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护理本科生实习期间惧怕否定心理及相关因素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调查护理本科生实习期间惧怕否定的心理状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惧怕否定评价量表(FNE)和自制惧怕否定相关因素问卷对79名护理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65名(82.3%)护理本科生存在惧怕否定心理;主要担心操作技术不熟练、基础知识不扎实(分别为83.5%、39.2%),被患者、家属和带教教师否定(分别为50.6%、39.2%);对被否定的态度为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和努力工作、改变看法者分别为62.0%、58.2%;相关因素主要为周围人要求太高和自己还不够努力(70.9%、60.8%).结论 护理本科生在临床实习阶段惧怕否定心理问题发生率较高,认知态度较正确;护理教育界及护理教师应针对护理本科生的心理弱点给予支持与疏导,倡导社会正确认识护理本科生,使之以正常心理投入实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护理本科生专业承诺的状况以及影响其专业承诺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护理本科生专业承诺问卷和专业承诺影响因素问卷对279名护理本科生进行整群抽样调查。结果护理本科生专业承诺总均分为2.95;性别、生源地、高考志愿、临床见习和实习是影响护理本科生专业承诺的人口学变量(P〈0.05,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影响护理本科生专业承诺的因素主要有与高中同学相比产生的落差感、专业与兴趣不符、难以发挥才干、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学校重视专业态度教育、对就业的关注、家人和朋友的支持、临床现实与理想的差距、临床实习中对专业价值的认识(P〈0.05,P〈0.01)。结论护理本科生专业承诺水平偏低;影响护理本科生专业承诺的因素涉及到人口学变量、学校教育、重要他人、个人因素以及临床因素等方面,护理教育者应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措施以提高护理本科生专业承诺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护生对职业相关法律、法规的认知情况,为在校护生法律教育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249名护理大专和185名护理本科护生进行职业相关法律知识认知态度的调查。结果护生了解职业相关法律知识的途径分别为学校(92.4%)、媒体(66.7%)、医院(32.7%)、其他(39.6%);护生的认知态度总分为51.92±2.43;专科护生对护士管理办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民法、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刑法、刑事诉讼法的认知态度得分显著低于本科护生(P〈0.05,P〈0.01)。结论护生对职业相关法律、法规认知态度积极,其中专科护生相对较差;应采取多种教育方式和途径提高护生认知水平,尤其应加强专科护生的教育力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不同实习阶段本科实习护生的应激源及应激水平,为完善护理临床教学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应激源问卷,分别在实习早期(实习1个月末)、实习中期(实习4个月末)和实习后期(实习7个月末)对89名5年制护理本科生进行调查。结果本科实习护生在心理、工作量、对知识技能的需求、患者照护、临床实习环境和人际关系6个方面产生一定程度的应激;实习的各个时期均有30%左右的护生呈中等水平应激,70%左右的护生呈低水平应激,没有高水平和极高水平的应激;护生实习早期对知识技能的需求与临床实习环境2个方面的应激水平显著高于实习后期(均P〈0.05)。结论本科实习护生的应激源及应激水平是动态变化的,护理临床教学工作者应根据护生的实际情况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五年制英语护理本科生(下称英护生)对护理专业的态度,以及英护专业教育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有关管理和教育部门提供教育反馈信息。方法采用自制问卷无记名调查66名英护生对护理专业的态度、英语及英护学习态度和喜欢或不喜欢英护专业的原因。结果81.8%英护生入校时并未填报护理专业,且81.8%愿意转专业学习;现阶段31.8%愿意从事护理工作,36.4%持中立态度,31.8%仍不愿从事护理工作;选择喜欢英护专业原因人次为76,选择不喜欢的原因人次为197。结论英护生专业态度不容乐观,英语护理教育模式有德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6.
