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高长龙 《淮海医药》2004,22(6):457-458
目的 探讨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超歧过氧化物酶 (SOD)、内皮素 (ET)和一氧化氮 (NO)水平的变化。方法 分别应用放免法和化学法检测 36例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 SOD、ET和 NO水平 ,并与 35例正常健康儿作比较。结果 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 SOD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儿 (P<0 .0 1 ) ,而 ET、NO水平则明显地高于正常儿童 (P<0 .0 1 )。结论 血清 SOD、ET、NO参与了支气管哮喘的发病过程 ,与发病机理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
周欣  陈小风  黄志华 《中国基层医药》2005,12(12):1749-1750
目的探讨内皮素(ET)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在小儿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分别在患儿发作期及缓解期采外周静脉血标本,检测ET和TNF-α水平。同时以20例正常儿童作对照。结果哮喘患者ET和TNF-α水平在急性发作期明显高于缓解期和对照组(P〈0.01),缓解期水平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ET和TNF-α参与了支气管哮喘的发作,可作为判断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患者血、脑脊液一氧化氮 (NO)、内皮素 1(ET 1)含量变化及与应激性溃疡出血的相关性 ,并比较不同方法的治疗效果。方法 用放射免疫法监测 6 0例颅脑损伤应激溃疡患者血、脑脊液NO、ET 1水平。结果 颅脑损伤应激溃疡患者血浆NO、ET 1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出血组血浆NO、ET 1含量均高于非出血组 (P <0 0 5 ) ,治疗后均低于治疗前 (P <0 0 5 )。奥美拉唑组疗效较其他两组更好。结论 颅脑损伤应激性溃疡出血可能与NO、ET 1水平有关 ,联合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重度哮喘患儿血清一氧化氮水平测定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在重度哮喘患儿急性发作期的作用.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观察组30例哮喘持续状态惠儿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血清中一氧化氮(NO)的水平,并与对照组20例健康儿童比较.结果 重度哮喘患儿急性发作期血清NO较缓解期与对照组差别有高度显著性(P<0.01),但缓解期与对照组差别无显著性(P>0.05).结论 NO参与了重度哮喘患儿急性发作期的气道炎症过程,是影响儿童哮喘严重程度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5.
采用双抗体夹心法和硝酸还原酶法测定 18例支气管哮喘患者、 3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急性期患者血清内皮素 (ET)及一氧化氮 (NO)含量 ,观察两组间及其昼夜变化 ,并与 5 8例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显示哮喘患者血清 NO、 ET及 NO/ ET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差异非常显著 P<0 .0 1;COPD急性期患者 NO、 NO/ ET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 ,差异显著 ,P<0 .0 5。提示 ET和 NO是参与支气管哮喘、 COPD急性期发病过程的重要因素 ,测定其血清水平及其动态变化是判断哮喘、 COPD急性发作期病情变化的重要实验室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多巴胺 (DP)、多巴酚丁胺 (DOB)、酚妥拉明 (Regitin)联合应用治疗小儿哮喘的疗效 ;同时观察其治疗前后的血浆内皮素变化。方法 DP、DOB、Regitin采用电子泵控制持续静脉点滴 ,维持 10 h~ 15 h;内皮素 (ET)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 ,测定 6 0例哮喘患儿急性期与缓解期血浆 ET含量。结果 DP、DOB、Regitin能显著缩短哮喘患儿病程 (P<0 .0 1) ;哮喘急性期 ET明显高于缓解期 (P<0 .0 1)。结论 :ET参与哮喘的发生与发展 ,DP、DOB、Regitin对 ET提前恢复正常及缩短患儿的病程有明显的干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狼疮肾炎 (LN)病人组织及血浆内皮素 1(ET 1)和一氧化氮 (NO)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放免法、ABC染色法及比色法分别对 4 0例LN病人分组测定ET 1和NO含量变化。结果 LN病人肾组织ET 1和NO的表达及血浆ET 1和NO含量均高于对照组 ,治疗后低于治疗前 (P <0 0 5~ 0 0 1) ,并随时间呈下降趋势 ;肾受损程度越重 ,血浆ET 1和NO含量越高 ;肾组织ET 1表达与血浆含量间呈正相关 (r =0 6 1~ 0 6 3,P均 <0 0 5 )。结论 LN病人测定组织及血浆NO、ET 1的含量可能对临床诊断和病情判断有帮助。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亚低温治疗重型脑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内皮素 1(ET 1)、一氧化氮 (NO)和C 反应蛋白 (CRP)的影响。方法  75例重型脑损伤患者分为两组 ,亚低温组 ( 4 0例 )与常温组 ( 35例 )进行比较。结果 入院时两组患者血ET 1、NO和CRP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 (P <0 0 1) ;治疗 72h后亚低温组明显低于常温组 (P <0 0 1)。亚低温组病死率 10 0 % ,明显低于常温组 (P <0 0 5 )。结论 血中ET、NO和CRP水平在重型脑损伤时明显增高 ,亚低温治疗可降低血中ET 1、NO和CRP水平 ,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9.
