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厦门地区干部血糖(GLU)、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尿素(BUN)、肌酐(CREA)、尿酸(UA)、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同型半胱氨酸(HCY)10项生化项目水平,为干部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5-12月在厦门某疗养院体检的干部623例,采用日立生化仪检测并统计学分析。结果男女总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C阳性率女性高于男性,GLU、BUN、UA、HCY阳性率男性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项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项目随年龄增加阳性率变化不一。结论规律体检并及时发现异常,个性化健康管理,对提高干部群体健康水平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高校教职工健康体检中各项生化指标异常检出率,以及与性别、年龄及职业的关系,为做好高校教职工医疗预防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高校3 450名教职工健康体检的各项生化指标进行测定,检测结果按性别和年龄分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ALT、GLU、TG、UA、BUN、CREA的异常检出率均男性高于女性(P0.01);TC的异常检出率女性高于男性(P0.01);LDL-C的异常检出率男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和女性的各项生化指标异常率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教师组、行政管理组、后勤服务组的各项生化指标异常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校教职工各项生化指标异常检出率与性别、年龄及职业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3.
商丘市高校教师血脂、血糖和血尿酸水平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高校教师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血糖(GLU)和血尿酸(UA)水平与性别、年龄的关系。方法对3828名高校教师进行空腹血清中TG、TC、GLU和UA等指标检测。结果TG、TC、GLU和uA水平总趋势均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增高(P〈0.05),30岁一年龄组各项指标显著高于30岁以下年龄组(P〈0.05);高血糖、高血脂检出率在50岁以上年龄组出现显著增高,与50岁以下年龄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尿酸血症检出率在40岁以上年龄组与40岁以下年龄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男性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TG、TC、GLU和UA水平及异常检出率总趋势均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增高,高尿酸血症检出率男性高于女性。加强体育锻炼,合理安排饮食,对降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疾病、糖尿病和痛风病发病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汽油对作业工人血清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汽油对作业工人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加油站正常工作的237名加油工人和200名非职业接触汽油人员作为研究对象,测定血清中TG、TC水平,分析其水平及异常率的差异。结果接触组及年龄≤40岁和>40岁年龄段TC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G在≤40岁年龄段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内男女比较,接触组和对照组各年龄段TG水平男性均高于女性,TC水平在接触组中男性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接触组≤40岁年龄组TG、TC异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内性别比较,接触组和对照组各年龄段TC异常率男性均高于女性,TC异常率在接触组性别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汽油可干扰脂质代谢,影响机体的血脂水平,对男性TC水平升高的影响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5.
王红灵 《中国校医》2019,33(1):12-14
目的 观察高校教职工人群胃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加强对其感染的防控工作。方法 空腹采集教职工体检人群静脉血,检测胃幽门螺杆菌抗体滴度,观察其感染情况。结果 人群HP总阳性率为43.31%。其中:男性阳性率为45.82%,女性阳性率为40.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年龄段分组比较其感染情况,各年龄组阳性率男性普遍高于女性,但只有41~50岁组男性与女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1~50岁年龄组和51~60岁年龄组阳性率高于其他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幽门螺杆菌感染率较高,且男性感染率高于女性。应加强对该疾病的预防保健工作,提高人群防病治病的健康意识。  相似文献   

6.
目的 调查电磁辐射对从业人员免疫功能和遗传效应的影响。方法 抽取电磁辐射作业人员外周血进行血液和生化检测,并与普通人群对照。检测电磁辐射作业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和微核率,并与普通人群结果比较。结果 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谷丙酶(ALT)、谷草酶(AS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总蛋白(TP)、白蛋白(ALB)、尿素(BUN)、尿酸(UA)、肌酐(CR)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随作业年限增加,葡萄糖(GL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淋巴细胞比率(LYM)、中性粒细胞比率(NEU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电磁辐射作业组补体C3、C4升高(P < 0.01),IgG升高(P < 0.05),IgM下降(P < 0.01)。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和微核率与电离辐射组比较(P < 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工龄5~10a组与对照组比较(P < 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本研究表明电磁辐射可以能引起人体免疫和遗传效应的改变,随着辐射剂量的积累增加对机体健康影响加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考生肝功能异常与其他各生化指标间的关系。方法对参加2014年和2015年瑞安市高考体检的学生空腹检测肘静脉血ALT,并进一步检测AST、SUA、TC、TG、LDL、HDL、FPG。结果 ALT异常占总体检人数的1.07%(139/12 950),ALT异常组男女比率为7.33∶1(88/12),高于对照组1.27∶1(84/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变量分析显示,ALT异常组BMI、SUA、AST、TG、TC、LDL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间FPG、HDL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G、LDL、BMI、SUA为ALT异常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8.804 0、3.029 9、1.415 2、1.015 0。