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胃大部分切除胃空肠吻合术后并发空肠输入袢吻合口后内疝,是一种急性绞窄性空肠输入袢的闭袢梗阻。若不能早期诊断和及时地采用手术治疗,其死亡率是很高的。因此,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治疗和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预防是属重要的。我院自1965年至1974年曾收治本病5例(其中3例胃大部分切除胃空肠吻合系我院所做,占同期我院胃大部分切除病例360例的0.9%)。现将此5例报告分析于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设计一种近端胃切除消化道重建新方法,可有效的减少消化道返流的发生。方法距屈氏韧带25~30cm的空肠段与食管端侧吻合,距此吻合口15~20cm,输出袢作空肠与残胃端侧吻合,距空肠残胃吻合口远段10~15cm,作输入、输出袢空肠侧侧吻合,在距食管空肠吻合口5cm输入袢和残胃空肠吻合口下方分别行空肠闭合,命名为环状襻式单通道空肠间置吻合术。结果14例近端胃癌患者接受该种手术,手术过程安全,吻合时间短(平均25min)。术后恢复良好,进食规律,无1例返流主诉。术后2个月分别进行了影像学和生理学方面监测,效果满意。结论环状襻式单通道空肠间置吻合术是一种理想的、有效阻止返流的近端胃切除吻合术式。  相似文献   

3.
胃大部切除术后输入袢、输出袢同时内疝形成比较少见 ,现将我院近年来遇到的 2例报告如下 :1 病例介绍例 1 男性 ,6 6岁 ,9年前因“胃溃疡”行胃大部切除术。因上腹部疼痛、呕吐 2天入院。体检 :腹平 ,上腹部饱满感 ,压痛及反跳痛明显 ,局部肌紧张。急诊行剖腹探查术 ,见上次术式为结肠前毕Ⅱ式 ,输入袢空肠从胃空肠吻合口后间隙自右向左疝入 ,肠腔高度扩张 ,肠壁局部浆膜层裂开 ,输出袢空肠从同一间隙自左向右疝入 ,肠腔扩张。予以回复 ,修补浆膜 ,见输入袢空肠有 2 5cm长 ,将胃空肠吻合口后间隙封闭 ,痊愈出院。例 2 男性 ,50岁 ,15…  相似文献   

4.
胃大部切除胃空肠吻合口后方间隙输出袢内疝合并小肠扭转报告少见,我科从1980.1~1986.4共收治5例,均经手术治疗痊愈出院。报告如下。病例资料5例均为男性,第一次手术都行胃大部切除结肠前近端对大弯胃空肠吻合术,另见附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吻合器法食管空肠吻合术中输入口闭塞原因及解决方法。方法:对12例全胃切除并行食管空肠Roux-en-Y端侧吻合术中出现空肠输入口闭塞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空肠相对较细,吻合器推进时将系膜缘黏膜挤入钉合面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将吻合口旁的空肠残端下拉,在吻合口的下方行空肠空肠端侧P型空肠袢吻合,可有效地解决输入口闭塞问题。结论:只要认识到此问题发生的可能性并在具体操作时加以注意,就能避免出现此类问题。  相似文献   

6.
<正> 我科收治胃大部分切除术后的吻合口溃疡穿孔4例,生存2例,死亡2例,报告如下: 1 病例资料 男3例,女1例。年龄26~60岁,术后经常反酸、嗳气,距第1次胃大部切除术后时间均为7个月~3年再次穿孔,急性腹膜炎住院。1例吻合口穿孔2次,其它3例为1次,行穿孔修补术1例,3例行包括吻合口在内残胃及空肠部分切除胃空肠吻合术。残胃较大2例,慢性气管炎、肺气肿1例。类  相似文献   

7.
胃大部切除Billroth氏Ⅱ式吻合(以下简称BⅡ式吻合)术后,于吻合口后间隙发生小肠内疝,以致输入、输出空肠袢急性梗阻在临床上较少见,但临床表现较为复杂,兼有空肠输入袢和输出袢梗阻的一些症状,但又不尽相同,容易误诊或迟迟诊断不决而延误治疗,所以对本并发症应提高认识。我们在1990年8月~1991年8月,一年间遇到4例,现结合文献复习,予以报告。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预防Boillroth Ⅱ式胃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的方法.方法:要求输入袢25cm~30cm,距胃空肠吻合口15cm~20cm处,在输入袢与输出袢间作一个5cm左右的Brous侧侧吻合口.结果:除2例吻合口水肿延长进食时间外,没有发生任何严重的并发症.结论:Brous吻合口是防止Billro山Ⅱ式胃切除并发症的很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胃空肠吻合口溃疡1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空脾性吻合口溃疡16例,行胃及空脾性近远端再次胃大部切除13例,穿孔修补等3例,吻合口溃疡因丝线残留,残胃过多,输入肠袢过长所致,钡餐检查有一定困难,纤维胃镜检查为可靠手段。  相似文献   

