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的诊断价值。方法 12例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经手术病理及保守治疗所证实,根据声像图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孕囊型8例,混合回声型4例,声像图特征表现为子宫下段前壁内可见孕囊或包块,与膀胱之间肌层变薄,彩色多普勒显示包块内及周边见丰富血流信号,脉冲多普勒呈高速低阻型频谱。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能清晰显示剖宫产术后切口瘢痕妊娠的位置、分型、范围,子宫肌层厚度及血流情况,诊断及时,并能动态观察,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下段切口处早期妊娠的超声诊断价值。方法:经阴道超声结合经腹部超声对22例子宫下段剖宫产切口处早期妊娠的超声声像图表现进行分析。结果:22例患者中。10例声像图为典型妊娠囊型,8例为孕囊样结构型,4例为混合包块型。17例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血流丰富,5例血流不丰富,孕囊及混合性包块周边血流频谱测得阻力指数(RI):0.26~O.48。结论:超声检查能够显示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处早期妊娠的位置、范围、肌层厚度及血供情况,是诊断子宫下段切口处早期妊娠的首选和最佳方法,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陈良  金清  姜丽英  何燕  孙良 《吉林医学》2010,(35):6519-6520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早期瘢痕妊娠的声像图特征,评价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剖宫产术后早期瘢痕妊娠的价值。方法:对15例经手术及病理或临床证实为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患者的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二维声像图特征与彩色血流显像及血流频谱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初诊误诊20%(3/15),诊断符合率80%(12/15),15例患者在宫腔下段瘢痕处可见胚囊或不均质包块,根据二维声像图特征分为2种类型:①胚囊型8例;②流产型7例。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剖宫产术后早期瘢痕妊娠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为诊断剖宫产术后早期瘢痕妊娠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4.
韩笑  李成  包雍江  丁向清 《吉林医学》2012,33(31):6833-6835
目的:分析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经阴道超声检查的声像图特点,讨论经阴道超声在剖宫产瘢痕处妊娠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5例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的超声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5例患者均于子宫前壁下段剖宫产切口瘢痕处探及2.30~3.89 cm的孕囊或者不均质回声团块,其中4例表现为胚囊型,1例表现为混合型。剖宫产瘢痕处的子宫肌层菲薄,彩色多普勒(CDFI)显示其内部及周边丰富或少量血流信号,脉冲多普勒呈高速低阻型频谱。结论: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在超声检查中具有特征性声像图表现,超声检查能够辅助临床进行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5.
马小萍  张炳英 《宁夏医学杂志》2011,33(11):1094-1095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的声像图特征,评价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的价值。方法对13例经临床证实为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患者经阴道彩色多普勒声像图表现及血流频谱进行分析。结果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患者具有特定的声像图表现,根据二维声像图特征将其分为孕囊型,空泡型及团块型,并依据团块或孕囊与子宫肌层的关系,分为0-3级,即0级2例,尚未累及肌层;1级5例,累及肌层但与其分界较清楚;2级5例,位于肌层内,与肌层分界不清;3级1例,累及浆膜层,并向膀胱内突起。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的诊断有很大的实用价值,超声分级诊断可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张倩  王萍  常莹 《中国病案》2012,13(8):69-70,41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超声诊断价值及在治疗随访中的意义。方法对20例子宫瘢痕妊娠的超声声像图做回顾性分析。比较保守治疗前后子宫下段包块形态大小、内部血流信号及阻力指数的变化。结果 20例患者中,6例单纯孕囊型,11例不均质包块型,其中有12例保守治疗患者,治疗前瘢痕处包块内部及孕囊周边血流信号丰富,阻力指数低;治疗后7天病灶轻度缩小,内部血流信号及阻力指数无明显变化、30天病灶明显缩小,血流信号明显减少或消失,阻力指数升高。结论超声检查是诊断子宫瘢痕妊娠的声像图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结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可做定性定位诊断,帮助临床制定治疗方案及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7.
