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张军伟  刘珏 《中国药师》2017,(5):911-952
摘 要 目的:优选甲硝唑温敏凝胶的处方工艺。方法: 以胶凝温度和24 h累积释放度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考察泊洛沙姆407(P407)、泊洛沙姆188(P188)、海藻酸钠和聚乙二醇4000(PEG4000)用量4个因素,筛选温敏凝胶的最佳处方。采用HPLC法测定甲硝唑温敏凝胶的体外释放度,并与市售普通凝胶剂进行比较。结果: 温敏凝胶最佳处方组成为: 20% P407,18% P188,0.1%海藻酸钠,1.5% PEG4000。制得的甲硝唑温敏凝胶累积释放度高,胶凝温度适宜。与市售凝胶相比,阴道滞留性明显提高。结论:该处方设计合理,制备工艺可行。  相似文献   

2.
摘 要 目的:制备诺氟沙星阴道用温度敏感原位凝胶,并考察其体外药物释放行为。方法: 以泊洛沙姆为基质,采用冷溶法制备诺氟沙星阴道用温度敏感原位凝胶,考察泊洛沙姆407与泊洛沙姆188的用量对胶凝相变温度的影响,采用星点设计 效应面法优化其处方,并考察其体外药物释放行为。结果: 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随着泊洛沙姆407用量的增大胶凝化温度逐渐降低,随着泊洛沙姆188用量的增大胶凝化温度逐渐升高,通过优化得到诺氟沙星阴道用温度敏感原位凝胶的最佳处方为:泊洛沙姆407的浓度为20.6%(w/v),泊洛沙姆188的浓度为5.7%(w/v),在温度为36.5 ℃以上可发生胶凝。药物在温度敏感原位凝胶中呈持续缓慢释放,6 h药物的累积释放度为87.5%±5.4%。结论: 诺氟沙星阴道用温度敏感原位凝胶具有很好的温度敏感性,可以延缓药物释放,有望开发成为一种新型阴道给药制剂。  相似文献   

3.
崔颖  赵瑛 《中国药师》2020,(4):651-654
摘要:目的:制备硫酸软骨素眼用温敏凝胶,并考察其体外释放度和房水动力学。方法:选用泊洛沙姆407(P407)、泊洛沙姆188(P188)和聚卡波菲为凝胶基质,正交试验L9(34)确定处方组成,通过含量测定、胶凝温度(T1)、人工泪液稀释后的胶凝温度(T2)、凝胶黏度(P)、眼部刺激性试验考察其质量,体外释放度和房水动力学考察其体内疗效。结果:最佳处方组成为硫酸软骨素3%,P407 16%,P188 3%,聚卡波菲1%。凝胶制剂的T1为27.38℃,T2为34.28℃,P为740 cpa,眼部刺激性符合要求,体外释放度和房水动力学均优于溶液剂。结论:所制备的硫酸软骨素眼用温敏凝胶各项质量指标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4.
摘 要 目的:制备硫酸阿托品眼用温敏凝胶并考察其体外药物释放行为。方法: 以泊洛沙姆407(P407)和泊洛沙姆188(P188)的用量为考察因素,模拟泪液稀释前后的胶凝温度为考察指标,采用星点设计 效应面法优化处方并进行验证;采用无膜溶出模型考察凝胶的体外溶蚀与药物释放行为。结果: 以处方中含有P407 23%、P188 5%为最佳处方,效应面法优化处方的预测值和实测值偏差均小于5%;凝胶溶蚀速率决定药物释放速率,且两者均符合零级动力学方程。结论: 星点设计 效应面法可用于硫酸阿托品眼用温敏凝胶的处方优化,所建立的模型预测性良好;最优处方的制剂体外释放缓慢,符合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5.
目的 应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研制左氧氟沙星温度敏感型眼用凝胶,优化处方工艺,以期获得可用于白内障术后感染的眼用制剂。方法 选择泊洛沙姆407(P407)和泊洛沙姆188(P188)作为凝胶温敏材料,以凝胶温度为响应值,通过星点设计-效应面法进行模型拟合;采用无膜溶出模型考察药物的体外溶蚀行为与释放度。结果 模型拟合获得优化处方:P407浓度25.23%、P188浓度1.89%,胶凝温度的实测值与预测值相对偏差<5%。泪液溶蚀是影响药物释放的主要因素。结论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得到的左氧氟沙星眼用温敏型凝胶处方精密度较高,可作进一步推广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制备盐酸美普他酚鼻用温敏型凝胶并考察其体外释放特性。方法:以盐酸美普他酚为主药,泊洛沙姆P407为凝胶材料制备凝胶;以影响制剂胶凝温度的泊洛沙姆P407、P188及PEG6000用量为考察因素,胶凝温度为考察指标进行正交试验优选处方;同时采用改良的Franz扩散池法,以生理盐水为介质进行体外释放特性评价。结果:以处方中含有泊洛沙姆P407为20%、泊洛沙姆P188为3%、PEG6000为2%为最佳处方,平均胶凝温度为32.4℃。所制制剂15min即释药约25%,体外释药行为符合Higuchi方程。结论:该制剂处方设计和工艺方法可行,并具有一定的缓释特性,适合鼻腔给药。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制氨来呫诺眼用温敏凝胶。方法采用冷法工艺制备氨来呫诺眼用温敏凝胶,以泊洛沙姆407和泊洛沙姆188为温敏凝胶材料,以二者用量为考察因素,以人工模拟泪液稀释前后的胶凝温度为考察指标,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进行处方优化并验证。结果氨来呫诺眼用温敏凝胶优化处方P407和P188的质量浓度配比为190∶40,胶凝温度为28.37℃,经模拟泪液稀释后胶凝温度为32.63℃。结论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处方的方法可行,建立的数学模型预测性好,该眼用温敏凝胶满足眼部用药的设计要求,可进一步研究开发。  相似文献   