补肾中药对哮喘患儿血浆内皮素和一氧化氮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补肾中药辅以糖皮质激素对哮喘儿童血浆内皮素(Endothelin-1,ET-1)和一氧化氮(NO)的影响,优化治疗方案。方法按照随机、对照、平行原则将126例支气管哮喘患儿分为中西医结合组64例和西药组62例,并选择同期正常体检儿童22例作为对照。西药组采用西药常规治疗,中西医结合组在西药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补肾中药,测定治疗后2周时血浆ET-1和NO的水平。结果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浆ET-1和NO水平急性期高于缓解期,缓解期高于正常组;治疗后中西医结合组ET-1和NO下降幅度大于西药组,复发率低于西药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1)。结论ET-1和NO与儿童支气管哮喘发生密切相关,补肾中药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儿童哮喘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 (NO)和内皮素 (ET)在支气管肺炎患儿血浆中的含量变化。方法 应用生化法和放免法测定 38例患儿血浆 NO和 ET含量 ,并以 35名正常健康儿童作对照。结果 支气管肺炎急性期患儿血浆 NO和 ET水平非常显著地高于对照组 (P<0 .0 1) ,至恢复期与对照组比较 ,则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结论 NO和 ET参与了支气管肺炎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动态检测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咳喘宁粉剂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咳喘宁粉剂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及部分作用机理。方法:观察支气管哮喘患儿服用咳喘宁粉剂前后的肺功能,血清IgE水平以及给药1年后的临床控制率;动物实验观察正常对照组、哮喘组、咳喘宁组的引喘潜伏期,肺泡灌洗液(BALF),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1(ET-1)水平。结果:咳喘宁粉剂不仅可以改善哮喘患儿肺功能,使异常升高的IgE下降,显示较好的临床控制率,而且显延长豚鼠引喘潜伏期、降低BALF的NO和ET-1水平。结论:咳喘宁粉剂对儿童支气管哮喘有较好治疗作用,此作用可能与其减少IgE、NO和ET-1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12.
支气管哮喘患儿血内皮素、一氧化氮含量测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盛红 《淮海医药》2005,23(2):96-97
目的 探讨了支气管哮喘患儿血内皮素和一氧化氮含量的变化。方法 应用放免法和化学法测定了 38例支气管哮喘患儿血内皮素和一氧化氮含量、并与 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 支气管哮喘患儿血内皮素水平明显升高 (P<0 .0 1)。一氧化氮水平明显下降 (P<0 .0 1)且与患儿病情程度有关。结论 支气管哮喘患儿血管内皮细胞存在内分泌功能的紊乱 ,ET合成释放增加 ,一氧化氮释放减少 ,以及两者反馈调控失衡在支气管哮喘的发病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肾病病人血浆心钠素及内皮素含量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 比较糖尿病肾病 (DN)病人治疗前后心钠素 (ANP)、内皮素 (ET 1)含量的变化。方法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 4 3例糖尿病 (DN)和 2 0例正常对照组血浆ANP、ET 1的含量。结果 DN组血浆ANP和ET 1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5 ) ;ANP、ET 1在治疗前含量最高 ,治疗后下降 ;治疗组治疗 12个月后ANP、ET 1含量较常规组下降 ,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结论 糖尿病肾病病人治疗前后心钠素及内皮素含量的改变 ,可能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孟鲁司特与桂龙咳喘宁对支气管哮喘小鼠模型血清内皮素-1(ET-1)与一氧化氮(NO)含量的影响。方法将30只实验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哮喘模型组、孟鲁司特组、桂龙咳喘宁组及联合用药组,每组6只。以卵白蛋白致敏法制作小鼠哮喘模型,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ET-1含量,用硝酸酶还原法检测血清NO含量。结果哮喘模型组血清中ET-1、NO的含量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孟鲁司特组与联合用药组ET-1、NO含量明显低于哮喘模型组(P〈0.05),桂龙咳喘宁组ET-1、NO含量虽低于哮喘模型组,但仅ET-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孟鲁司特与桂龙咳喘宁均能显著抑制支气管哮喘小鼠模型血清ET-1含量,两者联用可对ET-1、NO含量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5.