10.
改良Roux-Y消化道重建362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琦  刘延生  牛延丽 《医学争鸣》2009,(16):1483-1483
1 临床资料 应用改良Roux.Y消化道重建362(男232,女130)例,年龄21—77岁,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并幽门梗阻32例,胃窦体部癌行根治术125例,胃空肠袢式吻合术后因严重返流性食管炎再次行改良Roux—Y吻合3例,胃体贲门癌行全胃切除术术后96例,行胆道内引流术70例,胰腺囊肿行内引流术36例.将上段空肠从结肠前提起,距屈氏韧带15~20cm行胃大弯或胆道吻合(根据体型确定距离,原则保持吻合口无张力).距屈氏韧带13~18cm处输入袢肠(吻合口下2om)结扎空肠,距屈氏韧带5~8em处与输出袢40~45cm处行侧侧吻合,吻合口约3~4cm.全胃切除后距屈氏韧带30—40cm与食管吻合,距胃肠吻合口输入与输出各10cm侧侧吻合,吻合口约7~10cm,使食物在此处多潴留,类似胃腔的功能,侧侧吻合口下2cm结扎输入袢空肠,距屈氏韧带5—8cm处侧侧吻合以远30~40cm行第二个侧侧吻合.  相似文献   

11.
1病例摘要 龙××,女,65岁,退休工人,于2001年12月2日因胃窦癌行根治性远侧胃切术.术后7天,拔除胃管,病人进流质饮食后出现上腹饱胀,呕吐含胆汁胃内容物.用76%泛影葡胺40ml口服造影发现输出袢不显影.又禁食补液,胃肠减压10天,每日胃管中引流出含胆汁胃液200-300ml.再次拔除胃管,进流质仍出现上腹饱胀,呕吐含胆汁胃内容物.行胃镜检查发现吻合口粘膜水肿,空肠输入、输出袢口均能通过胃镜(直径0.9cm).  相似文献   

12.
胃大部切除术后大网膜缺血产生无菌性炎症甚至坏死,使大网膜卷缩成团与残胃、吻合口或输出袢粘连,是吻合口或输出袢梗阻的主要原因,其诊断、治疗均有一定困难。我院1986~1996年间共行胃大部切除术2566例,其中术后发生本病3例,报告如下。1病例介绍例1...  相似文献   

13.
P型空肠袢代胃术在胃癌全胃切除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控讨P型空肠袢代胃术在胃癌全胃切除术中应用的合理性。方法 38例胃癌病人经腹全胃切除后,行食管-P型空肠袢吻合,空肠-空肠Roux-Y吻合,术后加强营养支持治疗。结果 本组无手术死亡病例,无食管空肠吻合口瘘等严重并发症发生,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特点。结论 经腹胃癌全胃切除P形空肠代胃术是一种安全、实用、疗效满意的手术方法,术后加强营养支持治疗,有益于病人顺利康复。  相似文献   

