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程序性细胞坏死是一种新发现的细胞死亡形式。这类死亡细胞形态类似坏死,而其死亡过程受胞内主动机制的调节,由此改变了坏死细胞不受内在机制调控的经典概念。当细胞膜上死亡受体与其配体结合,细胞内凋亡因子caspase-8被抑制时,激活受体相互作用蛋白(receptor interaction protein,RIPK1/RIPK3)激酶及关键底物——混合谱系激酶结构域样蛋白(mixed lineage kinase domain-like protein,MLKL)的信号通路,从而触发细胞发生程序性细胞坏死。后者参与多种疾病的病理过程,如肿瘤、免疫炎症、神经退行性疾病、脑缺血损伤等。本文就程序性细胞坏死的信号通路、重要调控分子及在神经损伤相关疾病致病机制进行综述,并对研究方法和分析工具药物进行了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2.
受体相互作用蛋白3(RIP3)是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家族的一个重要成员,参与炎症反应、免疫应答和死亡诱导进程。关于细胞坏死,经典研究认为是一种不受调控的细胞死亡方式,而最新的RIP3基因功能研究突破了关于细胞坏死的经典观点,认为RIP3通过参与核因子κB、肿瘤坏死因子等分子信号通路,调控细胞的坏死进程(程序性坏死),是细胞坏死与细胞凋亡相互转换的功能开关。该文主要围绕RIP3基因和蛋白结构、信号转导、相互作用网络以及与肿瘤的关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细胞程序性坏死(necroptosis)是一种新型的细胞死亡方式。不同于传统的凋亡(apoptosis)和坏死(necrosis)两种模式,程序性坏死是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receptorinteractionproteinkinase,RIP)介导的caspase非依赖的细胞坏死。目前研究较为完整的是由凋亡诱导剂TNF-α和FasL诱导坏死并通过死亡受体(deathreceptors,DRs)发生的信号通路。最新的实验中证实程序性坏死在多种炎症性疾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种细胞死亡模式的发现使得对坏死过程进行操控成为可能,为生命科学的研究和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突破口。本文现就程序性坏死的信号通路和造成的相关炎症反应进行总结综述。  相似文献   

4.
嘌呤能P2X7受体(P2X7R)是腺苷三磷酸门控阳离子通道受体,作为嘌呤受体P2X家族受体亚型之一,主要由各种免疫细胞表达。P2X7R及其介导的信号通路可触发炎症反应的激活,具有介导先天免疫反应的重要作用。中枢神经系统的炎症反应能激活小胶质细胞,从而导致白细胞介素1β等炎性因子的释放,这些炎性因子促使组织变性、损伤及细胞的死亡。目前认为,神经炎症是神经退行性疾病、精神疾病和各种脑损伤的病理进程中的重要一环,也就成为人们试图干预这些疾病落脚点。  相似文献   

5.
