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目的:评价尿动力学测定在女性排尿困难检查中的意义。方法:用尿动力学检测仪检查90例女性排尿困难患者的自由尿流率,压力-流率测定,评估逼尿肌功能状态,确定排尿困难原因。结果:女性排尿困难患者中,膀胱出口梗阻41例,占45.56%,伴有不稳定膀胱25例;逼尿肌收缩力减弱24例,占26.67%;神经源性膀胱22例,占24.44%;3例患者排尿正常。结论:尿流动力学检查对女性排尿困难患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为临床鉴别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女性真性压力性尿失禁尿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女性真性压力性尿失禁尿动力学特点,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对30例女性真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行尿动力学检查,包括尿流率、充盈性膀胱压力、尿道压力、压力流率和腹压漏尿点压测定。结果患者充盈性膀胱压力测定的各项指标均为正常,但最大尿道压、最大尿道关闭压和功能性尿道长则均显著低于正常值(P〈0.01)。测定腹压漏尿点压,按照McGuire的方法分型:Ⅰ型10例,Ⅱ型12例,Ⅲ型8例。结论尿动力学检查对女性真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正确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以排尿困难为主诉的产后女性患者的尿动力学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女性患者,年龄22~37岁,临床表现为排尿费力,采用尿动力学方法检查尿流率、同步膀胱压力容积流率及肛门括约肌肌电图测定。结果非神经原性逼尿肌外括约肌协同失调占53.7%,膀胱颈梗阻占29.6%,外括约肌痉挛症占14.8%;神经原性膀胱尿道功能障碍占1.8%。结论尿动力学检查能了解膀胱的功能状况和膀胱出口梗阻的部位,为临床治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李雪梅  杨景  方强  宋波  金锡御 《重庆医学》2007,36(21):2211-2212
目的 探讨尿动力学检查在女性尿失禁患者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11例临床诊断为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自由尿流率测定、压力流率同步测定、漏尿点压测定(ALPP)结果.结果 在211例患者中,经尿动力学检查确诊为急迫性尿失禁2例,真性压力性尿失禁者160例,伴低顺应性膀胱者26例,ALPP阴性23例.169例真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最大尿流率(Qmax)明显高于正常参考值、最大尿流率逼尿肌压则低于正常参考值(PdetQmax).GSUI组ALPP值16~142cm H2O,与Stamey分级成直线负相关(r=-0.588,P<0.01)).结论 尿动力学检查在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膀胱功能、尿失禁分型及程度的评价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尿动力学检查在女性膀胱出口梗阻(FBOO)的诊治及尿动力学检查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32例疑似FBOO的患者,年龄21~80岁,平均56.3岁。主诉有尿频、尿急、排尿困难等下尿路症状,对患者完善常规检查,同期行膀胱镜、排尿期尿道造影以及尿动力学检查。对确诊为解剖性FBOO的患者行经尿道膀胱颈切开术,术后3个月进行随访比较。结果 32例疑似FBOO患者中解剖性FBOO 20例,功能性FBOO 7例,正常5例。解剖性FBOO组与功能性FBOO组比较尿动力指标,其中最大尿流率、峰值尿流率膀胱逼尿肌压力、最大逼尿肌压力、最大尿道闭合压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对20例解剖性FBOO患者行经尿道膀胱颈切开术,术后3个月进行随访。术前和术后比较,最大尿流率、峰值尿流率膀胱逼尿肌压力、最大逼尿肌压力、最大尿道闭合压、残余尿量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尿动力学检查可对功能性与解剖性的女性膀胱出口梗阻作出客观判断。经尿道离子束刀膀胱颈切开术治疗解剖性FB00疗效安全、恢复快、并发症少。尿动力学检查在女性膀胱出口梗阻术后评价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洪诗哲 《浙江医学》2001,23(6):380-381
尿动力学检查尤其是压力—流率测定 ,被认为是诊断膀胱出口梗阻 (BOO)最有价值的方法。作该项检查时 ,一般在尿道内放置测压导管 ,同步测定尿流率与膀胱压力。但在前列腺增生症 (BPH)患者尿道内置管是否会影响尿流率的检测 ?现将我院1997年6月~1999年5月BPH病人的尿动力学检查资料作一分析。1.临床资料本组69例 ,年龄50~82岁 ,平均 (65.3±7.8)岁 ;均有明显的排尿困难症状 ,临床诊断为BPH ;无明显神经系统疾患和糖尿病病史 ,无下尿路外伤史或手术史。2.方法使用DentecMenuet尿动力学…  相似文献   

