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肠球菌的耐药分析及药物监测的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2001年6月~2003年6月的肠球菌感染流行状况及药敏结果进行了回顾性分析。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肠球菌的鉴定采用生物梅里埃阳性球菌的鉴定卡片(GPI)及手工试验方法。药敏试验方法为微量稀释法。结果2001年6月~2003年6月共收集303株肠球菌其中粪肠球菌164株占54.1%.屎肠球菌107株,占35.3%,鹑鸡肠球菌15株,铅黄肠球菌11株,乌肠球菌6株,共32株占10.6%。分离出氨基糖苷类高水平耐药肠球菌(HLAR)共l84株,占60.7%。分离出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59株,占19.4%。结论β-内酰氨酶类,氨基糖苷类。氟奎诺酮等抗生素的耐药性显示尿肠球菌明显高于粪肠球菌,鹑鸡肠球菌与铅黄肠球菌对万古霉素天然耐药。本文HLAR的分离率很高,占60.7%,所以采用氨基糖苷类药物联合治疗的意义不大。在治疗粪肠球菌时可首选呋喃妥固,在治疗屎肠球菌时可选择万古霉素进行经验治疗。在万古霉索耐药的情况下或者是万古霉素禁忌证患者可用替考拉宁来代替,临床应根据肠球菌的耐药特点和药敏试验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2.
肠球菌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方小龙  陈群 《医学综述》2006,12(19):1165-1168
肠球菌耐药机制包括由染色体基因决定的固有耐药、由染色体外的遗传单位如质粒、转座噬菌体、转座因子等携带DNA片段导致的获得性耐药。本文针对肠球菌对氨基糖苷类、β-内酰胺类、氟喹诺酮类、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糖肽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机制研究进展分别综述。  相似文献   

3.
李萌  刘斌  李珍大  张大卫  邵海枫  王卫萍 《广西医学》2003,25(11):2126-2127
目的 :探讨用 4种药敏试验方法比较肠球菌对万古霉素药敏结果的可靠性。方法 :采用Vitek 32型GPS TB药敏卡、肉汤稀释法、K B纸片扩散法和琼脂筛选法进行肠球菌对万古霉素的药敏实验。结果 :Vitek药敏卡和肉汤稀释法的药敏结果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K B法药敏结果与上述 2种方法比较 ,有非常显著的差异 (P <0 0 0 1)。结论 :肠球菌对万古霉素的药敏检测方法最好采用仪器法或肉汤稀释法 ,K B纸片扩散法的度及耐药结果不可靠 ,琼脂筛选法检测对万古霉素低水平耐药的肠球菌最灵敏。  相似文献   

