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 毫秒
1.
目的评价CT薄层及增强扫描在孤立性肺结节诊断中价值。方法经手术或组织活检病理证实的186例肺部孤立性肺结节患者均行CT平扫、增强扫描及薄层扫描,并与组织病理结果进行对照,比较3种方法诊断肺部疾病的准确率。结果 CT平扫、增强扫描及薄层扫描诊断恶性结节的准确率分别为78.5%,87.1%,88.2%;薄层扫描发现恶性征象结节计数高于CT平扫(z=-5.72,P=0.000);以组织病理结果为金标准绘制增强扫描ROC曲线,ROC曲线下面积为0.537。结论 CT薄层扫描可较清晰显示病灶细微结构,对诊断肺结节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低剂量CT扫描诊断肺小结节的可行性.方法:恶性肿瘤伴肺小结节患者55例,先后应用常规剂量和低剂量于胸部同一范围行CT扫描,运用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比较低剂量和常规剂量扫描图像,现察长径≤5 mm,>5~10 mm肺小结节数量和形态、瘸-肺界面征(分叶、毛刺征)、结节内部特性(实性、磨玻璃样变、空洞征)和结节周围改变情况(血管集束征、胸膜凹陷征).结果:低剂量扫描显示肺小姑节210个,其中≤5 mm 134个,>5~10 mm 76个;常规剂量扫描显示肺小结节211个,其中≤5 mm 135个,>5~10 mm 76个),2种剂量显示小结节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种剂量扫描纵膈窗、肺窗显示肺小结节个数及形态、瘤-肺界面征、结节内部特征及结节周围改变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仅为常规荆量22%,图像噪声稍增大.结论:动态低剂量CT随访恶性肿瘤伴肺小结节可评估肿瘤分期,指导临床治疗且辐射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孤立性肺结节的CT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穿刺活检、痰涂片镜检和随访证实的58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的CT表现.结果:58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中肺癌36例,结核瘤6例,炎性假瘤9例,错构瘤4例,支气管囊肿1例,组织来源不明性结节2例.结论:CT对于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螺旋CT增强扫描诊断孤立性肺结节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病理证实的肺癌25例、肺炎结节13例、结核瘤6例的螺旋CT增强扫描的表现.结果肺癌和肺炎结节增强扫描的强化程度明显高于结核瘤(P<0.01).肺炎结节强化峰值的时间较肺癌结节延迟.肺癌结节增强扫描出现点、条状强化征像.结论螺旋CT增强扫描对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影响CT检出肺结节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结节的检出和诊断一直是肺部疾病检诊的难点之一.对肺癌的筛查,从胸部透视发展到CT,通过胸部影像方法的对比研究发现CT是肺结节最好的检查工具.影响CT检出肺结节的因素很多,本文把这些因素归纳为三个方面加以阐述,即扫描方式相关因素,扫描参数相关因素,非扫描参数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6.
动态增强CT扫描对孤立性肺结节鉴别诊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动态增强CT扫描对孤立性肺结节鉴别诊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收集发现孤立性肺结节(SPN)并行动态增强CT扫描的临床病例42例,将病灶的强化形态分成无强化、环状强化、均匀强化和不均匀强化4种类型,测量增强前后各扫描时点病灶的CT值,并根据增强后CT增加值绘制动态曲线。结果:增强后肺癌组18例表现为均匀一致的强化,其中2例病灶内部见点状血管性强化,7例表现为不均匀强化;10例炎性结节8例表现为均匀强化,2例环状强化;7例结核瘤增强后5例无强化,2例表现为边缘壳样环状强化。增强后强化峰值在肺癌与结核瘤、炎性结节与结核瘤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P<0.01)。肺癌组曲线呈先缓慢后迅速上升-缓慢下降型,到达强化峰值的时间为39s;炎性结节呈迅速上升-缓慢下降-再上升型,到达强化峰值的时间为36s;结核瘤表现为平稳型曲线。结论:动态增强CT图像上SPN的强化方式、强化程度及动态曲线可以补充更多的鉴别诊断信息,对提高定性诊断的准确率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肺内孤立结节(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PN)是指肺内单发、直径在3 cm以内的类圆形病灶,无肺不张、肺炎、卫星灶和局部淋巴结大[1]。常见疾病为周围型肺癌、结核球、炎性假瘤,也可见于错构瘤、转移瘤、肺囊肿等。笔者收集我院1999年10月~2003年9月行CT检查并经病理证实的36例SPN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36例,男25例,女11例;年龄21~71岁,平均52·6岁。1·2临床表现以咳嗽、咯血、胸痛等症状为主,部分病人在体检中发现。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恶性结节23例,其中腺癌10例,鳞癌9例,腺鳞癌2例,小细胞未分化癌1例,…  相似文献   

8.
