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7~12岁小儿静脉输液中无痛穿刺技术的应用价值分析。 方法 选择某医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接诊治疗的130例行静脉输液的患儿,将130例患儿平均分为65例参照组(实施常规穿刺技术)与65例实验组(实施无痛穿刺技术),比较2组患儿一次穿刺成功率、疼痛情况、患儿配合度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 结果 参照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84.61%、无痛发生率为69.23%、配合率为76.92%、护理满意度为84.61%,实验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5.38%、无痛发生率为92.30%、配合率为98.46%、护理满意度为98.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小儿静脉输液中开展无痛穿刺技术,不仅可以提高患儿一次穿刺成功率、配合率,同时可以降低或消除疼痛程度,强化护理质量,因此,值得临床使用并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为减少患儿静脉输液不良事件的发生,分析心理护理对提高小儿静脉输液穿刺成功率。方法 选取2020年1—12月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门诊接收的70例静脉输液患儿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心理护理。由专人负责统计记录一次穿刺成功率、不良事件发生率、静脉输液依从性,并使用科室自拟不记名问卷调查满意度,并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4.29%,高于对照组的7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85,P<0.05)。观察组静脉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为5.71%,低于对照组的2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00,P<0.05)。观察组静脉输液总依从率为97.14%,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81,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总满意率为97.14%,高于对照组的8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68,P<0.05)。结论 应用心理护理可以提高小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延续性护理在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带管出院白血病化疗患儿中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11月—2020年11月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白血病患儿8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和干预30 d患儿家属负性情绪[焦虑分量表(HAD-A)和抑郁分量表(HAD-D)]评分和自我护理能力[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评分,置管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儿家属HAD-A(7.02±1.34)分、HAD-D(5.21±1.29)分,分别低于对照组的(9.89±1.52)分、(7.24±1.38)分,有统计学差异(t=9.395、7.128,P<0.000)。干预后观察组ESCA(110.87±13.51)分,高于对照组的(98.76±13.24)分,有统计学差异(t=4.246,P<0.000)。观察组置管并发症总发生率4.55%,低于对照组的18.18%,有统计学差异(χ2=4.062,P=0.044)。结论 延续性护理能够缓解PICC带管出院白血病化疗患儿家属消极情绪,提升家属自我护理能力,减少置管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学龄自闭症儿童语言障碍表现及其教育训练对策。方法 选择为本院于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66名自闭症儿童语言障碍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予以对照组患儿一对一的语言训练,予以观察组患儿一对二或小组形式进行语言训练,在6个月后采用S-S法比较2组患儿的语言能力和综合能力以及患儿家属的满意程度。结果 经过2种不同的教育训练方式,观察组患儿的教育训练的总有效率为96.96%,对照组患儿的教育训练的总有效率为63.63%,观察组患儿的教育训练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儿(χ2=11.591,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对护理满意率为93.9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家属的75.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43,P<0.05)。结论 对自闭症儿童语言障碍患儿予以一对二或小组的形式进行语言训练,可以促进患儿相互学习和模仿,提升患儿的语言能力和认知能力,效果比一对一形式的训练更好,能够提升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提升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心理学干预对儿科静脉输液操作过程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2—4月收住的患儿35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75例。对照组采用单纯的静脉穿刺,观察组在静脉穿刺时给予心理学干预。对两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及患者家属满意度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对照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80.00%,观察组为93.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儿家属满意率83.43%,观察组98.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科静脉输液过程中应用心理学干预提高了静脉穿刺成功率和家属满意率,融洽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PDCA循环护理对支气管哮喘患儿治疗依从性及复发率的影响。方法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某医院2016年7月—2018年2月收治的84例支气管哮喘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儿在对照基础上采取PDCA循环护理干预,比较2组护理满意度、治疗依从性及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患儿护理满意度为95.24%,较对照组的76.19%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22,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依从性为90.48%,较对照组的73.81%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77,P<0.05);观察组患儿复发率(19.05%)低于对照组(45.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04,P<0.05)。结论 支气管哮喘患儿采用PDCA循环护理可有效提高治疗依从性,降低复发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马利  郝盼盼  史青 《中国校医》2018,32(8):606-607