4.
北京地区和其他地区临床分离的肠球菌耐药性比较分析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Liu GJ  Xu SZ  Ma Y  Li JY 《中华医学杂志》2003,83(12):1049-1052
目的 探讨和分析肠球菌的耐药表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采集北京4家综合性医院和全国53家三级甲等医院1997~2001年分离的不重复的7316株肠球菌,按照NCCLS推荐的方法和判断标准进行纸片扩散法药敏试验,并用WHONET5专用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北京和其地区临床分离的肠球菌中,粪肠球菌、屎肠球菌分别占80.7%、17.1%和79.4%、15.2%;居前5位分离出肠球菌的临床标本依次为尿液33.7%和28.4%;痰液22.9%和16.3%;脓性分泌物9.8%和14.6%;血液4.4%和5.0%;胆汁3.0%和4.5%。北京和其他地区粪肠球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氨苄西林、高浓度庆大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2.0%、5.1%;1.4%、3.7%;17.7%、24%;47.4%、49.2%。屎肠球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氨苄西林、高浓度庆大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1.5%、2.1%;2.6%、3.1%;64.2%、68.5%;64.9%、62.3%。耐万古霉素肠球菌占3.2%。结论 临床分离的肠球菌株以粪肠球菌为主;屎肠球菌对多种抗菌药物较粪肠球菌具有更强的耐药性;肠球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的耐药率最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肠球菌耐药性的产生机制,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采用一步诱导法,对8株粪肠球菌、2株屎肠球菌进行四环素诱导性耐药试验.对诱导出的菌株用琼脂稀释法测定药物敏感性;用PCR法检测四环素耐药基因tetM、tetL.结果 10株实验菌中的2株诱导产生了多株稳定的四环素耐药株.耐药株的MIC分别为16~128 mg·L-1,与原株(MIC 0.25 mg·L-1、2 mg·L-1)比较,分别增加了64~512和16~64倍.在1株实验菌的诱导耐药株的质粒DNA上检测到tetL耐药基因,另一株实验菌株的诱导耐药株的染色体DNA上检测到tetM耐药基因.结论 一步法抗菌药物诱导性耐药试验的结果表明,肠球菌可在高于耐药MIC浓度的抗菌药物短期作用后获得耐药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该院各类临床标本中分离的肠球菌时常用抗生素耐药情况,为临床提供抗肠球菌感染的治疗对策。方法:应用传统细菌分类法鉴定,药敏试验用改良K-B法。结果:分析三年来临床标本中分离的肠球菌。显示肠球菌属的构成比没有发生改变,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主要引起泌尿系统感染,分别为68.1%和68.6%。不同标本来源粪肠球菌对常用抗生素耐药率明显不同。结论:临床医生应合理选用抗生素,延长抗生素的使用寿命。使肠球菌耐药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7.
8.
肠球菌为条件致病菌,自1997年有人报道首例对高浓度庆大霉素耐药以来,耐庆大霉素肠球菌引起的医院感染发生率迅速增加,近年来已成为医院感染中重要的病原菌。由于这类肠球菌所引起的感染治疗难度大,因此筛查氨基糖甙类高水平耐药肠球菌(HIAR)对于指导临床用药非常重要。我们将临床分  相似文献   

9.
12种抗菌药物对临床分离肠球菌的体外抗菌作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比较种抗菌药物对临床分离肠球菌的体外抗菌作用。12方法:采用试管双倍稀释法测定种抗菌药物的最12低抑菌浓度()及最低杀菌浓度()。MICMBC结果:共监测肠球菌株。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对肠球菌的抗菌活性最强,244抑菌率分别为和;哌拉西林、氨苄西林、青霉素对肠球菌的作用也较强;其他药物对肠球菌的作用差。屎肠球89.6?.73%G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明显高于粪肠球菌。种抗菌药物对肠球菌的与其相同或略高于其~倍。种抗菌药12MBCMICMIC1212物对屎肠球菌MBC50及MBC90均明显高于对粪肠球菌的MBC50及MBC90。结论:青霉素、氨苄西林、哌拉西林对肠球菌仍具G有较稳定的抗菌活性,万古霉素及替考拉宁对肠球菌的抗菌活性最高,屎肠球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较粪肠球菌为高,临床上已出现了对万古霉素及替考拉宁耐药的肠球菌,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0.
362株肠球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粪肠球菌、屎肠球菌及其它肠球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为临床提供治疗依据。方法:采用K-B法对362株自临床送检的血液、尿液及其他标本分离的肠球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362株肠球菌属中,粪肠球菌256株、屎肠球菌85株、其他肠球菌21株。粪肠球菌对氨苄西林、环丙沙星、青霉素G的耐药率分别为61.8%、48.7%、36.8%,低于屎肠球菌的90.5%、76.7%、82.3%;粪肠球菌、屎肠球菌对红霉素的耐药率分别达到86.3%和91.2%,对万古霉素的敏感性均>95%。高耐氨基糖苷类肠球菌(HLAR)的分离率为粪肠球菌42.7%、屎肠球菌71.0%,屎肠球菌HLAR的检出率高于粪肠球菌。通过高耐氨基糖苷类肠球菌与非HLAR肠球菌株的敏感性比较发现,肠球菌的非HLAR株的敏感性均高于HLAR株。结论:粪肠球菌、屎肠球菌对不同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差异较大,治疗时应根据耐药特点及菌种间的耐药性差异选择相应的药物和方案,目前万古霉素仍然是治疗肠球菌属感染的有效药物,但临床应慎用万古霉素,以免诱发耐药菌株的产生和流行。  相似文献   

