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诺维本加顺铂方案(NP方案)治疗对蒽环类耐药的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用诺维本(25mg/m2iv第1、8天)加顺铂(30mg/m2ivgtt第1~3天)治疗对蒽环类耐药的晚期乳腺癌31例。结果CR2例(6·5%)、PR15例(48·4%)、总有效率RR(CR PR)54·9%,且疗效与转移部位及转移灶数目有关。主要毒副作用为骨髓抑制、恶心呕吐和静脉炎,骨髓抑制以白细胞减少为主,发生率100%,其中Ⅲ~Ⅳ度41·9%;恶心、呕吐发生率100%,其中Ⅲ~Ⅳ度19·3%;静脉炎发生率12·9%。结论诺维本加顺铂治疗对蒽环类耐药的晚期乳腺癌有较好疗效,且毒副作用可耐受,临床可作为对蒽环类耐药的晚期乳腺癌的二线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诺维本加顺铂方案(NP方案)治疗对蒽环类耐药的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用诺维本(25mg/m^2 iv第1、8天)加顺铂(30mg/m^2 ivgtt第1~3天)治疗对蒽环类耐药的晚期乳腺癌31例。结果CR2例(6.5%)、PR15例(48.4%)、总有效率RR(CR PR)54.9%,且疗效与转移部位及转移灶数目有关。主要毒副作用为骨髓抑制、恶心呕吐和静脉炎,骨髓抑制以白细胞减少为主,发生率100%,其中Ⅲ~Ⅳ度41.9%;恶心、呕吐发生率100%,其中Ⅲ~Ⅳ度19.3%;静脉炎发生率12.9%。结论诺维本加顺铂治疗对蒽环类耐药的晚期乳腺癌有较好疗效,且毒副作用可耐受,临床可作为对蒽环类耐药的晚期乳腺癌的二线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诺维本联合顺铂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诺维本(25 mg/m2 iv d1,d8)加顺铂(80 mg/m2 d2)治疗晚期乳腺癌38例。结果 取得CR 6例,PR20例,总有效率为68.4%;主要毒付反应为白细胞减少,发生率为92.8%,其中Ⅲ-Ⅳ度骨髓抑制占64.2%。结论 诺维本加顺铂方案对晚期乳腺癌疗效明确,血骨髓抑制明显。  相似文献   

4.
支气管动脉灌注诺维本治疗非小细胞肺癌46例的近期疗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经支气管动脉灌注诺维本加顺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安全性和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全组46例 ,男性38例 ,女性8例 ;年龄24~72岁。病理类型 :鳞癌23例 ,腺癌20例 ,腺鳞癌3例。Ⅲa期6例 ,Ⅲb期28例 ,Ⅳ期12例。结果 :完全缓解4例 ,部分缓解30例 ,稳定8例 ,进展4例 ;总有效率76.1%。并发症共21例(45.7% ) ,其中肋间动脉炎18例 (39.1 % ) ,食管损伤4例 (8.7 % ) ,除食管支气管瘘1例死于大咯血外 ,所有并发症均治愈。结论 :经支气管动脉灌注诺维本加顺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安全、有效率高 ;并发症多可防治。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诺维本加顺铂(navelbine/(NVB) cisplatin/(CDDP),NP)的新辅助化疗方案在局部晚期乳腺癌综合治疗中的作用.[方法]23例Ⅱb~Ⅲb期的乳腺癌患者,术前化疗用药为NVB 25mg/m2d1.8 CDDP 25mg/m2d1~3,每3周为一周期,术前用药3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肿瘤原发灶化疗有效率为86.9%,完全缓解(CR)1例,部分缓解(PR)19例,无变化(SD)3例;腋淋巴结临床有效率82.6%,CR 4例,PR 15例,SD 4例.78.3%(18/23)患者可以在3个周期的新辅助治疗后行手术治疗.毒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和消化道反应.[结论]NP方案作为局部晚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方案有效率高,毒副反应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6.
