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分析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在急性冠脉综合征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19年9月某院收治的58例急性冠脉综合征PCI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9例,两组患者均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替格瑞洛治疗,两组均治疗30d,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血小板聚集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PAR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降低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PCI术后患者使用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能够提高临床疗效,降低患者血小板聚集,减少患者术后血栓发生的风险,值得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2.
时义宝  李磊  程鹏  周跟东  张晓红 《安徽医药》2017,21(9):1673-1676
目的 探讨替格瑞洛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围术期血小板聚集率(MPAR)的影响.方法 80例确诊为ACS行PCI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前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替格瑞洛治疗组(观察组)和氯吡格雷治疗组(对照组),每组40例.所有研究对象入院前已连续服用氯吡格雷(泰嘉) 75 mg·d-1持续7 d以上者维持原剂量,未曾服用过氯吡格雷者予以300 mg负荷剂量后75 mg·d-1维持.观察组入院前已连续服用替格瑞洛每次90 mg,2次/天,持续7 d以上者维持原剂量,未曾服用过替格瑞洛者予以180 mg负荷剂量后改标准剂量替格瑞洛(每次90 mg,2次/天)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术后5 d抽取空腹外周血标本进行MPAR的测定.结果 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MPA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5 d外周血MPAR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MPAR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替格瑞洛较氯吡格雷能更好地抑制ACS血管病变患者PCI围术期MPAR,降低早中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对重度冠状动脉血管病变的患者具有更好抗血小板聚集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CYP2C19基因检测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术后氯吡格雷用药的指导作用.方法:入选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入住郑州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ACS并行PCI采用药物洗脱支架植入的患者787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前瞻性队列研究,按是否进行CYP2C19基因检测,分为氯吡格雷组(...  相似文献   

4.
《临床医药实践》2017,(4):270-273
目的:观察替格瑞洛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中的短期疗效。方法:入选患者随机分为氯吡格雷组及替格瑞洛组,观察两组术前、术后心肌梗死相关血管血流分级(TIMI)、术后矫正的TIMI计帧数(CTFC)、心电图ST段回落指数(STR)、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中性比值情况及两组间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结果:PCI术后替格瑞洛组与氯吡格雷组比较,TIMI 3级血流明显增加,CTFC明显改善(P<0.05)。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替格瑞洛组术后2 h STR明显优于氯吡格雷组。入院即刻两组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中性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入院后24 h、1周替格瑞洛组明显低于氯吡格雷组。替格瑞洛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氯吡格雷组。结论:替格瑞洛可有效改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急诊PCI术后的冠脉无复流情况,并能有效改善其炎性反应,从而降低死亡率,改善患者预后。出血不良反应未增加。严重的不良反应如心动过缓及呼吸困难发生率极低。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旨在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PCI术后应用替格瑞洛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入住我院行PCI术后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12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予氯吡格雷75mg口服,每天1次,持续1年;研究组予替格瑞洛90mg口服,早晚各1次,持续1年。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血小板抑制率前后的变化情况、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血小板抑制率治疗后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6.00%vs 70.00%,P 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0.0%,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0.0%,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将替格瑞洛应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PCI术后可以提高疗效,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从而促进疾病快速康复。  相似文献   

7.
8.
替格瑞洛是一种新型的P2Y12受体拮抗剂,属于环戊三唑嘧啶类化合物,替格瑞洛与其他药物相比具有更快、更强的抑制血小板效果,已经被多部指南推荐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首选抗血小板药物或一线用药,无论是否接受早期再灌注治疗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尽早和充分使用替格瑞洛都可改善患者的预后,目前广泛应用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替格瑞洛和氯吡格雷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治疗(PCI)后血小板功能和炎症因子影响.方法 选择医院就诊后成功接受PCI治疗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的原则,将入组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均41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用药基础上使用氯吡格雷,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用药基础上...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治疗中采取替格瑞洛治疗的效果。方法参考治疗方案的不同对研究样本进行随机分组分析,将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诊治的300例行介入治疗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作为实验目标,参照组开展常规治疗,实验组开展替格瑞洛治疗,比较观察两组行介入治疗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组间差异。