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三仁汤治疗皮肤病验案4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步鑫 《新中医》2012,(5):176-177
三仁汤首载于《温病条辨》,由苦杏仁、滑石、生薏苡仁、竹叶、通草、白豆蔻、半夏、厚朴等组成,共奏宣畅气机、清利湿热之功,主治湿温初起及暑温夹湿,邪在气分证,因其化裁治疗内外杂病疗效显著而备受后世推崇。笔者近年来应用三仁汤治疗皮肤疾病,每收良效,现介绍验案如下。  相似文献   

2.
高天曙 《河南中医》2012,32(7):924-925
高体三教授认为手少阴心经以君火司气,是少阴肾经为从化之经,病则多为心动悸、心中痞硬.而大小柴胡汤乃少阳病典型代表方,立法以和解巯利为宗旨.治疗心系病证如心悸、胸痹时可以大小柴胡汤为主加减化裁,每获良效.  相似文献   

3.
马秀文  高松 《浙江中医杂志》1998,33(10):470-470
三仁汤出自《温病条辨》,是治疗湿温病初起湿遏卫气、湿中蕴热而见恶寒少汗、身热不扬、午后热显、头重身困、脘痞、苔白、脉儒等证的有效名方。后经历代医家的发挥,成为治疗湿温、暑温、痹症、水肿、淋证等属湿热内蕴的有效方剂。该方虽为湿热侵袭,湿遏卫阳,阻遏气机而设,然湿温发病与否与人的脾胃功能状态密切相关。脾胃虚弱,湿邪内蕴,感邪则内外湿相引而发病。"盖肺主一身之气,气化则湿亦化矣"。故方中首选杏仁轻开肺气,白蔻仁芳香以化湿辛以行气宽中,薏苡仁甘淡性寒淡渗湿热以健脾。三仁共奏宣上畅中渗下之功,共祛湿热之邪。…  相似文献   

4.
张利民 《新中医》2003,35(6):70-70
三仁汤出自《温病条辨》,由苦杏仁、滑石、通草、白豆蔻、竹叶、厚朴、薏苡仁、半夏等组成,主治湿温病初起。笔者运用其治疗男科病症,疗效满意,举验案4则如下。  相似文献   

5.
补中益气汤出自李东垣的<脾胃论>,由黄芪、人参、白术,甘草,当归,陈皮,升麻,柴胡组成,具有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之功.其中黄芪、人参、白术,甘草益气健脾;陈皮理气;当归补血;升麻、柴胡升举下陷清阳.  相似文献   

6.
甘露消毒丹合方治疗小儿湿热病证验案3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甘露消毒丹是叶天士所创,全方由白豆蔻、藿香、茵陈、滑石、木通、石菖蒲、黄芩、连翘、浙贝母、射干、薄荷等药物组成,具有清热解毒、利湿化浊之效,用于气分湿热并重之证。正如王孟英《温热经纬》所言:"湿热证,始恶寒,后但热无寒,汗出,胸痞,舌白,口渴不引饮。"小儿湿热病证常由外感引起,表现为发热、颐肿咽痛、汗出、渴不欲饮、胸闷、  相似文献   

7.
枳术丸出自《内外伤辨惑论》一书,仅由白术、枳实二位药物组成,白术用量一倍于枳实,是一张“消痞除痰,健脾进食”之良方。笔者将此方稍加变化,治疗一些儿科常见病证颇效。现报告如下,请同道指正。一、厌食李某,男,5岁,1989年6月9日初诊。患儿素日喜食厚味粘腻之品,食之过常,月前因食年糕、烤羊肉,至晚呕吐不安,其  相似文献   

8.
正陈树真主任中医师为河北省首届名中医,全国第五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河北省第三批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河北省中医药学会疑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陈师擅长治疗疑难杂症,现将其从湿热辨治阳痿、阳强的验案介绍如下。案1.华某,男,43岁。2015年3月12日初诊。患阳痿3年,已影响夫妻感情,曾自行服用"肾宝"等多种药物,后又经多位中医师治疗,所开药方  相似文献   

9.
麻杏苡甘汤合止嗽散治疗湿热咳嗽验案2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麻杏苡甘汤出自《金匮要略》,方由麻黄、杏仁、薏苡仁、甘草组成,主治风湿袭表引起的"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止嗽散出自清代程钟龄的《医学心悟》,程氏认为止嗽散能治疗"诸般咳嗽","本方温润和平,不寒不热,既无攻击过当之虞,大有启门驱邪之势,  相似文献   

10.
王学岭系天津中医药大学教授,从事中医教学及临床工作30年余,学识渊博,临证经验丰富,在不孕不育症的治疗方面有独到的见解。笔者在跟师学习过程中收获颇多,现举例介绍如下。1清热祛湿、温肾填精治疗精少及精弱不育症鲍某,男,35岁。2012年2月5日初诊。婚后3年,性生活正常,仍未得子。配偶妇检未发现异常,性激素六项检查未见异常。该患者形体肥胖,嗜睡,平素喜熬夜,少运动。  相似文献   