7.
王靖军 《重庆医学》2009,38(24):3167-3168
目的 探讨自由尿流率和压力-流率测定诊断女性排尿功能障碍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65例女性排尿功能障碍患者进行自由尿流率测定和压力-流率测定,并对两种测量方法测定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自由尿流率测定时的最大尿流率和平均尿流率显著高于压力-流率测定时相应的指标(P<0.05);自由尿流率测定时的残余尿量和排尿时间显著小于压力-流率测定时相应的指标(P<0.05);而排尿量、尿流时间和达最大尿流时间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流率测定对女性排尿功能障碍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两种方法应配合应用以便对病因进行准确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女性排尿功能障碍患自由尿流率和压力-流率测定的结果。方法:对50例女性排尿功能障碍患者自由尿流率测定和压力流率测定的各项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发现女性排尿功能障碍患者自由尿流率测定时的最大尿流率、平均尿流率、残余尿量和排尿时间与压力流率测定时相应的指标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排尿量、尿流时间和达最大尿流时间2者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压力流率测定的影响因素很多,应改进措施,保证其准确性,提高其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尿动力学检查在女性膀胱白斑患者电切术前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6年1月该院经尿道电切术治疗的37 例女性膀胱白斑患者,分别进行术前和术后3~6 个月尿动力学检查。观察术前尿动力学检查和手术前后尿动力学变化的特点。结果30 例患者术前尿动力学检查异常,占全部患者的81.1%,主要表现为逼尿肌过度活动、膀胱感觉增强、膀胱出口梗阻及逼尿肌活动低下,发生率分别为32.4%(12/37)、21.6%(8/37)、16.2%(6/37)和10.8%(4/37),尿动力学表现呈多样化。患者电切术后最大尿流率、平均尿流率、最大膀胱容量及膀胱顺应性较术前增加,最大尿道闭合压力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手术前后最大逼尿肌压力、最大尿流率时逼尿肌压力、功能性尿道长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女性膀胱白斑患者多数同时存在下尿路排尿功能障碍,尿动力学检查对患者手术前后下尿路功能的评估、手术疗效的判断、辅助治疗的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女性尿失禁患者尿动力学检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尿动力学检查在诊断女性尿失禁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0例女性尿失禁患者为病例组和因上尿路疾病需要手术治疗而下尿路功能正常的20例女性患者为对照组.病例组依据临床和尿动力学检查结果分为急迫性尿失禁患者90例,真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70例,充溢性尿失禁患者40例.比较各组病例与对照组之间尿动力学参数的差异.结果:真性压力性尿失禁组的最大逼尿肌排尿压、最大尿流率时逼尿肌压力、最大尿道压和最大尿道闭合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急迫性尿失禁组最大膀胱压测定容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充溢性尿失禁组最大尿流率、膀胱顺应性、最大逼尿肌排尿压和最大尿流率时逼尿肌压力显著低于对照组,残余尿量和排尿前最大逼尿肌压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尿动力学检查能为女性尿失禁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女性膀胱白斑患者尿动力学特征。方法选择48例女性膀胱白斑患者为观察组,20例泌尿系检查及尿动力学检查均正常的女性为对照组。测定尿流率、充盈期膀胱压力、压力-流率和静态尿道压力,比较两组尿动力学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48例均有尿频、尿急症状,其中伴尿痛11例,夜尿增多14例,排尿不畅7例,肉眼血尿5例,镜下血尿25例,伴焦虑、紧张、失眠等精神症状22例。观察组最大尿流率(Qmax)、平均尿流率(Qave)、最大膀胱容量(MCC)、膀胱顺应性(BC)均低于对照组,最大尿道闭合压力(MUCP)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最大逼尿肌压力(Pmax)、最大尿流率时逼尿肌压力(PQmax)、功能性尿道长度(FUL)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女性膀胱白斑患者尿动力学检查异常主要表现为逼尿肌过度活动(DO)、膀胱感觉增强(IBS)、膀胱出口梗阻(BOO)和逼尿肌活动低下(DU),发生率分别为33.3%(16/48)、22.9%(11/48)、14.6%(7/48)和12.5%(6/48),其余16.7%(8/48)患者尿动力学检查正常。结论女性膀胱白斑患者尿动力学检查异常表现多样化,多数患者同时存在下尿路排尿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2.
前列腺增生是导致老年人膀胱出口梗阻、尿动力异常和引起排尿困难最常见的原因。对 1 2 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进行了尿流率和压力 流率测定 ,总结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病例资料 本组 1 2 0例病人 ,年龄 45~ 86岁 ,均因夜尿增多、进行性排尿困难等症状就诊 ,经肛指检查、B超检查 ,诊断为前列腺增生 ,均否认有神经系统疾患 ,有 3例患者伴有糖尿病。1 2 尿流率、压力 流率测定方法 用Menuet尿动力检测仪进行测定 :先嘱患者储尿 ,站立位测尿流率。再取半坐卧位会阴消毒后经尿道置入F8号测压管 ,肛门内置腹压测量管 ,连结仪器…  相似文献   

