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 毫秒
1.
探讨55例重型脑外伤病人的颅内压(ICP)水平的变化和意义。方法全组病人均经侧脑室额角穿刺进行持续性脑室内压监护并记录,监护时间7小时到5天;监护后2小时的颅内压作为初压(入院压),分为ICP<2.67kPa和≥2.67kPa两组。持续监护中将lCP值分为3组<2.67kPa,2.67~5.33kPa及>5.33kPa。结果ICP≥2.67kPa者占71%,>5.33kPa者占16.5%。颅内血肿组ICP较脑挫伤组高(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重型脑外伤术后持续颅内压(intracranialpressure,ICP)监护对临床诊治及提高疗效的意义。方法对40例重型颅脑损伤手术患者术后持续颅内压监测,并与对照组作对比研究。结果监护组中,效果良好,并发症较少,死亡率17.5%;而对照组并发症较多,死亡率为33.3%。结论颅内压监护对减少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并发症和死亡率,提高治愈率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颅脑伤后继发血肿和胶水肿引起颅内压(ICP)增高,加重原发损伤,使病情加重甚至死亡.ICP监护能随时提供其动态变化,指导降低ICP治疗,并有提示病情程度和判断预后的作用.我院自1992年以来对53倒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ICP监护,现报道如下.l临床资料本组资料分为监护组与非监护组.监护组,男38例,女15例,平均年龄36'l岁(sed3岁),均系急性闭合性颅脑损伤,车祸伤引例,坠落伤20例,打击伤2例.人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计分(GC匐3~5分者12例.ots分者41例,一侧瞳孔散大者5例.生命体征检查血压平均15*灿.skPa,脉搏平均82次份…  相似文献   

4.
持续颅内压监护在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肖绪林  张楷文 《天津医药》1997,25(5):306-308
急性闭合性颅脑损伤常并发颅内血肿或急性脑肿胀,导致颅内压增高造成脑缺血缺氧及脑疝而危及患者生命。持续颅内压(ICP)监护能及时了解ICP的动态变化,便于指导救治而降低病死率。我院自1994年1月至1995年12月应用颅内压监护抢救病人92例,对于早期发现颅内高压及早期抢救起到重要作用,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有创颅内压监护中出现颅内压波动的护理策略。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0月~2013年12月行有创颅内压监护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92例,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置管情况、颅内压波动情况、预后情况及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一次置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颅内压波动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预后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家属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P<0.05)。结论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使用有创颅内压监护中出现颅内压波动的相关护理因素,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和治疗方案,可显著降低患者颅内压波动的发生率,还可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有创颅内压监护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4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手术及重症监护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有创颅内压监护。对比两组死亡人数、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并发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死亡4例,死亡率20%;对照组患者死亡7例,死亡率3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14、21 d,观察组的GCS分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并发症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通过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实施有创颅内压监护治疗,患者的病症得到有效的治疗,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重型颅脑损伤的颅内压及动态心电图监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30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进行颅内压与动态心电图的连续临护。结果,30例中有24例ICP增高,但随病情好转渐至正常。DCG异常改变者24例,4例死亡特重型颅脑损伤改变最明显,余20例经治疗伤情逐渐平稳、好转及康复者,其心电图改变也随病情好转而逐渐恢复正常或好转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颅内压监护在颅脑损伤患儿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收集2011年3月~2015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颅脑损伤患儿40例,随机分两组,对照组20例主要采取常规的神经外科护理,通过观察意识、瞳孔及肢体活动情况的变化,监测生命体征,遵医嘱用药。实验组2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颅内压监测仪,通过正确的使用颅内压监测仪,根据颅内压的数据,预先性的发现颅内压力的动态变化,指导临床用药,前瞻性的采取一系列干预颅内压增高的护理措施。结果实验组患儿未出现病死情况(0),对照组患儿出现2例死亡病例(1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再出血方面,实验组出现1例(5.00%),对照组出现3例再出血(1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出现1例重残患儿(5.00%),对照组出现4例重残患儿(2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住院天数方面,实验组平均住院天数为(9.4±3.4)d,明显低于对照组平均住院天数(16.5±5.8)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患儿实施颅内压监护,有助于早期发现颅内压升高,指导医护人员进行及时处理,低病死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11.
严重颅脑损伤病人常有颅内压增高。持续性颅内高压将严重损害脑功能。本文简述颅内压增高病人的主要护理诊断与综合护理措施。一、护理诊断舒适的改变,因限制维持头高脚低位所致;无法有效地维持呼吸道通畅,因神志障碍、舌后坠等原因所致;体温改变,中枢性损害或感染所...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 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在重型颅脑损伤颅内压(ICP)改变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4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按颅内压高低分为ICP正常组(A组)、ICP轻度增高组(B组)、ICP中度增高组(C组)、ICP重度增高组(D组)四组,分别应用TCD检测其脑血流动力学改变,组间互相进行比较。结果 A组搏动指数(PI)、平均血流速度(Vm)基本正常,PI显著低于ICP增高各组,Vm显著高于ICP增高各组(P〈0.05);D组PI显著高于B、C两组(P〈0.01),Vm显著低于B、C两组(P〈0.05);C组PI显著高于B组(P〈0.05),Vm显著低于B组(P〈0.05)。A组频谱形态基本正常,随着颅内压增高,频谱从高阻力图形逐渐向收缩峰图形及振荡图形改变。结论 TCD血流动力学指标(PI、Vm、频谱形态可间接反映重型颅脑外伤颅内压增高的程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术后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2月~2011年10月收治的8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资料。结果 88例患者,10例患者死亡,56例患者好转,22例患者治愈,术后患者的恢复状态良好,褥疮和感染的几率都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密切观察及精心护理,可以有效预防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及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5.
万登济  刘健 《贵州医药》1998,22(5):367-369
GUillaume[1]在1951年首先将颅内压监护技术用于脑外伤病人的病情观察和治疗中。以后的研究也证明外伤病人的颅内压高低与预后有密切的关系[‘j,颅内压的动态监护已成为神经外科观察颅脑疾病患者病情变化,判断手术时机,指导临床用药的必备手段之一肝,‘」,本文就近来我们进行的13例病人开颅术后24小时连续颅内压监护情况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人来源:1995年8月一1996年5月在我科手术的13例开颅手术病人,具体情况见附表。1.2颅压监护仪:采用美国prinCtofi公司生产的SP2000型颅内压监护仪,进行M小时硬膜外连续颅内压监护…  相似文献   

