监测价值。结果12导联心电图对冠心病检出率高于常规心电图(P<0.05),12导联心电图对下壁、侧壁的检出率高于常规心电图,且12导联心电图对ST段抬高、ST段压低的检出率也高于常规心电图(P<0.05);12导联心电图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的灵敏度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P<0.05),两者诊断特异度、准确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2导联心电图用于冠心病心肌缺血的诊断中有较高价值,可较好检出心肌缺血及缺血部位,值得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0.
<正>我们对5例确诊为房间隔缺损(ASD)患者的心电图(ECG),R波错折图形进行了分析,并与其他心脏病患者及健康人对照,探讨其临床意义和诊断价值,以便对早期诊断ASD有所裨益。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