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9 毫秒
1.
目的 探讨脑出血微创置管吸引术对老年脑出血患者血清IL-6、TNF-α和hs-CRP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0-01-2013-03我院接诊的的80例老年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采用脑出血微创置管吸引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保守治疗.结果 术前和术后2 d、7 d 2组神经功能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术后15 d、30 d实验组神经功能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7 d、15 d及30 d实验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出血微创置管吸引术治疗老年脑出血患者的效果良好,明显优于传统的保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非外伤性脑出血患者炎症因子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非外伤性脑出血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7天、14天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评分),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hs-CRP、IL-6、TNF-α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7天、14天,观察组的hs-CRP、IL-6、TNF-α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7天、14天,观察组与对照组的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但观察组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可更好的减轻非外伤性脑出血患者炎症反应,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的有效术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微创血肿清除术联合依达拉奉对急性脑出血炎症因子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138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微创血肿清除术和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注射剂静滴,2次/d。2组患者均治疗14 d为1疗程。对2组治疗后NIHSS评分、TNF-α、IL-6、CRP及临床总有效率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 2组治疗后NIHSS评分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33、6.93,P<0.05)。观察组改变更明显,明显优于对照组(t=3.89,P<0.05)。治疗后2组的TNF-αI、L-6和CRP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t=8.54、9.36、8.92,对照组t=6.33、7.32、6.70,P<0.05)。观察组改善更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38、3.84、3.42,P<0.05)。2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9.0%和73.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05,P<0.05)。结论微创血肿清除术联合依达拉奉能明显降低急性脑出血炎症反应,改善神经功能恢复,优于单独应用微创血肿清除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压氧早期治疗对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及血清hs-CRP水平的影响。 方法将78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高压氧组(42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给予开颅血肿清除手术、控制血压、脱水降颅压和营养神经等常规治疗,高压氧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于术后第5天开始高压氧治疗,每天1次,共20 d。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入院时、手术后第5天及高压氧20 d后脑水肿程度、血清hs-CRP水平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高压氧组患者治疗后治疗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高压氧组和对照组脑水肿体积和血清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高压氧组脑水肿体积和血清hs-CRP减少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HICH患者血清hs-CRP水平与脑水肿程度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 结论高压氧早期治疗能显著促进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减轻患者脑水肿程度及降低血清hs-CRP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与神经内镜下经外侧裂入路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07例HICH患者资料,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48例为小骨窗组,神经内镜下经外侧裂入路血肿清除术59例为神经内镜组。对比2组患者手术一般情况以及血肿清除率,比较2组患者术前及术后7 d的预后情况、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以及神经功能指标含量变化,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结果 神经内镜组的手术时间、脑脊液恢复时间以及置管时间较小骨窗组均显著缩短(P<0.05),术中出血量较小骨窗组显著减少(P<0.05),血肿清除率小骨窗组显著提高(P<0.05);术后7 d,神经内镜组和小骨窗组的GOS评分较术前均显著提升(P<0.05),NFDS评分较术前均显著降低(P<0.05),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神经内镜组和小骨窗组的血清IL-6水平均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但神经内镜组显著低于小骨窗组(P<0.05);2组血清NSE水平、血清S100蛋白含量相比术前均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小骨窗微创开颅术和颞叶微创穿刺引流术两种术式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4例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手术方式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6例采用颞叶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观察组38例行小骨窗微创开颅术,对2组患者术后相关临床指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术后血肿清除率观察组优于对照组,2组术后病死率、再出血率及术后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患者远期生活质量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骨窗微创开颅术较颞叶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可提高中等量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改良Kronlein定位神经内镜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12—2022-08在亳州市人民医院接受神经内镜术治疗的7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组32例采取改良Kronlein定位神经内镜术治疗,对照组44例采取常规神经内镜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术后残余血肿量及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变化、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率、术后第1天及第7天复查颅脑CT残余血肿量均低于对照组,术后第3天及第7天GCS评分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Kronlein定位神经内镜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有利于降低手术损伤,减少术后残余血肿量,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改善预后,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与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重型脑室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01—2021-11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重型脑室出血患者112例为研究对象。