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机采和手工分离血小板临床疗效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梁晓林  王君  王仲泉 《北京医学》2007,29(6):369-371
目的 探讨机采和手工分离血小板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 回顾性调查80例接受血小板输注的患者,根据血小板采集方式和疗程的长短分为长期机采血小板组(简称长机组)、长期手工分离血小板组(简称长手组)、短期机采血小板组(简称短机组)和短期手工分离血小板组(简称短手组),每组20例.输注前和输注后24 h测定各组外周血血小板计数和患者止凝血情况.结果 输注血小板24 h后,长机组、长手组、短机组和短手组血小板分别增加(4.1±2.6)×109/L、(3.8±3.0)×109/L、(14.2±6.2)×109/L和(27.4±13.0)×109/L.长期组提升血小板计数明显低于短期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临床出血现象无明显好转;长机组和长手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短机组和短手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短期组临床出血现象有明显改善.结论 短期组血小板输注临床疗效显著优于长期组,手工分离血小板可明显提高短期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小板计数仪器法与手工法测定血小板在数量上的影响.方法:同一份标本放置不同时间分析仪及手工法均测三次结果,立即测定(P>0.05)镜检法立即测定与30 min测定结果差异有显著性(P<0.05),立即测定与1 h测定结果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分析仪立即测定与30 min测定差异无显著性(P>0.05),1 h测定值均高于前二次.结果:病人血小板>50×109/L时,两法差异不大;<20×109/L时,两法偏差较大.结论:仪器法测定血小板必须在30 min内测定完毕.对于较低的血小板值还必须采取手工法测定,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血小板计数仪器法与手工法测定样品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血小板计数仪器法与手工法测定血小板在数量上的影响。方法 :同一份标本放置不同时间分析仪及手工法均测三次结果 ,立即测定 (P>0 .0 5 )镜检法立即测定与 30 min测定结果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 ,立即测定与 1h测定结果有非常显著差异 (P<0 .0 1) ,分析仪立即测定与 30 min测定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 ,1h测定值均高于前二次。结果 :病人血小板 >5 0× 10 9/ L时 ,两法差异不大 ;<2 0× 10 9/ L时 ,两法偏差较大。结论 :仪器法测定血小板必须在 30 m in内测定完毕。对于较低的血小板值还必须采取手工法测定 ,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向阳平 《中外医疗》2013,32(6):61-62
目的探讨机采血小板和手工采集血小板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10月—2012年10月期间该院收治的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共32例,按分层随机原则分为机采组(16例)和手工组(16例),分别采用机采血小板和手工采集血小板进行治疗,测量治疗前以及输注后1h和24h的外周血小板并计算CCI和PPR。结果机采组血小板输注后1h和24hCCI均高于手工组(P<0.05),机采组的1h和24hPPR均高于手工组(P<0.05)。手工组共5例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25%,机采组共1例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25%,经检验,机采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手工组(P<0.05)。结论机采血小板的治疗效果优于手工采集的血小板。  相似文献   

7.
采用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和手法检测法,对100人份EDTA-K_2抗凝全血进行了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白细胞(WBC)、粒细胞(GRAN)和淋巴细胞(LYM)的检测。结果表明Hb和PLT无显著性差异(P<0.05);WBC、LYM和RAN差异非常显著(P<0.01)。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输注机采血小板与冰冻机采血小板在血小板数目增加上的差异及对活动性出血的止血情况。方法 随机观察输注机采血小板42例,冰冻机采血小板50例。结果 输注机采血小板与冰冻机采血小板在血小板数目增加上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止血效果同等有效(P>0.05)。结论 平常及节假日、夜间抢救危重病人时,冰冻机采血小板可以代替机采血小板以满足临床需要。  相似文献   