坏死性凋亡是新近发现的一种具有坏死特征的细胞程序性死亡,主要由受体交互作用蛋白1、受体交互作用蛋白3及混合连接激酶结构域样蛋白活化介导。坏死性凋亡参与多种病理状态下的细胞死亡及炎症反应的激活。目前研究证实,坏死性凋亡涉及多种原因导致的急性肾损伤的发病机制。干预坏死性凋亡信号通路对肾脏具有抑制肾脏细胞死亡、限制炎症反应进展、改善肾功能等多种保护作用。深入研究坏死性凋亡的分子调控机制及其与急性肾损伤的关系,有助于为急性肾损伤的病理机制研究和临床防治提供新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6.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种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在内的肠道炎症性疾病,病因目前尚不明确.研究表明,信号通路的激活、免疫失调、菌群紊乱等多种因素会导致IBD进展,其中RIP激酶家族通过影响细胞凋亡和坏死、激活以及参与信号通路、维持免疫应答等途径在IBD的发病机制中...  相似文献   

7.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是一种由大量淋巴细胞浸润外分泌腺并导致腺体功能障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机制与遗传、免疫缺陷和病毒感染等导致外分泌腺慢性炎症反应有关。长期炎症使颌下腺上皮细胞凋亡加快,腺体结构紊乱,趋化因子CXC亚家族配体(CXCL)12和CXCL13、B细胞活化因子(BAF)、白介素-6、γ干扰素和肿瘤坏死因子α等炎症因子表达增加,在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等抗原呈递细胞的作用下,诱导以B淋巴细胞为主的淋巴细胞在次级淋巴器官中成熟并迁徙至颌下腺,促进生发中心的形成和自身抗体的合成。同时,先天淋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及黏膜相关恒定T细胞作为重要的免疫细胞,也通过不同作用机制参与了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颌下腺的炎症反应。这个过程涉及JAK激酶/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蛋白、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胞外信号调节激酶、磷酸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程序性死亡蛋白1/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Toll样受体/髓样分化因子88/核因子κB、BAF/BAF受体以及干扰素等多条信号通路的激活,这些信号通路相互影响,错综复杂,导致淋巴细胞不断活化并侵袭颌下腺。本文对国内外最新研究进行了综述,以期阐明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颌下腺炎症反应的机制,为下一步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缺氧/复氧(hypoxia/reoxygenation,H/R)刺激是否可通过激活程序性坏死信号通路诱导心肌细胞坏死?方法:体外培养新生大鼠原代心肌细胞,采用缺氧2 h复氧4 h的方法复制心肌细胞损伤模型,碘化丙腚(propidium iodide,PI)染色检测心肌细胞坏死情况,Western blot和免疫共沉淀方法检测程序性坏死信号通路中受体相互作用蛋白1 (receptor interacting protein-1,RIP1)?受体相互作用蛋白3(receptor interacting protein-3,RIP3)的蛋白表达水平和RIP1/RIP3复合物Ⅱ形成情况,以及RIP1?RIP3的泛素化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缺氧/复氧组心肌细胞坏死数量明显增多,RIP1?RIP3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RIP1/RIP3复合物Ⅱ的形成增多,且RIP1与RIP3的泛素化水平也有所增加?结论:缺氧复氧可诱导心肌细胞坏死,其机制可能与激活程序性坏死RIP1/RIP3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9.
盘状结构域受体酪氨酸激酶1(DDR1)是新发现的一种受体酪氨酸激酶,可以与其配体——胶原蛋白特异性结合,而这种结合可导致位于胞内区的酪氨酸激酶缓慢而持续的磷酸化,这种磷酸化可参与细胞的增殖、分化、黏附、迁移以及炎症信号通路的活化,进而导致多种病理学的改变,如纤维化和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同时,DDR1还可参与多个脏器的炎症反应,如肝炎、肾炎、中枢神经系统炎症等。未来,需进一步研究DDR1是否参与其他脏器的炎症反应,力求全面反映DDR1在炎症中所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炎性小体是一类介导宿主对微生物感染及细胞损伤免疫应答的蛋白复合体。近年来关于炎性小体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家族中的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炎性小体的研究愈加广泛。NLRP3炎性小体可识别多种病原相关分子模式和损伤相关分子模式,进而激活下游的炎症通路,引发炎症反应,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感染性肺炎、哮喘、硅沉着病等常见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蟾蜍灵(Bufalin)诱导人胃癌SGC-7901细胞死亡过程中程序性坏死途径的发生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SGC-7901细胞,于对照组加入RPMI 1640培养液,实验组加入不同浓度的蟾蜍灵(50、100、150、200 nmol/L),对照组与实验组细胞继续培养48 h。