哮喘内皮素心钠素变化及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黄茂  戴山林 《江苏医药》1998,24(9):625-627
用放射免疫技术测定哮喘豚鼠血浆及支气管肺泡准洗液(BALF)中内皮素-1(ET-1)、心钠素(ANF)及环磷鸟苷(cGMP)含量。结果显示哮喘组血浆及BALF中ET-1、ANF、cGMP含量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ET-1含量与ANF含量变化呈负相关,而ANF含量与cGMP含量变化呈正相关。提示ET-1在哮喘发病中起重要作用;ANF负反馈抑制ET-1的合成与释放;外源性ANF可能成为治疗哮喘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蛋白在哮喘大鼠血中性粒细胞(PMN)中的表达,探讨PMN参与哮喘炎症的可能机制,并研究布地奈德的影响。方法:采用卵白蛋白(OVA)和Al(OH)3制备大鼠哮喘模型,分离纯化血PMN,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PMN中iNOS蛋白的表达水平,比色法测定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NO浓度。结果:哮喘组大鼠PMN中iNOS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布地奈德治疗组PMN中iNOS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哮喘组(P〈0.01);哮喘组支气管壁iNOS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布地奈德治疗组支气管壁iNOS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哮喘组且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1);哮喘组BALF中NO浓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布地奈德治疗组BALF中NO浓度显著低于哮喘组(P〈0.01);PMN中iNOS蛋白的表达水平与BALF中NO浓度呈显著正相关(n=29,r=0.754,P〈0.01);支气管壁iNOS蛋白的表达水平与BALF中NO浓度呈显著正相关(n=29,r=0.760,P〈0.01)。结论:哮喘大鼠PMN合成iN-OS蛋白的功能增加,PMN可能部分通过iNOS参与哮喘的发病,这种功能可以部分被布地奈德所抑制。  相似文献   

17.
梅湛强  胡少枝  罗志杨 《河北医药》2016,(16):2422-2424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呼出气一氧化氮( FeNO)水平变化与患者炎症表型的关系。方法选取呼吸内科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100例(哮喘组)和门诊体检健康研究对象100例(健康组),分别检测2组对象的FeNO水平及血清炎症因子等指标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哮喘组患者的ECP、IL-2、IL-4、IL-6、IL-8、IL-13、TNF-α、IFN-γ、FeNO测定值均显著的高于健康组( P <0.05),哮喘组患者的IL-2、IFN-γ测定值均显著的低于健康组( P <00.5);急性发作期哮喘组患者的ECP、IL-2、IL-4、IL-6、IL-8、IL-13、TNF-α、IFN-γ、FeNO测定值均显著的高于缓解期哮喘患者( P <0.05),急性发作期哮喘组患者的IL-2、IFN-γ测定值均显著的低于缓解期哮喘患者( P <0.05);哮喘组患者的ECP、IL-2、IL-4、IL-6、IL-8、IL-13、TNF-α、IFN-γ与FeNO测定值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P <0.05),哮喘组患者的IL-2、IFN-γ测定值与FeNO测定值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患者的FeNO水平、炎症指标均显著的升高,FeNO水平与哮喘患者的病情及炎症反应程度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8.
灯盏细辛对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血管痉挛的防治作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灯盏细辛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CVS)的防治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SAH模型组(B)、灯盏细辛组(C)、尼莫同组(D)。经枕大池2次注血法建立SAH后迟发性血管痉摩(DCVS)模型,用动态图像分析法监测基底动脉血管直径变化,放免法及酶法分别测定各组大鼠血浆内皮素(ET-1)及血清NO含量。结果B组血管直径较A组缩小(P<0.01),C、D组血管直径较B组增大(P<0.01);B组的血浆ET-1水平较A组升高,C、D组血浆较B组降低(P<0.01);B组的血清NO水平较A组降低(P<0.01),C、D组较B组增高(P<0.01)。结论灯盏细辛对SD大鼠SAH后的DCVS有防治作用,其作用与升高血浆ET-1水平和降低血清NO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治疗前后血清Hcy、sFas和ET-1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应用放免法和酶联免疫法对3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了PCI治疗前后血浆Hcy、sFas和ET-1的检测,并与35例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 在PCI治疗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Hcy,sFas和ET-1水平高于正常人组(P<0.01),治疗后2周,则与正常健康人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检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Hcy、sFas和ET-1水平的变化对了解病情、观察预后均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