8.
目的:制备盐酸布替萘芬阴道用温敏水凝胶并考察其体外释放度。方法:以泊洛沙姆为基质,筛选最佳处方以达到合适胶凝温度,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建立含量测定方法考察体外释放度。结果:结果显示以1%盐酸布替萘芬、0.1%山梨酸钾、2%甘油、5%聚山梨酯80、12%泊洛沙姆407及5%泊洛沙姆188为配方制备的温敏水凝胶在35℃时产生胶凝,体外释放度考察结果显示8 h可释放超过90%的药物。结论:本研究制备的盐酸布替萘芬阴道用温敏水凝胶具有很好的温度敏感性及黏附性,具有缓释特性且给药方便,是一种值得开发的药物制剂。  相似文献   

9.
宋玲  胡拥军 《中国药师》2021,(7):361-364
摘要:目的:优化羧甲基壳聚糖(CCS)阴道温敏性原位凝胶的处方,并对其体外性质进行考察。方法:拟定CCS质量分数为1.0%,以pH 4.2乳酸-乳酸钠为缓冲体系,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胶凝温度(Tgel)为评价指标,以正交试验优化泊洛沙姆407(P407)、泊洛沙姆188(P188)、甘油及聚卡波菲(PCP)的用量。对最佳处方制备的CCS温敏性原位凝胶的pH、胶凝时间、黏度及体外释药特性进行考察。结果:优化的最佳处方为18%P407,5%P188,5%甘油及0.4%PCP。最佳处方制备的CCS温敏性原位凝胶平均Tgel为29.5℃,pH为4.12,胶凝时间为22.6 s,在8个温度单位内完成黏度的增加,体外释药符合一级动力学过程,且主要由基质溶蚀控制。结论:CCS温敏性原位凝胶体外性质符合阴道给药制剂的要求,并可迅速发生相转变,可望在阴道局部发挥缓释长效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采用安全性高、生物相容性好的常用凝胶材料制备白藜芦醇原位漂浮凝胶,并对处方进行优化,获得具有温敏性质的可漂浮于膀胱内并长时间持续释放药物的凝胶剂,用于膀胱癌的膀胱灌注化疗。方法:以泊洛沙姆407、泊洛沙姆188、海藻酸钠、碳酸钙、碳酸氢铵为辅料,冷溶法制备凝胶;以胶凝温度、胶凝时间为指标,采用星点设计-响应面法对泊洛沙姆407、泊洛沙姆188、碳酸氢铵的用量进行优化;对优化处方进行温敏性能、漂浮性能和释药性能评价。结果:最优处方为白藜芦醇30%,泊洛沙姆407 17.2%,泊洛沙姆188 5.5%,海藻酸钠0.15%,碳酸钙0.06%,碳酸氢铵0.15%。该处方的胶凝温度为28℃~29℃,胶凝时间为50 s,药物以扩散方式从漂浮凝胶中缓慢释放,持续释放时间超过48 d。结论:白藜芦醇原位漂浮凝胶具有膀胱内长时间持续释放药物的性质,可以作为膀胱癌治疗中膀胱灌注化疗的替代给药形式,具有提高患者依从性的优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制雌二醇阴道用生物黏附性温敏型凝胶(E2-VTISG),并进行热力学和流变学考察。方法:采用冷法工艺制备E2-VTISG。采用倒试管法测定胶凝温度(Tgel),以Tgel为考察指标,泊洛沙姆P407,泊洛沙姆P188为主要影响因素,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进行处方筛选。