肖咸英  庄琳  项莉亚  赵婧  彭卉 《四川医学》2013,34(5):741-743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诊断意义。方法对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为子宫瘢痕妊娠的34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阴道超声将患者分为单纯孕囊型、不均质包块型、部分位于宫颈管或宫腔型,彩色多普勒声像图有不同的表现,部分病灶区周边见丰富的血流信号,并可见五彩状血流显示,呈高频低阻型。治疗方案的选择与超声图像中孕囊或包块的类型,周围血流的情况以及子宫肌层的厚薄有关。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子宫瘢痕妊娠的诊断是一个非常实用、方便的一线影像学检查手段,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剖宫产术后子宫疤痕妊娠的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20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为子宫疤痕妊娠病例的彩色多普勒声像图表现.结果 本组超声诊断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符合率为85.0%(17/20),10例表现为子宫前壁下段剖宫产瘢痕处混合回声团块,3例表现为子宫前壁下段剖宫产瘢痕处孕囊,4例表现为子宫前壁下段剖宫产瘢痕处蜂窝样包块.结论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子宫切口妊娠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剖宫产子宫瘢痕部位妊娠的临床价值。方法对中国福利会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2005年5月—2007年4月收治的21例剖宫产子宫瘢痕部位妊娠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例患者中,14例为二维声像图示胎囊型,7例为混合包块型。20例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血流丰富,1例血流不明显。20例超声明确诊断为剖宫产子宫瘢痕妊娠,1例误诊,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5%。结论超声检查尤其是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是剖宫产子宫瘢痕妊娠的最佳检查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三维超声及其相关技术在剖宫产术后孕囊型子宫瘢痕妊娠的超声声像图特征。方法 收集86例剖宫产术后孕囊型子宫瘢痕妊娠的超声声像图表现,通过二维及三维超声对比分析,总结三维超声及其相关技术的超声声像图表现,分析三维超声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显像的特征及优势。结果 86例剖宫产术后孕囊型子宫瘢痕妊娠的二维及三维超声表现均呈子宫下段囊性结构,其周边可见高速低阻的血流信号,血流信号来源于子宫前壁下段肌层。二维和三维超声的妊娠囊边界、瘢痕处肌层厚度、血供情况、内部结构及孕囊瘢痕附着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三维超声显像均优于二维超声;子宫内膜厚度、囊性结构大小的二维和三维超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维超声的优势在于多种成像模式各有所长且相互补充,三维超声表面模式显示子宫结构、孕囊及包块结构更直观、更立体;三维断层超声成像(TUI)可对感兴趣区域进行全方位断层分析,精确测量瘢痕处肌层厚度,显示病区内部结构更细致,提供类似MRI的图像信息,具有较高的客观性及可重复性;三维容积空间对比成像(VCI)可区分子宫内膜与瘢痕的回声,提高孕囊瘢痕附着处边界的清晰度。并且三维超声可显示二维超声无法显示的冠状面,增加了图像的信息;三维超声显示血流信号更清晰。结论 三维超声对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显像较二维超声具有一定的优势,在对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的的超声表现。方法对2006年2月~2010年4月该院妇产科收治的28例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患者的腹部及经阴道超声声像图进行全面分析。结果该组病例中,22例患者经超声检查后得到确诊,诊断准确率为78%,1例误诊为宫内妊娠,行人流术后,阴道流血不止,复诊再查,结合患者有剖宫产术病史,确诊为瘢痕妊娠,3例被诊断为难免流产,2例误诊为滋养细胞疾病可能性大。结论超声检查在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的诊断中多数表现典型,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李江滨 《当代医学》2011,17(6):96-97
目的探讨超声对异位妊娠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异位妊娠的患者50例超声声像图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超声诊断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为90%(45/50)。50例患者子宫正常大小或轻度增大,宫内未见妊娠囊声像。其中45例一侧附件区可见异常包块回声。根据声像图表现可分为胎块型21例,破裂型16例,流产型5例,陈旧型3例。诊断不符合5例中。50例中20例行彩超检查,宫内均未检出异常血流信号,其中14例可在附件区包块内/或包块周边探及较丰富的滋养动脉血流信号;检出率为70%。结论超声对异位妊娠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附件区包块内探及妊娠囊声像以及彩色多普勒于包块内检出滋养层动脉血流信号为其特征性表现。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的MRI及超声表现,评估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为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的4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完成CT及MRI检查。结果 44例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患者,阴道超声检出34例,准确率77.27%,其中单纯孕囊型检出19例,不均质包块型检出15例,误诊10例,4例误诊为宫颈妊娠,6例误诊为宫内妊娠;MRI检出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43例,准确率为97.73%,检出单纯孕囊型27例,漏诊1例,15例不均质包块型均检出。MRI单纯囊性检出率及整体诊断符合率均高于阴道超声诊断(P0.05)。结论在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患者的临床诊断中,采用MRI诊断准确率高于阴道超声,可将MRI作为阴道超声诊断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经阴道三维超声对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的早期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 4月—2018年4月佛山市妇幼保健院临床诊断为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的患者142例。术前均行经阴道三维超声及经阴道二维超声检查。比较2种检查方式的诊断符合率,分析对切口孕囊型、包块型、部分切口及部分宫腔孕囊型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的诊断结果,并计算2种检查方法的敏感性及特异性。结果 52例患者确诊为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其中切口孕囊型22例,包块型13例,部分切口及部分宫腔孕囊型17例。经阴道二维超声阳性诊断符合率为55.74%(34/61),经阴道三维超声检查阳性诊断符合率为85.45%(47/55),2种检查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阴道三维超声检查阳性诊断符合率高于经阴道二维超声检查。2种 检查方法检查切口孕囊型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阴道三维超声检查对包块型、部分切口及部分宫腔孕囊型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的确诊率高于经阴道二维超声检查(P?<0.05)。经阴道三维超声检查诊断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的敏感性、特异性、ROC曲线下面积均高于经阴道二维超声检查。结论 经阴道三维超声应用于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的早期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及特异性,阳性符合率高,为提高临床诊断准确性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5.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切口妊娠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颖  金林原  华淑芬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6):46-47,F0003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子宫切口妊娠中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2007—2009年65例剖宫产史再次妊娠患者的超声图像和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子宫下段剖宫产切口处妊娠具有较典型的超声特点,彩色多普勒显示孕囊或混合回声,周边可见丰富的血流信号。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子宫切口妊娠的声像图特征明显,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瘢痕处早期妊娠的价值.方法 选择商洛市中医院医院2010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86例子宫瘢痕处早期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观察组予经阴道超声检查,对照予经腹部超声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及漏诊率.结果 根据超声声像图特征,将剖宫产瘢痕处早期妊娠分为孕囊型、混合回声包块型和孕囊部分位于宫腔型.观察组诊断准确率为90.7%(40/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4%(29/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漏诊率为2.3%(1/4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6%(8/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各型剖宫产瘢痕处早期妊娠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剖宫产后瘢痕处妊娠的临床诊断准确率高,漏诊率低.  相似文献   

17.