结果实验组行介入治疗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血小板聚集率对比参照组指标,统计学具有数据参比意义(P <0.05)。结论将替格瑞洛治疗应用于行介入治疗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中的效果十分突出,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长期服用替格瑞洛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肌钙蛋白T(cTnT)、脑钠素(BNP)、C-反应蛋白(CRP)和D-二聚体(D-D)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4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和试验组42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及对症治疗,术前服用阿司匹林150mg联合氯吡格雷300 mg,口服,每日1次,持续用药7 d,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对照组术后服用阿司匹林100 mg,每日1次,连续服用6个月。试验组术后服用阿司匹林100 mg+替格瑞洛90 mg,每日1次,连续服用6个月。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急性心肌梗死发作次数、发作持续时、ST段下移水平、cTnT、BNP、CRP、D-D水平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78.57%(33例/42例)和95.24%(40例/4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试验组治疗后急性心肌梗死发作次数分别为(4.52±0.55)和(2.02±0.27)次/周,发作持续时间分别为每次(4.14±0.43)和(2.76±0.31)min,ST段下移水平1.25±0.17和0.63±0.0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对照组血清cTnT、BNP、CRP、D-D水平分别为(1.54±0.18)ng·mL-1,(63.52±6.73)ng·mL-1,(8.94±0.94)mg·mL-1和(133.53±15.73)ng·mL-1,试验组分别为(0.25±0.03)ng·mL-1,(28.43±3.02)ng·mL-1,(4.57±0.55)mg·mL-1和(59.54±5.74)ng·mL-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出现头痛2例,腹泻2例,恶心呕吐1例,眩晕2例,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67%(7例/42例);试验组出现胃肠道出血1例,血肌酸酐轻度上升1例,眩晕1例,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4%(3例/42例),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服用替格瑞洛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服用替格瑞洛和阿司匹林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出现不良反应的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 前瞻性纳入2018年3月—2018年6月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PCI术后服用替格瑞洛和阿司匹林的ACS患者100例,采用VerifyNow-P2Y12系统检测患者血小板反应性并随访6个月,根据是否发生相关不良反应分为对照组和不良反应组,收集对比两组患者临床基线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出血和呼吸困难的危险因素。结果 纳入研究的患者未出现不良反应的40例纳入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的60例纳入不良反应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60.0%,84例(84.0%)患者存在低血小板反应性。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合并疾病、血小板反应性等方面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组吸烟患者占比明显高于对照组(51.7%vs27.5%,P=0.016)。不良反应主要临床表现为皮肤黏膜出血和轻中度呼吸困难,用药后1个月内出血和呼吸困难发生率显著高于用药后2~6个月(出血发生率:38.0%vs1.0%,P<0.001;呼吸困难发生率:32.0%vs8.0%,P<0.001)。多因素Logisitc回归分析显示老年、女性和贫血是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相关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吸烟和出血事件是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相关呼吸困难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ACS患者PCI术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早期出血和呼吸困难发生率高但程度较轻,对于合并危险因素的患者应提前评估、加强监测,最大限度地降低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缬沙坦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术后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78例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治疗成功后的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40例)和缬沙坦组(38例).两组分别于术前、术后24 h、1个月、3个月、6个月测定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 缬沙坦组术后6个月CRP水平与常规治疗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g(P<0.05).结论 缬沙坦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术后CRP的产生有抑制作用,可抑制介入术后炎症反应预防支架再狭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系统评价替格瑞洛联用替罗非班用于中国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 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维普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EMBmbase、The Cochrance Library数据库,检索时间均为建库至2020年12月,搜集替格瑞洛联合替罗非班用于中国ACS患者PCI术后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提取资料并采用改良Jadad量表评价质量,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纳入17篇RCTs,1 97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替格瑞洛联用替罗非班组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RR=0.28,95% CI=(0.21,0.37),P<0.01]、血小板聚集率[MD=-6.91,95% CI=(-8.35,-5.46),P<0.01]显著减少,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MD=6.05,95% CI=(5.39,6.71),P<0.01]和术后血流TIMI分级3级率[RR=1.18,95% CI=(1.12,1.25),P<0.01]显著增加,同时出血发生率[RR=1.18,95% CI=(0.86,1.61),P=0.30]未明显增加。结论 替格瑞洛诺联合替罗非班用于中国ACS患者PCI术后的有效性优于替格瑞洛、替罗非班单用及氯吡格雷联用替罗非班,且并未增加出血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与激活素(ACT-A)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急诊介入治疗前后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50例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及20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术前及术后血浆MMP-9和ACT-A的含量。