采用黏度计测定表观粘度,采用动态流变学实验测定温敏凝胶在相变过程中的流变参数。结果:雌二醇阴道用生物黏附性温敏型凝胶的最优处方的基质配比为P407:P188:甘油:PCP:尼泊金乙酯=18:2.96:5:0.2:0.2,实测胶凝温度为33.4℃。结论:星点设计-效应面法筛选E2-VTISG处方预测性良好,流变学结果显示优化后的雌二醇温敏凝胶符合阴道局部用药要求。  相似文献   

12.
目的:以吡嘧司特钾为模型药物,制备眼用原位温度敏感凝胶,考察其体外释放度。方法:以泊洛沙姆407/188为基质,筛选最佳处方以达到合适的胶凝温度,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吡嘧司特钾含量并以无膜溶出模型考察体外释放度。结果:处方中以5%甘露醇为溶媒,0.1%吡嘧司特钾(w/v)、0.01%苯扎溴铵(v/v)、6%泊洛沙姆188(w/v)和20%泊洛沙姆407(w/v)的组成可以达到最适胶凝温度,经影响因素试验考察证明该制剂性质稳定,体外释放度考察结果表明药物的释放与时间成线性关系。结论:本文制备的吡嘧司特钾眼用原位温度敏感凝胶具有很好的温度敏感性,能够延长药物在眼部停留时间且给药方便,有望开发成为一种新型眼用给药制剂。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制备莫匹罗星壳聚糖纳米粒(Mupirocin-loaded chitosan nanoparticles,Mup-loaded CNs)原位凝胶,并考察其体外抗菌活性。方法:采用离子凝胶化法制备Mup-loaded CNs,以药物与壳聚糖比例(X1)、pH值(X2)、搅拌速度(X3)作为考察对象,以药物包封率(Y)作为评价指标,运用Box-Behnken实验设计法优化Mup-loaded CNs处方和制备工艺;采用Malvern Zetasizer Nano型激光粒度仪测定其粒径分布和Zeta电位,透射电镜观察微观形态;以泊洛沙姆407作为凝胶基质将Mup-loaded CNs制备成原位凝胶;并比较了莫匹罗星软膏、Mup-loaded CNs以及原位凝胶的体外抗菌活性。结果:优化得到Mup-loaded CNs处方组成及制备工艺为:药物与壳聚糖比例为0.2、pH值为3.5、搅拌速度为350 r·min-1,Mup-loaded CNs的包封率为(89.5±1.8)%,平均粒径为(217.8±10.5) nm,PdI为(0.158±0.015),Zeta电位为(24.8±1.8) mV;在透射电镜下可观察到Mup-loaded CNs呈近似呈球形或类球形分布,粒径分布较均匀;Mup-loaded CNs原位凝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均有较好的抗菌效果。结论:Mup-loaded CNs原位凝胶处方设计合理,制备工艺简单,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能和抗菌活性,有望成为Mup外用给药的一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   

