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epatitisBsurfaceanti gen,HBsAg)是乙肝病毒感染的重要标志,它的含量与乙肝病毒复制指标———乙肝病毒DNA有明显的正相关性[1]。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中HBsAg有时会出现假阳性[2]。另一方面HBsAg定量检测对诊断乙型肝炎、判断传染性强弱及指导药物治疗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就上述问题进行探讨,希望能找到一种检测HBsAg的科学方法。1材料和方法1.1标本来源从2003年12月到2004年5月在本院门诊和住院的病人血液标本2000份。1.2主要试剂与仪器HBsAg诊断试剂由华美生物工程公司提供。HBsAg标准(10000ng/ml)由国家卫…  相似文献   

2.
目的:正确指导乙型肝炎产妇母乳喂养。方法:选择本院产科住院分娩的乙型肝炎产妇88例分为两组。其中血清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46例为两组:A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及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阳性42例为B组。对其产后3~5d乳汁进行乙肝病毒标志物(HBV-M)检测。结果:两组乙型肝炎产妇乳汁中HBsAg、HBeAg、HBV-DNA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单纯HBsAg阳性、HBV-DNA阴性的产妇可以哺乳;而HBsAg阳性且HBeAg阳性产妇不宜母乳喂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前S1抗原(PreS1)、乙肝病毒标志物(HBVM)与乙肝病毒DNA(HBV—DNA)检测三者之间的关系,判断乙肝病毒在体内的复制情况。方法对550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用ELISA方法检测PreS1、两对半标志物,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定量检测HBV—DNA并分析3者之间的关系。结果HBsAg(+)、HBeAg(+)、HBcAb(+)的模式中,PreS1与HBV-DNA检出率分别为5213%与88.4%,HBsAg(+)、HbeAb(+)、HBcAb(+)的模式中PreS1和HBV—DNA检出率分别为31.1%和47.5%,HBsAg(+)、HBcAb(+)的模式中PreS1和HBV-DNA检出率分别为47.3%和63.4%。结论PreS1能较好的反映HBV病毒感染及复制情况,可作为一种新的HBV血清标志物和监测指标,三者联合检测互相补充,更有助于临床疾病的诊治。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诊断中乙肝五项测定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2022年05月~2023年05月收治的52例乙型肝炎患者纳入研究组,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人员52例纳入对照组,两组均接受乙肝五项测定。比较两组检测结果,对比不同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含量患者的检测结果,分析不同年龄段乙肝病毒感染情况。结果 较之对照组,研究组HBsAg、抗-HBc的阳性检出率均明显更高,抗-HBs、抗-HBe的阳性检出率则明显更低,P<0.05;乙型肝炎患者的阳性率随HBV-DNA含量增加而升高,不同HBV-DNA含量及HBeAg表达,乙型肝炎患者的阳性率不同,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 乙肝五项测定在乙型肝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颇高,加强乙肝五项检测对临床乙型肝炎早期诊疗及患者健康保障均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周孝清 《西南军医》2009,11(6):1092-1093
目的分析初治肺结核患者合并乙肝病毒感染情况。方法回顾分析841例初治肺结核患者乙肝病毒感染情况: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e抗原(HBeAg)、e抗体(HBeAb)、核心抗体(HBcAb)。结果841例初治肺结核患者中HBsAg阳性率[包括HBsAg(+),HBsAg、HBcAb(+),HBsAg、HBcAb、HBeAb(+),HBsAg、HBcAb、HBeAg(+)]占5.7%,低于普通人群。结论初治肺结核患者乙肝病毒感染HBsAg阳性率低于普通人群携带率。  相似文献   

6.
乙型肝炎是我国常见的传染病,危害很大,是我国卫生部重点防治乙类传染病之一。尤其在我国西北地区发病率很高,严重影响人民的身体健康。我院近年来对凡来我院进行体检的入托儿童、幼师、孕妇、招工及健康体检等都常规检测乙肝五项指标,即HBsAg和抗-HBs;HBeAg和抗-HBe;及抗HBc。乙肝表面抗原(HBsAg)存在于乙肝病毒Dane颗粒的表面,是乙肝病毒的重要标志物,而表面抗体(抗-HBs)大多是由于人体接种乙肝疫苗后产生的保护性抗体,故本调查旨在了解我市健康人群中特别是儿童及孕妇当中乙肝HBsAg的感染及抗-HBs情况。1对象及方法1.1对象:自2…  相似文献   