目的 探讨小学生近视预防保健护理措施及意义。方法 选择2016月1月至2017年1月期间在本院接受诊治的近视患儿共110例进行研究,随机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实施预防保健护理,观察2组护理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4.5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73%(χ2=9.56;P<0.05);观察组患儿近视改善优良率为74.55%,显著优于对照组的54.55%(χ2=4.80;P<0.05)。结论 引起小学生近视的原因较多,一般认为与遗传、营养、环境及行为等因素有关,而加强预防保健护理可进一步改善儿童近视程度,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温连连 《中国校医》2018,32(3):224-225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在儿科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于2016年3月—2017年4月在本院自愿接受治疗的肺炎患儿13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5例。对照组患儿进行传统的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儿进行人性化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护理满意度、护理纠纷事件的发生率以及护理干预后两组患儿的症状消失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有效率为98.46%,与对照组(83.08%)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护理满意度为95.38%,与对照组(80.0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能够有效降低肺炎患儿的症状恢复时间、提高临床有效率、提高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有很好地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临床医学工程》2019,(3):379-380
目的探讨三步宣教法应用于儿科门诊输液厅静脉留置针穿刺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儿科门诊输液厅接受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患儿500例,根据护理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三步宣教法。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家属知晓率和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液体外渗、留置针移位/脱落、自行拔针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穿刺前,两组患儿家属对留置针保护知识的知晓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拔针后,观察组家属对留置针保护知识的知晓率为79.2%,高于对照组的56.8%(P <0.05)。观察组家属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三步宣教法应用于儿科门诊输液厅静脉留置针穿刺中,可提高患儿和家属的配合度,有利于各项护理措施的落实,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预防患儿静脉输液外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9月在郑州市某医院儿科接受静脉输液治疗的142例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儿分为研究组(n=74)与对照组(n=68)。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小儿静脉输液护理措施;研究组患儿采用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比较2组患儿一次性静脉穿刺成功率、静脉输液外渗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儿一次性静脉穿刺成功率(95.9%)高于对照组(8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31,P0.05)。研究组患儿静脉输液外渗发生率(1.4%)低于对照组(1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38,P0.05)。结论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不仅能提高静脉输液患儿一次性静脉穿刺成功率,降低静脉输液外渗发生率,还能减轻患儿的痛苦,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程序化隔离输液室管理对医院感染诱发冬季儿童输液室继发性肺炎的效果及分析。方法 选取2018年11月—2018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300例患有上呼吸道感染性非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均接受本院传统大儿科输液室输液,观察组均接受本院特定隔离输液室输液并实施程序化管理。两组患儿病情诊断差异无显著性,且接受相同的治疗方案及治疗周期,对比分析不同输液条件对患儿继发性肺炎发生率、康复率及血液生化指标变化。结果 治疗前后两组患儿血浆中白细胞总数均呈现上升趋势,其中治疗后对照组(17.17±4.34×109/L)高于观察组(13.43±1.24×109/L)(P<0.05); 观察组患儿治疗期间继发性肺炎发生率(0.7%)显著低于对照组(10.00%)(P<0.05); 观察组康复出院率(94.67%)高于对照组(86.00%)(P<0.05)。结论 实施特定隔离输液室程序化管理可显著降低医院感染诱发的冬季儿科输液室继发性肺炎发生率,具有重要临床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究儿童孤独症患儿实施家庭综合护理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本康复中心2016年5月—2017年1月收治的80例儿童孤独症患儿,采用奇偶法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予以对照组患儿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接受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家庭综合护理,对比2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经护理干预后,在孤独行为方面对照组得分为(89.1±11.2)分,观察组为(72.4±8.7)分,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447,P<0.05);在孤独治疗后评比方面对照组得分为(91.4±12.8)分,观察组为(79.6±11.3)分,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71,P<0.05)。结论 对患儿实施家庭综合护理,能够使患儿孤独症的临床表现得到有效改善,增强患儿生活自理能力,促进其积极融入社会,提高患儿及家属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儿科静脉穿刺输液中存在的问题及护理对策分析。方法:我院2015年1月至2015年4月共对614例患儿进行静脉输液穿刺,记为对照组,并根据穿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采用持续质量改进后,在2015年5月至2015年8月期间对638例患儿进行静脉输液穿刺,记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儿的静脉输液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经持续质量改进的静脉输液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高于对照组,存在的问题更少,差异均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儿的一次穿刺成功率及患儿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科静脉穿刺输液中存在的问题较多,采用持续质量改进,能有效的提高穿刺成功率和患儿静脉输液的依从性,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起到很好的改进和预防作用,值得在儿科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小儿静脉输液应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至我院儿科住院治疗的患儿400例为研究对象,并按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200例,对照组我们予以普通的静脉穿刺术护理,而观察组我们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在疼痛评分、穿刺次数、输液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家属护理满意度上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在各观察指标上的评价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静脉输液的过程中,护理干预可以减轻穿刺疼痛感,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张蕊 《中国校医》2018,32(1):25-26