11.
江苏省名中医朱建华教授,从医40载,衷中参西,博览众家,其逢证必治病求本,且每强调病证同治,擅治多种常见病及疑难杂症,饮誉一方。笔者有幸师从朱教授,得窥一二。现择朱教授病证同治效验病案两例举析如下,供同道斧鉴。  相似文献   

12.
三仁汤出自<温病条辨>,由苦杏仁、白豆蔻、薏苡仁、滑石、通草、竹叶、厚朴、半夏组成,具有宣畅气机、清利湿热功效.用于治疗湿温初起及暑温夹湿,邪在气分,症见头痛恶寒、身重疼痛、面色淡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舌白不渴、脉弦细而濡.河南中医学院孙玉信教授应用三仁汤化裁,用于治疗内伤杂病,取得显著疗效.现将其验案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1 中风刘某某 ,女 ,6 3岁 ,农民。 1997年 5月 3日初诊。素患高血压病。 4天前惊雷倒地 ,遂即昏迷不醒 ,瘫痪卧床。曾服参附汤 2剂未见效果。检查 :神志昏迷 ,肢体强硬 ,双目闭合 ,口开流涎 ,两手撒开 ,二便自遗 ,鼾声低微 ,喉间痰鸣。舌体敛束 ,舌质红、苔微黄腻 ,脉弦实有力。辨证 :肝风上扰 ,痰浊内盛 ,蒙蔽脑窍 ,真闭假脱。治则 :凉肝息风 ,开闭通窍。方用羚羊钩藤汤化裁 :羚羊角 (另先煎 ) 10g ,钩丁 10g ,珍珠母 (先煎 ) 6 0g ,菊花 10g ,菖蒲 6g ,南星 12g ,半夏 12g ,贝母 10g,全蝎 10g ,代赭石 (先煎 ) 6 0g ,竺黄 10g ,竹沥 (兑…  相似文献   

14.
王国强 《河南中医》2004,24(9):79-79
三仁汤出自吴鞠通之《温病条辨》,原为湿温初起,湿遏卫气的湿重热轻之证而设。而本人1996年至今,用三仁汤加减辨治脾胃病证属湿热内蕴186例,效果十分显著,现总结如下,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15.
湿热之为病,因"内不能运水谷之湿,外复感时令之湿"而成。治疗湿热类温病,宜分清湿热之孰轻孰重,病位之上中下焦,擅于燮理中焦气机,细察兼变之症,分消湿热之邪,法随证立,方从法出,甘露消毒丹之类宜灵活运用。同时热病过程中的神志观察极为重要,如即将内闭心包,可急用安宫牛黄丸之类的开窍剂,并中病即止。  相似文献   

16.
张××,女,53岁。外感一周未解。昨日误食不洁之物后,暮时即开始寒颤高热,咳嗽更剧,腹痛腹泻,伴尿频、尿急、尿痛于1981年5月21日入我院诊治,住院号103275。  相似文献   

17.
朱文渊 《陕西中医》1999,20(4):187-188
<正> 三仁汤出自《温病条辨》,主治湿温初起,湿重热轻,笔者临症时,对低热、淋证、暑湿、痹证等证属湿热者用之每获良效。兹举验案四则。 1 低热(空调综合征)李某,女,49岁,工人。1998年7月15日初诊。患者发热持续2旬,T38℃左右,恶寒不甚,两臂无汗,午  相似文献   

18.
案例1 葛某,男性,10岁。住院号:611770。患儿因右目红赤6天、发热3天入院。平素体虚,喜欢游泳。3天前发热,下午体温达39℃。恶风,汗出不多,口渴喜饮温  相似文献   

19.
验案2则     
【肠痈】张××,男,25岁。1986年5月18日诊。自诉:昨天晚上脐周疼痛,现已移至右下腹,疼痛剧烈。刻诊:右下腹疼痛拒按,反跳痛明显,有一胡桃大肿块,质硬、皮色不变;右腿牵掣踡缩:脘腹胀闷,恶心呕吐、吐后松快,肤热灼手,汗出淋漓。舌红、苔黄腻,脉弦滑而数。证缘湿热蕴结肠腑,积滞不通、气血瘀热化毒。诊为急性肠  相似文献   

20.
验案2则     
张慧 《吉林中医药》2011,31(5):446-446
导师牛阳教授,在培养研究生的过程中,特别注重培养研究生的临床实践能力。跟师一年多来,笔者将感触比较深的2则医案及心得体会与大家分享,希望对大家临床有所帮助。例1本人不慎外感风邪,自觉咽部疼痛难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