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正>肝癌发病较为隐匿,确诊多为中晚期,大部分失去手术切除机会,生存期较短。随着介入治疗技术的发展,选择性肝动脉灌注化疗加栓塞治疗不能手术切除的中晚期肝癌已被广泛接受[1]。我院2002年9月至2008年6月介入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24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中国乡村医生》2005,21(4):13-13
以手术为主的肺癌规范化综合治疗可使早期肺癌患者5年生存率达70%-85%,中晚期生存率达20%-30%,但规范化综合治疗是肺癌治愈的关键。这是记者从日前在天津市肿瘤医院举行的“2005年天津市肺癌年会”上获悉的,肺癌在治疗上存在误区,早期肺癌患者未得到及时的手术治疗,而接受其他非手术治疗,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生存率;也有对晚期的病人,特别是已不能完整切除肿瘤的病人实施手术治疗或手术探查。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术前介入治疗在手术困难的中晚期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经术前介入治疗(灌注/灌注+栓塞)的96例中晚期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6例中晚期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经介入治疗,32例肿瘤完全缓解,49例部分缓解,13例肿瘤稳定,2例肿瘤进展,总有效率为84.4%;96例介入治疗后手术切除74例(77.1%),补充放疗20例(20.8%),其它方法治疗2例(2.1%).结论对手术困难的中晚期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前实施介入治疗可有效地缓解症状、抑制肿瘤生长,使部分病例降低肿瘤临床分期而重新获得手术机会.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晚期肺癌的介入护理。方法:随机抽取本院2010年4月-2011年8月共诊治的78例中晚期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介入护理分析。结果:78例中晚期肺癌患者经介入治疗,通过医护人员的护理干预,均成功克服手术所带来的种种问题,从而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顺利出院。结论:中晚期肺癌患者在介入治疗的基础上,并保证围手术期护理的质量,从而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晚期肺癌的介入护理。方法:随机抽取本院2010年4月-2011年8月共诊治的78例中晚期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介入护理分析。结果:78例中晚期肺癌患者经介入治疗,通过医护人员的护理干预,均成功克服手术所带来的种种问题,从而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顺利出院。结论:中晚期肺癌患者在介入治疗的基础上,并保证围手术期护理的质量,从而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肺癌的发病率明显增加,已成为恶性肿瘤致死的第一位原因,传统的手术治疗仍为早期治疗肺癌的首选方法,但80%~85%的肺癌发现时已到了中晚期,失去了手术切除机会。我院从2002年开始采用选择性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治疗中晚期肺癌48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李琦  吴景全 《重庆医学》2008,37(1):95-97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以下简称肺癌)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发病率日趋上升.临床就诊的肺癌患者,大多已属于中晚期,这部分患者多数手术切除难度较大,由于肺癌的介入治疗具有全身药量低、局部浓度高、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同时还能阻断肿瘤的营养供应、抑制肿瘤血管生成、阻止肿瘤生长等特点,因而在肺癌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探讨肺癌血供,对于利用影像学技术作出肺癌诊断具有决定性意义;了解肺癌血供特点,提高灌注化疗和栓塞治疗疗效,是介入手术治疗成功的基本保证,并能有效减少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张晓清  杨惠钧 《医学综述》1999,5(5):205-207
<正>近年来,肺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我国沿海城市男性发病已占常见肿瘤的首位,女性居第2或第3位,而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约占80%。 目前,小细胞肺癌(SCLC)疗效已有明显提高,NSCLC的治疗也有一些进展。早期NSCLC经综合治疗可以提高治愈率和生活质量,对中晚期患者也可获得相当可喜的疗效。治疗方法可分为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化学治疗、免疫治疗。 但就诊时早期患者很少,大部分为中晚期,部分失  相似文献   

9.
多层螺旋CT在中央型肺癌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期中央型肺癌多采用手术切除的治疗方案,中晚期失去切除机会的患者可行放疗、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中央型肺癌治疗前要明确肺癌肿物本身及其继发性改变,需进行影像学检查。目前螺旋CT是中央型肺癌影像学检查的主要工具。与普通螺旋CT相比较,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computedto  相似文献   

10.
早期肺癌的手术治疗效果确切,但80%的肺癌确诊时已是中晚期,失去了外科手术的治疗机会[1].联合化放疗是目前临床治疗中、晚期肺癌的有效方法之一,其中多学科协作的综合治疗是提高其疗效的关键[2].我科2007年6月至2008年6月收治33例局部晚期肺癌患者,采用放疗同期化疗的方法治疗,取得一定效果.现将观察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中晚期肺癌综合治疗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葛明建  李良彬 《重庆医学》2001,30(3):266-268
对于早期肺癌,采用单纯手术等治疗措施,病人就可能获治愈或长期生存,而中晚期肺癌的疗效却不令人满意。如何合理地综合运用现有的各项治疗措施来提高中晚期肺癌的疗效已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之一。综合治疗现被认为是提高中晚期肺癌疗效的主要措施[1]。有人甚至认为即使对于早期肺癌综合治疗也可进一步提高疗效[2]。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晚期支气管肺癌应用介入治疗的近期效果。方法抽取2015年2月到2017年2月来本院就诊的原发性支气管肺癌中晚期患者78例并分为两组,试验组39例予以介入治疗,对照组39例予以常规类型的治疗,并对比探究两组患者经过治疗以后的治疗成效、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等。结果比较表明了,试验组经过治疗以后的治疗成效、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都好于对照组同时P0.05。结论介入治疗对中晚期支气管肺癌具有比较优良的成效,值得大力推行及应用。  相似文献   