16.
重型颅脑损伤脑疝病人的监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春梅  夏树军 《河北医药》2003,25(9):707-707
重型颅脑损伤后 ,由于颅内血肿、脑水肿或继发性感染可引起颅内压增高形成脑疝。我科 2 0 0 1年 7月至 2 0 0 2年 6月共急症手术治疗颅脑损伤病人 3 3 0例 ,其中重型颅脑损伤致脑疝3 8例占 11.5 % ,现将监护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3 8例 ,男 2 7例 ,女 11例 ;年龄 1~ 80岁 ,平均 3 9岁。其中硬膜外血肿 14例 ,硬膜下血肿 11例 ,脑挫裂伤 8例 ,开放性颅脑损伤 3例 ,脑干损伤 2例。有 3例在手术后 2 4h内行气管切开 ,2 9例在术后 1周内留置胃管 ,及时发现消化道出血 8例。治愈 17例占 44 .7% ,出院时神志清。未愈 8例 ,出院时呈不同…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有创颅内压监测在重型颅脑损伤救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126例重型颅脑损伤损伤患者随机分成2组进行前瞻性研究,每组63例。监测组患者入院后24 h内或开颅术后行侧脑室穿刺,放置颅内压(ICP)监测装置,根据ICP结果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将治疗结果与非监测组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按GOS标准评定,治疗后3个月评定治疗结果。监测组13例死亡,6例植物生存,3例重残,7例轻残,34例良好,与对照组比较治疗效果有显著差异(P<0.05)。监测组与对照组预后良好率分别为65.1%和46.0%(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救治过程中行有创颅内监测,能动态地观察颅内压力变化情况,为临床上及时处理颅内高压提供客观准确的依据,为改善预后起到了积极的救治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应用颅内压(ICP)监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近年收治的32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成监护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治疗,监护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ICP监护。结果治疗组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残、死率明显降低。结论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ICP监护,可持续动态监测ICP改变,及时判断颅内继发性病情变化,为疾病的早期诊断、争取救治时间、对症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可有效降低致残率、病死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李连飞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22):3145-3146
重型颅脑损伤是神经外科常见急症,病情复杂,变化快,并发症多,其往往由于颅内压增高而引发脑疝危象,患者病死率极高。近年来由于诊疗监测技术的进步,使病死率明显下降,病情观察对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将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观察及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  相似文献   

20.
我院于1996~2002年共收重型颅脑损伤患者246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246例,男214例,女32例,年龄11~67岁,平均36.5岁,患者均行CT扫描检查,其中硬膜外血肿64例,硬膜下血肿33例,脑内血肿并脑挫伤48例,多发性血肿36例,脑挫伤65例,62例颅内血肿行急症颅内血肿清除术。2 护理体会2.1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多呈深昏迷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