随着多层螺旋CT、高分辨率CT及低剂量CT的出现,计算机辅助诊断(CAD)系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能够提高放射科医生对肺结节的检测效率和诊断水平。本文就近年来有关肺结节的CT计算机辅助检测及诊断的基本方法和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认识肺炎性结节的CT影像表现并评价CT对该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经临床或病理证实的肺炎性结节,观察病变的各种CT征象。结果:病变多位于两肺下叶,CT表现因病理过程不同可表现为局灶性渗出性改变或实质性结节。结节性病变的典型征象为密度均匀,病变一肺交界面规则清楚,或伴有“晕征”、长短不一的毛刺以及相邻胸膜广泛增厚、粘连。结论:病变区薄层扫描是提高对肺炎性结节CT变化特征认识的重要检查技术,进一步结合临床,必要时动态随访观察能大大提高对该病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低剂量多层面CT在肺内结节检出中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低剂量多层面螺旋CT(LDCT)在肺内结节检出中的价值。方法 对 3 1例常规剂量多层面CT(SD CT)发现肺内结节的病人行LDCT检查 ,两者管电流分别为 15 0mAs和 2 5mAs。LDCT采用两种参数重建 ,LDCT 10mm :重建层厚和重建间隔均为 10mm ,LDCT 5mm :重建层厚和重建间隔均为 5mm ,并把三者对肺内结节检出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三者检出肺内结节总数无显著性差异 (H =0 .0 3 7,P >0 .0 5 ) ;三者检出肺内结节的诊断置信度总体无显著性差异 (H=4.0 7,P >0 .0 5 ) ;<3mm结节 ,LDCT 5mm的诊断置信度低于SDCT(t =2 .74,P <0 .0 5 ) ,而LDCT 10mm与SDCT无显著性差异。三者检出有伪影图像数分别为 0、75、2 75幅 ,有显著性差异 (χ2 =165 .71,P <0 .0 5 ) ;其中影响诊断图像数分别为 0、4、61幅 ,SDCT与LDCT 10mm无显著性差异 (P =0 .12 45 >0 .0 12 5 ,Fisher确切概率法 ) ,SDCT与LDCT 5mm、LDCT10mm与LDCT 5mm间均有显著性差异 (χ2 =3 1.3 5 ,2 2 .2 5 ,P <0 .0 12 5 )。以SDCT结果为金标准 ,LDCT 10mm对肺内结节检出的敏感性和阳性预测值分别为 64 %和 72 % ,LDCT 5mm分别为 67%和 69%。结论 LDCT ,尤其是LDCT 10mm完全可以替代SDCT进行肺内结节的检出 ,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肺结节CT三维血管重建的技术和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肺结节性病变CT三维血管成像的技术和方法.方法 23例肺结节性病变患者,增强后35 s时间段螺旋扫描并行三维血管重建,观察结节处血管情况及与定性的关系.结果 23例三维血管重建图像中,质量良好19例,其中14例恶性结节中,13例可见结节处异常血管,良性结节5例,结节处血管未见异常.结论①层厚3~5 mm,螺距1.2~1.5可获得良好的三维血管重建图像,且层数不会过多;②位于肺野外带的结节成像更加清晰,扫描时可适当增加层厚;③肺结节CT三维血管成像对病灶的定性诊断有帮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CT和超声的联合应用在良性甲状腺环状钙化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搜集经病理证实且CT或/和超声表现为环状钙化的75例86枚甲状腺资料,其中超声显示为环状钙化而CT呈非环状纳入CT不理想组,环状钙化的内部及后壁被声影覆盖纳入超声不理想组。以增强后钙化内或周围较平扫清晰或高强化作为CT诊断良性结节(BNS)的典型征象,以长弧形钙化作为超声判断BNS的典型征象,分别评价典型CT征象、超声征象和典型CT与超声征象联合在BNS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86枚环状钙化中,CT不理想组9枚,典型CT征象在BNS和恶性结节(MNS)中分别为20%(1/5)和0%(0/4)(P〉0.05),理想组77枚,典型CT征象在BNS和MNS中分别为77.2%(44/57)和35%(7/20)(P〈0.05),典型CT征象对BNS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7.2%和65.0%;超声不理想组17枚,BNS与MNS分别为70.6%(12/17)和29.4%(5/17)(P〉0.05),理想组69枚,典型超声征象在BNS和MNS中分别为77.6%(38/49)和10%(2/20)(P〈0.05),典型超声征象对BNS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7.6%和90.0%;同时具备典型CT和超声征象在86枚环状钙化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39.3%和100%。