诺维本(去甲长春花碱,NVB)是一种新的长春碱类抗肿瘤药物,通过阻滞微管蛋白的形成和诱导微管解聚,使有丝分裂停留在中期而发挥抗肿瘤作用。我科自1998年6月至2001年6月,应用诺维本加顺铂(即N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36例,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36例均为我科住院患者。均经病理或细胞学证实为非小细胞肺癌,KPS评分≥70分,预计生存期>3个月,有可测量的临床或X线指标,复治患者均停止放、化疗1个月以上,血常规、心电图、肝肾功能均正常。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诺维本联合顺铂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诺维本(25mg/m^2iv d1,d8)加顺铂(80mg/m^2d2)治疗晚期乳腺癌38例。结果 取得CR6例,PR20例,总有效率为68.4%,主要毒付反应为白细胞减少,发生率为92.8%,其中Ⅲ-Ⅳ度骨髓抑制占64.2%。结论 诺维本加顺铂方案地晚期乳腺癌疗效明确,血骨髓抑制明显。  相似文献   

8.
脑胶质瘤发病率高,预后差.传统的手术,放疗和化疗的疗效尚不尽人意.我们用正常人淋巴细胞,经重组白细胞介素—2(rIL-2)诱导,制备出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LAK),取得了明显的临床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1 病例选择研究前我们制定了选择病例的标准:(1)18岁以上;(2)有病理证实:(3)预期生存期>6周;(4)卡氏记分≥50,(5)经CT证实肿瘤位于一侧半球;(6)近一个月来未行放疗和化疗;(7)患者及家属同意接受该项治疗.共9例住院患者.2 LAK细胞的制备及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9.
79例胃肠道间质瘤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肠道间质瘤(GIST)是一组独立起源于胃肠道壁卡哈尔间质细胞的肿瘤.近年来,免疫组化技术的进步纠正了以往对该病的错误认识,使我们对GIST的认识越来越深入.在本研究中,我们对79例GIST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洁丹与恩丹西酮预防顺铂所致呕吐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顺铂(DDP)具有高效、广谱,很少与现有抗癌药发生交叉耐药等特点,被广泛用于实体肿瘤的治疗.但由于致吐性强(呕吐发生率几乎100%)[1],限制了临床应用.5-羟色胺(5-HT)受体阻滞剂的问世,基本解决了DDP致吐的问题.2002年6月~2003年8月我们应用洁丹(盐酸格拉斯氯化钠注射液)预防由DDP化疗引起的呕吐,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诺维本联合阿霉素一线治疗72例转移性乳腺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邓燕明  卫光宇  林耀东 《肿瘤》2003,23(6):517-518
目的 分析72例接受诺维本加表阿霉素联合化疗方案一线治疗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疗效及毒性。方法 72例未经化疗的转移性乳腺癌患者,接受诺维本25mg/m^2每周,静滴d1、d8,表阿霉素静注d1,每3周重复。结果 72例可评价疗效、毒性、生存期,完全缓解12.5%(9/72),部分缓解65.3%(47/72),稳定18.1%(13/72),进展4.2%(3/72),CR PR77.8%(56/72)。WHO血液血毒性:在360个化疗疗程中,Ⅲ和Ⅳ度粒细胞减少分别是32%和16%,Ⅲ和Ⅳ度非血液血毒性低。中位病变进展时间(TTP)为13个月(1~23月),中位生存期为25个月(3~34月)。结论 诺维本联合表阿霉素一线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疗效高、毒性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诺维本加表柔比星(表阿霉素)的联合新辅助化疗方案在局部晚期乳腺癌治疗中的疗效和毒性反应。方法:2001年9月~2003年2月,76例Ⅱb期至Ⅲb期的局部晚期乳腺癌病人入组本次临床试验。入组病例术前接受的新辅助化疗方案为:诺维本25mg/m^2,第1、8天;表阿霉素60mg/m^2,第1天,每三周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分别观察新辅助化疗后肿瘤原发病灶和区域淋巴结的缓解情况,并观察新辅助化疗的毒性反应。结果:原发病灶临床有效率为84.2%,其中完全缓解(CR)19.7%,部分缓解(PR)64.5%,疾病稳定(SD)14.5%,疾病进展(PD)1.3%;病理完全缓解率为14.5%(11/76)。32例化疗前细针穿刺活检明确区域淋巴结转移阳性的病人中,9例(28.1%)术后病理腋淋巴结转移阴性。毒性反应主要为白细胞减少症、脱发和恶心/呕吐,共有39例(54.2%)病人发生了Ⅲ到Ⅳ度的白细胞减少症,但未有因此而发生的败血症和死亡病例。结论:诺维本加表阿霉素的新辅助化疗方案在局部晚期乳腺癌的治疗中疗效显著,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13.
