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贾利敏  史惠琳 《河北医药》2010,32(6):665-666
目的通过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与巨幼红细胞性贫血(MA)血象、骨髓象的形态学分析,以提高对MDS与MA诊断及鉴别诊断的能力和水平。方法对51例MDS和43例MA患者血象及骨髓象形态学改变的资料进行细致分析。结果MDS以红系奇数核和巨大红细胞、淋巴样小巨核最有诊断意义;MA骨髓细胞呈“核幼质老”改变以红系为明显,粒系中幼粒以下各阶段细胞巨幼样变。结论奇数核细胞、淋巴样小巨核是MDS的主要特征;MA骨髓细胞呈“核幼质老”并以红系为明显,必要时可行其他辅助实验室检查,提高MDS和MA鉴别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异常核型和正常核型的细胞形态学的特征.方法 对诊断明确的131例MDS患者的染色体核型和细胞形态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异常核型和正常核型组的胞形态学资料进行比较.结果 131例MDS患者中克隆性染色体异常71例(56.5%),异常核型组粒系Pelger核、淋巴样小巨核细胞明显高于正常核型组(P<0.05).红系巨幼样变、双核红细胞、多核红细胞、花瓣核、核碎裂;粒系颗粒分布不均、核浆失衡、巨幼样变、空泡、AUER小体、双核;单圆、多圆核巨核细胞,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粒系Pelger核、淋巴样小巨核细胞在异常核型MDS较正常核型组细胞病态造血发生率明显增高,染色体核型异常与细胞形态学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巨幼细胞贫血(MA)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红细胞参数及病态巨核细胞的临床意义。方法对66例MA患者和30例MDS患者分别进行红细胞参数检测和骨髓病态巨核细胞计数和分类。结果MA除MCV高于MD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其他参数MCH、MCHC、PDW与MD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A病态巨核细胞检出率低于MDS,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A与MDS主要差异为淋巴样小巨核细胞和单圆核巨核细胞,多圆核巨核细胞及多分叶巨核细胞有很高的检出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MCV只能作为MA与MDS的辅助筛查指标,淋巴样小巨核细胞与单圆核巨核细胞的检出对于MA与MDS等血液系统疾病的临床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国医药科学》2016,(7):172-174
目的对比分析骨髓形态检验在难治性贫血与巨幼细胞性贫血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及难治性贫血患者各64例,均对其进行骨髓形态检验,观察比较两组结果。结果 RA组有核红细胞PAS阳性率显著高于M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1.805,P=0.000);RA组红系病态、粒系病态及淋巴样小巨核例数显著多于MA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A组患者巨幼变原始红细胞及巨幼变早幼红细胞胞体直径显著大于RA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髓形态检验RA和SA侧重点有所不同,针对RA患者临床诊断应加强监测淋巴样小巨核细胞现象并关注其病态造血,而MA患者可将有核红细胞PAS阳性、巨幼变幼红细胞胞体及细胞巨幼样变作为诊断观察重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观察难治性贫血与巨幼细胞性贫血的骨髓形态学检验,分析骨髓形态检验鉴别诊断两种疾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来我院治疗的难治性贫血患者42例和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44例,对两组患者进行骨髓细胞形态学检验,比较观察检验结果。结果难治性贫血组患者在骨髓形态检验结果中红系细胞病态、粒系细胞病态以及淋巴样小巨核细胞的百分率和有核红细胞PAS阳性率均高于巨幼细胞性贫血组(P<0.05)。两组比较,巨幼变原始红细胞胞、巨幼变早幼红细胞大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巨幼变中幼红细胞胞体大小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髓形态检验上于巨核系病态造血为主的很大可能为难治性贫血患者;巨幼变幼红细胞的胞体大小变化较多者很大可能是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另外有核红细胞PAS阳性检验也有助于鉴别诊断该两种贫血,阳性率高的应为难治性贫血患者。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难治性贫血和巨幼细胞性贫血的骨髓形态检验结果,评定临床检验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所收治的20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难治性贫血患者(MDS-RA)以及20例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MA),以此进行对比性形态学研究。结果巨幼细胞性贫血红系巨变细胞满值,而其余病态造血有出现的可能。同时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难治性贫血以及巨幼细胞性贫血的病态造血有共通特征,其中巨幼细胞性贫血的形态学诊断主要和红系巨变有所关联。并且实验组骨髓形态中,红系细胞以及粒系细胞病态百分比以及淋巴样小巨核细胞百分比、有核细胞PAS阳性率均优于巨幼细胞性贫血。结论 MDS-RA需要对病态造血情况进行研究,避免出现误诊的情况,同时这一研究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7.