13.
原发性肝癌发病隐匿,早期无任何症状和体征,一旦出现症状,多为中晚期。因此,虽然外科手术切除可能是最好的方法,但也有20%的患者丧失外科手术治疗的时机,肝动脉化疗栓塞便成为不能手术切除的中晚期肝癌的首选治疗方法。肝癌介入治疗是经股动脉插管将抗癌药物或栓塞剂注入肝动脉的一种区域性局部化疗,  相似文献   

14.
原发性肝癌的发病率高,外科手术是治疗肝癌的首选方法,随着放射介入学的迅速发展,介入治疗开辟了肝癌治疗的新途径,中晚期肝癌的介入治疗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可使肿瘤缩小,从而获得手术机会,介入治疗可显著延长不能手术切除的中晚期肝癌患者的生存期,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术前应用髂内动脉灌注化疗,同时行血管栓塞疗法的介入治疗,以提高中晚期宫颈癌的手术切除率。方法:治疗组24例,应用诺维本、阿霉素、顺铂行介入治疗,3周~4周插管1次,3次为一疗程,与对照组22例行静脉用药相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0.8%,有51.2%的患者经介入治疗后手术切除;对照组总有效率31.8%,仅有13.6%的患者进行了手术切除,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晚期宫颈癌的术前介入治疗,安全有效,能缩小原发病灶,提高局部治疗效果,预防周围淋巴结和脏器转移,提高手术切除率。  相似文献   

16.
<正> 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发现时已不能手术,单纯全身化疗疗效差,结合支气管动脉介入治疗可明显增加疗效,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我院1998年7月~2002年10月,开展介入治疗与全身化疗相结合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  相似文献   

17.
谭奕  张秀英 《包头医学》2003,27(1):34-34
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且发病率逐年增加。常因为发病晚而失去手术切除的机会。对中晚期肺癌采用介入疗法,在我国正广泛开展。由于原发性肺癌以支气管动脉供血为主,转移性肺癌由肺动脉和支气管动脉双重供血,因此肺癌的人大都经支气管动脉插管灌注抗癌类药物加栓塞治疗。我们与胸外科合作进行无法手术的肺癌患者的介入治疗,在护理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介入治疗在中晚期妇科恶性肿瘤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1月~2014年1月期间诊治的中晚期妇科恶性肿瘤患者35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介入治疗,采用回顾性的方式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在17名宫颈癌患者中有10例为Ⅱb期,4例为Ⅲa期,1例Ⅲb期,通过1~2次介入治疗后均顺利手术切除;在8名Ⅱb期宫体癌以及9名卵巢癌患者中,通过介入治疗后盆腔肿块明显缩小,介入治疗后3周实施肿瘤根治术;本组患者手术标本病理切片均发现大量的坏死组织及淋巴细胞浸润;本组患者中有1名Ⅲb期侵蚀性葡萄胎并腹腔大出血患者,通过介入治疗后得到痊愈。结论:介入治疗在中晚期妇科恶性肿瘤中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可有效地将部分肿瘤细胞杀灭,可使一部分患者临床分期得到逆转以获得手术机会,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相似文献   

19.
肺癌是严重危害人们生命的一种常见病,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首选外科手术切除,中晚期肺癌多采取手术、放疗和化疗等综合治疗。肺癌术中放疗(Intraoperation radiatherapy,缩略为IORT)联合术前、术后体外照射治疗中晚期肺癌也是一条可望提高生存率,延长生命的途径。本文对肺癌IORT  相似文献   

20.
牛牛  戚维波 《黑龙江医学》2017,(11):1037-1039
在过去的五十年里,早期非小细胞甚至是微小肺癌的标准手术方式一直都是肺叶切除加淋巴结清扫,而亚肺叶切除则被认为是高龄患者、严重肺部疾病患者以及其他严重伴随疾病的高风险肺癌患者的妥协性手术。近年来,由于临床CT扫描的广泛应用,更多早期肺癌,尤其是以磨玻璃结节(Ground Glass Opacit,GGO)为主的"惰性"肺癌被发现,且由于人口老龄化所致的老年肺癌患者以及多原发病灶的肺癌患者逐渐增多,亚肺叶切除又重新受到了重视。然而,亚肺叶切除对"小节结"肺癌患者或是影像学表现为GGO的肺癌患者,其手术是否充分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如果亚肺叶切除保留了足够的肺功能,且达到或接近肺叶切除的肿瘤学预后,亚肺叶切除则可跻身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方式的第一阵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