孕囊内注射MTX联合宫腔镜治疗子宫瘢痕妊娠6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孕囊内注射MTX联合宫腔镜治疗子宫瘢痕妊娠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62例孕囊内注射MTX联合官腔镜治疗的子宫瘢痕妊娠的临床资料。结果62例患者均为1型子宫瘢痕妊娠,彩超均为活胚。囊内注射MTX前血B—HCG(9590±1230)mlU/mL,注射后4d血β-HCG下降(87.5±11.8)%,1周血β-HCG下降(93.5±12.3)%。孕囊死亡平均时间为3~8d。官腔镜术中无子宫穿孔、子宫破裂、大出血发生。结论孕囊内注射MTX联合官腔镜治疗孕囊向宫内生长、活胚的I型子宫瘢痕妊娠具有疗效好、治疗周期短、血B—HCG恢复快、创伤小、出血少的特点,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宫内合并宫外复合妊娠(heterotopic pregnancy,HP)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至2017年4月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超声诊断为HP后经系统治疗的病例59例,总结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超声图像特点。结果   59例患者中经手术及病理确诊HP 57例,误诊2例。确诊的57例患者中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IVF-ET)后51例(89.5%),促排卵后4例(7.0%),自然妊娠2例(3.5%)。44例(77.2%)异位妊娠病灶位于输卵管,10例(17.5%)位于宫角,2例(3.5%)位于卵巢,1例(1.8%)位于剖宫产切口瘢痕部位。根据超声图像,异位妊娠病灶分为两种类型:孕囊型(29例,50.9%)和混合包块型(28例,49.1%)。孕囊型病例中异位妊娠病灶内妊娠囊直径小于宫内妊娠囊。结论   随着促排卵及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ART)的广泛应用,HP已不再是一种罕见疾病。结合临床病史及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HP,有利于及时准确地制定临床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经腹部超声和经阴道超声检查在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CSP)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疑似CSP病人7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行经腹部和经阴道超声检查,经术后病理检查证实,比较2种诊断方法的准确性。结果:70例中共58例(82.86%)经病理检查诊断为CSP,其中孕囊型36例(62.07%),不均质包块型18例(31.03%),混合型4例(6.90%)。经腹部超声+经阴道超声和经阴道超声检查对CSP的诊断率均高于经腹部超声(P<0.05),而经腹部超声+经阴道超声与经阴道超声诊断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腹部+经阴道超声对CSP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均明显高于经腹部超声(P<0.01),但与经阴道超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阴道超声敏感性、特异性亦均高于经腹部超声(P<0.01和P<0.05)。结论:在CSP的临床诊断中,经阴道超声检查能有效弥补经腹超声检查的不足,清晰显示瘢痕妊娠的范围、位置、血供、子宫肌层厚度等,提高瘢痕妊娠的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剖宫产后宫腔内瘢痕处早期妊娠的MRI及经阴道超声表现,通过对比评估两种诊断方法对宫内瘢痕处早孕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2014年4月经手术证实为宫内瘢痕处早孕的35例患者的MRI及经阴道超声的影像资料,其中早早孕17例;早孕中期8例,早孕后期10例,对比分析两种方法显示孕囊着床位置、孕囊大小、是否有宫腔及孕囊内出血、胚芽及卵黄囊,胎心搏动等情况。结果 MRI及经阴道超声显示囊性孕囊29例,包块型孕囊6例,29例囊性孕囊中MRI显示位于瘢痕处孕囊12例,位于瘢痕处向宫腔方向延伸17例,而经阴道超声诊断位于瘢痕处孕囊8例,位于瘢痕处向宫腔内延伸21例;MRI诊断孕囊内合并出血8例,经阴道超声诊断囊内出血3例;经阴道超声发现卵黄囊16例,胚芽结构11例,其中见胎心搏动12例,MRI发现胚芽5例,无法区分卵黄囊结构及胚芽结构,无法判断胎心搏动;6例包块型孕囊中MRI诊断包块对子宫肌层浸润6例,经阴道超声无法判断孕囊对子宫肌层的浸润;MRI诊断包块内出血6例,经阴道超声诊断3例;MRI诊断宫腔内积血20例,经阴道超声诊断7例;结论 MRI与经阴道超声在宫内瘢痕处早孕中的诊断中各有优势,联合应用有利于提高对该病的全面认识,便于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