吴碧玉 《护理学杂志》2007,22(10):68-69
目的 了解中医护理本科和专科护生的临床实习需求,以制订针对性改进措施,提高临床护理教学质量。方法 采取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76名护理专科护生和25名护理本科护生进行调查,内容包括临床教师资历、综合素质及临床实习内容。结果 24.8%护生认为临床教师需具备专科以上学历,52.5%护生认为临床教师学历不重要,但临床经验重要;47.5%护生选择护师作为临床教师;43.6%护生要求中医护理专业的教师作为临床带教教师。护生对临床教师综合素质需求排列前3位依次为实践操作技能(100%),基础理论知识(94.1%),人际沟通能力(93.1%)。对临床实习内容需求排列前3位依次为中医护理(94.1%),沟通能力和技巧(89.1%),基础护理和应急能力、急救护理(均为88.1%)。结论 护生需要基础理论扎实、实践操作技能及沟通能力强的临床带教教师,认为中医护理、沟通能力和技巧、基础护理、急救护理是实习的主要内容。应重视临床带教教师的选拔和培训,调整教学计划和内容,提高中医临床护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大专护生在不同毕业实习阶段的实习状况及实习效果。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307名大专实习护生(下称护生)进行实习早期、中期及后期问卷调查。评估护生在不同时期的专业态度与专业技能情况。结果专业技能方面,操作技能随实习时间的延长而显著提高(均P〈0.05);沟通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与科研能力。实习中期显著优于初期(均P〈0.05),后期无显著提高(均P〉0.05);专业态度方面,服务态度实习中期显著高于初期、后期(均P〈0.05),敬业精神实习中期显著高于初期与后期(均P〈0.05),热爱护理实习初期显著高于实习中、后期(均P〈0.05);检查知识与技能随实习时间的延长而升高和显著升高(均P〈0.05)。结论实习初期。护生专业技能掌握较差,专业态度较好;实习中期,护生专业技能提高快,专业态度好;实习后期。护生操作技能好,专业态度退步。教师应于护生不同实习时期采取针对性教学管理措施,引导护生在提高专业技能的同时,建立良好的专业态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护理本科生安宁疗护态度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便利选取1 160名在校护理本科生为调查对象,采用中文版Frommelt临终关怀态度量表进行面对面调查。结果护理本科生安宁疗护态度总分(102.96±8.64)分;是否避免谈及死亡、过去一年中失去亲人的经历、是否接受过死亡教育、是否有亲近的人患过重病、家庭类型和户籍所在地对护理本科生安宁疗护态度有影响(R~2=0.286)。结论护理本科生安宁疗护态度欠积极,影响因素较多。应丰富在校安宁疗护教育形式,系统优化临床实习带教,帮助护理本科生建立正性安宁疗护态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我国护理本科生临床实习表现,为提高临床实习质量提供依据。方法按比例分层从全国142所护理本科高校中抽取22所毕业实习的护理本科生(实习初期1074名,实习中期935名),采用护理本科生毕业实习临床实践行为表现自评量表进行调查。结果我国护理本科生实习初期和中期临床实习表现总分分别为(3.70±0.43)和(3.68±0.47),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习初期和中期各维度得分顺序一致,得分最高的维度是专业和自我发展(4.07±0.48,3.95±0.50),得分较低的是教学指导(3.63±0.51,3.62±0.53)、临床护理(3.58±0.55,3.59±0.58)和科研(3.19±0.74,3.25±0.72);仅专业和自我发展维度得分实习初期显著高于中期(P〈0.01)。结论我国护理本科生在实习初期和中期临床实习表现一般;护生在遵守医院规章制度、法律法规及保护患者隐私方面表现较好,但在教学指导、整体化护理和科研方面表现相对较差,临床护理教育者要加强护理本科生这三方面的培养。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护理专业本科生(护生)《基础护理学》实验课学习的影响因素,提高护理实验教学效果。方法自行设计护生《基础护理学》实验课学习影响因素调查问卷,对125名护理系护生进行调查。结果影响护生《基础护理学》实验课学习的主要因素有实验室条件(88.00%)、教师因素(84.00%)和护生因素(79.20%);而环境和专业对护生实验课的学习影响仅占23.20%和31.20%。不同年级护生在对专科设置、教师临床实践经验和教学管理能力、护生个性特点及其家庭条件等影响因素的认识有差异(P〈0.05,P〈0.01)。结论影响护生《基础护理学》实验课学习效果的因素是多源的,不同年级护生对影响因素的认识上存在差异。应尽量消除或减少实验课学习的影响因素,重视护理实验教学质量,提高护生实验课的学习积极性。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Anaesthesia》1984,39(1):80-80
The Faculty of Anaesthetists of the Royal College of Surgeons of England, 35–43 Lincoln's Inn Fields, London WC2A 3PN. Telephone: 01-405 3474.  相似文献   

16.
17.
18.
目的:通过对深圳市某两所小学发生的流行性腮腺炎突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差异性进行分析,为制定科学、高效的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3年5~7月深圳市大鹏新区某两所小学爆发流行性腮腺炎,以学校为整体研究对象,分别标记为学校A(24个班,学生1210例)和学校B(27个班,学生1274例),对比两所小学的疫情流行病学差异性。结果分析发现,学校A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为4.30%,发病班级所占比54.17%,均较学校B1.73%和29.63%高,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显示学校A学生出现疫病平均年龄为(11.2±1.1)岁,较学校B(9.34±1.0)岁,对比差异明显(P<0.05);且两组疫病患儿在接种疫苗率对比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疫情发生时,学校B疫苗紧急接种率明显高于学校A,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学作为流行性腮腺炎爆发的主要场所之一,疫病爆发高峰季节前,针对易感染人群给予相应的疫苗接种等预防控制措施,同时加强流行性腮腺炎的监测,对于降低感染人群数量,减轻、遏制疫情有着积极的意义,值得相关防控部门重视。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