目的探究糠酸莫米松联合腺样体切除治疗对慢性鼻-鼻窦炎患儿临床症候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慢性鼻-鼻窦炎患儿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8例。对照组患儿给予糠酸莫米松雾化吸入辅助治疗,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采用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对2组患儿随访3个月,比较其治愈率、临床症候改善效果、生活质量改善效果及患儿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9.56,P<0.01);观察组患儿鼻塞、脓涕及流鼻血等临床症状出现率明显小于对照组(χ2分别=4.80、4.02、5.03,P值均<0.05);观察组患儿SF-36中生理机能、生理职能及躯体疼痛3个维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分别=2.37、3.78、2.75,P值均<0.05);观察组患儿家属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χ2=10.34,P<0.01)。结论糠酸莫米松联合腺样体切除术对慢性鼻-鼻窦炎患儿的临床症候及生活质量改善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给予麻疹患儿优质护理控制并发症及总体效果。 方法 选取78例2016年3月—2017年5月在某儿童医院治疗的麻疹患儿分为对照组(39例,常规护理)、观察组(39例,优质护理),观察2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总疗效。 结果 观察组患儿皮疹消退、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10.26%)低于对照组(35.90%),治疗总有效率(97.44%)高于对照组(82.05%),家属满意度评分为(96.84±7.58)分,高于对照组的(80.64±7.6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给予麻疹患儿优质护理干预,可明显减少并发症,提高总疗效,使患儿更快康复,提升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急性护理干预在儿童高空坠落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6月—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38例发生高空坠落伤的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9例,对照组患者均接受传统护理,观察组患儿均接受急性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儿的临床护理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在急诊科停留时间、总抢救时间方面,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抢救结果方面,观察组抢救成功率(94.74%)显著高于对照组(63.16%,P<0.05),抢救死亡率(0%)低于对照组(26.32%,P<0.05);2组患儿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5.26% VS 26.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高空坠落伤治疗中实施急性护理干预可显著缩短总抢救时间及提高抢救成功率,具有重要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通过微信平台的远程护理对恶性肿瘤患儿生活质量和家属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将某医院2015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入院的80例恶性肿瘤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随访法进行指导教育,实验组在常规随访的基础上,通过微信平台实施远程延续性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患儿在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情况及和家属满意度情况。结果 干预前对照组与实验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普适性核心量表评分(PedsQLTM4.0)、生存质量癌症模块量表评分(PedsQLTM3.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后PedsQLTM4.0与PedsQLTM3.0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PedsQLTM4.0评分情况,实验组为(83.77±3.14),较对照组的评分(73.18±3.85)有所升高(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PedsQLTM3.0评分情况均有所升高,实验组较对照组升高 [(71.14±12.30) vs (82.32±8.57)](P值均<0.05);实验组患儿家属满意度(97.50%)高于对照组(82.50%),(χ2=5.000,P<0.05)。结论 微信延续性护理可提高恶性肿瘤患儿的生活质量和患儿家属满意度,简易便行,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刘华  侯宇 《中国校医》2019,33(6):452-453
目的对比桡动脉不同角度进针采血的效果。方法本院2017年8月—2018年2月进行桡动脉穿刺采血的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均采取一字定位法进行桡动脉穿刺,其中观察组采用进针角度与皮肤呈90°进针采血,对照组采用进针角度30°~45°进针采血,比较2组患者的穿刺、疼痛程度及局部血肿情况。结果观察组穿刺成功率和无痛率分别为95.0%和45.0%,高于对照组的75.0%和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局部血肿发生率为2.5%,低于对照组的1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桡动脉采血时,采取垂直进针法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PDCA循环对消化内镜治疗患者配合度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19年2月某医院收治的消化内镜治疗患者204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10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PDCA循环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配合度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配合度为92.16%,高于对照组的70.59%,(χ2=15.653,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5.88%,低于对照组的18.63%,(χ2=7.704,P<0.05)。结论 对消化内镜治疗患者采取PDCA循环护理模式,可提高患者配合度,并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