孙燕 《癌症进展》2007,5(1):2-2
从2003年创刊,《癌症进展》转眼进入第5年了.回顾过去几年间,肿瘤学领域内每年都有许多影响临床实践的新进展,我们也在这过程中不断学习进步,成了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推荐、受到同行们欢迎的专业参考读物.我们希望本刊能在新世纪内伴着我国临床肿瘤学的发展,特别是中青年专业学者的成长,更好地为大家服务.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晚期卵巢癌的临床疗效,我们采用:cyt.VCR.DDP和ADM,简称CODA方案治疗5例取得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详见附表)  相似文献   

15.
50例血液病合并巨脾症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巨脾(脾肋下≥10cm者)是临床重要的体征,仅考虑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常导致临床医师的误诊,随着医学进展,检测手段的增加确诊率明显提高.我们选择1991年1月至2001年12月我院初诊的住院及门诊有较完整资料的50例巨脾患者,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6.
背景 与目的在全球,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一个主要的健康问题,也是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近年来,虽然通过大规模高通量分析对HCC的研究已取得了巨大进展,但HCC进展的分子机制仍有许多未知.在本研究中,我们分析了癌基因Tescalcin(TESC)与HC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  相似文献   

17.
幽门螺杆菌与胃癌关系的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幽门螺杆菌(HP)是一种众所周知的与胃癌发生有密切联系的病原体.然而,一些临床医师仍在质疑HP与胃癌之间的因果关系.我们通过回顾相关文献,总结了最近的关于HP与胃癌关系的临床资料.这次对HP与胃癌关系的最新总结有力地证实了HP与胃癌之间的关系,并提示消除HP感染预防胃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在本系列第二十一期中我们主要谈了结直肠癌(大肠癌)的组织病理学,本期我们来了解一下结直肠癌细胞病理. 结直肠癌死亡率居高不下并且有上升趋势,与其早期临床症状不明显、发现时多是晚期有关.细胞病理学取材方式一般是无创或微创的,且简单易行,诊断也方便快捷,从理论上讲更适合结直肠癌的筛查.我们知道宫颈癌筛查中宫颈涂片(包括普通巴氏涂片和TCT涂片)细胞病理学诊断广为人知、且在宫颈癌防治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最近10年来,乳腺癌的治疗有很大进展,原因是我们对乳腺癌的分子病理分型有了深刻地了解与认识.临床分子的病理分型,依据的是乳腺癌切除的癌组织进行的病理检查,特别是对癌组织的免疫组织化学检查.乳腺癌手术后的病理报告,必须有比较完整的免疫组化检查报告,其中最重要的应该是ER (雌激素受体)、PR(孕激素受体)、HER-2(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和Ki-67(增殖细胞核抗原).临床上就根据上述4项的检查结果,确定乳腺癌患者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0.
树突状细胞(DCs)是体内最强的抗原呈递细胞,国内外研究小组均有报道DCs负载抗原作为肿瘤疫苗或体外诱导CTL产生,用于免疫治疗肿瘤宿主获得良好抗瘤结果.这提示DCs可以提高抗肿瘤免疫,具有临床应用前景.我们以前报道肾癌可溶性抗原激活的杀瘤细胞(称T-AK)过继免疫治疗肾癌患者有良好临床疗效.本文报道在T-AK细胞体外培养系统中加入自体DCs,所诱导的杀瘤细胞称DC-TAK,其细胞增殖率和杀伤肿瘤细胞的作用均优于T-AK.我们从肾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