MTT法检测细胞活性,DAPI染色法观察细胞核形态改变,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膜及细胞核改变,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坏死率,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程序性坏死关键蛋白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1(receptor interacting protein kinase 1,RIP1)的表达。结果 MTT实验结果表明,蟾蜍灵对SGC-7901细胞的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通过透射电镜可以观察到细胞坏死时的特征性改变,如细胞膜破裂、细胞内空泡的产生以及细胞器的崩解。DAPI染色显示,蟾蜍灵(100 nmol/L)处理细胞48 h后,无明显细胞凋亡特征性改变,如细胞核固缩、核碎裂、凋亡小体形成。与对照组相比细胞坏死率升高(P<0.05)。蟾蜍灵对程序性坏死途径关键蛋白RIP1的表达有促进作用(P<0.05)。结论 蟾蜍灵通过程序性坏死途径诱导SGC-7901细胞死亡。  相似文献   

12.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p38 MAPK)是体内重要的信号转导通路,能够调控细胞的增殖、分化、死亡、炎症因子分泌等过程,大量研究已证实p38 MAPK信号通路在肺部疾病中的炎症反应、细胞增殖与凋亡、上皮间质转化、肿瘤侵袭等多个方面中起重要作用。目前已有p38 MAPK抑制剂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临床研究,故p38 MAPK有望成为治疗肺部疾病的靶点。本文就p38 MAPK在肺部疾病中的相关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程序性坏死作为一种新的细胞程序性死亡方式参与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的病理过程,主要在疾病前期由各类高危因素触发,由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1(receptor-interacting protein kinase 1,RIPK1)、RIPK3、混合谱系激酶结构域样蛋白(mixed-lineage kinase domain-like protein,MLKL)介导,导致肺泡上皮细胞、血管内皮细胞、肺泡巨噬细胞等细胞死亡,直接或通过调节机体炎症反应造成严重的肺泡结构损伤及肺水肿,应用抑制剂阻断程序性坏死可以减轻肺损伤。本文就程序性坏死在ALI中的作用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筛选高危患者和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Janus 激酶是细胞内酪氨酸激酶,在许多参与免疫的细胞因子的信号传导途径中起着关键作用。 JAK-STAT 信号通路对于细胞的增殖、凋亡及免疫调节等起到了重要作用,目前与疾病及药物创新相干的研 究都集中于炎症疾病及肿瘤疾病。JAK 激酶可能成为炎症性肠病治疗的新靶点。该文就小分子Janus 激酶抑 制剂在炎症性肠病中的应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骨关节炎是一种由多种病因引起的进行性关节疾病,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目前临床上尚未有根治性的治疗方法。程序性坏死是一种新的细胞程序性死亡方式,是一种高度促炎症的细胞死亡模式。近年研究结果显示,程序性坏死相关因子与骨关节炎的进展密不可分,如损伤相关分子模式促进各类炎症因子的释放,从而募集巨噬细胞,促进骨关节局部炎症;抑制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可减少关节细胞死亡及炎症因子表达,从而减少软骨破坏。本文综述了骨关节炎中程序性坏死的调控机制,以期进一步揭示骨关节炎的发病机制,为骨关节炎的治疗提供潜在作用靶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necroptosis信号通路中受体相互作用蛋白3(RIP3)的胞内定位.方法 SD大鼠原代皮质神经元细胞培养12天,zVAD 20 μmol/L预处理30 min,TNFα 30 ng/ml处理不同时间,Western blot检测胞质、胞核中RIP3蛋白水平,结合免疫荧光观察RIP3的胞内定位.结果 随着TNFα作用时间的延长,胞质、胞核中RIP3蛋白水平均呈上升趋势,胞质中RIP3蛋白水平在8 h达高峰,随后下降,胞核中RIP3蛋白水平在12 h达高峰,即在12 h出现核转位的高峰(P<0.05).结论 正常细胞中RIP3存在于胞质,necroptosis时发生核转位.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 探讨坏死性凋亡信号通路中受体相瓦作用蛋白3(RIP3)的胞内定位以及其在该信号通路中的作用,并进一步研究RIP3核移位是否与受体相互作用蛋白1(RIPI)存在相关性.方法 SD大鼠原代皮质神经元细胞培养12d,zVAD预处理30min.(1)肿瘤坏死因子(TNFα)处理小同时间点,western blot检测胞质、胞核中RIP3蛋白水平,结合免疫荧光观察RIP3的胞内定位.(2)应用Nec-1及慢病毒干扰RIP1,检测胞浆和胞核中RIP3的蛋白水平变化以及相应的RIP1表达水平的变化,并检测各组培养基中乳酸脱氢酶(LDH)含量变化.