7.
乙型肝炎是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的传染病之一,对乙型肝炎的正确诊断有助于对其进行分型、治疗、预后及采取预防措施。目前,人们对乙型肝炎的HBsAg/抗-HBs、HBcAg/抗-HBc、HBeAg/抗-HBe三大系统了解的比较多,但对乙型肝炎HBxAg/抗-HBx系统了解的却较少,这主要是因为目前国内外尚未有商品化、标准化的检测HBxAg/抗-HBx诊断试剂。本文报道了应用基因工程表达的HBxAg和抗-HBx单克隆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前S1抗原(PreS1-Ag)与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HBV-M)联合检测在临床应用中的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328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PreS1-Ag和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HBsAb)、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HBeAb)、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HBcAb)5项HBV血清标志物。结果 PreS1-Ag在HBsAg(+)、HBeAg(+)、HBcAb(+)组和HBsAg(+)、HBeAg(+)组的阳性率显著升高,分别为87.3%和80.0%;在HBsAg(+)、HBeAb(+)、HBcAb(+)组和HBsAg(+)、HBcAb(+)组及HBsAg(+)组的PreS1-Ag阳性率分别为47.5%、63.9%和25.0%;PreS1-Ag在HBeAg(+)组的阳性率为86.2%,明显高于在HBeAg(-)组的52.1%(χ2=21.33,P〈0.01);328例乙型肝炎患者中,PreS1-Ag阳性率为61.9%,HBeAg阳性率为28.7%(χ2=73.098,P〈0.01)。结论 PreS1-Ag能较好地反映HBV的复制情况,且对HBV感染的早期诊断和判断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HBsAg阴性HBeAg阳性是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M(乙型肝炎标志物)中的少见模式。我们在对昆明地区58752例患者血清标本进行HBVM检测时,发现了67例HBsAg阴性HBeAg阳性的乙型肝炎病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某高校新生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及感染模式分析调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调查某高校新生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及感染模式。方法 应用ELISA方法检测北京某高校 2 0 0 2年度 3 2 0 5名新生的HBsAg感染情况 ,对HBsAg阳性者的HBsAg、HBeAg、抗 HBe、抗 HBc等乙型肝炎指标进行检测并分析其感染模式。 结果 共检出HBsAg阳性 162人 ,HBsAg携带率为 5 0 5 % ,其中“大三阳”64人 ,阳性率为 3 9 5 1% ,“小三阳”69人 ,阳性率为 42 5 9%。 结论 重视新生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及感染模式的检测 ,对防治乙型肝炎在高校的流行和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是一种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的传染性很强的疾病。其主要传播途径有:经血传播、密切接触传播及母婴垂直传播。据统计,我国约 60%的人群曾被乙型肝炎病毒( HBV)感染, 10%的人群为乙肝表面抗原( HBsAg)携带者,其中年轻的育龄女性占相当的一部分。 以往对 HBsAg阳性或 HBsAg和 e抗原( HBeAg)双阳性的育龄妇女(肝功能正常)所生的婴儿,多采取接种乙肝疫苗的防治方法,但其效果并不理想,仍有约 20%的婴儿免疫失败。究其原因,主要是新生儿在宫内已受到来自母体的乙肝病毒的垂直传播(即宫内感染)…  相似文献   