9.
周治年 《医学综述》2011,17(2):251-253
机采血小板的足量输注是治疗出血性疾病的有效手段。血小板收集量与很多因素有关。采前献血者的血小板计数是最重要因素,但如果仅以这单一指标筛选献血者,产品质量不能完全达标,还要综合考虑献血者的自身条件、外周血液指标、机器参数的设置和操作者技术等多方面。现就各个环节影响质量的因素及目前行之有效的控制这些因素的方法进行阐述,探讨更有效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分析西宁地区手工(离心)白膜法制备的血小板制品(以下简称浓缩血小板)与采用美国mcs+采集的血小板制品(以下简称机采血小板)的质量差异,选择理想的血小板制备方法,提高临床血小板输注质量。方法:采用抽检方式对中心制备的浓缩血小板及机采血小板进行质量检测,其中包括红细胞沾染量、白细胞沾染量、血小板含量,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从2010年1月—2013年12月笔者对中心血小板制品的抽检结果显示:机采血小板红细胞沾染量、白细胞沾染量明显低于浓缩血小板,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有效成份血小板含量,机采血小板明显高于浓缩血小板,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浓缩血小板质量低于机采血小板,其制备工艺有待改进和优化,以降低红细胞、白细胞残留量,提高血小板含量。  相似文献   

11.
机采血小板与手工血小板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石坚  邓克非  邓世权 《四川医学》2004,25(4):470-471
目的 比较恶性肿瘤病人化疗后 ,引起血小板减少 ,输注机采浓缩血小板与手工浓缩血小板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 60例化疗后出现严重血小板减少及出血的恶性肿瘤病人 ,随机输注机采浓缩血小板 (下称机采组 )和手工浓缩血小板 (下称手工组 ) ,观察患者血小板计数变化及皮肤、粘膜、脏器出血改善情况。结果 ①机采组血小板计数升高 ,平均达 81× 10 9/L ,明显高于手工组 45× 10 9/L(P <0 0 5 )。②机采组改善出血有效率为 10 0 % ,手工组有效率为 5 3 % ,两组有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1)。结论 机采浓缩血小板疗效优于手工浓缩血小板的输注 ,使血小板计数升高并能有效改善出血 ,是恶性肿瘤化疗后的重要支持手段  相似文献   

12.
赵骥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8):1317-1318
血小板输注是现代医学治疗的一种有效措施,近年来已广泛用于临床,特别是在白血病、出血性疾病、肿瘤治疗及心脏外科手术等领域,我院的输注比例正逐年显著提高。而临床上机采血小板的止血效果与输注血小板的数量有直接的关系,而浓缩血小板产品的浓度可达4×1012/L,高出正常值的数倍,直接测定势必有偏差。为此,笔者设计了下述试验,以期找出测定高浓度机采血小板的试验方案。现将我化验室的检测方法与各位专家共同探讨。1材料与方法1.1仪器12Sysmaxkx21血球计数仪(日本Sysmax株式会社);CS3000Plus血细胞分离机及配套耗材(美国百特公司)。1.2…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研究血小板体积对仪器法血小板计数的影响。方法 根据仪器检测结果中血小板体积分布图(PDW)、血小板平均体积(MPV)提示,将50份样本分为小体积血小板增多、大体积血小板增多、正常体积血小板分布3组。用仪器法及手工法计数3次,取平均值,两组资料进行配对资料t检验。结果 正常体积分布血小板组两法计数结果差异无显著性,两法相符率为90%,其他两组仪器法均低于手工法.两法差异有显著性,相符率分别为35%(小血小板组)和75%(大血小板组)。结论 影响血小板仪器法计数主要因素不是血小板本身的数量而是其体积大小是否改变。  相似文献   

14.
仪器法和手工法对低血小板计数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仪器法和手工法检测低值血小板的差异性。方法利用KX-21血细胞分析仪和显微镜计数同时测定血小板低于90×109/L的标本,经统计学处理,对两种方法的测定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血小板计数为(60-90)×109/L的标本,两法测定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小板计数低于60×109/L时,两法测定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对血小板减少的患者,应用显微镜计数血小板比仪器法计数更准确、直观、可靠。  相似文献   