结果 (1)在坏死性凋亡信号通路中,随着TNF作用时间的延长,RIP3蛋白含量逐渐增加,胞质中蛋白含量在8h达高峰,随后下降,同时胞核中蛋白水平在12h出现核转位的高峰(胞浆分另0为0.45 ±0.03,0.41±0.02,0.73 ±0.03,0.90±0.01,1.15±0.04,1.30±0.02,0.99±0.03,0.63±0.03;胞核分别为0.07±0.02,0.26±0.02,0.57±0.02,0.68 ±0.02,0.80 ±0.01,0.92±0.02,1.28±0.03,0.87±0.02),差异有显著性(P<0.01).(2)应用Nec-1以及慢病毒干扰RIP1表达后,发生核转位的RIP3减少,且LDH水平较前降低(1.00±0.05,0.39±0.03,0.50±0.03),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正常细胞中RIP3存在于胞质,坏死性凋亡时发生核移位,RIP1是RIP3发生核转位必不可少的相关蛋白,且阻断RIP3核移位可以对抗细胞凋亡.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location of receptor interacting protein 3( RIP3) in Necroptosis and its function in this signal passage, and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ceptor interacting protein 1 ( RIP1 ) and RIP3 in nuclear translocation. Methods Primary cerebrocortical neurons were cultured for 12 days,then pre-treated with zVAD-fmk(20μ,mol/L) for half an hour to block apoptosis. ①Extracting nuclear and cytoplasmic protein after neurons were exposed to TNF for different time ,then protein levels of RIP3 were analyzed by western blot and immunofluorescence for qualitative observation;②In the following research,the neurons were treated with Nec-1 and shRlPl ,then the protein level of RIP1 and RIP3 with western blot were analyzed, cell viability were determined by measuring LDH levels. Results ①In signaling pathways of necroptosis, the protein level of RIP3 in cytoplasmic decreased gradually with prolonged TNF exposure, to the corresponding it rolled up in nucleus and a-chieved the peak in 12 hours of TNF treatment ( Cytoplasmic 0. 45 ± 0. 03 ,0. 41 ± 0. 02,0. 73 ± 0. 03 ,0. 90 ± 0.01,1.15 ±0.04,1.30 ±0.02,0.99 ±0.03,0.63 ±0. 03;Nucleus 0. 07 ±0.02,0. 26 ±0.02,0. 57 ±0. 02,0. 68 ± 0.02,0. 80 ± 0.01,0.92 ± 0.02,1.28 ± 0.03,0. 87 ± 0.02) (P < 0.01). ②Block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IP1 and RIP3 with necrostatin-1 and shRIPl , nuclear translocation of RIP3 decreased and caused a great increase in cell viability( 1.00 ±0.05,0.39 ±0.03,0.50 ±0. 03) (P<0. 01). Conclusion RIP3 mainly locates in cy-tolymph of normal cells,it translocates into nucelus as necroptosis takes place. RIP1 function with RIP3 in nuclear translocation. Block nuclear translocation of RIP3 is a potential way to protect cells.  相似文献   

19.
程序性坏死是新发现的一种细胞死亡方式,在凋亡通路抑制条件下,死亡受体与配体结合可调控非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依赖的程序性细胞死亡,具备典型的坏死样形态学特征,可触发显著的炎症反应。含死亡域的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1/3在程序性坏死的调节中发挥特异性激酶作用,且可被坏死性抑制剂特异性抑制。程序性坏死在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重要作用备受关注,研究已发现其在心、肾、脑组织及视网膜等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可作为细胞死亡的主要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