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基于3D打印导板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头颈部恶性肿瘤的优势。方法:收集新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颌面肿瘤外科2016年1月~2022年1月收治入院并诊断为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共40例,数字化设计联合3D打印组(n=20)和传统组(n=20),对比两种手术方法的手术效果,评价术后疼痛、肿瘤直径变化、肿瘤转移及复发等情况。结果:实施3D打印导板引导下进行粒子植入的患者,其手术时间较传统手术组明显缩短,术后疼痛明显减轻。采用3D打印导板引导下进行粒子植入患者的肿瘤最大直径较传统手术组明显缩小。结论:数字化设计联合3D打印技术辅助125-I粒子植入术不仅提高了手术的精确性,而且减少手术时间和患者术后的疼痛,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经CT引导头颈部恶性肿瘤125I放射性粒子的植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经CT引导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的方法和应用。方法5例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3例行手术辅以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2例行单纯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按照治疗计划先行定位针植入,根据CT扫描,调整定位针的位置和方向,将125I放射性粒子依次植入靶区,即刻再次CT扫描,并验证靶区及周围重要组织器官的剂量。结果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植入。12根定位针有5根需要进行位置和深度调整,即刻剂量验证与术前计划完全一致。结论经CT引导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头颈部恶性肿瘤可以精确地实施治疗计划,同时可以对术后剂量进行即刻验证。  相似文献   

3.
目的初步总结放射性125I粒子在CT引导下经皮穿刺组织间植入治疗口腔癌颈淋巴结转移操作方法、近期疗效和副反应。方法10例口腔癌颈淋巴结转移患者采用CT引导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放射治疗,植入前采集影像资料,设计靶区,通过TPS设计治疗计划,通过CT引导依治疗计划经皮穿刺植入125I粒子,植入术后即刻及2月验证125I粒子分布及靶区剂量变化。随访观察疗效及副反应。结果本组患者植入顺利,粒子分布满意,靶区剂量符合设计要求,随访12~28个月,平均19个月,手术 粒子放疗9例靶区内未见复发,余1例单纯植入治疗,转移淋巴结缩小50%以上。5例患者局部皮肤充血反应3例患者出现咽痛均未作特殊处理,本组病例未见严重放射性损伤。结论放射性125I粒子在CT引导下经皮穿刺组织间植入治疗口腔癌颈淋巴结转移具有操作精确、安全可靠,对控制复发及颈淋巴结转移近期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三维打印导板在口腔颌面外科中的临床应用并对其设计及应用进行优化和规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解放军总医院口腔颌面外科进行手术的患者资料, 包括40例下颌骨肿瘤手术患者(常规组20例、导板组20例)、20例颞下颌关节置换手术患者(常规组10例、导板组10例)、20例正颌双颌手术患者(常规组10例、导板组10例)、20例放射粒子植入手术患者(常规组10例、导板组10例);患者中位年龄45岁(16~75岁), 其中男性58例, 女性42例。所有导板组患者术前均进行螺旋CT扫描并建立颌骨及供骨区三维模型(上颌骨和下颌骨模型各40个)以模拟手术, 计算机辅助设计手术导板(包括截骨及定位成形导板共40套、穿刺定位导板10个)。分析模型打印时间以及各导板的设计时间、打印时间、导板应用对手术时间及手术精度的影响。结果下颌骨肿瘤手术、颞下颌关节置换手术、正颌双颌手术、放射粒子植入手术的手术导板设计时间分别为(2.8±1.8)、(2.2±0.3)、(2.9±1.8)和(0.9±0.3)d。上颌骨模型和下颌骨模型打印时间为(11.1±1.6)和(2.6±0.4)h, 截骨及...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3D打印技术制作的截骨导板和再定位导板在上颌骨LeFortⅠ型截骨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8例因上颌发育不良行LeFortⅠ型截骨术的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锥形束CT(CBCT)扫描并建立上颌骨三维模型,使用3D打印技术制作上颌骨截骨导板和再定位导板。