病态造血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中的特点及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病态造血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中的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04年5月~2009年10月以2001年世界卫生组织(WHO)MDS分型标准[1]为诊断标准的MDS102例,分别进行骨髓细胞学检查,外周血涂片检查。结果:MDS特征性形态学诊断依据,粒系为Auer小体,双核粒细胞,微核;红系为奇数核及核出芽;巨核系为淋巴样小巨核;外周血片出现原始粒细胞及巨核细胞。结论:细胞形态学是MDS的重要基础诊断手段。诊断早期的MDS需结合其他的检测技术以提高MDS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8.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28例细胞形态学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骨髓细胞病态改变.方法:用骨髓涂片经瑞氏染色后,进行骨髓细胞学形态分析.对确诊的MDS的骨髓象进行观察,记录骨髓中粒、红、巨三系病态造血细胞形态上的变化,为MDS的形态学诊断寻找有力的诊断依据.结果:粒、红、巨三系均有不同程度的病态造血表现,粒系表现有假性pelger畸形、核浆发育紊乱为主、内外浆、胞浆颗粒增多粗大、胞浆颗粒减少或缺失、中性粒细胞分叶过多、双核等;红系表现有核质呈类巨幼样改变、双核、多核、花瓣核、嗜碱点彩、H-J小体、核畸形等;巨核系主要以小巨核、单圆核、多圆核为主.结论:MDS存在的病态造血改变中,粒系以假性pelger畸形;红系以奇数核、类巨变;巨核系以小巨核最具说服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分析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骨髓病理表现。方法采用骨髓活检方法取髂后上棘骨髓组织40例,进行固定、脱钙、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观察骨髓增生程度,红细胞(红系)、粒细胞(粒系)、巨核细胞(巨核系)三系髓细胞及间质的病理改变。结果骨髓增生极度活跃30%,明显活跃42.5%,增生活跃7.5%,增生减低20%;三系病态造血是红系67.5%,粒系62.5%,巨核系85%;95%骨髓可见幼稚前体细胞异常定位(ALIP)现象;间质改变17.5%;MDS合并骨髓纤维化3例(7.5%)。结论骨髓细胞的病态造血是MDS诊断的主要依据;ALIP现象和小巨核细胞出现是MDS诊断的重要依据;骨髓活检对MDS的诊断及判断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代红伟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9):126-127
目的对巨幼细胞性贫血(MA)血细胞形态进行分析研究。总结MA的血细胞形态变化规律和特点,从而为临床诊断、鉴别诊断、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研究80例巨幼细胞性贫血的外周血像、骨髓像及临床资料的结果。结果外周血:网织红细胞计数正常或减低,网织红细胞绝对值减少,MCV增大,RDW增大,可有一系、二系或三系的减少,可见红细胞大小不等,可见巨幼细胞、巨晚幼粒细胞、巨杆状粒细胞、分叶过多粒细胞(分叶5~10叶),可见大红细胞、巨红细胞、椭圆形红细胞和泪滴形红细胞、点彩红细胞和豪-乔氏小体等。骨髓像:增生活跃或明显活跃,可见各期巨幼红细胞,并出现幼红细胞"幼核老浆"现象,即生长与分裂不平衡,核与浆的发育不同步。并可见点彩红、花形核、豪-乔氏小体、卡-波氏环,并可见粒系巨晚幼、巨杆状粒细胞,分叶过多粒细胞(5~10叶)、巨核细胞巨幼变和分叶过多(>5叶)及核丝断裂现象等。骨髓像中MA血细胞形态变化可大致分为五类:即①粒系巨幼变为主(占21.25%);②红系巨幼变为主(占11.25%);③粒、红二系巨幼变为主(占31.25%);④粒、红、巨三系巨幼变为主(占28.75%);⑤粒系巨幼变,红系低色素改变(占7.5%)。结论通过回顾性分析研究,了解并掌握MA血细胞形态变化规律及特点,可以为MA患者提供正确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以免误诊为HA、AA、MDS-RA,红血病、红白血病等),从而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正确的依据。偏食或吸收障碍等,引起叶酸和(或)维生素B12缺乏是导致MA贫血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细胞形态学病态造血特点,以寻求诊断MDS的价值。