14.
目的:考察布地奈德灌肠用温敏性凝胶的体外释放度及体内滞留性。方法:制备布地奈德温敏凝胶灌肠液,采用动态透析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体外释放度研究;以新吲哚菁绿IR820为荧光标记物,昆明小鼠为受试动物,应用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检测不同时间点温敏凝胶灌肠液在小鼠体内的滞留情况。结果:含有增溶剂的布地奈德温敏凝胶灌肠液在体外能缓慢并完全地释放,体外释药曲线符合Higuchi方程,12 h释放在80%以上,普通灌肠液12 h的累积释药率不到60%;通过对新吲哚菁绿标记物观察,温敏凝胶剂在体内至少可以停留12 h,普通灌肠液体内4 h时几乎不能观察到荧光信号。结论:布地奈德温敏凝胶灌肠液可延长药物在体内的滞留时间,延缓药物释放。  相似文献   

15.
目的:引入f2相似因子法对通脉浓缩丸与原制剂通脉丸中两指标成分竹节香附素A(RDA)及苯甲酰新乌头原碱(BZC)的释放曲线进行分析,以对比评价其体外释放。方法: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通脉浓缩丸与原制剂中指标成分RDA和BZC的体外释放率,并进行f2相似因子计算。结果:通脉浓缩丸与原制剂中两指标成分的f2均大于50,说明工艺改变前后两指标成分的体外释放曲线具有较好的相关性。结论:f2相似因子法可运用于制剂工艺改变前后指标成分的体外释放评价。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制备平阳霉素壳聚糖温度敏感型原位凝胶,并进行流变学性质研究及体外评价。方法:采用流变仪考察平阳霉素原位凝胶体系的流变学性质。通过体外释放及体外降解研究,对制剂进行体外评价。结果:流变学研究表明,随着温度升高到37℃左右时,原位凝胶溶液发生了从溶液向凝胶的相转变过程。体外释药的研究表明,药物能持续释放10 d以上,累积释放量达到85%以上。结论:以上结果表明平阳霉素原位凝胶符合介入栓塞要求,体外具有明显缓释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制备苦参碱缓释微球并考察其体外释放度。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优选处方,乳化-固化法制备苦参碱微球,对其包封率、形态、粒径及体外释药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苦参碱白蛋白微球平均粒径为12.64 μm,大小均匀。平均包封率为79.60%±0.98%。体外释放符合零级方程,t1/2为46.8 h。结论:苦参碱缓释微球制备方法简便,缓释效果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应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对尼可地尔胃漂浮缓释片进行处方优化。方法:采用粉末直接压片法,以制剂辅料中HPMC、十八醇和碳酸氢钠的用量为考察因素,以1,4,8 h的累积释放度和漂浮性能为评价指标,应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制剂处方,并对胃漂浮缓释片释药机理做初步研究。结果:最佳制剂处方为:HPMC 60 mg、十八醇40 mg、碳酸氢钠30 mg;经处方验证,体外累积释放度的预测值与实测值偏差<5%,起漂时间<5 min,续漂时间>8 h;经Ritger-Peppas方程拟合,n=0.5357,提示该缓释片体外释放为非Fick扩散,具扩散与骨架溶蚀的双重机制。结论:应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出了最佳制剂处方,按最佳制剂处方制备的尼可地尔胃漂浮缓释片具有良好的漂浮性能和缓释特性,制备方法简便。  相似文献   

19.
目的:基于有机酸诱导原理制备盐酸普萘洛尔延时脉冲微丸,并研究其体外释药行为。方法:以低渗型丙烯酸树脂为包衣材料,采用空白丸心上药法制备含有机酸的载药微丸,考察处方因素对药物释放的影响,应用Box-Behnken效应面设计优化处方。通过有机酸与包衣膜相互作用试验探索其体外释药机制。结果:药物与琥珀酸分层的微丸具有较理想的脉冲释药特征,最优处方体外释药时滞约为4h,时滞后2h累积释放量90%以上,其体外释放曲线符合logistic模型。有机酸能够降低衣膜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并促进其水化,从而提高包衣膜渗透性而加速释放。结论:所得微丸具有良好的体外脉冲释放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