所有手术均由同一名医生操作,术中使用截骨导板截骨和再定位导板固定上颌骨块。术后复查CBCT,测量6个标志点到3个基准平面的距离,比较术前虚拟手术与实际手术中上颌骨的位移误差,评估其用于正颌术中上颌骨截骨和再固定的准确性。结果 术后所有患者口内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明显并发症。位移误差均值最大为1.35 mm,是左上磨牙点到冠状平面的位移误差;标准差最大为0.85,标准误最大为0.30。位移误差均为临床所接受范围。结论 3D打印技术制作的截骨导板和再定位导板有助于安全、准确地完成上颌骨LeFortⅠ截骨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数字化术前诊断设计、三维打印技术及手术导板在显微根尖手术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根管治疗失败患者1例。术前拍开口位锥形术CT,硅橡胶印模、模型灌注及模型扫描,CBCT与扫描数据整合;软件分析、模拟设计及输出导板的STL数据;3D导板打印制作;并在3D导板指引下,行微创根尖外科手术。结果:微创根尖手术精准切除了根尖病变区,最大程度地减少对骨组织的损伤,缩短了术中治疗时间,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和舒适度。结论:采用数字化技术、三维打印导板能有效实现根尖手术可视化、微创化、精确化、快速化、简单化,并降低技术敏感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制作的定位导板在上颌Le Fort Ⅰ型截骨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牙颌面畸形患者8例,男4例,女4例;年龄18~32岁,平均24.6岁。所有患者术前均行头颅CT扫描,将CT数据导入Mimics16.0,重建出上颌骨和下颌骨的三维模型,用3-matic 9.0设计定位导板,在上颌Le Fort I型截骨线的上方骨壁厚的位置选4个点作为标志点,利用这4个标志点来定位上颌骨术后的位置,设计好后采用光敏树脂用三维打印机打印制作,在术中应用。结果:所有患者均采用新的方法行正颌手术,上颌骨模拟位置和术后实际位置绝对差异的平均值小于1 mm,患者对术后美学效果均满意。结论:初步的结果显示此技术定位上颌骨精确,可在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设计制作3D打印截骨导板用于赝复体术中修复BrownⅡ类缺损,评价其临床应用的精准度.方法 8例因肿瘤致BrownⅡ类缺损患者纳入研究,术前设计制作3D打印截骨导板及赝复体,术中在截骨导板引导下完成手术,即刻戴入赝复体修复缺损,将术前虚拟计划与术后CBCT融合,对整体及局部区域行偏差分析评价手术精准度.应用SPS...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CT引导^125Ⅰ放射性粒子植入的方法和应用。方法5例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3例行手术辅以^125Ⅰ放射性粒子植入,2例行单纯^125Ⅰ放射性粒子植入。按照治疗计划先行定位针植入,根据CT扫描,调整定位针的位置和方向,将^125Ⅰ放射性粒子依次植入靶区,即刻再次CT扫描,并验证靶区及周围重要组织器官的剂量。结果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植入。12根定位针有5根需要进行位置和深度调整,即刻剂量验证与术前计划完全一致。结论经CT引导^125Ⅰ放射性粒子植入头颈部恶性肿瘤可以精确地实施治疗计划,同时可以对术后剂量进行即刻验证。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数字化技术、3D打印模型结合导板在下颌骨粉碎性骨折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下颌骨粉碎性骨折患者19例,进行1.0 mm层厚三维CT扫描,数据通过DICOM格式导出,利用软件进行虚拟手术复位骨折,复位后3D打印出下颌骨模型及咬合导板。在下颌骨模型上进行钛板预弯及制作复位导板,术中引导骨折块复位固定。结果 术后19例患者手术切口均无感染征,创口隐蔽美观,骨折对位精确,钛板与骨折段贴合;术后6月随访骨折对位愈合情况好,无明显移位。患者下颌无偏斜,无张口、咬合疼痛,咬颌关系良好,未见明显张口受限。结论 数字化技术、3D打印模型结合导板能让下颌骨粉碎性骨折精确复位,简化手术过程,是一种精准、可预测的手术辅助方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方法、近期疗效和并发症。方法选择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口腔颌面外科病房6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在CT引导下实施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1~4个月复查CT,随访6~19个月。