方法以WHO MDS分类标准为诊断金标准,收集2007年3月1日至2012年3月6日期间,诊断的MDS患者165例。非克隆性疾病患者165例作为对照组。分析骨髓与血片细胞学检查中病态造血特征在克隆性和非克隆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结果 MDS病态造血形态学诊断的主要依据:粒系Auer小体、核出芽、微核;红系核出芽;外周血片中出现巨核细胞、原粒细胞或早幼红细胞。结论细胞形态学是诊断MDS的基础,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尤其早期MDS细胞形态学改变不典型时,恶性克隆处于非显性状态,表达特征亦不明显,需要结合其他检测手段,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骨髓病理检查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诊断及预后判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0例MDS患者于髂后上棘局麻后常规取骨髓,进行固定、脱钙、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观察骨髓增生程度,红细胞(红系)、粒细胞(粒系)、巨核细胞(巨核系)三系髓细胞及间质的病理改变。结果骨髓表现为增生明显活跃和极度活跃者有40例(占80%)。三系病态造血分别为:红系39例(占78%),粒系35例(占70%),巨核系44例(占88%)。ALIP现象在本组中普遍存在,其中RAEB-1型和RAEB-2型发生率达100%。8例(16%)有骨髓间质病变。结论骨髓细胞的病态造血是MDS诊断的主要依据;骨髓病理检查对MDS的诊断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巨幼细胞性贫血(MA)细胞形态学的分析以明确MA的临床诊断。方法:对本院血液科2009年6月~2011年6月收治的60例MA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血常规中全血细胞减少者32例,5例以粒系细胞显著增生和巨幼变为特征,9例以红系细胞显著增生和巨幼变为特征,其余46例以红系细胞和粒系细胞显著增生和巨幼变为特征。结论:临床上通过对MA患者从血常规、骨髓象进行细胞形态学的分析,结合其临床表现可对其进行有效诊断,并可与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及溶血性贫血进行有效鉴别。在治疗上,及时有效补充叶酸或维生素B12可明显改善MA患者的症状。  相似文献   

14.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MDS)病态血细胞形态学呈多样性改变。本文观察红系细胞10项指标、粒系细胞8项指标、巨核系细胞5项指标,从中探索那些指标对 MDS 具有特征性诊断意义。一、结果本文28例 MDS 诊断及分型依据 FAB协作组的标准。我们所见者3型,其结果如附表。二、讨论红系10项指标中,中幼红的多核伴异  相似文献   

15.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细胞形态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骨髓细胞形态学病态改变。方法:用瑞氏-姬姆萨混合染液染色,进行骨髓及外周血细胞学分析。结果:粒、红、巨核三系都有不同程度的病态造血。粒系主要以细胞核浆发育不平衡,内外浆、中性粒细胞核分叶不能或Pelger-Huet样畸形。结论:MDS三系均有不同程度的病态改变,患者以中老年居多,分型主要以RA为主。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原发性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完全缓解(CR)后出现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样形态学改变的发生率及其与预后的关系,观察47例AML CR期MDS发生率、特点及与无病生存期(DFS)、生存期的关系,并与18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CR期骨髓比较。结果表明,与ALL组相比。AML组的小巨核多分叶巨核和中性粒细胞伴颗粒减少或分叶障碍发生率增高。初诊时伴三系MDS样改变的病例共5例,CR时仍有4例伴小巨核,5例伴多分叶巨核,发生率与初诊时不伴三系MDS样改变的42例比较相差显。伴小巨核AML CR病人的DFS和整个生存期明显短于无小巨核病人;伴中性粒细胞分叶障碍病人的DFS及整个生存期明显短于无分叶障碍病人。结论:AML CR期病人的MDS样形态学改变与早期复发密切相关,尤其小巨核细胞与细胞核分叶障碍的中性粒细胞是早期复发的重要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17.