11.
刘兴态  汪华  曾蓉  李玉梅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9):3404-3404
目的了解肠球菌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从临床标本分离出的59株肠球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59株肠球菌中粪肠球菌占86.4%;屎肠球菌占8.5%;耐久肠球菌占5.1%。药敏结果显示粪肠球菌对四环素、红霉素、环丙沙星、链霉素、庆大霉素、氨苄青霉素、呋喃妥因的耐药率分别为80.4%、62.7%、51.0%、49.0%、43.1%、17.6%、15.6%;屎肠球菌对红霉素、氨苄青霉素、青霉素、四环素、链霉素、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呋喃妥因的耐药率分别为80%、60%、60%、60%、60%、6%,40%、20%;粪肠球菌、屎肠球菌对四环素,红霉素耐药率较高,对呋喃妥因的耐药率较低;庆大霉素高耐株及庆大霉素非高耐株对呋哺妥因的耐药率也较低。本组未检出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结论肠球菌是造成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合理使用抗生素对有效治疗疾病和控制院内感染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2.
肠球菌属细菌在自然界分布广 ,是人类及动物肠道中的正常菌群 ,异位寄生时可引起尿路感染、心内膜炎、败血症等。我们根据 Facklam和 Collins提出的鉴定方法 ,对 6 0株鉴定为粪链球菌的细菌重新鉴定 ,并进行药敏试验 ,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菌株来源 从临床分离的粪链球菌 6 0株 ,其中尿标本46株、痰 8株、伤口分泌物 4株、胆汁 2株。1.2 菌株鉴定 凡血平板上出现灰白色、湿润、边缘整齐的小菌落 ,呈 α、β、γ溶血 ,革兰氏阳性 ,触酶、杆菌肽和 c AMP试验均阴性。胆汁七叶甙和 6 5 g/ L Na Cl耐受试验阳性的菌株 ,均按照 Fa…  相似文献   

13.
肠球菌的耐药性及耐药基因检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肠球菌广泛分布在自然界,常栖居于人和温血脊椎动物的肠道中。近30年来,由于畜牧业将抗菌药物作为抗菌生长促进剂(Antimicrobial Growth Promoter,AGP)添加在饲料中以增加饲料的利用率和加快动物生长,动物体内的肠球菌在抗菌药物的选择性压力作用下产生了各种耐药菌,甚至出现了多重药物耐药的耐多药菌,然后由人与动物的接触和人食用受耐药菌污染的肉食品而传播给人类。近年来,肠球菌已成为一种重要的医院感染病原菌。本文就肠球菌的耐药性和耐药基因检测作扼要介绍。  相似文献   

14.
柯雪梅  陈清  杜玉萍 《热带医学杂志》2006,6(6):645-649,652
目的观察临床常用的三种抗菌药物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采用3×2析因设计,将48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8组,处理因素和水平分别为头孢氨苄(0,500mg/kg)、丁胺卡那霉素注射液(0,200mg/kg)、环丙沙星(0,150mg/kg),每组按析因设计方案给予处理,给药14d,动态观察动物粪便大肠杆菌和肠球菌变化的情况。结果①药物作用6d,三种药物均导致小鼠肠道大肠杆菌数量显著减少,而肠球菌数量增加,作用前后以及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②作用14d,大肠杆菌数回升,有些组甚至高于实验前,而肠球菌数减少显著;③三种药物的交互效应:药物作用6d,对大肠杆菌的影响方面,头孢氨苄和环丙沙星联合作用有拮抗作用;头孢氨苄和丁胺卡那霉素、环丙沙星和丁胺卡那霉素则有协同作用;头孢氨苄、丁胺卡那霉素和环丙沙星三者联合使用有协同作用。对肠球菌的影响三者抗菌药物之间交互效应有协同作用。药物作用14d,仅丁胺卡那霉素与环丙沙星之间对肠球菌作用的交互效应有统计学意义,两者有协同作用。结论头孢氨苄、丁胺卡那霉素和环丙沙星三种抗菌药物均可对小鼠造成肠道菌群失调,特别是环丙沙星导致的菌群失调持续时间较长;抗菌药物对大肠杆菌和肠球菌数量影响的规律不同;三种抗菌药物联合使用有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丁宸  裴蕴锋  徐玉玲 《海南医学》2010,21(24):111-112
目的了解医院临床分离肠球菌属的分布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总结2008-2009年本院各类临床标本分离出的203株肠球菌,对其分布特点和药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临床分离到的203株肠球菌中,粪肠球菌占59.11%,屎肠球菌占30.54%。203株肠球菌分布前三位的标本种类为尿液、血液和胆汁,构成比分别是40.4%、32.0%、13.8%。对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最高,为93.54%,其次为莫西沙星,为91.93%;粪肠球菌对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为81.67%,对四环素的耐药率为70.83%。两菌可见万古霉素和力奈唑烷的耐药菌株,但数量很少。结论临床上在治疗肠球菌属感染时,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的抗菌药物,同时应做好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综述肠球菌耐药性的机理及其所感染性疾病的抗生素治疗进展。方法;查阅国外近20A相关献资料并分析归纳。结果:肠球菌对多种抗生素耐药。结论:产-β内酰胺酶的肠球菌,耐高浓度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及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给临床治疗造成困难,对耐药肠球菌引起的严重感染应选最适抗生素治疗。  相似文献   