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ALT水平与SUA、TG、LDL、TC水平呈正相关,相较于LDL与TC、UA和TG的关联性更高。结论高考生SUA、TC、TG、LDL升高与ALT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对脑梗死患者血脂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分析我院2015年7月—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07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53)及观察组(n=54)。两组患者用药前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接受阿司匹林药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血脂指标及IMT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78%)高于对照组(8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20,χ2=4.491,P=0.043、0.014);观察组[TG(3.45±0.69)mmol/L、TC(5.61±0.40)mmol/L、LDL(2.89±0.19)mmol/L]低于对照组[TG(4.62±0.73)mmol/L、TC(6.14±0.35)mmol/L、LDL(3.35±0.36)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522、7.289、8.289,P<0.001);观察组[HDL(2.04±0.31)mmol/L]高于对照组[HDL(1.87±0.24)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68,P=0.002);观察组[IMT(0.73±0.20)mm]低于对照组[IMT(1.19±0.14)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804,P<0.001)。结论 针对脑梗死患者采用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可有效降低患者血脂水平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促进病情转归。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中山市高一年级学生的血脂水平,为青少年预防和控制血脂异常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整群随机抽取中山市4所学校的高一年级学生691名,进行空腹血脂水平检测,检测项目包括TC,TG,LDL—C,HDL—C。结果TC,LDL—C,HDL—C水平女生均高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TC,LDL—C异常率女生均高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不同年龄高中生TC,TG,LDL—C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LDL—C水平城区学生高于镇区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DL—C水平镇区学生高于城区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TC,TG,LDL—C,HDL—C异常率城区均高于镇区,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女生和城区学生的血脂水平和血脂异常率较高。应加强营养知识宣传教育,改正不良饮食习惯,降低成年后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不同性别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尿酸(SUA)与体质量指数(BMI)、血压、血脂相关性。方法 选择T2DM 患者360例(男242 例, 女118 例),测定血压、身高、体质量、空腹血浆葡萄糖( FBG) 、三酰甘油(TG) 、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SUA、肌酐(Cr)。先按男女性别分组,再按SUA水平分为高尿酸组(男性≥420 mol/L,女性≥360 mol/L)、尿酸正常组,比较组间数据差别。结果 不同性别的高尿酸组BMI、TG均显著高于尿酸正常组,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GFR)显著低于尿酸正常组,女性高尿酸组⑴舒张压(DBP)显著高于尿酸正常组,不同性别的高尿酸组年龄、病程、SBP、TC、FBG、HDL-C、LDL-C与尿酸正常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⑵不同性别的组中,SUA与BMI、TG均呈显著正相关,与 HDL-C、eGFR呈显著负相关,女性组中,SUV与DBP也呈显著正相关,不同性别组的SUA均与年龄、病程、FBG、 SBP、TC、LDL-C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的控制与血脂及体质量的控制有关,对于女性患者还应重视舒张压的控制。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重庆市社区老年人血脂血糖水平和异常状况.方法 对重庆市某社区1 382名60岁以上老年人空腹外周静脉血的血清TC、TG、HDL-C、LDL-C和GLU的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70岁以上,随着年龄的增加HDL-C水平随之升高,GLU水平随之下降;女性血脂4项指标值均高于男性,血糖无性别间差异;60~70岁组的GLU、70~80岁组的TC、TG、HDL-C和LDL-C以及80岁以上组的TC、HDL-C和LDL-C的均值都为女性高于男性;血脂血糖异常检出率中女性的TG高于男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他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对老年人进行定期血糖、血脂检查,宣传教育如何有效改善饮食结构,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提高自我保健意识等来预防高血脂高血糖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运动干预措施对小学生血糖和血脂的影响,探讨改善小学生血糖和血脂的有效方法。方法:选取广州市1所小学学校的学生,于每个学习日至少开展一次10 min的运动。同时选择另一所小学学校作为对照组,检测干预组和对照组的空腹血糖(GLU)、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结果:干预组的GLU、TC、TG、LDL-C水平均较对照组的有所下降,HDL-C水平较对照组的升高,干预组与对照组的GLU、TG、HDL-C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C、LDL-C水平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GLU、TC、TG、HLD-C异常率干预组低于对照组,TG异常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男生在GLU、TG、HDL-C水平,女生在GLU水平上比对照组有明显的改善(P<0.05)。结论:开展适当的有规律的运动干预可以有效的改善小学生血糖和血脂水平,结合科学膳食,可以预防血糖和血脂异常,降低成年后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亚健康人群生化指标检测结果。方法:选择健康体检人员400例,其中亚健康组200例,健康组200例,分析两组人员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总蛋白(TP)、尿素(Urea)、尿酸(UA)、肌酐(Cr)、血糖(GLU)、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结果:健康组人群GLU、TC、TG、LDL-C指标低于亚健康组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组人群HDL-C指标高于亚健康组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亚健康人群肾功能指标Urea、UA、Cr指标均升高,明显高于健康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亚健康组群体ALT、AST水平高于健康组群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体检人员肝功能指标ALP、T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健康群体血液生化指标有别于健康群体,糖脂代谢水平异常,有明显的心血管风险。