14.
李伟文 《河北医学》2002,8(12):1057-1058
目的 :探讨胃大部分切除后大出血的治疗方法。方法 :1995年 1月至 2 0 0 1年 4月间我院收治胃大部分切除术后并大出血 16例 ,男 11例 ,女 5例 ,年龄 2 9~ 81岁。全部病例均已行胃大部分切除术 ,原吻合切除再吻合 9例 ,原吻合口切除、残胃切除、食道空肠吻合 2例 ,十二指肠溃疡血管缝扎 3例 ,溃疡腔外置 2例 ,后 5者均行十二指肠残端造瘘手术。结果 :16例患者术后均停止出血 ,痊愈出院。无术后近期并发症。随访 6月至 5年 ,1例 6个月后死于心肌梗塞 ,2例 12个月后死于癌症广泛转移 ,其它 13例无再出血现象。结论 :再手术为抢救胃大部分切除术后并大出血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内疝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方法。方法分析收治的2例及近10年国内文献报道的196例,共198例胃大部切除术后内疝的诊治资料。结果198例均为胃大部切除BillrothⅡ式吻合术,结肠前吻合156例(78.8%),输入袢>15cm106例;结肠后吻合38例(19.2%),输入袢8~12cm4例,输入袢>15cm4例。疝入肠袢与吻合方式记载完整的60例中,输入袢疝19例,其中输入袢对大弯9例,输入袢对小弯10例。输出袢疝41例,其中输入袢对大弯22例,输入袢对小弯19例。明确记载胃空肠吻合方式120例中,输入袢对大弯67例,输入袢对小弯53例。治愈174例,死亡24例(12.1%)。结论吻合口后间隙及过长的输入袢是内疝发生的主要原因,内疝及疝入肠袢与胃空肠吻合方式无明显关系。缝合吻合口后间隙,采用合适长度的输入袢是避免发生内疝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在远端胃大部切除术时采用连续性空肠间置完成消化道重建的临床体会。方法在胃大部切除后,以手工或管状消化道吻合器辅助行残胃与空肠、十二指肠与空肠的端侧吻合,再行空肠侧侧吻合,将胃空肠吻合的输入袢空肠和十二指肠空肠吻合口的输出袢空肠分别结扎阻断,形成完整的连续性间置空肠代胃。统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术后3个月观察病人的Visick分级指数,血浆白蛋白水平,每餐进食量和体重。结果 10例远端胃癌病人,术后病人均顺利恢复,未发生吻合口瘘或梗阻等术后并发症。术后3个月观察,Visick分级指数Ⅰ级8例,Ⅱ级2例;所有病人平均每餐进食量在术前水平的85%左右,血浆白蛋白水平有8例恢复正常,有7例病人体重在术前正常体重的80%以上。结论连续性空肠间置能够安全简便地完成远端胃大部切除术时消化道重建,降低手术难度,并使食物通过十二指肠,恢复消化道生理通道并避免反流性胃炎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本院1985年~1993年对26例进展期胃癌行全胃切除,Lygidakis空肠代胃手术,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病人男性21冽,女性5例,年龄最大81岁,最小32岁.手术当日晨将长1.5m口径0.3Cm之硅胶管随胃管置入胃内.在全麻下切除全胃及脾脏,彻底清除区域淋巴结.常规闭合十二指肠.将空肠距蔡氏勒带30Cm处离断,远端缝闭,取远端60Cm做成空肠袢,其中做二个空肠间的侧侧吻合.吻合口4Cm.空肠远近端行Roux—y式吻合,空肠袢与食道行端侧吻合.术中将硅胶管置入远端空肠内45Cm,以备术后八天开始滴入营养液.  相似文献   

18.
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空肠结肠瘘治疗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胃大部切除术 ,行毕Ⅱ式结肠前胃空肠吻合术。空肠与横结肠相互压迫粘连。胃酸高的病人术中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又不能很好的药物治疗 ,而造成术后吻合口溃疡致胃空肠结肠瘘。1 临床资料我院自 1992年共收治 5例胃空肠结肠瘘患者。男性 3例 ,女性 2例。年龄 35~ 5 0岁。 5例均为胃溃疡胃大部切除术结肠前胃空肠吻合术。发病时间为 1 5~ 3年。X线上消化道钡透检查 ,可见钡液经胃吻合口后分 4个通道 ,即空肠输入段及输出段右半结肠及左半结肠。术中见 4例为空肠输入段过长 ,术中将原吻合口及瘘口切除 ,行空肠端吻合及胃空肠重新吻合 ,将横…  相似文献   

19.
我们自 1993年 1月以来 ,收治胃大部切除术后贲门癌 2例 ,食管癌 1例 ,均采用手术治疗。经随访效果良好 ,报告如下 :例 1,男 ,5 6岁。进行性吞咽困难 4个月以食管癌于 1993年 1月收入院。 15a前因胃溃疡穿孔行胃大部切除 ,BillrothⅡ式结肠后吻合术。食管癌位于食管中段 ,约 5cm ,经左胸肿瘤切除 ,残胃、脾及胰尾上移至胸腔 ,残胃食管弓上吻合术。但由于空肠袢较短 ,游离时不慎损伤血管弓 ,使吻合口部分空肠缺血 ,只好将局部空肠切除 ,重新进行胃空肠吻合。术后 11d发生食管胃吻合口瘘 ,考虑与残胃较短 ,致吻合口张力较大所致。…  相似文献   

20.
布朗氏吻合对胃大部切除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 1997年 7月至 1998年 10月对 30例消化性溃疡行胃大部切除加输出、输入空肠袢侧侧吻合 (布朗氏吻合 )术治疗 ,疗效满意。现讨论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30例患者中男 2 1例 ,女 9例 ;年龄2 0~ 30a 8例 ,31~ 4 0a 18例 ,4 1~ 50a 3例 ,51a以上 1例 ,平均年龄 35a。1.2 溃疡部位 胃溃疡 7例 ,其中胃窦部 5例 ,胃体部 2例 ;十二指肠溃疡 2 0例 ;复合性溃疡 3例。2 手术方法胃大部切除、胃 -空肠吻合后 ,选择距胃 -空肠吻合口 10cm之输出、输入空肠袢作侧侧吻合 ,先缝闭该处空肠系膜 ,减少内疝发生。然后分别上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