A组(n=56)采用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治疗,B组(n=56)采用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比较2组手术情况、血肿清除率、日常生活能力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A组手术时间(1.21±0.68)h、术中失血量(33.14±6.21)m L、血肿清除时间(5.38±1.25)d、脑脊液恢复时间(8.36±1.25)d、置管时间(2.03±0.62)d均少于B组;A组患者术后GCS评分(12.85±0.68)分、术后GOS评分(3.68±0.41)分高于B组;A组术后1个月残余血肿体积为(2.18±0.47)mL,低于B组的(13.31±1.78)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3个月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后1周的NIHSS评分为(7.09±1.93)分,低于B组的(11.98±2.79)分;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36%,低于B组的1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内镜下颅内血肿清除术与开颅血肿清除术在高血压脑出血(HICH)中的治疗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绵阳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自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HICH且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共108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内镜组与开颅组,每组54例。观察2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再出血、颅内感染、肺部感染等并发症情况。对比2组患者术后3周的GCS评分以及术后6个月的日常生活能力量表预后分级差异。 结果内镜组患者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均低于开颅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周时内镜组中意识清醒及轻度意识障碍患者的数量多于开颅组,重度意识障碍及深昏迷或脑死亡的患者数量少于开颅组;且术后6个月时内镜组患者的预后良好率高于开颅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开颅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与传统的扩大翼点入路去大骨瓣颅内血肿清除术式相比,神经内镜技术提高减少了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改善了部分患者的预后,在手术治疗HICH的过程中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脑出血微创术后患者早期康复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22-05—2023-05北京市和平里医院收治的脑出血微创术后患者102例,随机分为2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训练,研究组采用早期康复治疗,对比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神经功能、认知功能、心理状态评分以及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干预后ADL、FMA、SF-36评分均较对照组高(P<0.05)。研究组干预后MMSE评分较对照组高,NIHSS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研究组干预后抑郁、焦虑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脑出血微创术后患者采取早期康复治疗,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减轻神经功能缺损,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负性心理状态和认知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和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1.
王星  隗麟懿 《卒中与神经疾病》2018,25(4):424-426+460
目的 探究外侧裂-岛叶入路对基底节出血患者的神经功能预后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基底节出血患者随机分组,5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颞叶皮层手术入路,观察组85例患者采用外侧裂-岛叶手术入路,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血肿清除率; 治疗3、7和14 d后用NIHSS评分和GCS评分评价2组患者的恢复情况; 治疗14 d后检测患者血清中CRP、TNF-α、IL-6及IL-8水平; 2组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 治疗90 d后随访,比较2组的长期预后。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血肿清除率>90%的患者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治疗7 d后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和GC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患者的炎性因子指标恢复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2组不良反应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2组患者发病90 d后随访显示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外侧裂-岛叶入路可改善基底节出血患者的神经功能预后,有效改善体内炎性因子的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术前精准定位在神经内镜手术治疗自发性基底核区出血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19年5月福建省立医院南院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50例自发性基底核区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5例术前采用自主研发的血肿定位贴精准定位后行神经内镜手术治疗(简称神经内镜组);25例采用传统开颅显微镜手术治疗(简称开颅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包括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及血肿清除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住院时间以及术后6个月的格拉斯哥预后评级(GOS)的评估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术前出血量、发病至手术时间及术前NIHS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神经内镜组与开颅组比较,手术时长分别为(1.8±0.2)h、(2.4±0.3)h;术中出血量分别为(60.1±5.0)ml、(90.1±7.1)ml;血肿清除率分别为(95.4±4.8)%、(80.4±8.7)%,两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术后1周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均低于术前(均P<0.001);术后1周神经内镜组与开颅组患者的NIHSS评分分别为(12.0±2.4)分、(14.2±2.1)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内镜组与开颅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分别为(12.0±1.2)d、(14.1±1.0)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6个月的GO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于自发性基底核区出血,与开颅显微镜手术比较,经术前精准定位后行神经内镜手术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提高血肿清除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3D-slicer软件辅助神经内镜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2015年5月至2017年1月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60例,其中30例采用3D-slicer软件辅助神经内镜手术(A组),30例小骨窗开颅在显微镜下清除血肿(B组)。结果 A组手术时间、血肿消失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少于B组(P<0.05);A组血肿清除率明显高于B组(P<0.05)。A组术后发生肺部感染1例、急性肾损伤1例;B组术后发生再出血4例、消化道出血1例、肺部感染4例、急性肾损伤3例、颅内感染2例。A组并发症总发生率(6.7%,2/30)明显低于B组(33.3%,10/30;P<0.05)。