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读贵刊今年第二期“园地”《是益火壮水,还是寒热反治》的讨论,不禁使我联想到《内经》中关于“反治”的涵义来。《至真要大论》曾提到“反治”。并用了十六个字揭示了“反治”的涵义,即:“热因寒用,寒因热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对此,古今注家有遵古和质疑之分。前者遵照原文进行解释,认为“热因寒用,寒因热用”是“治寒以热,凉而行之;治热以寒,温而行之”的意思,适用于真寒假热和真热假寒的证例;“塞因塞用,通因通用”,是胀满用补法,泄泻用下法的意思,适用于因虚作胀和因积致泻的证例。如李念莪《内经知要》中 相似文献
2.
上期发表“内经浅解”作者李蔚普对该文错误的初步检讨后,连续收到许多读者的来稿,本期限于篇幅,暂先发表谈文同志“对李蔚普‘内经浅解’及其检讨的我见”一文。 相似文献
3.
朱平东 《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2005,1(1):62-64
论述自然界对人体生理、病理的影响。用四时的春、夏、秋、冬,一日的朝、午、夕、夜来对人体的气血阴阳及疾病的变化,生、长、壮、老、已的自然规律,两千多年前提出了如此精辟的科学性。在科学发达的今天《内经》的理论仍有较高实用价值和使用价值,是我国在哲学和医学上永不陨落的东方明星。 相似文献
4.
5.
《内经》里有两套“天人合一”观江苏省中医院(210029)干祖望关键词“天人合一”观内经医话六十多年前,余云岫(1879—1954)在他的《灵素商兑》一书中把中医典籍《内经》(《灵枢》《素问》两书合称)批驳得体无完肤。虽然恽铁樵(1878—1935)... 相似文献
6.
李蔚普著“内經淺解”,发表于本刊1959年9月号,作者在按語中说:“在内容实貭方面,应充分保持中医的独特体系;在語譯的文章結构、文章风格及語法方面,則应灌注我們这一时代的特点”。并且似乎在用历史唯物主义、阶級分析观点来解释内經。这样一些美丽的花招。实际呢?披着馬列主义的外衣来反对馬列主义,打着唯物主义的招牌来販卖唯心主义的毒素,本刊10月号王金云等同志提出批評,是非常及时的;編輯部要读者們展开討論,明辨是非,亦是非常必要的。作为本刊的一个讀者,特发表个人意見如下: 内經是一部經典著作,内容丰富,它包含了中医的生理、病理、診断、治疗、預防、卫生等各方面的知识,贯串着“阴阳五行”、“天人合一”、“形神合一”等等的整体观,它是中医理論的基础,祖国医学的独特体系,是从内經理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内经的理論体系和思想方法,“是符合辯証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7.
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许多同志为继承发扬祖国医学遗产开展中西医结合,作了大量工作,其中有的是西医学术界有名望的老前辈、权威,对中医深钻细究,用于临床,解 相似文献
8.
《内经》是中医四大经典之一,其中包含丰富的养生内容,如以四时五脏阴阳为理论基础,在天人合一理论指导下的养生思想,总结了春捂秋冻、固护阳气,夏养三伏、养阴宣阳,冬养三九、充养阴精的四时养生观,以及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防复的治未病理念.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13.
15.
内经是众所周知的一部祖国医学的经典著作。它的著作年代,虽然至今尚无定论。但无论它是春秋战国时代(公元前827—247年)(注1)也好;秦汉之际(公元前246—140年)(注2)也好;汉淮南王所作(公元前160—年左右)(注3)也好。至少它是一部成于公元前二世纪的著作,是先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过程中,对自然界对机体的影响以及机体对自然环境变 相似文献
16.
17.
<正> “血室”首见于仲景《伤寒论》及《金匮要略》之中。《金匮·妇人杂病脉证并治》中说:“妇人中风七八日,续来寒热,发作有时,经水适断,此为热入血室,其血必结,故使如疟状,发作有时,小柴胡汤主之。”何谓“血室”?历代医家解释颇多。一者认为是冲脉,如《女科经论》曰:“冲为血海,诸经朝会,男子则布面行之,女子则停而止之,谓之血室”;二者认为是肝,如《伤寒来苏集·阳明脉证上》曰: 相似文献
18.
19.
《周易》与《内经》天人合一整体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理论的奠基经典,它的显著特点和优势在于整体医学模式,其理论体系充分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整体观,认为天地人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天(天然)与人是和谐统一的。人体的认识和疾病诊治必须注意到自然和社会的诸多因素。《内经》明确提出人体的生理过... 相似文献
20.
《内经》的“天人合一”论,是一种理论指导思想,包括天人相同、相通、相应三方面。它构成了中医基础理论的根基,也是对环境与生命关系的高度概括。其产生来自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虽然质朴、宏观,但含有丰富科学内涵,可与现代研究互相沟通和印证。而且和西方现代对环境与生命关系的认识——内、外环境与内稳态调节机制本质相同,方向一致,殊途同归。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