结果所有病例均顺利完成粒子植入,平均每例患者植入25.6颗粒子,5例患者粒子植入后分布情况与术前治疗计划系统结果相符,1例患者植入37颗粒子后CT扫描显示靶区粒子分布不匀,7d后补种9颗。术后TPS验证肿瘤匹配周边剂量90~140Gy。对4例舌癌低剂量区和颈部亚临床病灶补充外照射40~46Gy。手术后1~4个月复查CT,未出现粒子移位,局部控制良好,随访6~19个月,植入区未见肿瘤复发,局部控制良好。2例患者短暂出血反应,3例出现轻度咽喉部吞咽疼痛。未见远期方式损伤。结论 CT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靶区,安全可靠,创伤小,控制口腔癌病灶及颈淋巴结转移近期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基于3D打印技术制作的新型金属镂空式种植外科导板在种植手术中的效果及其精确性。方法牙缺失患者23例,利用新型金属镂空式种植外科导板辅助植入52枚种植体,观测其种植体颈部偏移距离(植入位点)和种植体1年存活率。结果48枚种植体进入预定位置,仅4枚种植体颈部出现偏移,偏移范围在2 mm内,颈部偏移的平均距离为(1.08±0.24) mm。所有种植体均顺利修复。种植体1年存活率为100%。结论新型金属镂空式种植外科导板辅助植入技术具有操作简便、术中冷却效果良好和手术视野开阔等优点,且精确度较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估国产六维数字化种植导板的精度,为临床应用提供减小偏差的方法和依据。方法:采用3D打印制作种植导板,应用于无牙颌患者,辅助外科植入,测量种植体术前设计和术后实际位置之间的偏差。选择16例无牙颌患者,测量172个植入位点。其中,10例患者上颌骨植入6颗植体,下颌骨植入4颗植体;6例患者上、下颌骨各均植入6颗植体;14例患者、28颗植体为倾斜植入。将术前锥形束CT(CBCT)数据导入国产六维齿科牙种植设计软件,设计和制作导板;应用数字化导板辅助植入手术;术后拍摄CBCT并导入六维软件进行三维重建,并与术前设计进行配准;将配准模型导出到Geomagic Studio软件进行分析,得出术前设计和植入后种植体的位置偏差,分析导板辅助下种植手术精度。采用SPSS 25.0软件包对样本进行配对t检验及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种植体顶部中心点距离偏差为(0.83±0.27) mm,水平向偏差为(0.60±0.21) mm;种植体底部中心点距离偏差为 (1.11±0.35) mm,垂直向偏差为(0.45±0.19) mm;角度偏差为(3.16±1.73)°。结论:六维数字化导板能够显著提高无牙颌患者种植手术精度和效率,并获得较好的远期临床效果。临床设计时须考虑偏差,规避风险和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数字化导航引导下125I粒子精确植入治疗颅底腺源性恶性肿瘤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9月—2019年9月应用数字化导航引导,行125I粒子近距离植入治疗颅底恶性肿瘤的患者9例。植入术前应用三维治疗计划系统制定粒子植入计划。将三维CT数据导入导航软件AccuNavi-A 2.0 中,进行三维重建,确定粒子植入方向、角度及深度。术中按术前计划植入穿刺针,在导航引导下,调整定位针位置及方向,穿刺进入颅底靶区及周围组织,植入125I粒子。实时验证125I粒子植入位置。术后定期随访,比较术前、术后CT中肿瘤及靶区2个垂直的最大直径的乘积,统计局部复发率、局部控制率等指标。结果 9例颅底恶性肿瘤患者,腺样囊性癌5例,黏液表皮样癌2例,肌上皮癌1例,腺泡细胞癌1例。随访时间3~36个月,中位随访时间17个月,无失访病例。局部复发率11.1%,局部控制率77.78%。导航精确度达0.2~1.5 mm,未出现3级及以上放射性损伤。其中手术切缘阳性,未完整切除的5例患者中, CR 3例,PR 2例。2例切缘阴性患者,复查至今未发现明显新生物。外院手术后复发的2例患者,于数字化导航引导下行125I粒子植入治疗,术后CR 1例,PR 1例。结论 颅底恶性肿瘤位置隐蔽,毗邻重要解剖结构,空间狭小,手术视野受限,单纯手术难以根治。导航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颅底恶性肿瘤具有靶区定位精准、局部控制率高、正常组织损伤小、作用持续、安全、微创的特点,为辅助治疗颅底恶性肿瘤提供了可靠保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本病例报道一例数字化3D打印导板在靶向根尖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一位28岁女性患者左下第二前磨牙根管治疗过程中发生器械分离并超出根尖孔,随访观察发现根尖周病变持续存在,诊断为左下第二前磨牙根尖囊肿,CBCT显示其根尖周低密度影距颏孔上缘3mm,计划采用数字化导板技术进行靶向显微根尖手术精准操作以避免神经损伤。