13.
田军 《继续医学教育》2006,20(18):74-76
1尿动力学检查 小儿膀胱尿道功能障碍需要尿动力学检查.尿动力学检查是采用尿动力学检查仪器再现贮尿和排尿的自然活动,通过对尿流率、膀胱容量、膀胱内压力、尿道压力及尿道括约肌肌电图的测定和膀胱尿道影像观察,系统了解膀胱和尿道在贮尿和排尿活动的全过程,用以评价膀胱和尿道功能.  相似文献   

14.
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排尿异常的尿动力学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神经源性膀胱排尿异常的尿动力学表现。方法:49例不同原因导致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其中尿潴留组24例,尿失禁组25例。对其自由尿流率、膀胱压力容积/压力流率/肌电图联合测定和静止期尿道压力进行测定。结果:尿潴留组尿动力学主要表现为尿流率降低,残余尿量增加,大容量膀胱,逼尿肌无反射,高逼尿肌漏尿点压;而尿失禁组尿动力学主要表现为逼尿肌反射亢进和逼尿肌括约肌协同失调。结论:对神经源性膀胱排尿异常患者进行尿动力学检查有助于对其进行尿动力学分类,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5.
王小娟 《内蒙古医学杂志》2011,43(10):1232-1233
目的:探讨尿动力学检查在糖尿病排尿异常患者中的变化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女性排尿异常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尿动力学检查结果,明确尿动力学的特征性改变.结果:早期组最大尿流率、膀胱容量下降,逼尿肌压力增加,初始尿意、残余尿量正常;晚期组最大尿流率、逼尿肌压力下降明显,初始尿意、残余尿、膀胱容量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6.
对31例有排尿困难的女性患者行尿动力学检查,结果显示,单纯膀胱收缩乏力11例(占35%).尿道压力增高14例(占45%)。膀胱收缩乏力并尿道压力增高6例(占13)。P-Q图提出膀胱出口梗阻14例(占45%)。尿动力学检查对女性排尿困难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B超测定逼尿肌厚度在膀胱出口梗阻(BOO)中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10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56例BOO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30例非BOO患者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压力-流率测定(PFS)和B超检查.比较两组尿动力学指标、逼尿肌厚度,分析尿动力学指标与逼尿肌厚度的相关性,以PFS诊...  相似文献   

18.
尿动力学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学科,在临床上应用日益广泛。本文报告112例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进行尿流率、充盈期膀跳压力一容积测定和排尿期压力一流率测定的结果,以评价尿动力学检查在BPH临床诊治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女性膀胱出口梗阻尿动力学诊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女性膀胱出口梗阻并 非少见,主要漏诊、误诊原因是病人和医师对其不熟悉。除机械性梗阻外,功能性梗阻占相当比例,有原发性膀胱颈梗阻,失调性排尿及外括约肌痉挛3种。影像尿动力学检查是诊断金标准,但常规尿动力学检查亦足以满足诊断要求。压力-流率测定梗阻分级标准应较男性降低Ⅰ级。  相似文献   

20.
女性膀胱流出道梗阻的压力-流率测定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尿动力学检查中压力-流率测定在女性膀胱流出道梗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使用压力-流率测定中Schaefer列线图对34例临床确诊为膀胱流出道梗阻的女性患者作回顾性分析,以确定压力-流率测定在女性膀胱流出道梗阻中的诊断价值。结果 34患者中以(Line-Pasive urethral resistance relation,PURR)诊断为0、Ⅰ-Ⅵ级的患者分别为:0%、14.8%、23.5%、35.3%、20.6%、2.9%、2.9%,其中按梗阻部位分类,膀胱颈梗阻21例,远端尿道缩窄13例,按压力-流率图形分类,压迫型为19例,狭窄型为15例。结论 压力-流率测定对女性膀胱流出道梗阻诊断有一定价值,对疾病分型也有一定意义,但以临床使用的现有参考值进行诊断会产生一定误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