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高校教职工脂肪肝患病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以期为高校群体脂肪肝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本校2 193例教职工进行健康检查,包括血液生化检查和B超检查,采用χ2检验比较不同年龄、性别的脂肪肝患病率,并分析其与血脂异常、高尿酸、高血糖检出率的关系。结果该高校教职工脂肪肝检出率为27.13%,60岁以下教职工脂肪肝患病率男性高于女性;脂肪肝组血脂异常各指标与高尿酸、高血糖检出率均高于非脂肪肝组,高TG、低HDL-C、高UA、高GLU检出率有差异;男性与女性教职工在高TC、高TG、低HDL-C等指标检出率差异显著;不同年龄的教职工在高TC、高TG、高LDL-C等指标检出率有差异,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TG和GLU分层后,显示脂肪肝检出率在TG和GLU在不同水平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脂肪肝与血脂水平、血糖、尿酸等密切相关,教职工应通过健康生活习惯等方式加以防治。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北京某高校教职工血尿酸(UA)水平和高尿酸血症(HUA)检出情况,为预防HUA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4年和2016年在本院进行体检的教职工血尿酸及有关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本校教职工各年龄组2016年血尿酸水平均高于2014年(P<0.05),其中老年组血尿酸水平高于中年组、青年组(P<0.05)。老年组2014年、2016年HUA检出率分别为11.21%、14.08%,中年组分别为7.48%、11.56%,青年组分别为5.35%、9.36%,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血糖、肌酐、血脂等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人HUA患病率较高,但青中年人群HUA患病率增长较快,应加强中青年人群健康教育,尽早进行生活方式干预,降低HUA患病率,有利于多种慢性病的预防和控制。  相似文献   

16.
孙丽萍 《职业与健康》2011,27(14):1657-1658
目的了解天津市红桥区60岁以上社区居民血糖、血脂异常情况和不同年龄段的变化特点。方法对4 745例60岁以上不同年龄段社区居民的空腹血糖(GLU)、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的检测结果进行报告和比较分析。结果 GLU异常检出率32.1%,TC异常检出率28.0%,TG异常检出率36.6%。结论 GLU异常检出率在不同年龄和不同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G和TC女性异常检出率和水平明显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G和TC异常检出率和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有逐渐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内脏脂肪区域(visceral fat area,VFA)、体脂肪率(body fat percentage,BFP)、血脂异常与糖尿病前期(impaired glucose regulation,IGR)的关系并探讨IGR的危险因素。 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法,选择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健康管理中心确诊糖尿病前期组238人,血糖正常组292人进行体格测量、生化指标及人体成分检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糖尿病前期的危险因素。 结果 IGR组的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VFA均高于血糖正常组(P<0.05),BFP与血糖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GR组中高TG血症、高TC血症及高LDL血症的检出率分别为26.50%、10.90%、8.80%,均高于血糖正常组(P<0.05);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肥胖(OR=2.035,95%CI:1.183~3.501),VFA≥111.74 cm2(OR=1.910,95%CI:1.183~3.501),高TG血症者(OR=2.779,95%CI:1.685~4.582)为糖尿病前期的危险因素。 结论 糖尿病前期与肥胖、内脏脂肪区域及高TG血症有关,未发现体脂率水平与糖尿病前期有关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估总胆固醇与高密度脂蛋白的比值在冠心病风险性判断中的价值。方法筛选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1月-2011年1月心血管内科住院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25例,将所有患者分为稳定型心绞痛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和健康组,对实验室血脂检测结果和血脂指标异常率进行分析。结果稳定型心绞痛组和不稳定型心绞痛组研究的TC、TG、HDL—C、LDL—C和TC/HDL—c分别于健康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稳定型心绞痛组和不稳定型心绞痛组的血脂检测TC、TG、HDL—C、LDL—C和TC/HDL—C的异常率均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C/HDL—C比值可作为判断冠心病风险性的重要参考指标,且灵敏度高于单项血脂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中老年人不同空腹血糖段的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血尿酸(UA)情况. [方法]用酶法检测体检空腹血清TC、TG和UA、用电极法测空腹血糖浓度,根据空腹血糖结果分为正常、空腹血糖受损(IFG)和糖尿病3个组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IFG和糖尿病组的3项指标水平和异常率均高于血糖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FG组与糖尿病组的TG水平和TC、TG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两组的U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代谢紊乱并非只表现在糖尿病,而在IFG时即可出现异常,应高度重视IFG,给予积极治疗,减缓糖尿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青海省放射工作人员血脂异常的患病率及其特点。方法 对我省1 041例放射工作人员进行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CHO)以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测定。结果 高TG血症、高CHO血症和低HDL-C血症的患病率分别为15.1%、8.5%和15.9%。不同年龄段中,> 51岁组的高TG血症、高CHO血症患病率最高,分别为27.2%和15.2%,与其他年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另外3个组的患病率随年龄降低而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不同性别之间,男女高TG血症和低HDL-C血症的患病率分别为17.1%、6.2%和18.5%、4.6%,男性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我省放射工作人员血脂异常的患病率高于全国水平,应合理膳食,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加强锻炼,定期体检,以预防和控制高脂血症的发生,提高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