15.
贺生梅 《中外医疗》2013,(23):148-149
目的探讨分析机采血小板冲红的原因,寻找防控对策。方法对机采血小板冲红的32名献血者作为观察组,随机选择捐献机采血小板正常的32名献血者作为对照组,上机前抽取静脉血5mL,做全血常规检验并进行分析。结果防止机采血小板冲红应结合献血者个体差异及采前血细胞计数检测结果综合判定,HCV、MCH、MCHC低或偏低是引起机采血小板冲红的主要原因。结论机采血小板冲红的原因除与采前血细胞参数值正常外,还与采血方法、献血者频繁采血、自身因素及机采的环境温度等有关,加强采前外周血液指标检测是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机采血小板后献血者外周血细胞的变化情况,保障捐献者安全。方法随机选择51名机采血小板捐献者,对比分析机采血小板前后捐献者外周血液中WBC、RBC、Hct、HGB、RDW、PLT、MPV、PDW等指标。结果机采血小板后献血者WBC、RBC、Hct、HGB、PLT降低,MPV变大,PDW、RDW升高,但都在不影响捐献者个体健康的可控范围内,并且10 d后上述指标基本上都恢复到献血前的水平。结论机采血小板献血不会影响捐献者身体健康,可以促进骨髓的造血功能和血液的新陈代谢。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临床肿瘤患者检测中网织血小板现象的存在,以降低临床误诊率。方法:采用sysmex XE-5000、Abbott CELL-DYN Sapphire、Beckman Coulter HL-75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分析同一患者静脉血经EDTA抗凝后的血小板数量,并用手工计数法检测该患者的血小板数量。结果:sysmex XE-5000、Abbott CELL-DYN Sapphire检测法与手工计数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eckman Coulter HL-750检测法与sysmex XE-5000、Abbott CELL-DYN Sapphire检测法及手工计数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仪器采用的血小板计数法对测定血小板有很大差异,对于肿瘤患者化疗放疗后血小板降低的标本均应用手工计数法或涂片镜检。确认仪器法是否存在血小板计数偏低,以降低误诊率。  相似文献   

18.
影响采集机采血小板质量相关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文英  雷连英 《海南医学》2008,19(6):132-133
目的研究影响采集机采血小板质量的因素。方法分别随机抽取2004年及2007年中心7台血细胞分离机所采集的血小板进行质量检测分析。结果血小板成品质量2004年抽检184例:血小板总数≤2.5×10u/袋的18例(9.78%),红细胞混入量≥8.0×109/袋的有29例(15.76%),白细胞混入量≥5.0×108/袋的2例(1.09%),成品质量符合国家卫生部标准135例(73.37%);2007年抽检184例:血小板总数≤2.5×1011/袋的7例(3.81%),红细胞混入量≥8.0×109/袋的有14例(7.61%),白细胞混入量≥5.0×108/袋的1例(0.54%),成品质量符合国家卫生部标准162例(88.04%)。结论用血细胞分离机采集血小板,除严格按国家规定的《献血者健康体检标准。筛选合格的献血者外,上机前必须检测献血者外周血血小板数及红细胞压积等相关计数,确保输入参数的准确性,尽可能排除影响机采血小板质量的因素,使成品纯度高,红细胞及白细胞混入量减少。  相似文献   

19.
夏琳静  唐玉清 《中外医疗》2010,29(27):96-96
目的探讨常温法和深低温法保存的机采血小板临床应用。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的住院输注血小板患者348例,根据输注血小板保存方法不同分为输注深低温法保存血小板患者190例(低温组),输注常温法保存血小板患者158例(常温组),血小板输注完毕后l、24h血小板计数,进行CCI计算并进行输注有效、输注无效判断并进行比较有效率、无效率。结果 2组输注有效率、输注无效率比较P〉0.05无明显差异性。结论临床上应用深低温法保存血小板和输注常温法保存血小板临床效果无明显的差异性,在功能上深低温法保存血小板少次于常温法保存血小板但无较大的差异。但深低温法保存血小板具有可以长时间保存以及能够解决临床急危病例的优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单采血小板和手工血小板的含量进行检测,评价两种血小板的质量。方法:对197袋手工血小板、77个治疗量的单采血小板进行血小板、RBC和WBC含量检测,了解其达标情况;对76例输注患者根据临床症状进行疗效评估。结果:单采血小板的血小板平均含量为(2.23±0.54)×1011,合格率为74.03%;手工血小板平均含量为(0.62±0.13)×1011,合格率为84.26%;两种血小板的RBC平均含量超过质量标准,WBC平均含量低于质量标准。输注单采血小板和手工血小板的患者分别有87%和80%能够明显改善症状。结论:手工血小板计数含量高于单采血小板,临床疗效与之接近,在临床上可合理充分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