结论 在3D-slicer软件辅助下,神经内镜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定位精确,可提高血肿清除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超早期强化降压治疗对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07-2016-08信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脑出血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降压治疗,观察组给予强化降压治疗,对比2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血浆MMP-9水平、水肿量及血肿量。结果2组治疗前NIHSS评分、血浆MMP-9水平、水肿量及血肿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4d,观察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5d,观察组血浆MMP-9水平及水肿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h,观察组血肿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早期强化降压治疗可有效降低血浆MMP-9水平,减轻神经功能缺损,同时减少血肿量及水肿量,对提高患者预后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究锁孔入路内镜辅助血肿清除术在治疗丘脑出血方面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研究80例丘脑出血患者,其中40例接受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治疗,此为观察组(神经内镜组),另40例接受硬通道穿刺引流治疗,归入对照组(微创血肿穿刺组),涉及到的观察指标有血肿清除率、并发症发生率、白细胞介素(IL)-6、IL-8水平与GOS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下早期脑室内血肿清除联合第三脑室底造瘘术(ETV)治疗丘脑出血破入脑室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68例丘脑出血破入脑室的临床资料。36例(观察组)行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联合ETV,术后留置脑室外引流管;32例(对照组)行脑室外引流术(EVD)并联合尿激酶血肿腔注入。术后随访12~26个月,平均(23±2.1)个月。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86.1%,31/36)明显高于对照组(62.5%,20/32;P<0.05)。观察组留置脑室外引流管时间[(1.8±1.1) d]较对照组[(4.8±1.8) d]明显缩短(P<0.05)。观察组术后脑积水发生率(12.9%,5/36)明显低于对照组(37.5%,12/32;P<0.05)。观察组术后颅内感染发生率(0%)与对照组(6.3%)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均未发生过度引流、脑疝、再次出血。结论 神经内镜下早期血肿清除联合ETV治疗丘脑出血破入脑室安全有效,可明显降低术后分流依赖性脑积水发生率,显著改善病人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神经导航辅助微创穿刺血肿引流术(NAMIEH)、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SWCEH)与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LBFEH)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及术后再出血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6年9月至2019年3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一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34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NAMIEH组38例、SWCEH组45例与LBFEH组51例。记录2组患者术前及术后7、14 d出血量、GCS评分、NIHSS评分、Barthel指数以及治疗后临床疗效并进行比较,并将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术后再出血影响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3组患者术前出血量、GCS评分、NIHSS评分及Barthel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术后7、14 d出血量、GCS评分、NIHSS评分及Barthel指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术前及术后7、14 d出血量及NIHSS评分均依次明显降低,GCS评分及Barthel指数均依次明显升高,且组内任意两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AMIEH组、SWCEH组再出血、血肿残留及并发症发生率均分别明显低于LBFEH组,NAMIEH组再出血发生率(10.53%)、血肿残留发生率(5.26%)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5.79%)均明显低于SWCEH组(P<0.05)。以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术后再出血为因变量,对单因素分析中的可能术后再出血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糖尿病、术前收缩压、发病至手术时间、血肿形状、破入脑室、术前出血量、术前GCS评分、术前NIHSS评分、术前Barthel指数、凝血功能异常、术后并发症及总住院时间为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术后再出血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 结论NAMIEH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SWCEH及LBFEH,可有效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明显降低再出血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且合并糖尿病、术前收缩压、发病至手术时间等为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术后再出血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rt-PA溶栓时机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伴心房颤动患者的溶栓效果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4月-2017年8月收治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伴心房颤动患者共124例,其中发病后3~4.5 h行rt-PA溶栓共64例设为对照组,发病后3 h内行rt-PA溶栓共60例设为观察组; 比较2组患者溶栓有效率、治疗前后NIHSS评分、随访mRS评分及严重出血事件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溶栓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2组患者治疗后1和7d NIHS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 d 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2组患者治疗后7d 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2组患者随访mRS评分分级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2组患者出血性脑梗死和脑部症状性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脑实质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伴心房颤动患者在发病后3 h内行rt-PA溶栓在可提高溶栓效果和促进受损神经功能恢复方面较发病后3~4.5 h溶栓具有明显优势,但在远期疗效和严重出血事件发生风险方面两者接近。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对比分析术中超声引导神经内镜手术和脑室外引流术治疗脑室血肿伴铸型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选取我科2016年5月至2018年11月间脑室血肿伴铸型的患者60例,根据脑室血肿伴铸型的类型分为三型,采取分层数字随机法将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n=30)采取传统的脑室外引流术治疗,实验组(n=30)则采取术中超声引导神经内镜下脑室内血肿清除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实验组术后24 h血肿清除率、术后24小时GCS评分、术后6月Barthel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引流管带管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缩短,同时降低死亡率(P<0.05);实验组术区再出血、分流依赖性脑积水、颅内感染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术中超声引导下神经内镜手术治疗脑室血肿伴铸型是安全、有效的,该治疗方案优于脑室外引流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