结论:CT和超声在环状钙化的诊断中各有利弊,二者联合可以明显提高良性环状钙化诊断的特异性,减少不必要的手术创伤。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诊断肺动静脉畸形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7例临床确诊为肺动静脉畸形,并行CT血管成像检查的患者.对原始图像使用最大密度投影(MIP)、遮盖容积重组(SVR)、多平面重建(MPR)进行重建处理.结果 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前清晰显示肺动静脉畸形.7例患者均确诊为肺动静脉畸形,其中2例为单纯型,2例为复杂型,3例为弥漫型.临床上单纯型2例均为体检发现,复杂型2例表现为反复咯血,弥漫型3例表现低氧血症.结论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对肺动静脉畸形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鼻窦低剂量CT扫描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优化鼻窦扫描剂量,探讨其辐射防护价值.方法对常规扫描发现鼻窦病变的80例青少年及110例成人患者行低剂量单层追踪扫描,观察其成像质量,分析低剂量阈值及单次扫描的CT剂量加权指数(CTDIW).结果青少年组低剂量扫描的曝光量及单次扫描的CTDIW下降幅度均为70.38%~75%,成人组下降幅度均为68.47%~73.85%.结论鼻窦低剂量CT扫描的正确应用,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受照射剂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估多层螺旋CT胸部低剂量扫描检测肺微小结节的灵敏度及显示结节征象的能力,探讨最优的扫描参数。方法:在模型预扫描的基础上,对200例行常规CT检查发现肺微小结节(直径≤15mm)的研究对象行64层螺旋CT小范围低剂量(30mAs和21mAs)扫描,分析不同扫描剂量对结节分叶、毛刺、钙化、空泡和支气管征、密度不均匀、胸膜凹陷等征象的显示情况及结节直径测量的准确性。结果:30mAs扫描可检出模型及研究对象所有的肺结节[最小直径为3mm的磨玻璃样阴影(GGO)],在显示结节内部、边缘征象及大小测量的准确性方面与常规剂量影像无明显差异(P>0.05)。在200例研究对象中,采用21mAs扫描无法显示1例4mmGGO,且显示结节的毛刺征欠佳。低剂量扫描测量的肺结节直径与常规剂量扫描所得直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使用64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对肺小结节进行筛查、初步鉴别诊断和随访是可行的,提示30mAs是优选的低剂量扫描参数。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应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MSCT灌注成像鉴别诊断肺结节良恶性的价值。方法 检索Cochrane图书馆、Cochrane协作网、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及万方数据库中于2004年1月-2015年10月发表的有关CT灌注成像诊断肺结节的中英文文献,提取符合纳入标准的诊断试验数据。采用Meta disc 1.4分别汇总MSCT以不同灌注参数 诊断恶性肺结节的敏感度、特异度及95%可信区间(CI),拟合工作特征曲线(SROC)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结果 共纳入文献18篇,肺结节1 221个,其中恶性结节780个,良性结节441个。依次以BV、PS、BV+PS作为灌注诊断指标进行分析,其汇总敏感度分别为0.91[95% CI(0.89,0.93)]、0.88[95% CI(0.85,0.90)]、0.91[95% CI(0.88,0.93)],汇总特异度分别为0.77[95% CI(0.73,0.81)]、0.83[95% CI(0.79,0.86)]、0.91[95% CI(0.87,0.94)];相应AUC分别为0.92、0.93、0.97。结论 MSCT以BV、PS作为灌注诊断参数对鉴别肺结节良恶性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当二者结合时诊断效能更高,可作为鉴别诊断的标准化灌注指标。  相似文献   

17.