17.
肠球菌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类细菌 ,为人体肠道正常菌群。近年来由肠球菌所致的感染逐年上升 ,在美国已被证实为医院感染的第二大病原菌 ,且美国 12 %的医院感染及 8%的菌血症归咎环境肠球菌[1] ;在西班牙 ,由肠球引起的医院感染占 9.4 % ,继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之后排列第四位[2 ] ;在日本 ,肠球菌占临床标本中G 球菌的第二位[3] 。为了解本地区肠球菌的耐药性 ,监测其流行趋势 ,为临床提供诊疗依据 ,我们对湖北地区 9所医院 (其中 5所教学医院 ) 1999年 9月~ 2 0 0 0年 4月分离的 13 2株肠球菌进行了分析 ,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提供治疗依据。方法:对住院及门诊病人送检样本中培养分离出316株肠球菌(粪肠球菌126株,屎肠球菌190株)的感染分布与耐药情况进行分析。采用稀释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标准判定。结果:屎肠球菌对青霉素G的耐药率最高(93.7%),其次为红霉素、氨苄西林和环丙沙星。粪肠球菌对奎奴普丁/达福普汀耐药率最高为(74%),其次为四环素、红霉素和环丙沙星。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对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的耐药率均低于(2%),替考拉宁的耐药率最低均为(0)。结论: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对不同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有较大差异,在抗感染治疗前应先做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依据报告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9.
肠球菌的感染及其药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肠球菌在临床感染中的分布及其药敏特性。方法 采用生物梅里埃vitek-AMS-3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及其数据统计系统。结果 分离到296株肠球菌,占总分离菌株(4328株)的6.85%,在临床感染中占第4位。主要分离到的肠球菌有粪肠球菌196株占66.2%,屎肠球菌59株占19.9%,鹑鸡肠球菌19株占6.4%,铅黄肠球菌10株占3.4%。肠球菌对高浓度庆大霉素的敏感率平均为54%,对高浓度链霉素的敏感率平均为53%,万古霉素(86%)和氨卡青霉素(72%),结论 肠球菌已是临床感染特别是引起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要更好地控制和治疗肠球菌的感染必须将肠球菌鉴定到种的水平,根据药敏的结果合理地选择适当的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肠球菌的耐药性监测及临床特点。方法:对我院分离出的86株肠球菌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耐药性监测及临床特点。结果:肠球菌主要来源于尿液44株(51.2%)、生殖系统分泌物20株(23.3%),其中,粪肠球菌50株(58.1%)、屎肠球菌28株(32.6%)、其他8株(9.3%);药敏结果显示,粪肠球菌对头孢吡肟、阿米卡星、氟氧沙星高度耐药,屎肠球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红霉素高度耐药。结论:肠球菌主要来源于尿液、生殖系统分泌物及胆汁,粪肠球菌、屎肠球菌最为多见,临床医师应参考药敏结果选择正确、有效的药物对患者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