术前借助数字化扫描口内图像,与CBCT图像匹配后进行3D打印数字化手术导板设计,采用靶向显微根尖手术达到骨板-根尖-病变组织一体化切除效果,术后18个月复查根尖周病变骨质愈合,获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数字化虚拟手术、3D打印模型结合导板在下颌骨髁突颈部骨折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7例下颌髁突颈部骨折患者,行1.0 mm层厚三维CT扫描,数据通过DICOM格式导出,利用软件进行虚拟手术复位骨折,复位后3D打印出下颌骨模型。将钛板预弯曲固定,并在下颌骨模型上制作复位及钻孔导板,指导手术过程中骨折的精准复位和固定。结果:术后手术切口均无感染,创口隐蔽美观,骨折对位精确,钛板与骨折段贴合。术后随访,髁突颈部骨折愈合良好,髁突位于关节窝内。患者咬合关系良好,开口受限不明显,无开口疼痛、咬合疼痛等颞下颌关节疾病体征。结论:虚拟手术、3D打印模型结合导板能让髁突颈部骨折精确复位,简化手术过程,是一种精准、高效、可预测的手术辅助方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手术及在组织间植入放射性粒子125I治疗腮腺恶性肿瘤并保存面神经的临床效果.方法 32例腮腺恶性肿瘤患者手术切除肿瘤,解剖并保留受肿瘤侵犯的面神经.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治疗计划、125I组织间植入靶区设计,术中或术后植入放射性粒子125I.定期随诊,观察肿瘤复发情况、面神经功能恢复及放射性损伤.结果 32例患者随访12~44个月,未及肿瘤复发;未见明显放射性损伤症状.术后6个月患者面神经功能基本恢复正常.结论 通过术中或术后植入125I放射性粒子治疗面神经受侵的腮腺恶性肿瘤,可以保留受肿瘤侵犯的面神经功能,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3D打印导板在上前牙种植的精确度,探讨其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口腔种植科行上前牙区种植手术的6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G组(导板组)和R组(常规组),每组30例,均在术前拍摄锥形束CT(CBCT),应用“Dentiq Guide种植导板软件”进行设计。G组制作3D打印导板辅助种植手术,R组行常规种植手术。术后即刻拍摄CBCT,应用“Dentiq Guide种植导板软件”将术前、术后CT重叠,测量术前设计与种植体实际位置差异,采用SPSS 24.0软件包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G组共植入46颗种植体,测量偏差角度(2.34±1.03)°,顶部(0.63±0.38)mm,根尖部(0.71±0.38)mm,深度(0.41±0.40)mm;R组共植入43颗种植体,测量偏差角度(6.72±3.65)°,顶部(1.59±0.35)mm,根尖部(2.05±0.92)mm,深度(0.77±0.63)mm。2组在角度、顶部、根尖部、深度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3D打印导板辅助上前牙种植手术,可提高手术精确度,满足种植修复需要,践行以修复为导向的精确种植理念。  相似文献   

19.
张侃 《口腔医学》2015,35(11):961-963
[摘要] 目的 了解计算机种植导板在斜向种植手术的应用情况。方法 2011年2月—2014年1月之间,通过常规上下颌骨CT扫描,经计算机辅助制作软件建模,对13例上颌骨骨量不足种植病例,进行一定角度下斜向植入种植体而不需要进行上颌窦提升手术。共植入21颗种植体,均利用快速成型技术加工出个体化种植模板,并应用于该种植手术中。结果 在计算机种植导板的帮助下进行了斜向植牙,种植体植入术前设计位置实现了种植体的精确植入,能够在修复时与对颌牙形成良好的咬合关系,与术前设计方案基本一致。结论 该文利用计算机种植导板在进行上颌骨斜向植牙而非提升手术,可以很好的完成骨量不足区域的种植手术的定位及导向功能,是一种相对安全的选择性方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自主研发CAD/CAM种植导板制作系统在无牙颌种植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5例单颌无牙颌患者。锥形束CT扫描采集数据,导入自主研发种植导板软件进行导板的数字化设计,快速成型机制作种植导板。在导板引导下进行无牙颌种植手术,植入ITI种植体。3个月后复查,行种植义齿修复。术后定期随访。结果为5例患者制作完成丙烯酸树脂CAD/CAM种植导板,在导板引导下采用不翻瓣术式共植入38枚ITI种植体,初期稳定性良好,术后反应小。术后3个月骨结合良好,仅1枚种植体脱落。5例患者均采用固定式种植修复,术后6个月及1年的随访显示,修复体功能和美观良好。结论该自主研发的CAD/CAM种植导板制作系统应用于无牙颌种植手术,能实现术前精确设计和术中精确控制种植体位置,减少了手术创伤和术后并发症,取得良好的种植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