结果: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MMP-9及ACT-A术前术后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CI术后血浆ACT-A水平较术前下降,而术后血浆MMP-9水平较术前升高(P〈0.05)。且术前ACT-A与MMP-9呈正相关(r=0.51,P〈0.05)。结论:MMP-9水平增加可能是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之一。而术前ACT-A升高与炎症损伤相关,冠状动脉斑块越不稳定其增高水平越明显。ACT-A有望成为冠心病斑块稳定性的良好预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低渗非离子型造影剂碘普罗胺对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158例接受PCI术的ACS患者分为2组:肾功能正常组(88例)和肾功能轻度异常组[70例,血清肌酐(SCr)水平120.45~232.05μmol/L]。测定2组患者PCI术前及术后24h、48h、7d的血尿素氮(BUN)、SCr水平。结果:肾功能正常组BUN水平在PCI术前与术后24h、48h、7d分别为(5.45±1.65)mmol/L、(5.60±1.58)mmol/L、(5.55±1.70)mmol/L及(5.48±1.81)mmol/L。PCI术前与术后BUN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肾功能轻度异常组BUN水平在PCI术前与术后24h、48h、7d分别为(7.83±3.14)mmol/L、(8.43±3.37)mmol/L、(8.76±2.97)mmol/L及(8.11±3.18)mmol/L,PCI术前与术后BUN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肾功能正常组SCr水平PCI术前与术后24h、48h分别为(82.54±23.57)μmol/L、(85.48±22.47)μmol/L及(86.51±21.72)μmol/L;肾功能轻度异常组SCr水平PCI术前与术后24h、48h分别为(176.25±28.47)μmol/L、(181.71±25.54)μmol/L及(187.34±27.46)μmol/L。2组SCr水平在PCI术前术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肾功能均于PCI术后7d恢复至术前水平。结论:低渗非离子型造影剂碘普罗胺对接受PCI术的ACS患者的肾功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系统评价半剂量替罗非班用于中国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PCI)术后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 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Cochrane图书馆、PubMed和EMBase数据库,均从建库至2019年5月,收集中国急性心肌梗塞患者PCI术后使用半剂量(观察组)对比标准剂量(对照组)替罗非班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RCT),提取资料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6个RCTs,包括1 702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PCI术后左心室射血分数(MD=-1.20,95%CI=-2.52~0.13)、心肌梗死溶栓后血流分级3级构成比(OR=0.74,95%CI=0.54~1.03)、心电图ST段抬高回落率(OR=0.78,95%CI=0.53~1.15)、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OR=1.16,95%CI=0.86~1.56)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但出血及并发症发生率(OR=0.36,95%CI=0.27~0.49)显著小于对照组(P<0.01)。结论 中国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予以半剂量替罗非班的临床疗效与标准剂量相当,但安全性优于标准剂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采用瑞舒伐他汀短期强化治疗对患者心功能、心肌损伤情况及炎症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2月渭南市中医医院行PCI治疗的ACS患者85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n=43)行抗凝治疗、抗血小板治疗以及抗血管治疗等,根据患者情况增加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β受体阻滞剂等;观察组(n=42)在上述基础上给予瑞舒伐他汀强化治疗,每天1次,每次剂量为20 mg,须在睡前进行口服,连续治疗1个月。治疗1个月后,观察患者的心功能、心肌损伤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等指标。结果 治疗1个月后,两组治疗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房室瓣EA峰比值(E/A)升高,左心室收缩末径(LVSD)、左心室舒张末径(LVDD)降低,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心功能指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均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cTnI、CK-MB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脑尿钠肽(B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均显著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炎症因子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行PCI术后的ACS患者采用瑞舒伐他汀短期强化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心肌损伤情况,降低炎症水平。  相似文献   

19.
血尿酸与冠心病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李冰冰  陈珺  万征 《河北医药》2002,24(3):167-168
目的:探讨血尿酸水平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228例曾进行选择性冠脉造影的住院病人,按冠脉狭窄程度分为正常组,单支组,双支组,三支组,进行尿酸测定。结果:在双支组与正常组,单支组之间,三支组与正常组,单支组之间血尿酸水平差异存在显著性,血尿酸水平与冠脉狭窄程度为正相关,Logistic回归显示血尿酸为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血尿酸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成正相关,且为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择期PCI术后使用替罗非班对围术期不同时间点心脏标记物、血小板聚集率的变化规律以及对PCI术后半年临床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焦作市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ACS择期PCI术患者116例,随机分为替罗非班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术前均常规使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治疗,替罗非班组患者于PCI术后给予替罗非班并持续至少36 h.观察院内实验室检查结果,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心源性死亡、再发心绞痛、再次血管重建、心肌梗死)及并发症(主要是出血)的发生情况;随访半年再入院率、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6、24、48 h,替罗非班组血小板聚集率显著低于术前及对照组(P<0.01);术后替罗非班组cTnT( 20%vs62%,P<0.05)和CK-MB( 17%vs 56%,P<0.05)增高均低于对照组;替罗非班组住院期间及随访6个月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替罗非班组再入院率低于对照组.结论 使用替岁非班可以明显降低血小板聚集率,减少ACS择期PCI术后心肌标记物(cTnT、CK-MB)的升高,减少患者术后住院期间及随访6个月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降低再入院率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