人工神经网络对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利用人工神经网络(ANN)理论,建立一种全新的模式判别方法用于薄层CT上原发良恶性孤立性肺结节(SPN)的鉴别,并探讨其诊断价值及对不同级别医师的辅助诊断作用。方法收集经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SPN200例(周围型小肺癌135例,良性结节65例),观察3项临床指标和9项薄层CT指标,并对定性指标进行量化。从中随机选择70%左右的样本(140例)作为训练集,建立ANN诊断模型,并与社会科学统计软件(SPSS)分析处理的Logistic回归模型作比较,计算两种模型对所有样本诊断的正确率和ROC曲线下面积。利用训练好的ANN模型对另外60例样本进行测试,分析初、中、高三级放射科医师使用ANN模型前后的ROC曲线下面积。结果ANN模型诊断的正确率为98.0%,高于Logistic回归模型的正确率86.0%(P〈0.001);两种模型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96&#177;0.004和0.936&#177;0.0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ANN模型及初、中、高级医师首次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54、0.737、0.813、0.874,其中ANN与初、中级医师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1、0.007),而与高级医师的差异无显著性(P=0.070);初、中、高级医师使用ANN后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20、0.938、0.952,三级医师使用ANN后的诊断能力均有显著提高(P值分别为0.000、0.001、0.039);使用ANN后各级医师对SPN的诊断差异无显著性(初-中级、初-高级、中-高级比较的P值分别为0.614、0.369、0.645)。结论①根据本研究提出的SPN的征象分类可用于建立ANN模型;②ANN模型用于薄层CT上原发良恶性SPN的鉴别诊断优于传统的Logistic回归模型;③ANN模型对于不同级别的放射科医师都有一定程度的辅助诊断作用。  相似文献   

18.
多层螺旋CT低剂量对比剂肺动脉成像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评价低剂量对比剂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CTPA)的成像技术及图像质量。方法应用多层螺旋CT对24名疑似肺栓塞的病人行CTPA检查,对比剂总量为20ml(300mgI/ml)。以单层动态增强扫描所测时间-密度曲线的峰值时间为扫描延迟时间,对比剂注射速率5.5ml/s,数据采集时间2~3s;另随机选择24例常规对比剂剂量(50ml)CT-PA检查影像作为对照组,影像质量按5级行盲法评价。结果试验组5级图像占34%,4级37%,3级29%,未见1级、2级。对照组5级25%,4级34%,3级41%,未见1级、2级。结论20ml的对比剂可使患者肺动脉各级分支显影,并且达到诊断要求。  相似文献   

19.
增强CT对甲状腺局灶性病变良恶性鉴别的评价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总结39例甲状腺局灶性病变的CT表现,提高CT对此类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39例甲状腺局灶性病变共54个病灶的CT表现,对强化幅度、均匀与否、形态等进行观察。同时取正常对照组平扫及增强各100例,计算平均最大强化幅度,与病例组相比较。结果恶性组实性病灶的强化幅度明显低于良性组及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良性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恶性病变增强后密度仍比较均匀,良性病变更多见不均匀强化。囊实性病灶的定性仍然有一定困难。结论CT静脉造影剂增强扫描,对甲状腺局灶性病变的良恶性鉴别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20.
孤立性肺结节的临床与CT计量诊断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探讨孤立性肺结节(SPN)的临床、CT计量诊断方法的准确性.方法收集145例经病理证实的SPN(原发性肺癌86例、良性肿瘤12例、结核球18例、炎性结节29例),采用最大似然法综合分析它们的年龄、性别、临床症状和HRCT或薄层CT征象(边缘形态、密度、周边特征),转化为评分值,判定结节所属类型.结果最大似然判别法对原发性肺癌、良性肿瘤、结核球、炎性结节的诊断正确率分别为91.9%、83.3%、72.2%、48.3%.平均判断正确率为80.0%.结论结合临床和CT指标的计量诊断法有助于鉴别SP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