12.
新兵入伍前,在征集地按征兵要求进行体格检查,入伍后,又进行了严格的复查。对乙肝病毒标志物(HBVM)的检测,更是入伍前后检查的必测项目。即使如此,在部队所发生的传染病中,乙型肝炎(乙肝)仍占很大比例,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在新兵征集时将乙肝病毒携带者带入部队,入伍后发病,是一个重要原因。为了解新兵入伍时乙肝病毒(HBV)携带状况,为今后部队乙肝防治提供依据,我们对某部1994年度刚入伍新兵HBVM进行了深入检查,包括用ELISA法检测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及用PCR法检测血清HBV—DNA,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探讨病毒学检验应用在乙型肝炎患者中的临床实施效果。方法筛选2013年1月~2014年1月与我院就诊的乙型肝炎患者80例作为实验组,另选取体检健康人30例作为对照组。对所有调查者进行病毒学检验,其中包括血清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指标(即乙肝五项)进行检测,并统计实验组患者乙肝大三阳、小三阳检出率,根据其检出阳性率进行结果评价,判断病毒学检测对乙型肝炎患者诊断、病情评估的应用意义。结果实验组患者HBsAg阳性71例(88.75%),HBsAb阳性17例(21.25%),HBeAg阳性38例(47.50%),HBeAb阳性51例(63.75%),HBcAb阳性60例(75.00%),与对照组检出阳性率比较存在显著差异( P<0.05);实验组患者乙肝大三阳检出45例(56.25%),乙肝小三阳检出33例(41.25%),与临床证实结果比较无显著差异( P>0.05)。结论病毒学检验应用诊断乙型肝炎可有效提高乙肝病毒阳性检出率,实现对病情及预后情况的准确评价,对乙肝的临床检验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是乙型肝炎病毒在肝细胞表达的产物,是肌体感染HBV后,最先出现的血清学指标,我国HBsAg的携带者已超过10%,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为45%,因此,对食品及公共场所从业人员检测HBsAg尤为重要,它有助于预防和控制乙型肝炎的流行和传播,有利于保护广大人民身体健康,并为食品及公共场所卫生监督提供依据,现将我师2000~2003年食品及公共场所从业人员HBsAg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1 检测对象与方法 1.1 样品来源:我师从事食品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低强度He-Ne激光血管内照射(ILLLI)治疗在国内外已普遍开展,且治疗范围较广,临床报道显示,疗效令人满意.有报道,He-Ne激光照射HBsAg阳性血清,可致抗原转阴,且国内外多有报道用He-Ne激光照射治疗乙型肝炎,有效率很高.为进一步探讨低强度激光血管内照射对乙肝病毒(HBV)作用的机制,我们从光谱分析的角度研究了He-Ne激光照射后正常血液及HBsAg阳性血液发出的荧光光谱变化.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前S1抗原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301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病例进行乙肝两对半检测及前S1抗原检测.结果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乙肝病毒e抗原、乙肝病毒核心抗体阳性组与前S1抗原符合率为68.6%.其次,乙肝病毒表面抗原、乙肝病毒e抗体、乙肝病毒核心抗体阳性组与前S1抗原符合率为36.0%.结论 前S1抗原能够敏感地反映乙型肝炎病毒复制情况.乙型肝炎患者在乙肝病毒e抗原阴性时,还会有35.9%的患者前S1抗原阳性,不能忽略这部分患者仍然存在病毒复制.  相似文献   

17.
<正> 为了观察血清冻融对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结果的影响,我们对冻融血清进行了HBsAg和抗HBs检测。1 材料和方法1.1 血清 HBsAg、抗血HBs阴性、阳性血清各30份,  相似文献   

18.
西藏是我国病毒性肝炎的高发区,特别是乙型病毒性肝炎,不仅人群感染率高,传染性极强,并且易转变为慢性肝炎,还可演变为肝硬化甚至肝癌。对乙肝病毒如何及时诊断和治疗一直是医学界研究的重要课题,检测乙肝病毒前S1蛋白(PreS1)用于对乙肝的诊断治疗,提高临床医生对患者病情状态和预后的正确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359例HBsAg阳性患者同时做PmS1、乙肝两对半和丙氨酸转氨酶的检测情况进行了相关分析,并探讨PmS1的临床价值。[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刘磊 《兵团医学》2014,40(2):34-35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乙肝病毒(HBV)引起的、以肝脏炎性病变为主,并可引起多器官损害的一种疾病。既往有乙型肝炎病史或HBsAg阳性超过6个月,现HBsAg和(或)HBVDNA仍为阳性者,可诊断为慢性HBV感染。乙肝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国,主要侵犯儿童及青壮年,少数患者可转化为肝硬化或肝癌。因此,它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性疾病,也是我国当前流行最为广泛、危害性最严重的一种疾病。  相似文献   

20.
○黄丽雅目前,我国已将乙型肝炎(简称“乙肝”)疫苗接种纳入计划免疫。乙肝疫苗预防乙肝的效果很好,如果全部新生儿都能得到接种,则在一二代人之后,我国基本上可以控制乙肝。除了新生儿之外,其他易感人群,如未曾接种乙肝疫苗的学龄前儿童和小学生、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者的配偶及其他密切接触者最好也能接种,以进一步降低乙肝的发病率。目前仍有些读者对乙肝疫苗的接种存有疑虑,为此在这里作一些简要的解答。问:为什么HBsAg阳性的孩子不能接种乙肝疫苗?答:HBsAg阳性的孩子不是不能接种乙肝疫苗,而是接种后没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