1前言 缺铁性贫血(IDA)是有各种因素造成体内铁的缺乏,当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影响到血红蛋白的合成,从而使红细胞生成障碍而发生的一类小细胞、低色素性性贫血[1].缺铁性贫血患者骨髓象呈增生性贫血改变,粒红比升高,红系增生比较活跃,以中、晚幼为主,幼红细胞及成熟红细胞体积偏小,小红细胞多见,中心淡染区扩大,幼红细胞边缘不齐,有时呈绒毛状突起,核浆发育及不平衡,呈老核幼浆现象,裸的碳核比较常见.白细胞系统和巨核细胞系统形态及各个阶段比例基本正常.所以多年来骨髓细胞形态学的检查一直作为诊断缺铁性贫血的首要依据[2].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的骨髓细胞形态学特点。方法用吉姆萨染色法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进行骨髓细胞形态染色,并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分析。结果通过对76例MDS患者骨髓细胞形态的观察分析发现,68例MDS患者骨髓增生程度在活跃和明显活跃之间,MDS粒系异常以P-H细胞(21例,28%)和中粒以下部分细胞质内颗粒减少(20例,26%)最常见;红系异常以老核幼质(34例,45%)、嗜多染(34例,45%)和中空区偏大(29例,38%)最常见;巨核系异常主要以小巨核(14例,18%)改变为主。结论 MDS的诊断主要依靠骨髓的病态造血,但是有病态造血不一定就是MDS,还需结合细胞遗传学、骨髓活检等实验室检查。此外,还要排除其他疾病引起的病态造血,要注意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难治性贫血与巨幼细胞性贫血的骨髓形态检验结果。方法选2010年1月至2016年3月在我院进行就诊的难治性贫血患者30例,选同期的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30例,前者为A组,后者为B组。对所有患者进行骨髓形态检验,对其检验方法与检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A组患者进行骨髓形态检验结果发现,其粒系病态、红系病态、淋巴样小巨核检出情况与B组患者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但是两组患者在红系细胞巨幼变、粒系细胞巨幼变检出情况进行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难治性贫血的骨髓形态检验与巨幼细胞性贫血的骨髓形态检验都有相似之处,但是难治性贫血的诊断主要是针对病态造血,而巨幼细胞性贫血主要是针对巨幼变红细胞,在对两种贫血难以进行确诊时,需要采用其他的检验方法对贫血病症进行辅助诊断。  相似文献   

20.
《临床医药实践》2018,(5):366-368
目的:探讨骨髓细胞形态学变化特征在伴感染表现巨幼细胞性贫血(MA)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伴PML-RARA)简称APL早期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涂片吉氏-瑞姆萨试剂染色,骨髓片计数有核细胞200个,外周血白细胞100个,并观察其形态。结果:5例患者骨髓象检查粒系比例均在60%以上,粒细胞质内颗粒增粗增大、呈巨大变态,与早幼粒细胞的体积相似,容易混淆。仔细观察可见粒细胞分叶过多,红系可见巨幼样变等现象,诊断符合巨幼细胞性贫血。叶酸、维生素B_(12)均减少3例,叶酸减少1例,维生素B_(12)减少1例。结论:MA伴严重感染与APL临床症状相似,细胞形态学中易将细胞体积较大、细胞核不规则改变、浆内颗粒增多增粗的未成熟粒细胞误判为异常早幼粒细胞。早期鉴别诊断中要密切注意病因及诱因,不但要观察粒系形态的异常变异,还要注意其他细胞的异常表现,全面分析,才能尽早、准确地诊断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